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縮寫為BIT),簡稱為北理工,位於北京市,是由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國家歷批次重點建設的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

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是1940年誕生於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開展自然科學教學與研究的專門機構。1949年,學校遷入北京;1952年,定名為北京工業學院,成為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1988年,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1995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學入選第一批“211工程”大學;2000年9月,首批進入“985工程”高校;2010年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2014年入選“2011協同創新中心”認定名單;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

截至2024年7月,北京理工大學校區有中關村校區、良鄉校區、西山校區(科研實驗區);在建校區有珠海校區,懷來校區,雄安校區(獲批規劃中)。北京理工大學校園面積6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84萬平方米,設有22個專業學院,本科專業73個,館藏圖書284萬冊,全日制在校學生33161人,教職工6391人。北京理工大學共有9個學科門類,33個一級學科,兵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一批珠峰學科居全國高校前列。4個學科領域進入世界一流前列,12個學科領域進入世界一流行列,學校在世界大學排名近5年躍升366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理工大學
  • 外文名: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簡稱:北理工(BIT) 
  • 創辦時間:1940年 
  • 辦學性質: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理工類 
  • 學校特色全國重點大學(1959年) 
    211工程(1995年) 
    985工程(2000年)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2010年) 
    2011計畫(2014年) 
    雙一流大學(2017年)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2018年) 
    強基計畫試點高校(2020年) 
    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2023年)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 現任領導:張軍(黨委書記) 、姜瀾(校長) 
  • 專職院士數中國科學院院士4名 
    中國工程院院士8名 
  • 本科專業:73個(截至2024年7月)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截至2024年7月)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5個(截至2024年7月)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截至2024年7月)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截至2024年7月)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8個(截至2024年7月) 
  •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4個(截至2024年7月) 
    二級學科(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5個(截至2024年7月)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 
  • 院系設定:22個專業學院(截至2024年7月1日) 
  • 校訓:德以明理、學以精工 
  • 校歌:《北京理工大學校歌》 
  • 地址:中關村校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 
    西山校區:北京市海淀區冷泉東路16號 
    良鄉校區: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高教園區良鄉東路 
    珠海校區: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金鳳路6號  
    懷來校區: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 
  • 院校代碼:10007 
  • 主要獎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3項(截至2024年7月) 
    國家科學技術獎27項(“十三五”以來) 
  • 知名校友:李鵬 、葉選平 、王小謨 、鮑碩 、王光義 、陳宇紅 
  • 占地面積:6100000 m(截至2024年7月) 
  • 教師人數:2666人(截至2024年7月) 
  • 本科生人數:33161人(本科生15106人,碩士生11737人,博士生6318人)(截至2024年7月) 
  • 校慶:每年9月下旬的第一個星期日 
歷史沿革,建校延安,華北辦學,遷址北京,辦學條件,院系設定,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合作交流,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研究成果,學術資源,校園文化,學校標誌,精神文化,社團文化,校區情況,行政管理,現任領導,歷任領導,知名校友,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建校延安

1939年,抗日戰爭開始進入相持階段,李富春同志深感提升生產力,迫切需要一批專門的科技力量,向中央提出成立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批准與支持下,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開始籌建,由李富春兼任院長,留德科學家陳康白任副院長和籌建小組組長。1939年6月,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正式成立,在邊區財政部院內開始辦公。1940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同意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改為自然科學院。1940年9月1日,自然科學院正式開學,學院分為大學部、高中部和國中部。大學部設化學工程科、機械工程科、土木工程科、農業科、林牧科。延安自然科學院在延安經辦了5年,培養了大約500名畢業生,其中包括武衡等科學家,李倫等軍隊將領。
北京理工大學
延安自然科學院大門

華北辦學

1945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指示,延安自然科學院師生120多人從延安出發,向東北遷移。因時局變化,學校滯留在張家口,與晉察冀邊區工業職業學校合併,改名為晉察冀邊區工業專門學校。同年9月下旬,張家口被襲,學校轉移到蔚縣暖泉鎮,11月初學校奉命又遷移到建屏縣柏嶺鎮,把晉察冀邊區工業專門學校與晉察冀邊區鐵路學院合併,成立晉察冀工業交通學院。1947年11月,晉察冀工業交通學院的預科班搬到河北井陘,定名為晉察冀邊區工業學校。晉冀魯豫邊區於1946年初成立北方大學。其中北方大學工學院於1946年4月在邢台成立。1948年8月,晉察冀的華北聯合大學與晉冀魯豫的北方大學合併,命名為華北大學。同年9月,北方大學工學院與晉察冀邊區工業學校在河北井陘合併成立了華北大學工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
華北大學工學院舊址(河北井陘)

