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武科大”,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六家國家特大型企業共建高校,是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教育部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科技部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學校歷史可溯源至1898年成立的湖北工藝學堂;1958年組建為武漢鋼鐵學院,開辦本科教育;1995年,隸屬於原國家冶金工業部的武漢鋼鐵學院、武漢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武漢冶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武漢冶金科技大學;1998年,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大學。2013年,學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寶鋼集團有限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首鋼總公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共建。

截至2020年5月,學校有青山、黃家湖和洪山三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71.43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23.63萬平方米;有20個二級學院,開設77個本科專業;有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教職工2600餘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6000餘人。

基本介紹

  • 學校官網http://www.wust.edu.cn
  • 中文名:武漢科技大學
  • 外文名: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簡稱:武科大(WUST)
  • 創辦時間:1898年
  • 辦學性質:公辦高校
  • 學校類別:理工
  • 學校特色: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
    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6年)
    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
    省部部共建高校(2013年)
  • 主管部門:湖北省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孔建益、校長:倪紅衛
  • 本科專業:76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71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8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8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
  • 院系設定:材料與冶金學院、機械自動化學院、醫學院等
  • 校訓:厚德博學、崇實去浮
  • 校歌:《武漢科技大學校歌》
  • 校慶日:11月21日
  • 地址:青山校區: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和平大道947號
    黃家湖校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黃家湖西路2號
    洪山校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雄楚大道199號
  • 院校代碼:10488
  • 知名校友許家印毛新平蘇義腦劉玠
歷史沿革,前身溯源,合併發展,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研究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現任領導,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前身溯源

  • 武漢鋼鐵學院
1898年,湖北工藝學堂成立。
1907年,更名為湖北中等工業學堂。
1913年,更名為湖北省甲等工業學校。
1922年,更名為湖北省高級工科中學校。
1927年,先後更名為湖北省立第二中學、湖北省立第三中學。
1935年,更名為漢陽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1949年,更名為武昌高級工業學校。
1953年,更名為中南鋼鐵工業學校。
1954年,更名為武昌鋼鐵工業學校。
1958年,組建為武漢鋼鐵學院。
  • 武漢建築高等專科學校
1954年,武昌建築工業學校建立。
1958年,更名為湖北冶金工業專科學校。
1963年,更名為武漢鋼鐵學校。
1979年,更名為解放軍基建工程兵第二技術學校。
1983年,更名為武漢冶金建築專科學校。
1993年,更名為武漢建築高等專科學校。
  • 武漢冶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960年,武鋼醫學院建立。
1963年,更名為武漢冶金衛生學校。
1965年,更名為武漢冶金醫學專科學校。
1993年,更名為武漢冶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合併發展

1995年,武漢鋼鐵學院、武漢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武漢冶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武漢冶金科技大學。
1998年,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
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大學。
2013年11月14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寶鋼集團有限公司、鞍鋼集團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首鋼總公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共建武漢科技大學。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9年10月,武漢科技大學設有20個二級學院,開設76個本科專業;建有2所直屬附屬醫院和7所非直屬附屬醫院。
二級學院本科專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化學、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
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物業管理
武漢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套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
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安全
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材料物理、工程力學
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交通運輸、交通工程、物流工程
英語、德語、翻譯
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社會工作、國際經濟與貿易、投資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藥學、衛生檢驗與檢疫
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公共藝術、繪畫
礦物加工工程、採礦工程、安全工程、環境工程、地理信息科學
生物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網路工程、機械工程
體育教育
-----
武漢科技大學臨床學院
-----
武漢科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參考資料:

