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

臣,chen,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隻豎立的眼睛形。人在低頭時,眼睛即處於豎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從之意。本義:男性奴隸)

甲金文為「」豎立之形,象人張大眼睛,怒目而視,中間之睛形特大,突出眶外,是「」的本字(吳秋輝、汪寧生),後假借為奴隸、臣子。

(2) 同本義 [male slave]

君主制時的官吏 ,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甲骨文象箕坐之形,身手都被束縛。一般都作家臣,或人臣解,也可解為宮廷諸侯大夫家中,當使喚做家務的傭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臣
  • 外文名:subject
  • 拼音:chén
  • 五筆86:ahnh
  • 鄭碼:HA
  • 詞性:名詞,動詞
  • 倉頡:SLSL
  • 四角:71712
  • 筆順編號:125125 
  • 統一碼:U+81E3
  • 造字法:象形 
  •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1E3
  • 筆順讀寫:橫、豎、橫折、橫 、豎、豎折
  • 五筆98:ahnh
  • 筆畫:6畫
  • 漢字結構:獨體結構
文字演變,字源解詁,略說:,詳解:,相關漢字:,詳細釋義,〈名〉,〈動〉,漢字演變,古籍解釋,方言集匯,相關成語,

文字演變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圖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圖
臣

字源解詁

略說:

詳解:

甲金文為「」豎立之形,象人張大眼睛,怒目而視,中間之睛形特大,突出眶外,是「」的本字(吳秋輝、汪寧生),「」字本義為瞋目直視,後來借指奴隸,又由奴隸引申為侍奉君主的官僚。
由於假借義通行而本義漸失,因此另造形聲字「」表示「」的本義。
參見「」。
甲骨文、金文或於「」瞳孔中加點作飾筆。戰國文字或有以中間豎筆貫穿瞳孔,或有於瞳孔上下疊加豎筆,小篆並沒有繼承此形。
臣
甲金文「」字指奴隸。
如《合集》849正:「州臣(有)逃」,指州地的奴隸逃亡。
《書.費誓》:「臣妾逋逃。」孔安國傳:「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
令簋:「姜商(賞)令貝十朋,臣十家」,「」是貝的單位,全句指姜賞賜了令十朋貝幣、十家奴僕。
又「」的詞義從奴隸引申為屈服者,繼而引申為事君的臣僚。因此,「」字甲金文亦可指臣僚,如:
《合集》12:「小臣令眾黍」,指小臣命令民眾耕作。
中山王方壺:「述(遂)定君臣之位。」
又金文「」字可作氏族名或人名。
《說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屬皆從臣。」按以「」訓「」屬聲訓。

相關漢字:

詳細釋義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隻豎立的眼睛形。人在低頭時,眼睛即處於豎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從之意。本義:男性奴隸)
古文形體古文形體
(2) 同本義 [male slave]
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說文》
仕於公曰臣。——《禮記·禮運》
事君不貳是謂臣。——《國語·晉語》
臣治煩去惑者也。——《左傳·成公二年》
臣妾逋逃。——《書·費誓》。鄭註:“臣妾,廝役之屬也。”
臣則左之。——《禮記·少儀》。註:“謂囚俘。”
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韓非子·五蠹》
上思帷幄臣,乃使使召先生(袁可立)入贊戎樞。——明 梁雲構《袁節寰晉大司馬奉命乘傳錦還序》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明·錢謙益《袁可立父淮加贈尚寶司少卿》
(3) 又如:臣妾(古時對奴隸的稱謂。男曰臣,女曰妾);臣役(泛指奴僕);臣御(臣妾仆御);臣宰(本指奴隸。後亦以稱輔佐帝王的臣佐)
(4) 國君所統屬的眾民 [subject]。如:臣庶(臣民);臣姓(群臣百姓)
侍衛之臣不懈於內。——諸葛亮出師表
(6) 又如:臣門如市(形容官宦門下鑽營者極多,竟像集市一樣熱鬧);臣下(臣子。君主制時代的官吏);臣人(臣下)
(7) 君主制時的高級官員;大臣 [minister]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忠良死節之臣。——諸葛亮《出師表》
(8) 又如:忠臣;奸臣
(9) 古人自稱 [臣]
(10) 古代大臣對君的自稱
臣竊見先帝欲開西域。——《後漢書·班超傳》
(11) 又如:臣下(古時官吏對君主的自稱)
(12) 對父的自稱
始大人常以臣無賴。——《史記·高帝紀》
(13) 對一般人的自稱。表示自謙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史記
(14) 臣:甲骨文象箕坐之形,身手都被束縛。一般都作家臣,或人臣解,也可解為宮廷諸侯大夫家中,當使喚做家務的傭人。——黃現璠《中國民族歷史沒有奴隸社會之探討》

〈動〉

(1) 役使 [enslave]。如:臣虜(奴役,役使)
(2) 臣服 [submit oneself to the rule of;acknowledge allegiance to]
匈奴背叛不臣。——《鹽鐵論·本議》
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戰國策·秦策》。註:“服也。”
(3) 又如:臣優(聽命於人或屈服為臣。同臣服);臣事(以人臣之禮聽命行事。相當於臣服)。又指為臣,作臣子。如:臣仕(為人臣而任官職);臣臣(為臣者盡為臣之道)

漢字演變

“臣”是特殊指事字,是“目”的變形。臣,甲骨文像一隻眼睛向下看。造字本義:俯首下視,屈服聽命。金文、篆文基本承續甲骨文字形。隸書失去“目”形。
臣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𢘑《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丞眞切,並音辰。事人之稱。《說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白虎通》臣者,纏也,勵志自堅固也。《廣韻》伏也。仕於公曰臣,任於家曰仆。《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詩·小雅》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又《前漢·王陵傳》陳平謝曰:主臣。《注》文穎曰:惶恐之辭,猶今言死罪。晉灼曰:主,擊也。臣,服也。言其擊服。惶恐之辭。《通雅》發語敬謝之辭,猶主在上,臣在下,自然敬恐也。
又姓。《奇姓通》唐臣悅,著平陳紀。
又《韻補》叶音禪。《道藏歌》躋景西那東,肆覲善因緣。常融無地官,皆是聖皇臣。

方言集匯

◎粵語:san4
◎ 客家話:[東莞腔] sin2 [台灣四縣腔] siin2 tsiin2 [寶安腔] cin2 [海陸豐腔] shin2 chin2 [客英字典] chin2 shin2 [沙頭角腔] cin2 [梅州腔] shin2 chin2 [陸豐腔] shin3 chin3 [客語拼音字彙] sin2

相關成語

折衝之臣:
成語發音: zhé chōng zhī chén
成語釋疑: 指忠勇之臣。
成語出處: 《漢書·王尊傳》:“刺譏不憚將相,誅惡不避豪強,誅不制之賊,解國家之憂,功著職修,威信不廢,誠國家爪牙之吏,折衝之臣。”
成語示例: 斛律明月,齊朝~,無罪被誅,將士解體,周人始有吞齊之志。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