遷址北京

1949年8月,華北大學工學院奉命遷入解放後的北平,學校在原有的機電班、冶金班、預備班、高職部等班級的基礎上,又增設了物理探礦班和俄文專修科。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將原在北京的中法大學校本部及數理化三個系併入華北大學工學院。至1951年底,學院已經建立了航空工程、機器製造、汽車工程、電機工程、冶金工程、化學工廠、採礦工程等七個系,機械、電機、採礦、冶煉、化工、俄文專修科以及幹部進修班、工農速成班等8個科(班),一個研究所,設立25個專業教研組和專修組,建立了實習工廠和圖書館。學生人數已由上一年899人增加到1749人,由31個學生班增加到52個,開出課程和實驗由43門增加到77門。1951年11月,教育部決定將華北大學工學院更名為北京工業學院,自1952年1月1日啟用新校名。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工業學院的師生在參加建校勞動(此建築現為理工附小樓)
1952年8月,北京工業學院冶金系、採礦系及鋼鐵機械專修科與其他院校相關科系共同組建了北京鋼鐵學院。1952年10月,北京工業學院採礦及冶金專修科師生43人調中南礦冶學院。1952年11月,北京工業學院航空工程系與其他院校航空院系共同組建了北京航空學院,北京工業學院航空工程系師生689人調整到北京航空學院。同時,東北兵工專門學校3個系的學生和兵工專業的教師及有關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併入北京工業學院。1959年,該校被列為全國重點高校。1964年,為服務國家戰略需要,學校組建雷達研究所,研製出中國第一台相控陣雷達。1966年6月至1972年5月學校未招生。1977年後學校恢復正常教學和科研。1988年4月2日,北京工業學院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由單一工科院校向以工為主,理、工、管、文相結合的綜合性大學轉變。當年該校設有飛行工程、自動控制、車輛工程、工程光學、電子工程、化學工程、機械工程、力學工程、計算機科學工程、管理工程、套用數學、套用物理、套用力學、外語、工業設計、人文社會科學等16個系33個專業,還設有22個研究所62個實驗室。1991年北京理工大學的 通信與電子系統、裝甲車輛工程、爆炸力學、軍用光學4個學科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學科點。1994年7月29日,專門從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的機構“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所”在該校成立。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歷史沿革
1995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學入選第一批“211工程”大學。截至1995年,學校設機電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化工與材料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管理學院和科學技術學院8個學院11個系,還設有研究生院和成人教育學院。學校在秦皇島市、北京郊區房山區建立了分校。
1999年,北京理工大學由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劃歸國防科工委管理,同年高質量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優秀學校評價;2000年被國家批准成為國防科工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進入國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08年學校劃歸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服務工業化、信息化和國防現代化的使命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2001年,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校區開始建設。2001年12月,學校入選教育部、國家計委首批試辦示範性軟體學院的高等學校。2005年11月,學校正式啟動良鄉校區建設。2007年9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學入選教育部、財政部第一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2008年,學校劃歸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2008年1月1日,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公布了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生高等學校目錄,北京理工大學位列起其中。2010年,學校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2010年11月,北京理工大學聯合重慶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九所國內知名高校秉持“追求卓越、資源共享”的原則,共同發起成立了卓越人才培養合作聯盟(簡稱卓越聯盟),探索推動大學教育教學改革與卓越人才聯合培養。
2011年5月10日,北京理工大學入選教育部2010—2011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名單。2012年9月3日,教育部公布2012年度第一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名單,北京理工大學位列其中。2014年,學校入選“2011協同創新中心”認定名單。2016年12月21日,入選首批北京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017年5月25日,由英國6所、中國包括北京理工大學在內的9所以工科見長的高水平大學,在南京簽約組建“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同年6月,北京理工大學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成立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校聯盟。7月4日,教育部公布2017年度50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名單,北京理工大學入選。7月21日,學校入選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名單。9月,學校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2018年3月15日,該校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2019年2月28日,入選教育部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名單。同年3月16日,北京理工大學聯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延安大學等9所誕生於延安的高校自願組成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延河聯盟)。5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獲得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名單,北京理工大學位列其中,成為全國31所擁有學位授權自主審核權的高校之一。9月22日,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議在西安召開,北京理工大學為理事單位之一。
2019年10月北京理工大學唐山研究院揭牌成立。10月31日,北京理工大學與濟南市人民政府共建前沿技術研究院揭牌成立。11月,北京理工大學傳統手工藝術傳承基地入選《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
2020年1月,北京理工大學入選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強基計畫”)。同年7月,學校入選第二批高校國家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名單。10月,學校被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高校。10月17日,北京理工大學圓明園研究院成立,並加入圓明園研究高校聯盟。10月20日,北京理工大學與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
2021年5月1日,由南京理工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共同發起,新華網協辦的全國高等軍工院校課程思政聯盟在南京理工大學成立。聯盟的首批會員單位由工信部“國防七子”、哈軍工分建院校及原兵器工業部部屬的院校組成,共16所。11月29日,北京理工大學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被教育部確定為第三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2.0基地(2021年度)。
2022年1月5日,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嘉興)一期項目開工。2023年,北京理工大學雄安校區獲批建設。8月4日,北京理工大學聯合廈門大學等30餘所高校,共同成立高校數位化發展與創新聯盟。8月21日,學校聯合發起成立中國技術創業協會校企融合專業委員會。
2023年1月12日,卓越大學智庫聯盟在南京成立,北京理工大學為發起高校之一。8月8日,北京理工大學與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協定簽約儀式。10月14日,北京理工大學鄭州研究院揭牌。10月,學校當選為全國機器人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2024年2月19日,據北京理工大學介紹,該校雄安校區已獲批建設,將和中關村校區、良鄉校區、珠海校區及懷來校區共同構建“一脈五區,一體發展”的開放辦學格局。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24年7月,北京理工大學設有22個專業學院,73個本科專業。
北京理工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本科專業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
武器系統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工程力學
武器系統工程、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安全工程、工程力學、機械電子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智慧型無人系統技術(教育部新工科)
車輛工程、裝甲車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械工程、工業工程、智慧型製造工程
鮑曼學院本科專業:航空航天工程、車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自動化*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智慧型感知工程(2021年新增新工科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對抗技術
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器人工程
信息對抗技術、網路空間安全、密碼科學與技術
軟體工程、物聯網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封裝技術、
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材料化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化學、套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能源化學工程
生物技術、生物工程
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
套用物理學、量子信息科學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學院(2024年管理與經濟學院更名為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會計學、徐特立英才班之國際組織和全球治理
北京理工大學教育學院
經濟學專業、社會工作專業
英語、日語、德語、西班牙語
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造型藝術
“王小謨英才班”、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全英文)、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套用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院
-
北京理工大學醫學技術學院
生物醫學工程本科專業
-
專業學院信息統一來源:

