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弦(漢語詞語)

斷弦(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斷弦,漢語辭彙。

拼音:duàn xían

基本解釋:古時以琴瑟比喻夫婦,故稱妻子死了叫斷弦,也指指斷絕的弦音。語出晉王嘉 《拾遺記·吳》:“神膠出 郁夷國 ,接弓弩之斷弦,百斷百續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斷弦
  • 拼音:duàn xían
  • 注音:ㄉㄨㄢˋ ㄒㄧㄢˊ
  • 解釋:指斷絕的弦音猶言餘響。
詞目,拼音,基本解釋,引證解釋,典故,

詞目

斷弦

拼音

duàn xían

基本解釋

[one's wife died] 古時以琴瑟比喻夫婦,故稱妻子死了叫斷弦。
舅斷弦未續。——《聊齋志異
古人以彈琴為雅興,常云: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弦則為琴弦,斷弦則指琴弦已斷。表達心中的悲憤之情。

引證解釋

1、斷絕的弓弦,斷絕的琴弦。
王嘉拾遺記·吳》:“神膠出 郁夷國 ,接弓弩之斷弦,百斷百續也。”
南朝 陳 徐陵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乃知斷弦可續,情去難留。”
2、指斷絕的弦音猶言餘響。
北周 庾信 《怨歌行》:“為君能歌此曲,不覺心隨斷弦。”
3、絕弦。斷絕琴弦。
《呂氏春秋·本味》: 伯牙 善彈琴, 锺子期 聽之,即能知其意,“ 鐘子期 死, 伯牙 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
蘇軾 《書文與可墨竹》詩:“空遺運斤質,卻吊斷弦人。”
4、喪妻。古以琴瑟調和喻夫婦和諧,故謂喪妻為斷弦。
徐彥伯 《閨怨》詩:“煖手縫輕素,嚬蛾續斷弦。”
鄭剛中 《答潼州宇文龍圖》:“自聞抱琴瑟斷弦之悲,日欲修慰。”
葉憲祖 《鸞鎞記·秉操》:“我有個兄弟新來斷弦,不如把來嫁與我兄弟。”
明·熊龍峰《四種小說·張生彩鸞燈傳》:“二人缺月重圓斷弦再續,大喜不勝。”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八回:“他是上年八月斷弦,目下尚虛中饋。”
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他老人家是早年斷弦,一向便在書房下榻,直到一病垂危,我還同你父親在那裡服侍湯藥,早晚不離。
5、謂失妻。
白居易 《得甲去妻後妻犯罪請用子蔭贖罪甲怒不許判》:“ 王吉 去妻,斷弦未續; 孔氏 出母,疏綱將加。”

典故

伯牙斷弦的故事
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著名的音樂家,他的名字叫俞伯牙。俞伯牙從小非常聰明,天賦極高,又很喜歡音樂,他拜當時很有名氣的琴師成連為老師。
學習了三年,俞伯牙琴藝大長,成了當地有名氣的琴師。但是俞伯牙常常感到苦惱, 因為在藝術上還達不到更高的境界。俞伯牙的老師連成知道了他的心思後,便對他說,我已經把自己的全部技藝都教給了你,而且你學習得很好。至於音樂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沒學好。我的老師方子春是一代宗師,他琴藝高超,對音樂有獨特的感受力。他現住在東海的一個島上,我帶你去拜見他,跟他繼續深造,你看好嗎?俞伯牙聞聽大喜,連聲說好!
他們準備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東海進發。一天,船行至東海的蓬萊山,連成對伯牙說:“你先在蓬萊山稍侯,我去接老師,馬上就回來。”說完,連成划船離開了。 過了許多天,連成沒回來,伯牙很傷心。他抬頭望大海,大海波濤洶湧,回首望島內,山林一片寂靜,只有鳥兒在啼鳴,像在唱憂傷的歌。伯牙不禁觸景生情,由感而發,仰天長嘆,即興彈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滿了憂傷之情。從這時起,俞伯牙的琴藝大長。其實,成連老師是讓俞伯牙獨自在大自然中尋求一種感受。
俞伯牙身處孤島,整日與海為伴,與樹林飛鳥為伍,感情很自然地發生了變化,陶冶了心靈,真正體會到了藝術的本質,才能創作出真正的傳世之作。 後來,俞伯牙成了一代傑出的琴師,但真心能聽懂他的曲子的人卻不多。
有一次,俞伯牙乘船沿江旅遊。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時,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邊避雨。伯牙耳聽淅瀝的雨聲,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動景象,琴興大發。伯牙正彈到興頭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異樣的顫抖,這是琴師的心靈感應,說明附近有人在聽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見岸上樹林邊坐著一個叫鐘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請到船上,兩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說:“我為你彈一首曲子聽好嗎?”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聽。伯牙即興彈了一曲《高山》,子期讚嘆道:“多么巍峨的 高山啊!”伯牙又彈了一曲《流水》子期稱讚到“多么浩蕩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動,對子期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聲,你真是我的知音啊!”於是兩個人結拜為生死之交。
伯牙與子期約定,待週遊完畢要前往他家去 拜訪他。 一日,伯牙如約前來子期家拜訪他,但是子期已經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聞聽悲痛欲絕,奔到子期墓前為他彈奏了一首充滿懷念和悲傷的曲子,然後站立起來,將自己珍貴的琴砸碎於子期的墓前。從此,伯牙與琴絕緣,再也沒有彈過琴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