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琴

揚琴

揚琴,又稱洋琴、打琴、銅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擊弦樂器。揚琴是中國民族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

揚琴是中國常用的一種擊弦樂器,與鋼琴同宗,音色具有鮮明的特點,音量宏大, 剛柔並濟;慢奏時,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時音色又如潺潺流水。音色明亮,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清脆。表現力極為豐富,可以獨奏、合奏或為琴書、說唱和戲曲伴奏,在民間器樂合奏和民族樂隊中經常充當“鋼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種不可缺少的主要樂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琴
  • 外文名:Yang Qin
  • 系屬:弦樂器—擊弦樂器
  • 創始:波斯
  • 又名:打琴
  • 流行地區:東亞、中亞、西亞、南亞、歐洲
  • 拼音:Yang Qin
起源,歷史,音色,音域,結構,演奏,種類,變音揚琴,轉盤轉調揚琴,箏揚琴,全律活馬大揚琴,電揚琴,選購,安裝,保養,著名演奏家,

起源

揚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傳入,最初是為曲藝伴奏,並形成多種流派。
據史籍記載,中世紀以前,在中東的亞述、波斯等國,流行著一種桑圖爾琴。它有梯形或長方形的琴箱,面板上張以幾十條鋼弦,在弦的2/3處支有條馬,使每條弦發出五度關係的兩個音。這種桑圖爾琴,至今仍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中亞和印度等國流傳。
明末,隨著我國和西亞日趨密切的友好往來。揚琴由波斯經海路傳入我國,最初只流行在廣東一帶,後逐漸擴及到閩、浙、江淮和中原地區,加入到為說唱音樂和地方戲曲伴奏的行列。各地琴書多以揚琴作為主要伴奏樂器,如山東琴書徐州琴書安徽琴書、廣西文場、貴州文琴、四川揚琴雲南揚琴等。在粵劇潮劇、漢劇、閩劇、越劇和滬劇等地方戲曲音樂中,也都用揚琴作為伴奏樂器。
以上的是一種關於揚琴來源的比較普遍的看法,但也有人認為揚琴是通過陸路傳入我國。如周菁葆《木卡姆探微》載:“過去人們認為揚琴是明代從海上通過沿海一帶傳入的。其實它是波斯人的樂器,早就傳入天山南北了,很可能是由新疆傳入內地的,這個樂器維吾爾人繼承了下來。”
清末民初,許多民間器樂演奏形式,作為獨立的樂種興起,揚琴又成為廣東音樂江南絲竹和山東琴曲等樂種的主要樂器之一。揚琴在我國經過近400年的流傳和演進。不論在樂器製作、演奏藝術或樂曲創作上,都已具有我國傳統特色和民族風格,並與各地民間樂種相結合,形成了多個具有突出的地方性和樂種性特點的流派。

歷史

據史書記載,中世紀以前,亞述波斯等古代中東國家,流行著一種揚琴,名叫桑圖爾。明朝(1368~1644年),隨著中國和西亞、東亞間日趨密切的友好往來,桑圖爾琴由波斯經海路傳入我國,最初只流行在廣東一帶,後來逐漸擴散到中國各地。後來經過中國民間藝人的改造,桑圖爾琴漸漸演化成為中國揚琴。清末以來,揚琴用於廣東音樂江南絲竹揚州清曲廣西文場常德絲弦、四川琴書、河南琴書山東琴書榆林小曲等樂種、曲種。
傳統揚琴,框架用色木、樺木或榆木製,上蒙白松或桐木面板,下蒙膠合板,音箱呈蝴蝶形或扁梯形。長90~97厘米、寬32~41厘米、高5.7~7厘米。左側琴頭設拴弦鉤釘,右側琴頭置弦軸。面板上開兩個圓形音孔,並鑲骨雕音窗為飾。上置兩個用竹、紅木或牛角制、呈峰谷狀條形琴碼,左為高音碼,右為低音碼,峰部用以支弦,谷部有另一碼上的琴弦通過。面板兩側設紅木製直線或鋸齒形長條山口,用以架弦。音箱內對應面板琴碼部位膠有音梁,音樑上開四或五個圓形風眼,以使音波對流。張鋼絲弦,高音用鋼弦,低音用纏弦。琴竹又稱琴箭、琴簽,為兩支有彈性的竹製小棰。常用揚琴有八音(實發二十四音)、十音(實發三十音)、十二音(實發三十六音)三種。又稱雙八型、雙十型、雙十二型。音域分別為:八音f1—c2,十音d1—d3,十二音c—e3。
402揚琴402揚琴
揚琴在中國已經流傳和演化了四百多年了。在這期間,中國的樂器製作家研製出了不少揚琴的新品種,比如像高低音揚琴、轉調揚琴、箏揚琴和電聲揚琴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電聲揚琴,這種電聲揚琴由琴體、拾音器、放大器和音箱組成,當琴弦振動的時候,聲音波通過拾音器轉變為電訊號,然後經過放大器美化音色之後,由揚聲器發出。電聲揚琴既能伴奏又能獨奏,因此,從它問世以來,一直受到揚琴演奏家們的好評。
連年有餘連年有餘
演奏時,琴置於架上,左右手各執一琴竹分別敲擊在條碼兩側的弦上。竹法(即演奏技巧)有單音、左、右彈輪、雙音(和弦)、輪音(密竹)、反竹、襯音、頓音、琶音、撥弦、上下滑音、泛音等。擅長演奏輕快、活潑的曲調。傳統樂曲有《林沖夜奔》、《蘇武牧羊》、《映山紅》、《離騷》、《將軍令》、《采紅菱》等。