學科建設

  • 博士後
截至2019年10月,武漢科技大學有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冶金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系統科學
  • 學位點
截至2020年4月,武漢科技大學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系統科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哲學、套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系統科學、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建築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國際商務、社會工作、翻譯、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土木水利、生物與醫藥、交通運輸、臨床醫學、護理、藥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藝術
  • 重點學科
截至2019年10月,武漢科技大學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0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2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3個省級“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材料學
省級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學、鋼鐵冶金、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等
省級重點(培育)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生物學、外國語言文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現代冶金及先進材料”學科群、“綠色鋼鐵智慧型裝備與系統”學科群
省級“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與礦業工程、機械工程
  • 學科評估
截至2019年10月,武漢科技大學的材料科學、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武漢科技大學有20個一級學科參評,其中,評估結果為B類的學科有6個,評估結果為C類的學科有9個。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評估結果
學科
B類
B檔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B-檔
安全科學與工程
C類
C+檔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公共管理
C檔
馬克思主義理論、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C-檔
土木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10月,武漢科技大學有教職工26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600餘人;有雙聘院士5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長江學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3人,國家及湖北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入選者30人,湖北省“百人計畫”入選者16人,“楚天學者計畫”入選者18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7人,湖北名師工作室4個,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33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8人,享受國務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82人。
類別名單
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
譚建榮、劉玠、蘇義腦、毛新平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吳開明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柴利、劉義
國家級教學名師
孔建益
全國優秀教師
方康玲、陳奎生、李銳鋒、吳懷宇、鄧澤宏
全國模範教師
李友榮、張瑞
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劉濤、李光強
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朱伯銓、許夢國、孔建益、畢學工、戴方欽、陳奎生、吳開明、張一敏、顧傑、李光強、王光輝、丁文紅、李亞偉、廖漢元、劉義
國家級教學團隊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控制理論與套用核心課程教學團隊、控制理論與套用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控制科學與工程教師團隊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孔建益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入選者
倪紅衛、李亞偉、趙雷
湖北省教學名師
廖漢元、陳奎生
湖北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入選者
陳奎生、孔建益、李軒科
湖北省教學團隊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控制理論與套用核心課程教學團隊、控制理論與套用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工商管理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基礎醫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以上內容非完整名單,參考資料: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12月,武漢科技大學有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計畫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省級品牌專業,7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8個省級“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畫專業,10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計畫專業,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有省級及以上精品課程多門。
截至2020年5月,學校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等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項目類別名單
國家級特色專業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冶金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礦物加工工程
國家級卓越計畫專業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機械工程、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礦物加工工程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機械工程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信息與計算科學、機械工程、冶金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礦物加工工程、臨床醫學、行政管理
國家級精品課程
《機械原理》《過程控制與集散系統》《自動控制原理》《耐火材料工藝學》《液壓傳動》《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過程控制與集散系統》《機械原理》《耐火材料工藝學》《液壓傳動》
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
《化學反應工程》
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
《運籌學簡明教程(修訂版)》《建築設備自動化》《液壓與氣壓傳動(第2版)》《煤化學(第2版)》《燃氣工程(第2版)》《管理學》
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
《機械原理》《自動控制原理》《運籌學簡明教程》《冶金傳輸原理》《耐火材料學》《自動控制原理與CAI教程》《創業學概論》《設計藝術心理學》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項目
液壓元件及系統虛擬仿真實驗、家兔膿毒性休克及救治
省級品牌專業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冶金工程、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礦物加工工程、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電子信息工程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化學工程與工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礦物加工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冶金工程、無機非金屬工程、自動化
省級“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畫專業
臨床醫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電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軟體工程、自動化、市場行銷、預防醫學
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計畫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軟體工程、生物工程、藥學、工業設計、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採礦工程、預防醫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
省級精品課程
《自動控制原理》《化工原理》《機械原理》《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冶金傳輸原理》《液壓傳動》《無機材料物理化學》《高等數學》《市場行銷學》《過程控制與集散系統》《耐火材料工藝學》《微機原理與套用》《生理學》《經濟學》《環境監測》《信號與系統》《冶金原理》《大學物理》《管理學原理》《通信原理》《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建築設備自動化》《電機拖動基礎》《接口與通訊技術》《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鋼鐵冶金學》《材料成型的計算機控制》《社會學》《預防醫學》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液壓傳動》《過程控制與集散系統》《自動控制原理》《機械原理》《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耐火材料工藝學》《軟體工程》《水質理化檢驗》《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管理學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大學物理實驗》《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計算機網路》《系統解剖學》