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7月,學校擁有博士後流動站2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5個;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4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15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學科、9個北京市重點學科、國防特色學科方向10個、北京“高精尖”學科3個、“雙一流”建設學科4個。在2024年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主榜)中位列第14名。
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部類別
名稱
機械與運載學部
兵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力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信息與電子學部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網路空間安全、智慧型科學與技術
理學與材料學部
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數學、物理、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學
人文與社科學部
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教育學、法學、套用經濟學、設計學、外國語言文學
以上資料來源:
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名稱
北京理工大學(嘉興)/長三角研究院
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
北京理工大學前沿技術研究院(濟南)
以上資料來源:
北京理工大學學位授權點名單
類別
名稱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
套用經濟學、教育學、數學、化學、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軟體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積體電路科學與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設計學、法學、公共管理、生物學、網路空間安全、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心理健康教育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
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外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軟體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設計學
學校官網信息不一致
北京理工大學重點學科列表
類別
名稱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4個
機械工程、光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5個
工程力學、動力機械及工程、物理電子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套用化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
材料學,導航、制導與控制,飛行器設計
國家特色專業9個
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安全工程、軟體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裝甲車輛工程、機械工程、信息對抗技術、車輛工程、自動化
國防特色學科方向10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工業工程、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信息對抗技術、安全工程、裝甲車輛工程、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電子封裝技術、保密與信息安全工程
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學科15個
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套用數學、理論物理、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環境工程、工業與系統工程、融合醫工學
北京市重點學科9個
一級5個:控制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
二級2個:計算機套用技術、企業管理
交叉學科2個:數字表演與仿真技術、光機電微納製造
北京市高精尖學科3個
數字表演與創意學、光機電微納製造科學與技術、空天智慧型信息網路科學與技術
2024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北京理工大學優勢專業
專業名稱
評級
專業排名
智慧型無人系統技術
A+
1
信息對抗技術
A+
1
裝甲車輛工程
A+
1
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
A+
1
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
A+
1
武器發射工程
A+
1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A+
2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A+
2
武器系統與工程
A+
2
安全工程
A+
3
車輛工程
A+
3
機械電子工程
A+
3
產品設計
A+
4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A+
4
智慧型製造工程
A+
4
自動化
A+
6
通信工程
A+
7
電子信息工程
A+
7
物聯網工程
A+
9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A+
14
資料來源:

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7月,北京理工大學現有教職工6391人,其中專任教師2666人、院士42人,博士生導師1514人。
北京理工大學部分名師列表
項目
名錄
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越(同時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海岩方岱寧姜瀾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級教學名師
劉新剛、韓伯棠、焦永和
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黃強、姜瀾;林程、邱麗榮、龍騰、夏元清、姚裕貴、曲良體;洪文、王博、龐思平、鄧志紅;陳少華;季葆華、王震坡、黃華
國家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李金鎧魏一鳴
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
韓伯棠、
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
王博
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姜瀾、王博龍騰、曲良體
國家萬人計畫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
趙維謙
國家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
胡程、鄧方王科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王越、陳少華;梁軍、王成;席軍強;王國仁吳嗣亮
何梁何利基金獎獲得者
王越、周立偉、陳杰、龐思平;劉吉平、吳鋒
973計畫首席科學家
姜瀾、龍騰、吳峰、王富恥、胡斌崔平遠
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
林程、龍騰、夏元清邱麗榮姜瀾、曲良體、姚裕貴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黃強、姜瀾;陳少華;王博;龍騰、夏元清、姚裕貴、曲良體;梁軍、王成;王國仁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馮霄李欣、熊瑞、李偉、張磊、徐偉、朱蓉禪、劉鋮鋮、陳浩森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陳少華、龍騰、龐思平、李金鎧、席軍強、吳嗣亮
王國仁、黃風雷、項昌樂、鄧建軍
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李科傑黃風雷、項昌樂、鄧建軍、侯光明、吳嗣亮、侯曉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黃強、姜瀾;龍騰、夏元清、姚裕貴、曲良體;黃風雷;項昌樂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
陳杰、陶然
北京市教學名師
龐思勤、陳杰、李林、閆清東羅森林廖曉鐘苟秉聰、韓力、白廷柱
黃如丹、唐勝景李林英、胡海雲、張衛正
表格僅展示部分名單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7月,北京理工大學共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8個,北京市一流專業建設點10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3個,國防重點建設專業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0個,國防特色專業24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專業10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18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4個,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的專業18個。
北京理工大學部分質量工程列表
類別
專業名稱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對抗技術、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通信工程、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裝甲車輛工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物理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電子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能源化學工程、
數學與套用數學、生物醫學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武器發射工程、
武器系統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環境設計、
會計學、工程力學、車輛工程、安全工程、自動化、工業工程、工商管理、經濟學、
法學、德語、化學、統計學、產品設計、材料化學、製藥工程、生物技術、英語
北京市一流專業建設點
航空航天工程、電子封裝技術、套用化學、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社會工作、西班牙語、視覺傳達設計、工業設計、日語
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車輛工程
國防重點建設專業5個
裝甲車輛工程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
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安全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裝甲車輛工程、信息對抗技術、車輛工程、軟體工程、機械工程、自動化
國防特色專業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工業工程、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信息對抗技術、安全工程、裝甲車輛工程、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電子封裝技術、保密與信息安全工程
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專業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對抗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車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設計、電子科學與技術、套用化學、工程力學、軟體工程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裝甲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封裝技術、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物聯網工程、、機械工程、生物工程、車輛工程、軟體工程、製藥工程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裝甲車輛工程
工程教育認證的專業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安全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軟體工程、車輛工程、機械工程、通信工程、製藥工程、自動化、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線上一流課程)
生命科學基礎、工程圖基礎及數位化構型、計算機輔助設計:參數化造型設計及表達、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微積分、線性代數、機械原理、機械製圖及數位化表達、大學計算機、Python語言程式設計、管理運籌學、大學物理、工程流體力學、套用光學、C語言程式設計、Python網路爬蟲與數據分析、Python科學計算三維可視化、武器裝備概論、信息系統與安全對抗理論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重走長征路——理想信念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坦克裝甲車輛機動性虛擬仿真實驗、反坦克聚能戰鬥部設計與威力性能虛擬仿真實驗、內燃機性能測試虛擬仿真實驗、微重力環境下大型航天結構展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線下一流課程)
學術用途英語、機械原理、流體傳動與控制基礎、內燃機設計、套用光學、信號處理理論與技術Ⅰ、Ⅱ、Ⅲ、電氣傳動及控制基礎、綠色能源飛行器總體設計、信息系統安全與對抗技術、生產計畫與控制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微積分AI、大學物理A、計算機基礎、軟體工程基礎訓練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社會實踐
國家級精品課程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管理運籌學、信息系統與安全對抗導論、工程製圖光電成像原理與技術、坦克學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c語言程式設計、工程製圖、管理運籌學、光電成像原理與技術、信息系統與安全對抗理論
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大學物理、工程流體力學、套用光學、C語言程式設計、Python網路爬蟲與數據分析、Python科學計算三維可視化、Python科學計算三維可視化、武器裝備概論、信息系統與安全對抗理論
北京市精品課程
自動控制理論、電氣傳動及控制基礎、信息系統安全與對抗技術、製造技術基礎訓練、大學物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表格僅展示部分內容
教學成果
2023年北京理工大學牽頭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3項。“十三五”以來,獲全國優秀教材獎7項,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61門,研究生獲全國學會優秀學位論文211篇,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7篇。截至2024年7月,北京理工大學累計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3項。
北京理工大學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列表
成果名稱
獲獎等級
獲獎時間
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開展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特等獎
2005年
探索英語網路教學新模式,提高學生英語綜合套用能力
一等獎
建設跨學科軍工專業,培養國防科技創新人才
二等獎
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高職教育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課程及實踐體系改革、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建設高水平光電實驗基地,多模式培養實踐創新人才的研究和實踐
推進基礎課與實踐教學協同創新,致力知識向能力有效轉化
一等獎
2018年
跨區域跨校線上開放課程“1+M+N”協同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
基於人才成長規律的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探索與實踐
二等獎
面向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的虛擬實驗體系與線上實驗模式探索
面向工程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自動化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本土原創學說引領的管理定量方法課程群建設與教學改革
報國擔當、融合創新、智慧賦能的雙領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本科)
一等獎
2023年
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國防拔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本科)
二等獎
二元主體,三全育人工程領軍領導人才教育理論與實踐(本科)
“紅色基因立根,協同育人啟智”自動化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索與實踐(本科)
理念先導、機制保障、全面融入——理工科高校“紅色育人路”實踐模式探索(本科)
計算機新工科基礎課程體系與線上混合教學實踐(本科)
工科高校經管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研究生)
一等獎
“揭榜掛帥”引領的“教學賽研用”五維一體國防雙領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研究生)
“創新驅動、追求卓越、融合育人” 研究生教育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研究生)
二等獎
五學通達的信息類研究生高階學習模式探索與實踐(研究生)
新工科形勢下基於能力培養的力學專業本科-研究生貫通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研究生)
高層次套用創新人才“產學研聯盟+全行業平台”培養模式探索(研究生)
以“四型”人才為導向的材料類研究生“三元五段”分類培養模式(研究生)
表格僅展示部分獲獎成果