音色

揚琴的音色應該有顆粒性,要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如果沒有自己的音色特點,聲音是扁的、散的,就會被別的樂器吞掉,不能起到自己的作用。因此揚琴的音色好壞,直接影響到樂隊的質量水平。在演奏方法上是非常重要的,好音色的產生,不光要有優質的樂器,還要有正確的演奏方法。
為使揚琴的音色更好,以下四點供參考:
(一)正確持鍵
“三指持鍵”指大拇指、中指、食指用力均勻的握住鍵子。關鍵是中指指肚緊貼在鍵柄上,目的是通過三指緊握,使鍵子和手成為一個整體,成為手指的向前延伸,這樣才便於控制強弱力度的變化。在三指持鍵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有:一是大拇指容易凸出、二是中指常常不能緊貼在鍵柄上。
(二)轉腕子
當三指握住鍵子以後,上下彈奏的任務便交給腕子完成,要求腕子直上直下的轉動。這樣才能使鍵頭正面擊弦,取得好的音色。腕子是個“萬向軸”,什麼角度轉動都可以,而且非常靈活,但讓它直上直下轉動並非易事,訓練的方法是雙手合十,或半握拳合在一起,不得分開,上下轉動,才能達到直上直下轉動的目的。如果不這樣練,極易造成腕子轉動或向外或向內,給今後演奏造成了極大的困難,且很難糾正,所以從一開始就必須嚴格要求。
(三)鍵頭擊在弦的位置
鍵頭長約5厘米,要求用中間偏後的位置擊弦,這個位置擊打出來的聲音最結實。一般講,在距碼子2.5—3厘米(一寸)的位置,這個地方聲音最好聽。訓練時可在面板上面拉一根線,前後用膠條貼住,久而久之,就可準確擊打在這個位置上。
(四)“彈性力度”練習
打揚琴準確叫法應叫彈揚琴,鍵子下去應有彈性也就是用“彈性力度”來演奏,根據演奏實踐,可採用“回鍵”的訓練方法,即:假如擊弦時,鍵子距琴弦二十公分高,彈下去後,迅速回到二十公分的高度,記住是刻意通過腕子回到原來的高度,鍵子擊弦瞬間越短越好。“回鍵”是產生彈性力度的關鍵。

音域

各種揚琴有著不同的音域,八音揚琴由f1~e2,十音揚琴由d’~d3,十二音揚琴由c~e3,變音揚琴由G~g3,轉盤轉調揚琴由G~a3,全律活馬大揚琴由G~c4,電揚琴由G~g3。揚琴的音色豐富多彩,低音區發音朦朧、雄厚而深沉;中音區柔和、純淨而透明;高音區清脆、明亮;最高音區則較緊張。演奏旋律時主要用中音和高音區,有時也接觸到最高音區,但很少使用。低音區較少演奏旋律,多用作和聲的襯托。揚琴適於演奏快速的樂曲,最適合表現輕快、活潑的情緒和歡快、喜悅的感情。

