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武科大”,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六家國家特大型企業共建高校,是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教育部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科技部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學校歷史可溯源至1898年成立的湖北工藝學堂;1958年組建為武漢鋼鐵學院,開辦本科教育;1995年,隸屬於原國家冶金工業部的武漢鋼鐵學院、武漢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武漢冶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武漢冶金科技大學;1998年,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大學。2013年,學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寶鋼集團有限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首鋼總公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共建。
截至2020年5月,學校有青山、黃家湖和洪山三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71.43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23.63萬平方米;有20個二級學院,開設77個本科專業;有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教職工2600餘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6000餘人。
基本介紹
- 學校官網:http://www.wust.edu.cn
- 中文名:武漢科技大學
- 外文名: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簡稱:武科大(WUST)
- 創辦時間:1898年
- 辦學性質:公辦高校
- 學校類別:理工
- 學校特色: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
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6年)
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
省部部共建高校(2013年) - 主管部門:湖北省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孔建益、校長:倪紅衛
- 本科專業:76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71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8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8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
- 院系設定:材料與冶金學院、機械自動化學院、醫學院等
- 校訓:厚德博學、崇實去浮
- 校歌:《武漢科技大學校歌》
- 校慶日:11月21日
- 地址:青山校區: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和平大道947號
黃家湖校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黃家湖西路2號
洪山校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雄楚大道199號 - 院校代碼:10488
- 知名校友:許家印、毛新平、蘇義腦、劉玠
歷史沿革
前身溯源
- 武漢鋼鐵學院
- 武漢建築高等專科學校
- 武漢冶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合併發展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二級學院 | 本科專業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化學、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
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 | |
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物業管理 | |
武漢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 套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 |
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安全 | |
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材料物理、工程力學 | |
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交通運輸、交通工程、物流工程 | |
英語、德語、翻譯 | |
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社會工作、國際經濟與貿易、投資學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
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藥學、衛生檢驗與檢疫 | |
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公共藝術、繪畫 | |
礦物加工工程、採礦工程、安全工程、環境工程、地理信息科學 | |
生物技術 | |
電子信息工程、網路工程、機械工程 | |
體育教育 | |
----- | |
武漢科技大學臨床學院 | ----- |
武漢科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 |
參考資料: |
學科建設
- 博士後
- 學位點
- 重點學科
- 學科評估
評估結果 | 學科 | |
B類 | B檔 |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
B-檔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
C類 | C+檔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公共管理 |
C檔 | 馬克思主義理論、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 |
C-檔 | 土木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師資力量
類別 | 名單 |
---|---|
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 | 譚建榮、劉玠、蘇義腦、毛新平 |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 吳開明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柴利、劉義 |
國家級教學名師 | 孔建益 |
全國優秀教師 | 方康玲、陳奎生、李銳鋒、吳懷宇、鄧澤宏 |
全國模範教師 | 李友榮、張瑞 |
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 劉濤、李光強 |
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 朱伯銓、許夢國、孔建益、畢學工、戴方欽、陳奎生、吳開明、張一敏、顧傑、李光強、王光輝、丁文紅、李亞偉、廖漢元、劉義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控制理論與套用核心課程教學團隊、控制理論與套用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 控制科學與工程教師團隊 |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 孔建益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入選者 | 倪紅衛、李亞偉、趙雷 |
湖北省教學名師 | 廖漢元、陳奎生 |
湖北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入選者 | 陳奎生、孔建益、李軒科 |
湖北省教學團隊 |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控制理論與套用核心課程教學團隊、控制理論與套用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工商管理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基礎醫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以上內容非完整名單,參考資料: |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項目類別 | 名單 |
---|---|
國家級特色專業 |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冶金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礦物加工工程 |
國家級卓越計畫專業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機械工程、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礦物加工工程 |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 機械工程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信息與計算科學、機械工程、冶金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礦物加工工程、臨床醫學、行政管理 |
國家級精品課程 | 《機械原理》《過程控制與集散系統》《自動控制原理》《耐火材料工藝學》《液壓傳動》《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 |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過程控制與集散系統》《機械原理》《耐火材料工藝學》《液壓傳動》 |
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 | 《化學反應工程》 |
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 | 《運籌學簡明教程(修訂版)》《建築設備自動化》《液壓與氣壓傳動(第2版)》《煤化學(第2版)》《燃氣工程(第2版)》《管理學》 |