合作交流

國際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7月,北京理工大學與6大洲78個國家和地區的400餘所高校簽訂校級合作協定,與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聯合國訓練研究所、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等建立機構合作關係,與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布里斯托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蒙納士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俄羅斯鮑曼國立技術大學等世界一流院校設立各類師生交流合作項目。與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共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
國內合作交流
2021年9月29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學與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以下簡稱“工行北京分行”)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定。
2023年4月24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向北京理工大學發放500毫克月球土壤樣品。北京理工大學科研團隊將與中國科學院太空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聯合開展研究工作。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7月,北京理工大學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中心2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中心83個;承建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27個,牽頭建設了自主智慧型無人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爆炸科學與安全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
北京理工大學部分科研平台
類型
名稱
國家級檢驗檢測類平台2個
國家阻燃材料與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台
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21個
國家阻燃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電動車輛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大數據系統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電動車輛協同創新中心、
複雜微細結構加工技術創新中心、科技與人權研究中心等
教育部批覆平台20個
智慧型機器人及系統集成攻關大平台、高能量物質前沿科學中心、安全與防護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仿生機器人與系統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科技創新與教育發展戰略研究中心、複雜系統智慧型控制與決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電成像技術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原子分子簇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衛星導航電子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仿生機器人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能量密度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先進光電量子結構設計與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空天信息網路安全與博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腦健康智慧型評估與干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代數李理論與分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導航、制導與控制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火安全材料與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爆炸防護與應急處置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集成聲光電微納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平台21個
融合醫工系統與健康工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深空自主導航與控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無人車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非矽微納製造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危險化學品事故與邊坡災害預防與控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高效低排放內燃機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信息智慧型處理與內容安全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伺服運動系統驅動與控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信息光子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分子醫學與生物診療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工業製造藝術創新設計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低維量子結構與器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語言工程與認知計算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智慧型科技風險法律防控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社會治理智聯網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信息安全的數學理論與計算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醫藥分子科學與製劑工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工業知識與數據融合套用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數字經濟與政策智慧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複雜環境智慧型感測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探測、制導與控制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市批覆平台31個
智慧型機器人與系統高精尖創新中心、新能源汽車北京實驗室、
自動控制系統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智慧型信息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清潔車輛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環境科學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數字表演與仿真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嵌入式實時信息處理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生物醫藥成分分離與分析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軟體安全工程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化學電源與綠色催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納米光子學與超精密光電系統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分數域信號與系統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精密光電測試儀器及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光電轉換材料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複雜信息數學表征分析與套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結構可控先進功能材料與綠色套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能源經濟與環境管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輕量化多功能複合材料與結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無人機自主控制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海量語言信息處理與雲計算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動力電池及化學能源材料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纖維素及其衍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混合現實與新型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電動汽車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矽基高速片上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互動媒體藝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研究基地、航空數字經濟研究基地
其他部委批覆平台9個
多元信息系統重點學科實驗室、先進加工技術重點學科實驗室、
車輛動力系統技術重點學科實驗室、爆炸檢測檢驗及物證分析平台、空天政策與法律研究院、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等
資料來源:截至2024年7月(表格僅展示部分內容)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7月,北京理工大學年均科技投入保持在60億元以上,人均科研經費位居全國前列。“十三五”以來,學校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等重大項目穩居國內前列,牽頭獲國家科學技術獎27項,連續三年一等獎“不斷線”;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384項、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31項。在《科學》《自然》等國際頂級期刊連續發表高水平原創性成果;文科科研連年取得新突破;學校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能力跨越提升。6個典型案例亮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形成科技成果轉化“北理工模式”。
北京理工大學在“9·3”大閱兵的27個地面裝備方隊和10個空中飛行方隊中,參與17個地面方隊和8個空中方隊的裝備研製工作;在建軍90周年朱日和閱兵的45個方(梯)隊中,參與8個作戰群、29個方隊的裝備研製工作;參與數量和深度位居全國高校第一。該校自主研製成果有:國際上首個“摔滾走爬”運動於一體的仿人機器人、柔衛甲柔性防爆裝置、殘餘應力超聲無損檢測系統、集成多項創新成果的純電動汽車、金屬有機骨架化合物(MOF)材料等。
北京理工大學2022年10月發布,近五年,北京理工學院研究生累計獲評全國一級學會優秀學位論文149篇;以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主刊發表論文3篇、子刊發表論文31篇;在國內外高水平科技競賽屢屢奪魁、奪杯、奪金,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創新競賽獎1198項,獲全國或國際高水平競賽獎170餘項,包括阿布達比國際無人機大賽蟬聯冠軍、“網際網路+”大賽三年兩冠、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五冠王、金融科技高校技術大賽蟬聯冠軍等。
國家科學技術獎(部分)
項目名稱
獲獎等級
獲獎時間
