《“一帶一路”貿易糾紛非訴訟解決機制研究》是一本2022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倪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帶一路”貿易糾紛非訴訟解決機制研究
- 作者:倪楠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6月
- 頁數:200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9750893
《“一帶一路”貿易糾紛非訴訟解決機制研究》是一本2022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倪楠。
《“一帶一路”貿易糾紛非訴訟解決機制研究》是一本2022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倪楠。內容簡介本書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糾紛問題,提出構建線上非訴訟解決機制。該機制包括線上仲裁、線上調解、線上申訴以及在...
其中,孫佑海院長提出我國應當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觀點;劉超部長著重關注“一帶一路”商事法律服務和企業權益保護的問題;倪楠副教授和徐霄飛博士從貿易糾紛線上非訴訟解決機制和國家安全審查機制兩個方面論述了“一帶一路”倡議中的糾紛解決和權益保障的問題。隨後,來自北京市仲裁委員會的陳福勇副秘書長對一代一路...
11.支持發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依法及時化解涉“一帶一路”建設的相關爭議爭端。要充分尊重當事人根據“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政治、法律、文化、宗教等因素作出的自願選擇,支持中外當事人通過調解、仲裁等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要進一步推動完善商事調解、仲裁調解、人民調解、行政...
沈四寶教授在發言中指出,ADR(非訴訟糾紛解決程式)作為一種重要的糾紛解決方式,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就業前景。他表示調解制度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具有重要且特殊的地位,具有訴訟和仲裁制度均不具備的優勢。他建議,積極吸收調解與仲裁兩種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的優勢,靈活採用,達到糾紛解決的目的。他還著重指出,應當特別...
國家間爭端解決機制在運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基礎上積極擴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雙、多邊區域貿易協定與投資協定;投資者與東道國爭端解決機制在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同時,應尊重沿線國家主權採取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相結合的多元解決模式;商事爭端解決機制須充分調動商事爭端主體的能動性,以調解和非訴訟糾紛解...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李虎代表中國涉外仲裁機構,簡要介紹了中國涉外仲裁的基本情況及中國涉外仲裁機構在國際仲裁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會議期間,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國家二級大法官張文顯教授會見英國特許仲裁協會主要成員,並指出,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是目前國際上著名的仲裁及非訴訟爭議解決領域的最...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精要》是2019年6月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仕浩、龍飛。內容簡介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要求“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不僅體現了對國家治理體系的再調整和大布局,也為推動多元糾紛化解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本書分為高端論述...
處理國際貿易爭端的專門性國際多邊條約 處理國際貿易爭端的專門性條約主要是指前述的1965年簽訂的《解決國家和他國國民間投資爭端公約》(《華盛頓公約》),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章程附屬檔案二(《關於爭端解決規則和程式的諒解書》)等。這類國際條約一般都規定仲裁或其他特別的爭端解決方式,而世界貿易組織所規定的爭端解決機制...
13.健全投資保險、涉外法律服務、風險防控等海外投資保障機制。支持自貿試驗區內律師事務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律師事務所在自貿試驗區內開展合夥聯營,提供民商事領域的訴訟、非訴訟法律服務。(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14.高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人民法院和金融、涉外商事專業法庭。支持自貿...
北極環境治理的軟法路徑研究 論我國《海商法》對僱傭救助的法律規制 國際投資仲裁對東道國智慧財產權實施的影響與對策——以禮來公司訴加拿大仲裁案為例 基於中美貿易摩擦背景的智慧財產權國家安全審查問題 論判定補貼利益的市場價格基準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線上糾紛解決機制研究——以“海淘”為視角 涉外家族信託法律適用研究 論...