結構

揚琴由共鳴箱、山口、弦釘、弦軸、馬子、琴弦和琴竹等構成。
402揚琴402揚琴
共鳴箱是揚琴的形體,它由前後兩塊側板和左右兩端琴頭連線成琴架,上下蒙以薄板而成。
側板和琴頭使用色、燁木、榆木或其他質地較硬木材製作,琴架上的面板使用紋理順直、均勻的梧桐木或魚鱗松製作。它是音響的共鳴板,對揚琴的音量和音色起重要作用。
琴架下面的底板,多使用三層的膠合板。共鳴箱裡面,對應面板每個碼子處都膠有一道音梁,它與面、底板和前後側板相連,使琴箱分成幾個空間。
在音梁板上開有四五個圓形孔洞,稱作風眼,使共鳴後的音波在共鳴箱中對流,然後由音孔傳出。音孔原來開在面板上,為2或4個圓孔。上面嵌以鏤空的牙雕或骨雕,用以裝飾美化琴面和保護音孔,多開在兩山口下邊,每邊有4~5個,為圓形或長方形。孔邊嵌以銅圈,也有的開在底板上,而且數量較多。
山口是面板兩側的長形木條,用紅木製成,起架弦作用,山口至馬子的一段弦長,才是琴弦的振動發部分。
馬子呈條形峰谷狀,用竹、紅木或牛骨製作,有2~5個,置於面板上,左側的為高音馬,右側為低音馬,其凸出的峰部用以架弦,凹下的谷部為其他琴弦通過。
琴弦採用鋼絲弦(最早用銅絲弦)。高音部分為裸弦,使用27~31號鋼絲,低音部分用纏弦,在裸弦上纏繞細鋼絲而成。
琴竹又有琴筧、琴簽和琴棰之稱,是兩支富有彈性的竹製小棰,用以敲擊琴弦發音。

演奏

揚琴的基本竹法是兩手輪流交替.傳統竹法有“左竹法”和“右竹法”兩種。五十年代未王沂甫先生總結出彈、輪、顫、滑、點、拔、揉、勾”揚琴八法。隨著揚琴的發展,過去單一竹法已變成充分發揮兩手主動性、靈活方便的混合竹法。 在繼承傳統、吸收、借鑑姊妹民族樂器和外國樂器技法特長的基礎上,我國揚琴已自成一體,具有豐富多彩的演奏技巧和表現手法。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七類:單音技術、雙音、輪音、彈輪、分解和弦、兩聲部配置和色彩技巧。
揚琴演奏揚琴演奏
其中單音技術和輪音系揚琴的基本核心技巧。單音似珠落玉盤,晶瑩剔透,常用於裝飾旋律,使之輕快活潑,華麗多彩;雙音豐滿有力,主要用於曲調需強奏的音上,以增強氣勢,烘托情緒;
琴音猶如涓涓細流,潺潺不止,常用於慢,中板歌唱性旋律,使之更加纏綿婉轉;彈輪密集緊湊,多用於時值較短的音符,使之輕巧明快;分解和弦則宛如微波蕩漾的湖面上閃爍的粼粼波光,常用於描繪秀麗的山河景色和大自然的迷人風光;兩聲部配置增強音響的立體感,使音樂形象的塑造更加鮮明豐滿。
在各種色彩性技巧中,反筧和拔弦使旋律清新悠揚;吟音、勾揉使曲調深沉醇樸,清幽典雅;頓音似馬蹄輕踏;泛音使意境深遠,韻味無窮;滑拔模仿流水,浪花聲,強如瀑布飛濺,波濤洶湧,弱似霏霏細雨中流淌的小溪;
鼓音、木音、摘音、才音、擊板模擬打擊樂音響,強如節日裡鳴鑼道鼓,弱似深山遠寺和鐘鼓樓里飄逸出的仙聲雅樂;指套滑音既獲琴瑟之韻,高雅清音,又可模仿鶯啼燕轉,瑟瑟風聲和驚濤拍岸。惟妙惟肖,如詩如畫。在樂曲中準確、洗鍊、靈活、巧妙運用揚琴的這些技法,能夠增強演奏的藝術感染力。

種類

揚琴的品種很多,除傳統的八音、十音和十二音小揚琴適於民間器樂合奏或為說唱、戲曲伴奏使用外,變音揚琴、轉盤轉調揚琴、箏揚琴、全律活馬大揚琴和電揚琴等則適於獨奏或參加民族樂隊合奏。