孫逢春教授主持的某項目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09年
材料學院王富恥教授主持的某項目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自動化學院陳杰教授主持的某項目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機車學院項昌樂教授參研的某項目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好玩的數學叢書》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高速交會目標相對定位測量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2013年
高性能二次電池新型電極、電解質材料與相關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某裝甲車輛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某機載系統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基因的故事:解讀生命的密碼》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超快雷射微納製造機理、方法及新材料製備的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6年
籠型高能量密度材料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活性毀傷元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複雜太空飛行器多學科集成設計技術及套用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重載特種車輛高強化柴油機設計技術及工程套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互動式顯示關鍵技術及套用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7年
高過載飛行器自主導航與控制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聚集誘導發光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環境友好五元環含氟材料催化合成技術及產業化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高效視覺特徵分析和壓縮關鍵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氣動元件關鍵共性檢測技術及標準體系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綜合方案與手法評價系統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基於多學科物理量控制的新一代導引頭製造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某制導火箭武器系統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8年
固體材料中貝里相位效應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一種天基在軌實時處理新技術及套用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關鍵技術及套用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光電成像系統參數測試與校準關鍵技術及套用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仿人機器人關鍵技術及套用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付夢印教授主持的在自主導航技術領域的某研究成果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20年
付佗教授主持的在雷達探測領域的某研究成果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王海福教授主持的在特種材料及套用領域的某研究成果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劉吉平教授主持的在特種能源材料領域的研究成果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羅運軍教授主持的在特種材料領域的研究成果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北京理工大學部分開放許可專利
專利號
專利名稱
專利權人
專利類型
技術領域
ZL2016101402909
一種製備6,11-雙-O-甲基紅黴素A的方法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藥物、衍生物
ZL2017101741885
一種回收刺激成分CS的方法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分離、回收
ZL2017101879325
一種從催淚噴射劑及其廢液中回收刺激成分OC的方法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分離、回收
ZL2017110245085
一種製備高純度棉皮素-8-0-葡萄糖醛酸苷的方法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植物提取、分離
ZL2017110611005
一種從金花葵中分離金絲桃苷和異槲皮苷的方法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植物提取、分離
ZL2018113388988
一種從重組大腸桿菌發酵液中分離製備高純度1,2,4-丁三醇的方法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純化、分離
ZL2019108705338
一種從金花葵花中同時分離純化6種黃酮化合物的方法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植物提取、分離
ZL2019101405864
一種純化板栗毛殼提取液中鞣花酸的方法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植物提取、分離
ZL2019108703332
一種板栗殼的綜合利用工藝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植物提取、分離
ZL2020105709857
一種固體氯化鋅快速活化廢棄咖啡渣製備活性炭的方法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植物提取、分離
ZL202122669898X
一種微波真空乾燥裝置
北京理工大學
實用新型
植物提取、分離
ZL2021226641055
一種植物多糖提取的套件
北京理工大學
實用新型
教學儀器
ZL2021106283428
一種分離純化葫蘆巴鹼、綠原酸和咖啡因的方法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植物提取、分離
ZL2022102670835
一種從香紫蘇醇發酵液中提取和純化香紫蘇醇的方法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植物提取、分離
ZL201810070587.1
一株花青素產生菌株CH18及其套用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醫療健康
ZL201910460609.X
秸稈鈉保水與調理材料的製備方法及套用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新材料
ZL201910394734.5
一種高氯酸鹽生物轉化及原位制氧系統與方法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節能環保
ZL201910070710.4
一株偏二甲肼降解菌株WP52及其套用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節能環保
ZL202010471453.8
一株產生物表面活性劑的石油芳烴降解菌株PB3及其套用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節能環保
ZL201911161751.0
一株能夠降解多種β-內醯胺類抗生素的菌株Am101及其套用
北京理工大學
發明
節能環保
資料來源: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始於1940年創建的延安自然科學院圖書館。 圖書館由中關村校區圖書館、良鄉校區徐特立圖書館組成,總建築面積55699平方米。中關村校區圖書館舊館建於1985年,新館建於2005年,建築面積25509平方米。良鄉校區徐特立圖書館建於2008年,建築面積30190平方米。截至2023年底,圖書館文獻積累總量為285.7萬冊,電子圖書213萬冊,電子論文1610.1萬冊,資料庫315個。
學術期刊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中文版)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學主辦的科技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於1956年,1986年起正式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現為月刊。本刊發表基礎理論、套用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的高水平學術文章;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刊源;並被美國《工程索引》(Ei)、《化學文摘》(CA)、《數學評論》(MR)等收錄。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學主辦的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於1999年,雙月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國內外高等院校教師、研究生及其他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來源期刊”“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源刊”。榮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北京市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北京理工大學學報(英文版),該期刊是以基礎理論、套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為主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反映北京理工大學重要科研成果,促進學術交流,發展科學技術,推動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開展。
《深空探測學報(中英文)》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學和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學術期刊,16開本,2017年始改為雙月刊,雙月下旬出刊。該期刊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期刊、Scopus資料庫收錄期刊,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22)收錄期刊,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報告(2021)來源期刊,連續獲評2018年度、2020年度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
《光學技術》,原刊名為《光學工藝》,創刊於1975年。當時由第五機械工業部委託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創辦該雜誌,並同時由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批准公開發行。1975年至1979年刊名為《光學工藝》,季刊,每年出版4期;1980年至今刊名為《光學技術》,雙月刊,每年出版6期,每單月20日出版。
《安全與環境學報》 創刊於2001年,是安全與環境學科的學術性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刊號為ISSN 1009-6094、CN 11-4537/X,由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主辦,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協原副主席、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馮長根教授任主編。《安全與環境學報》是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俄羅斯文摘雜誌、美國化學文摘(CA)和《中國學術期刊文摘》收錄期刊。
《車輛與動力技術》期刊創刊於1979年,曾用刊名“兵工學報.坦克裝甲車與發動機分冊”,季刊,主要發表具有一定理論見解和研究水平的學術論文,國內外公開發行。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兵工學會主辦、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車輛與動力技術》編輯部編輯出版的學術刊物。曾獲得首屆“中國學術期刊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優秀獎。