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 | 《機械原理》《自動控制原理》《運籌學簡明教程》《冶金傳輸原理》《耐火材料學》《自動控制原理與CAI教程》《創業學概論》《設計藝術心理學》 |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項目 | 液壓元件及系統虛擬仿真實驗、家兔膿毒性休克及救治 |
省級品牌專業 |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冶金工程、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礦物加工工程、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電子信息工程 |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 化學工程與工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礦物加工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冶金工程、無機非金屬工程、自動化 |
省級“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畫專業 | 臨床醫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電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軟體工程、自動化、市場行銷、預防醫學 |
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計畫專業 | 電子信息工程、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軟體工程、生物工程、藥學、工業設計、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 |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採礦工程、預防醫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 |
省級精品課程 | 《自動控制原理》《化工原理》《機械原理》《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冶金傳輸原理》《液壓傳動》《無機材料物理化學》《高等數學》《市場行銷學》《過程控制與集散系統》《耐火材料工藝學》《微機原理與套用》《生理學》《經濟學》《環境監測》《信號與系統》《冶金原理》《大學物理》《管理學原理》《通信原理》《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建築設備自動化》《電機拖動基礎》《接口與通訊技術》《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鋼鐵冶金學》《材料成型的計算機控制》《社會學》《預防醫學》 |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液壓傳動》《過程控制與集散系統》《自動控制原理》《機械原理》《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耐火材料工藝學》《軟體工程》《水質理化檢驗》《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管理學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大學物理實驗》《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計算機網路》《系統解剖學》 |
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人車·路——交通安全》《災害救援與防疫》《災害救援與防疫》 |
省級本科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 《創業學》《證券投資學》《災害應急與救援》《線性代數》 |
以上內容非完整名單,參考資料: |
- 教學成果
成果名稱 | 成果完成人 | 獲獎級別 | 完成單位 |
---|---|---|---|
面向行業,培養套用型人才實踐能力的改革與實踐 | 陳奎生、孔建益、傅連春、吳懷宇、陳濤、程光文、丁宇、薛正良、曾良才 | 一等獎 | 武漢科技大學、武漢鋼鐵公司 |
全解析法機械原理矩陣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孔建益、廖漢元、楊金堂、李佳、侯宇 | 二等獎 | 武漢科技大學 |
電氣控制類專業主幹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 吳懷宇、方康玲、熊凌、劉釗、程磊、劉振興、陳琳 | 二等獎 | 武漢科技大學 |
大學成功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 | 趙作斌、鄭鵬飛、李繼宗、翟潤虹、羅建國 | 二等獎 |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 |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 省部共建耐火材料與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 | |
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 高溫材料與爐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
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聯合) | 高性能鋼鐵材料及其套用協同創新中心 | |
生態環境部重點實驗室 | 國家環境保護礦冶資源利用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鋼鐵冶金及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冶金裝備及其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冶金自動化與工程技術教育部研究中心 | |
省級重點實驗室 | 煤轉化與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冶金工業過程系統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冶金礦產資源高效利用與造塊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高溫陶瓷與耐火材料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
智慧型信息處理與實時工業系統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鋼鐵冶金新工藝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
職業危害識別與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機械傳動與製造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
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 湖北產業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 | 湖北非營利組織研究中心 |
湖北省中小企業研究中心 | ||
省級工程研究中心 | 高溫材料與爐襯技術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 |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工業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冶金二次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頁岩釩資源高效清潔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省級科技國際合作基地 | 湖北省釩鐵資源高效利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湖北省耐火材料與冶金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先進鋼鐵材料及其製造工藝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
以上內容非完整名單,參考資料: |
科研成果
年度 | 項目名稱 | 主要獲獎人 | 獲獎級別 |
---|---|---|---|
2010 | 含釩頁岩高效提取線上循環資源化新技術及工業套用 | 張一敏、劉 濤、孔建益、陳鐵軍、陳奎生、黃晶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0 | 大型高爐高效生產綜合技術的開發與套用 | 畢學工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1 | 大跨度鐵路橋樑鋼成套製造與套用技術創新 | ----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1 | 降低薄帶鋼生產消耗的關鍵技術 | 李友榮、高全傑、王志剛、田中捷、汪朝暉、肖涵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1 | 潔淨鋼冶煉連鑄用功能化耐火材料關鍵技術與套用 | 李楠、顧華志、柯昌明、王周福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2 | 建(構)築物拆除定向爆破關鍵控制技術 | 鐘東望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2 | 高品質耐火材料製備過程微結構控制技術與工業套用 | 李楠、李亞偉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2013 | 冶金高頻液壓控制伺服元件關鍵技術及套用 | 陳奎生、陳新元、傅連東、曾良才、湛從昌、張濟民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2016 | 冶金功能耐火材料關鍵服役性能協同提升技術及在精煉連鑄中的套用 | 李紅霞、楊彬、劉國齊、張厚興、李亞偉、徐躍慶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2017 | 基於頁岩釩行業全過程污染防治的短流程清潔生產關鍵技術 | 張一敏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 學術期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 校旗
精神文化
- 校訓
- 校歌
武漢科技大學校歌 | |
詞:師生集體創作;曲:陳國權 | |
揚子江邊黃家湖畔 蕩漾著我們青春的笑臉 春風化雨桃李滿園 立德樹人譜寫壯麗的詩篇 百年薪火代代相傳 科技人文和諧發展 厚德博學崇實去浮 鋼鐵品質引領我們 勇往直前勇往直前 追求卓越放飛夢想 鑄造共和國鋼鐵脊樑 開拓進取共創未來 武科大的明天更加輝煌 武科大的明天更加輝煌 |
- 三風
現任領導
職務 | 名單 |
---|---|
黨委書記 | 孔建益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倪紅衛 |
黨委副書記 | 孫國勝、盛建龍 |
紀委書記 | 竇先萍 |
副校長 | 沈季偉、吳懷宇、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