變音揚琴

60年代研究製成,四排馬又稱“401型揚琴”,是在面板兩側安置滾軸板,每組琴弦下面支有金屬滾軸,以起到準確定音和迅速調弦的作用,在左側的滾軸板上還置有銅質變音槽,通過變音槽在板上往返移動,可使琴弦升高或降低半音。它除達到迅速轉調的目的外,還使揚琴結構得以簡化,將原來只有兩組音域的小揚琴。擴大為四個八度,並採用新的音位和馬子排列,能夠在演奏中迅速轉調。它最大的優點是演奏方法統一,只要學會一個調的奏法,就能演奏其他各調樂曲。

轉盤轉調揚琴

轉盤轉調揚琴:設左、中、右、低4個條馬,音位排列具備一定規律,演奏方便。左側設有轉調機械,由主軸、凸輪、槓桿、連桿、變音活頁等主要另部件組成。裝於主軸上的各個凸輪,通過固定在角鐵支架上的連桿,來控制變音活頁立起(截弦)和倒下(離弦)。變活頁立起時,升高半音,從而達到轉調的目的,使用時比較方便。

箏揚琴

箏揚琴:把揚琴和箏兩種樂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上部為四排馬揚琴,下部為16弦箏。其音梁位置、面板弧度、條馬的高低都和揚琴相同,只形體較揚琴縱向寬15厘米。它既能演奏揚琴作品,又能演奏箏曲,揚琴演奏者只要掌握箏的基本演奏方法,就可在箏揚琴上打彈結合,同時獲得兩種樂器的音響效果,適於小型民族樂隊和吉劇音樂伴奏使用。

全律活馬大揚琴

全律活馬大揚琴:採用鋁合金琴架支撐琴弦張力,杜絕了揚琴面板上鼓的現象,每個條馬下面聯接鐵棍和螺栓,通過旋轉螺母調整條馬高度。音列排列符合傳統演奏習慣,從低音到高音,由右下向左上方橫向進行,用同一手法即可在12個調上進行移調演奏和任意使用各種臨時變化半音。採用雙擋制音器,並可對琴弦進行快速微調。這種揚琴發音靈敏、音量較大,高音甜亮,中音柔和,低音雄厚。

電揚琴

電揚琴:由琴體、拾音器、放大器和音箱四部分組成,琴身與變音揚琴相仿,在每組琴弦近條馬處裝有拾音器,琴弦振動後,聲波通過拾音器轉變為電訊號,經放大器美化音色後,由揚聲器發出。電揚琴保持了傳統揚琴的音位排列和演奏方法,在琴體結構。製作材料和整體造型上與傳統揚琴不同,琴弦也由傳統揚琴的138根減為91根,使琴弦張力顯著減輕,克服了琴體變形。電揚琴具有高音明亮、中音甜潤、低音渾厚的特點。在與民族樂隊或交響樂隊合奏中是優良的特色樂器,尤其適於獨奏或伴奏。