幫助世界各國、涉及諸多行業的客戶成功地完成了許多複雜、高端的跨境交易,積極促進自貿區建設,並為中國企業跨出國門保駕護航;在海事海商領域,錦天城的海事海商法律服務團隊在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案件中擔任知名船東、船廠、保險公司、貿易商以及船舶融資機構的代理律師,為客戶提供境內外訴訟與仲裁及非訴訟法律服務。
1,《食品安全法研究》,北京:法律科學出版社,2013 年 6 月。2,《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在我國農村地區的實施問題研究——以陝西省為例》, 北京:法律科學出版社,2013 年 6 月。3,《一帶一路貿易糾紛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北京:法律科學出版社,2020 年 12 月。合著:1,倪楠、舒洪水、苟震《食品安全...
推動海事糾紛多元化解決。各海事法院堅持源頭化解,靠前服務,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大力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形成矛盾糾紛化解的“多車道”。南京海事法院在案源多發地設立水上交通事故、港口、涉漁糾紛一站式解紛中心,倡導訴前化解案件。天津海事法院設立京津冀貨運代理糾紛調解中心,精準服務海運貨運代理...
參與方進一步加強調解、仲裁等非訴糾紛解決領域的交流合作,鼓勵當事人更多通過調解、仲裁等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進一步加強協商合作,積極運用現有國內、國際爭端解決機制或機構解決爭端,鼓勵探索建立公正、高效、便捷,訴訟、調解、仲裁有效銜接,符合“一帶一路”實際需要的多元化糾紛解決規則體系和機制,包括研究建立以...
健全矛盾預防和化解機制,加強非訴訟糾紛解決綜合平台的建設,探索建立大數據輿情監控預警系統和“聚合式”“功能性”爭議多元化解平台。健全重大風險防控機制,深入實施安全生產整治專項行動,完善安全責任機制,嚴格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強化危化品風險管控,深化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南京基地建設。健全食品藥品安全...
建立智慧財產權糾紛技術鑑定、專家顧問制度,為智慧財產權維權提供專業支撐。試點建立專利無效確權與侵權仲裁的對接機制。開展智慧財產權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工作,推動建立智慧財產權糾紛調解協定的司法確認制度。探索仲裁與調解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智慧財產權糾紛非訴訟解決機制。3.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監督網路體系。積極開展智慧財產權系統...
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建設用好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建立“全覆蓋”格線體系,壯大“全能型”格線隊伍,完善“全要素”格線服務,創建格線化社會治理全國樣板。加強社區服務陣地和專業力量建設,實現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全覆蓋,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務”模式,每百戶居民擁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面積...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因地制宜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建設和運行,引導金融企業和消費者通過調解、中立評估等非訴訟方式解決金融糾紛,持續探索完善線上糾紛調解新模式,鼓勵採用金融仲裁方式化解金融矛盾糾紛,充分利用社會化糾紛解決力量和資源。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責任...
朱樹英曾在大型建築施工企業工作過28年,1992年擔任上海市建緯律師事務所主任,至今承辦過近千件有關建築、房地產領域的非訴訟和訴訟案件,其中多為行業內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在建設工程領域,朱樹英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首屈一指,他在非訴訟領域首創的全過程和階段過程服務模式,為拓展中國律師在建築房地產領域的服務廣度...
聚焦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強與南亞東南亞及環印度洋國家地區在經濟、創新...建立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設後的維修管護機制、動態監測機制、公共服務機制,建立解決住房安全問題
第五十二條 完善多元糾紛化解機制,積極推動中小企業商事糾紛非訴訟解決。深化非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積極推動各類調解組織及仲裁、行政複議等其他非訴爭議解決機構規模化入駐。將訴前調解、人民調解、律師調解、速裁調解、司法確認全流程“一個平台處理”。深化訴調對接,提升調解服務便利性,提高案件調解化解率、成功率。...
參與方進一步加強調解、仲裁等非訴糾紛解決領域的交流合作,鼓勵當事人更多通過調解、仲裁等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進一步加強協商合作,積極運用現有國內、國際爭端解決機制或機構解決爭端,鼓勵探索建立公正、高效、便捷,訴訟、調解、仲裁有效銜接,符合“一帶一路”實際需要的多元化糾紛解決規則體系和機制,包括研究建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