校園文化

學校標誌

北京理工大學中文校名由趙朴初題寫。
北京理工大學
校名
校徽周圍標明了由趙朴初題字的“北京理工大學”中文字型及英文翻譯。
中心的標誌以“培養人才、培育和平”立意,同時表現青青校園的人文氣息。標誌根植於中國教育的傳統文化,整體造型為頂天立地的大樹形,以“樹人”表達教育的理念,同時寓意棟樑之材。
標誌最下方是勇猛的鷹,展翅高飛,到頂端演變成口銜橄欖枝的白鴿,寓意和平是建立在自己強大的基礎上,熱愛和平是學校永恆的追求。
標誌下方的寶塔山和延河大橋以及1940的字樣,表示北京理工大學源自1940年由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的延安自然科學院。
校旗為長方形,白色旗面,正中為校標,校標下方為趙朴初題寫的“北京理工大學”及英譯名大寫字母;校旗旗面長寬比例為1:0.618。

精神文化

德以明理、學以精工
德以明理,是指道德高尚,達到以探索客觀真理作為己任之境界;學以精工,是指治學嚴謹,實現以掌握精深學術造福人類之理想。該校訓是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於2010年8月26日確定的。
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2010年8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決定,把“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確定為校風。
2010年8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學學校黨委決定,將“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確定為學風。
“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是老院長徐特立的思想。1942年4月1日,徐特立在擔任北京理工大學前身——自然科學院院長期間,組織開展了為期9個月的教育方針大討論,並在《解放日報》上發表了《再論我們怎樣學習》一文,提出了“實事求是”,不要“自以為是”的思想。1949年10月,徐特立為《河北教育》創刊號題寫了“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九個字,並說明這是學風中最重要的。
校歌
《北京理工大學校歌》
師生詞
清清延河水撫育你茁壯成長。
悠悠歲月長磨練你意志如鋼。
團結勤奮,為祖國和平播撒希望,
求實創新,為中華富強造就棟樑
前進,向前進,北京理工大學振起騰飛的翅膀。
前進,向前進,北京理工大學的未來充滿希望。
北京理工大學
校歌

社團文化

北京理工大學延河之星志願者總隊成立於2004年3月5日,是由校團委直接領導的校級志願服務類學生組織,北京市志願者聯合會一級團體會員單位,北京市高校志願者聯盟成員單位,北京高校正能量聯盟會員單位,首都學雷鋒示範崗,青年文明號。社團宗旨: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北京理工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簡稱“北理社聯”)是在北京理工大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北京理工大學校團委的指導下,對北京理工大學學生社團進行服務和管理的樞紐型學生組織,成立於2005年10月。社團核心理念:專業、激情、溝通、利他。
北京理工大學記者團(總團)是隸屬於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的校級學生組織,主要職能為在黨委宣傳部指導下,協助開展學校新聞宣傳和文化建設工作,以服務學校官方新媒體矩陣、新聞網、校報和電視台等校級新聞宣傳平台作為核心任務,並做好學生新聞宣傳骨幹的培養工作。校記者團工作宗旨:立足校園、服務師生、傳播資訊、傳承文化。