選購

一台合格的揚琴,在質量上應達到如下要求:外觀油漆光亮,均勻,漆色一致,無掛漆及明顯氣泡;琴身兩頭端正,對稱,各部位膠結牢固,無縫隙;音色清脆,圓潤,餘音較長,可以運用多種擊弦技巧。
龍鳳呈祥揚琴龍鳳呈祥揚琴
優質揚琴面板選用優良的梧桐木,部分部件如琴馬,山口選用紅木,象牙等名貴材料;音域較寬,多為三排馬,四排馬轉調揚琴,有半音調節裝置,可自由轉調;音質純淨,音色優美,圓潤,共鳴性好。
劣質揚琴用料差,面板有黑筋,背板有節疤;工藝粗糙,弦釘排列不齊,高低不一,上緊琴弦時弦釘被拉動,甚至搖動,音階排列不準確,不易調準琴弦;外部色澤暗淡無光。
選購時,先要察看外形,應琴身光潔,木紋清晰;檢查各部件,琴馬上方的擱弦部分應間距相等,高低一致;弦釘應有一定的傾斜度,用調音器調弦,轉動弦釘,以鬆緊適中為好,太松易跑弦緊調音不便,琴鋼絲無銹跡或斑點;兩支琴簽大小,重量一致,彈性適中;通過試奏要求發音清晰,富有共鳴;檢查琴盒,襯布無破損及霉點,蓋合嚴密。購買時需同時選購合適的揚琴架。
從本人多次在琴行及樂器展上的體驗感受來看,放開揚琴本身的款式、音色等問題不談。一個最最膚淺卻又常常被忽視的環節是如何科學安裝琴弦的問題。
事實上,相當一部分的出廠揚琴其琴弦都纏繞的很不合格,從而極易導致揚琴因弦軸孔變形而提前老化以及琴弦音始終難以調準。你只需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很多剛出廠而在琴行等待售出的揚琴,它們的琴軸繞弦是很不規範乃至根本就是錯誤的。
我不知道樂器廠的老師傅是怎么教徒弟的,抑或傳統工藝已失傳?琴弦繞在琴軸的中間部位將會因琴軸受偏力過大繼而導致琴軸與琴襯板孔的變形,久而久之會因孔徑變大而容易跑音。這就像人們彎折一根竹子的中間要比彎折埋在土裡的根部更容易一樣。
琴弦在琴軸上不能壓住弦頭,必然會導致琴弦音易偏低的問題,調弦的頻率將明顯增高,而且只能是順時針往音高方向調,最終造成的後果想必聰明人都會知道。作為新琴,因琴弦安裝不合理而不得不全盤折卸所帶來的問題不僅僅是購琴者麻煩,更因為琴弦在琴碼山口處已形成彎折點,徜若重新改變了這個彎折點,便很容易在琴弦再次重新繃緊後而斷弦,其中高音弦尤甚。
所以希望樂器廠和購琴者要注意這個常識性的問題,以免因小失大。而且這個問題並不局限於初學者購琴,也延續到你究竟會不會使用揚琴,所以最好能懂些力學常識。

安裝

放開揚琴本身的款式、音色等問題不談,一個最最膚淺卻又常常被忽視的環節是如何科學安裝琴弦的問題。
只需稍加留意,會發現很多剛出廠而在琴行等待售出的揚琴,它們的琴軸繞弦是很不規範甚至根本就是錯誤的。主要體現在∶弦頭不是從軸孔出來後被彎折,繼而利用琴弦一圈一圈有序地壓緊,而且琴弦也沒有儘可能地繞在弦軸的根部。
琴弦在琴軸上不能壓住弦頭,否則必然會導致琴弦音易偏低的問題。

