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

臣(拼音:chén)是漢語常用字,最早字形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豎立的眼睛。人在低頭時眼睛即處於樹立的位置,字形表示了俯首屈從的意思。本義指奴僕。因為臣與君的關係如同奴僕與主子一樣,所以由奴僕引申指官吏。臣在古代又是官員面對君的自稱。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臣
  • 拼音:chén
  • 注音:ㄔㄣˊ
  • 平水韻部:上平十一真 
  • 字級:一級
  • 倉頡:SLSL
  • 四角碼:71712
  • 五筆:AHNH
  • 造字法:象形或指事
  • 結構:獨體字,獨體結構
  • 統一碼:CJK統一漢字-81E3
  • 鄭碼:HA
  • 部首:臣
  • 筆畫數:6+0
  • 異體:𢘑
文字溯源,詳細釋義,古籍釋義,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韻書集成,

文字溯源

甲金文為“”豎立之形,象人張大眼睛,怒目而視,中間之睛形特大,突出眶外,是“”的本字(吳秋輝、汪寧生),“”字本義為瞋目直視,後來借指奴隸,又由奴隸引申為侍奉君主的官僚。
由於假借義通行而本義漸失,因此另造形聲字“”表示“”的本義。
參見“”。
甲骨文、金文或於“”瞳孔中加點作飾筆。戰國文字或有以中間豎筆貫穿瞳孔,或有於瞳孔上下疊加豎筆,小篆並沒有繼承此形。
臣

詳細釋義

讀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chén
名詞
奴隸,奴僕。
slave
禮記·少儀》:“臣則左之。”
國君所統屬的民眾。
subject
《尚書·泰誓上》:“受有臣億萬,惟憶萬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
《詩經·小雅·北山》:“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君主制時代的官吏。
minister
禮記·禮運》:“故仕於公曰臣。”
左傳·襄公九年》:“君明臣忠,上讓下競。”
忠臣;奸臣;臣僚;臣民;折衝之臣
官吏對皇帝上書或說話時的自稱。
國語·晉語七》:“悼公使張老為卿,辭曰:‘臣不如魏絳。’”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君王對父母、祖先、天地等的自稱。
史記·外戚世家》:“帝曰:‘今者至長陵得臣姊,與俱來。’”
諸葛亮《前出師表》:“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古人表示謙卑的自稱,多見於秦漢以前。今亦偶用以自稱,有調侃意。
史記·高祖本紀》:“臣少好相人。”
魯迅《報載患腦炎戲作》詩:“詛咒而今翻異樣,無如臣腦故如冰。”
泛指物的配屬。
《周易·蹇卦》:“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班固《白虎通·日月》:“日為君,月為臣也。”
(Chén)姓氏用字。
動詞
盡臣的本分。
諸葛亮《西戎》:“地廣形險,俗負彊很,故人多不臣。”
以之為臣;役使。
戰國策·秦策四》:“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有後患。”
劉向《新序·節士》:“天子不得而臣也,諸侯不得而友也。”
臣服
承認。
新唐書·狄仁傑傳》:“會為來俊臣所構,捕送制獄。於時,訊反者一問即臣,聽減死。”
(以上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三】【臣部】植鄰切(chén)
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屬皆從臣。

說文解字注

牽也。
註:以曡(疊)韻釋之。《春秋說》《廣雅》皆曰:臣,堅也。《白虎通》曰:臣者,繵也。屬志自堅固也。
事君者。
註:者各本作也,今正。
象屈服之形。
註:植鄰切。十二部。按論語音義,𢘑植鄰切,古臣字,陸時武后字未出也。武后埊𢘑二字見戰國策,六朝俗字也。
康熙字典
古文:𢘑
《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丞真切,竝音辰。事人之稱。《說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白虎通》:臣者,纏也,勵志自堅固也。《廣韻》:伏也。仕於公曰臣,任於家曰仆。《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詩·小雅》: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又《前漢·王陵傳》:陳平謝曰:主臣。註:文穎曰:惶恐之辭,猶今言死罪。晉灼曰:主,擊也。臣,服也。言其擊服。惶恐之辭。《通雅》:發語敬謝之辭,猶主在上,臣在下,自然敬恐也。
又姓。《奇姓通》:唐臣悅,著平陳紀。
又《韻補》叶音禪。《道藏歌》:躋景西那東,肆覲善因緣。常融無地官,皆是聖皇臣。

韻書集成

小韻韻攝聲調韻目字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十七真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植鄰切
ʑjen
集韻
平聲
上平十七真
船/常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丞真切
ʥien
中原音韻
陽平
真文
穿
齊齒呼
次清
ʈʂʼiən
中州音韻
平聲
真文
他人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八真
牀(床)
全濁
池鄰切
dʒ‘iən
分韻撮要
陽平
第八賓稟嬪畢
(以上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