校區情況

北京理工大學中關村校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郵政編碼100081),占地面積1063畝。該校區東鄰中關村南大街,南接魏公村路,西毗蘇州橋街,北跨北三環路,與友誼賓館接壤,處在北京海淀區文化城、中關村科學城和北京新技術開發試驗區和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心地段。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中關村校區國防科技園
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高教園區良鄉東路。良鄉校區2005年11月正式啟動建設,2007年9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9月,良鄉校區東區生活區組團、教學樓組團投入使用,標誌良鄉校區東區正式啟用。截至2022年3月,良鄉校區規劃用地面積約2124畝,總建築面積72.27萬平方米,良鄉校區常駐單位共有9個學院,9個職能部門及機構,3個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6個省部級教學示範中心、9個素質教育創新實踐基地,學生14990人,教職工1812人。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文體中心
北京理工大學西山校區為科研實驗區,地址為北京市海淀區冷泉東路16號。北京理工大學西山校區距北京理工大學中關村校區15公里,背靠西山風景區。1956年,北京理工大學建立坦克實驗室,選址西山作為坦克試驗場。2001年,該校在西山建成西山火工區實驗基地。該校官網顯示,截至2018年12月,西山實驗區占地總面積達到210.4畝,建築總面積將近4萬平米。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西山校區

行政管理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黨委常委
黨委副書記、校長、黨委常委
黨委副書記、黨委常委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黨委常委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黨委常委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
參考資料:

歷任領導

歷任書記
姓名
任期
職務
劉一鶚
1953.11—1954.03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1954.03—1956.06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1956.06—1962.12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第一書記
魏思文
1962.12—1967.10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1973.11—1975.08
北京工業學院臨時領導小組組長
1975.08—1978.02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1978.09—1982.07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1982.07—1983.07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田運
1984.09—1987.01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1987.08—1988.04
北京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1988.04—1996.06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1996.06—2008.02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2008.02—2014.09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2014.09—2016.04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2016.04—2022.04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參考資料:
歷任校(院)長
姓名
任期
職務
李富春
1939.05—1940.12
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院長
自然科學院院長
1941.01—1943.11
延安自然科學院院長
1943.11—1944.06
延安自然科學院院長
1944.06—1945.11
延安自然科學院院長
1948.09—1948.11
魏思文
1954.05—1966.07
北京工業學院院長
1978.09—1982.07
北京工業學院院長
1982.07—1984.09
北京工業學院院長
1984.09—1988.05
北京工業學院院長
1988.05—1993.02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1993.02—1999.07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1999.07—2007.08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2007.08—2017.12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2017.12—2022.04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2022.05—2024.04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參考資料:

知名校友

北京理工大學部分知名校友
姓名
簡介
北京理工大學2014屆本科校友,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調度,曾擔任“天宮一號”和“嫦娥五號”總調度
1999年7月本科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自動控制系,曾擔任長征五號遙三火箭發射任務、長征七號火箭首飛任務和天舟一號任務的“01”指揮員
陳宇紅
陳宇紅,中軟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北理工光電學院1981級本科、1985級碩士、1987級博士校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陳宇紅帶領中軟國際公司推出“神兵計畫”,科技助力湖北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2020年7月,陳宇紅代表中軟國際公司向北京理工大學捐款1億元,重點用於學校人才培養等工作
史曉剛
北京理工大學積體電路與電子學院2019級博士研究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全國青聯委員、北京市黨代表,現任北京梟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入選國家級人才計畫、科技部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畫”,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北京市勞動模範”等榮譽,被遴選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手”
於英傑
北理工宇航學院校友,2021年4月,於英傑獲任山西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2023年1月,於英傑任北京市副市長
戴彬彬
北理工管理與經濟學院校友,1990年8月參加工作,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陝西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
陳杰
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IFAC Fellow。分別於1986、1996、2001年獲北京理工大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龔波
北理工宇航學院1983級本科、管理與經濟學院2000級碩士校友,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研究員
杜江濤
北理工管理與經濟學院1987級校友,君正集團董事局主席、竹翠蘭香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趙剛
北理工1986級機電學院校友。現任第二十屆中央委員,陝西省委副書記,陝西省政府黨組書記,延安市委書記
王欣
北理工管理與經濟學院2020屆校友,現任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八角鎮王家寨村村支書助理
張嶠
宇航學院2003級校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高級工程師
表格僅展示部分內容,且排名不分先後

所獲榮譽

北京理工大學部分榮譽
時間
獎項
2014年9月
北京理工大學榮獲北京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獎
2014年12月
北京理工大學榮獲北京高校青年教師社會調研優秀組織單位
2015年12月17日
北京理工大學榮獲北京市“青春船長、法治啟航”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主題活動團隊一等獎
2017年1月
北京理工大學在“中國大學線上開放課程論壇”論壇中榮獲“2016年度MOOC優秀組織獎”
2017年4月
北京理工大學榮獲北京市“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
2024年1月12日
北京理工大學榮獲2022-2023年度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獎”
2024年5月7日
北京理工大學在“美美與共”主題交流活動中榮獲最佳組織獎
2024年5月23日
榮獲“第十屆黨建研究會工作先進單位”
截至2024年7月,表格僅展示部分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