保養

在民族樂器中,揚琴是一種既精緻而又較脆弱的樂器,經不起摔壓磕碰,因此對揚琴的維護保養十分重要。使用前先校音,使用後作好防塵;平時注意保持琴的清潔,裝卸抬(運輸)時注意磕碰、注意防曬、防雨、防潮、防塵;短時間不用,可以給弦上油(凡士林或白機油),定期校音;如果長期不用,把弦全都鬆掉,放入琴盒中,注意防曬、防雨淋、防濕 。
1.從琴盒裡取出揚琴時,雙手一定要拿住琴身左右兩邊的中間部分,不要拿住琴身的前後兩面,以免弄斷琴弦。
2.琴上所有弦的定音要按標準音高來調定,擰轉弦軸時動作要慢,使音高逐漸由低升高,調弦不能急於求成,以免弦音定的過高,輕則損傷琴弦,嚴重時則可能損害琴角榫頭以及鬆動弦頂和弦軸。
3.琴弦除演奏外不要經常用手觸摸,以免因為手上的汗水沾污而至生鏽變質。琴弦因為長期使用和調音,弦外纏繞的金屬細絲會鬆脫、剝落,這也直接影響琴發音的清晰,應該更換新弦。一般說來,新碼條只是半成品,都需要進行修整才能使用。琴的碼條安放要保持一定的位置,稍有移動就能改變琴的聲音,它與面板接觸部位應該嚴密,才能使它安置穩定牢固,使每根琴弦發音均勻。弦碼的高度對琴的音質影響極大,它的高度須因琴而定,個別對待。琴碼過高,會使琴聲不清晰,音色暗淡無光,快速演奏反應不靈敏,而琴碼過底又會使琴音不柔和,不純淨。
4.遇到弦軸扭轉不動時,可在弦軸與軸孔相接觸的地方塗上一層黑鉛粉末和稍許肥皂,弦軸就不會太沾而扭轉不動。反之,弦軸過松時,可在弦軸與軸孔相接觸的地方,塗上一層粉筆末,嚴重的可塗些松香末,弦軸就不至再滑動了。
5.琴弦卷繞在弦軸上要整齊,一定要把弦頭壓在卷繞的弦底下,然後再擰轉弦軸,還要讓卷繞的弦緊靠弦軸孔的底部,這樣可以把弦托住,防止它倒回。另外,要使每條弦與山口上的弦槽對準,這樣不僅便於調音,而且也能減少琴弦的損傷。
6.為了保持琴的潔淨,演奏前需把手洗乾淨,免得手上的污物和汗水沾污到琴上,而至脫漆脫膠。另外,也絕對不能一邊演奏一邊吸菸,避免煙火掉在面板和蓋板上而損傷漆層。揚琴漆面上有污跡,也應及時擦拭乾淨,頑固的污跡可用柔軟的織物蘸稍許牙膏擦拭。揚琴使用年久,如有單面積的漆皮脫落現象,除用漆補好外,也可用核桃仁擦抹脫漆部位,這也能起到保護作用。
7.揚琴演奏完後,要用柔軟的織物把面板和蓋板琴身的灰塵擦乾淨,以保持揚琴的漆面潔淨、美觀。每次用完揚琴以後,不必放鬆琴弦,因為經常調弦定音,會比琴弦張緊時的壓力更大。如果揚琴長期不用,則應把琴弦都松下五、六度音,切不要過分地放鬆,否則會使碼條倒下,音梁會受氣候變化影響導致面板開裂。琴放入琴盒內,要用琴被蓋好,蓋琴的布不要太大或太小,太大易使琴受到琴盒的擠壓,太小則琴會在盒內搖動,這都會使琴受到損壞。更不要在琴盒上面放置硬重物件,以免壓壞琴身。
8.氣候與樂器的維護有密切的關係。潮濕的氣候會使揚琴木材膨脹脫膠,乾燥氣候會使揚琴木材收縮開裂。為了更好地維護好揚琴,應儘量避免放在氣候劇烈變化和濕溫度波動很大的環境裡。
9.移動揚琴,要輕拿輕放,攜琴外出,特別注意琴的安全,避免磕碰。揚琴運往外地一定要包裝好,除將琴裝在琴盒裡以外,還要外裹防潮紙。裝入木箱,琴盒在箱中要卡牢,空隙充以鬆軟彈性的物質,並要在箱外註明“防潮”和“小心輕放”的圖案字樣,以保證揚琴在運輸途中的安全。有些琴盒下有輪子,可以推著走,但在不是很平整的地方不要推行,琴身的震動有時會導致揚琴走音。
10.揚琴使用年久或受到氣候的影響,難免會發生一些毛病和損壞,這就要及時進行修復。常見的揚琴損壞是弦軸鬆動而使弦軸向左面傾斜,弦軸孔被磨大,使調音困難,經常跑音,如再使用下去會使軸孔越磨越大。凡遇軸孔磨大的現象,都要將舊軸孔堵塞起來,重新鑽軸孔。修理時,先將舊軸孔用6—8亳米的鑽頭擴大,然後取相同直經的色木棍,塞入新孔用膠水膠牢,色木棍的直徑要與孔嚴密配合,最後重新鑽孔。如果舊軸孔的位置正確,就可以把色木棍的中心作為鑽孔的圓心。另外,千萬不要弄錯弦軸安裝的方向,以免弦軸孔角度相反。
11.揚琴使用年久或磕碰而有掉漆、脫膠現象時,應該重新用漆皮或漆補好,而且最好採用原來所用的漆皮或漆修補。整修後的漆皮或漆脫落部位,在進行補漆時顏色應和整個琴協調一致,然後在整個琴的漆面上抹臘擦亮,使原來的揚琴舊貌換新顏。
12.揚琴結構複雜,在清潔揚琴時,務必要小心。琴面有灰塵或污物時,不要用毛巾伸到琴弦下擦拭,套用小毛刷輕刷灰塵,慢慢把灰塵掃出來。
13.當揚琴琴弦從碼條上掉下來時,不要硬把弦抬回去,那樣很有可能將琴弦弄斷。最好將琴弦放鬆後,再將琴弦抬上,然後將弦軸擰回去。

著名演奏家

桂習禮
劉月寧揚琴協會主席
揚琴
黃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