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人車·路——交通安全》《災害救援與防疫》《災害救援與防疫》
省級本科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創業學》《證券投資學》《災害應急與救援》《線性代數》
以上內容非完整名單,參考資料:
  • 教學成果
截至2019年10月,武漢科技大學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覽表
成果名稱成果完成人獲獎級別完成單位
面向行業,培養套用型人才實踐能力的改革與實踐
陳奎生、孔建益、傅連春、吳懷宇、陳濤、程光文、丁宇、薛正良、曾良才
一等獎
武漢科技大學、武漢鋼鐵公司
全解析法機械原理矩陣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孔建益、廖漢元、楊金堂、李佳、侯宇
二等獎
武漢科技大學
電氣控制類專業主幹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吳懷宇、方康玲、熊凌、劉釗、程磊、劉振興、陳琳
二等獎
武漢科技大學
大學成功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
趙作斌、鄭鵬飛、李繼宗、翟潤虹、羅建國
二等獎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截至2019年10月,武漢科技大學有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聯合),1個生態環境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有8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新型智庫,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6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級科技國際合作基地,2個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2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級以上科研機構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省部共建耐火材料與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高溫材料與爐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聯合)
高性能鋼鐵材料及其套用協同創新中心
生態環境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環境保護礦冶資源利用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鋼鐵冶金及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冶金裝備及其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冶金自動化與工程技術教育部研究中心
省級重點實驗室
煤轉化與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冶金工業過程系統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冶金礦產資源高效利用與造塊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高溫陶瓷與耐火材料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智慧型信息處理與實時工業系統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鋼鐵冶金新工藝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職業危害識別與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機械傳動與製造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湖北產業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
湖北非營利組織研究中心
湖北省中小企業研究中心
省級工程研究中心
高溫材料與爐襯技術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工業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冶金二次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頁岩釩資源高效清潔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級科技國際合作基地
湖北省釩鐵資源高效利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湖北省耐火材料與冶金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先進鋼鐵材料及其製造工藝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以上內容非完整名單,參考資料: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10月,武漢科技大學自“十三五”以來,主持和承擔了國家“973”、“863”、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裝備預研領域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40餘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獎70餘項,教職工發表的學術論文被SCI、EI、CPCI-S等檢索收錄2400餘篇;2007年以來獲得18項國家科技成果獎(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5項)。
國家級科研獲獎情況
年度項目名稱主要獲獎人獲獎級別
2010
含釩頁岩高效提取線上循環資源化新技術及工業套用
張一敏、劉 濤、孔建益、陳鐵軍、陳奎生、黃晶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0
大型高爐高效生產綜合技術的開發與套用
畢學工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1
大跨度鐵路橋樑鋼成套製造與套用技術創新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1
降低薄帶鋼生產消耗的關鍵技術
李友榮、高全傑、王志剛、田中捷、汪朝暉、肖涵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1
潔淨鋼冶煉連鑄用功能化耐火材料關鍵技術與套用
李楠、顧華志、柯昌明、王周福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
建(構)築物拆除定向爆破關鍵控制技術
鐘東望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
高品質耐火材料製備過程微結構控制技術與工業套用
李楠、李亞偉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3
冶金高頻液壓控制伺服元件關鍵技術及套用
陳奎生、陳新元、傅連東、曾良才、湛從昌、張濟民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6
冶金功能耐火材料關鍵服役性能協同提升技術及在精煉連鑄中的套用
李紅霞、楊彬、劉國齊、張厚興、李亞偉、徐躍慶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7
基於頁岩釩行業全過程污染防治的短流程清潔生產關鍵技術
張一敏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9年10月,武漢科技大學圖書館有館藏紙質圖書259.83萬冊,電子圖書350.64萬冊。
  • 學術期刊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是由武漢科技大學主辦的綜合性科技期刊,創刊於1975年;主要刊載冶金工程、冶金材料科學、冶金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信息科學與控制、化學工程、計算機科學、建築工程、環境工程以及基礎理論研究等學科的學術論文;是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並被列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為《劍橋科學文摘》(CSA)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全文收錄期刊以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由武漢科技大學主辦的社科類學術期刊,創刊於1999年;主要刊載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學術論文;被列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全文收錄期刊以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並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維普全文資料庫和萬方全文資料庫。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以字母“Y”為主體構成帆船的形象,“Y”是冶金的“冶”字拼音第一個字母,有武漢三所冶金院校合一的意思,也體現了學校的冶金特色。由Y變形組成的這一動感極強、搏擊風浪的帆船形象,象徵著學校的事業乘風破浪,一帆風順。帆船以淡藍色為背景,如海天一色,象徵博大,外圈的綠色象徵生命,圓形校徽上半部分的孤形排列的漢字“武漢科技大學”為魯迅手寫體,和下面的英文“武漢科技大學”組成的圓形,像征著團結一心。整個校徽的含義為團結、奮進。
校徽校徽
  • 校旗
學校旗設計方案分別以白、紅、藍、綠、淺藍五種色彩作為底色,尺寸規格共有5種:1號旗幟(2880毫米*1920毫米)、2號旗幟(2400毫米*1600毫米)、3號旗幟(1920毫米*1280毫米)、4號旗幟(1440毫米*960毫米)、5號旗幟(960毫米*640毫米)。五種顏色分別設有橫版、豎版、二級單位版三種類型,總計75個樣式。旗面標準色:白色(C:0,M:0,Y:0;K:0);紅色(C:0,M:100,Y:100;K:0);藍色(C:100,M:65,Y:0;K:0);綠色(C:91,M:44,Y:87;K:9);淺藍色(C:34,M:5,Y:11;K:0)。
旗面還為二級學院設計院旗、院標預留既有統一範式又可體現各自特徵的空間。校旗按橫掛式、豎掛式及桌式設計,長寬比例為1.5:1。校徽、校名、學校標準色等採用《武漢科技大學視覺識別系統(VI)》標準。

精神文化

  • 校訓
厚德博學、崇實去浮
“厚德”二字,出自於《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即優待、推崇、重視;“德”,即道德、品行、政治品質;“厚德”,即重視道德修養,注重德育。“博”,即多、廣、豐富;“學”,即學習、模仿、學問;“博學”,即多學勤問、學問淵博。“崇”,即重視;“實”,即實在、實際;“去”,即除掉、除去;“浮”,即浮漂、浮躁、浮華;“崇實去浮”,即崇尚紮實,去除漂浮;推崇實在,除掉浮躁;注重實踐,嚴禁浮誇;提倡立足實際,反對華而不實;倡導真才實學,不要虛假作風;追求實用實效,切勿徒有虛名。
校訓校訓
  • 校歌
武漢科技大學校歌
詞:師生集體創作;曲:陳國權
揚子江邊黃家湖畔
蕩漾著我們青春的笑臉
春風化雨桃李滿園
立德樹人譜寫壯麗的詩篇
百年薪火代代相傳
科技人文和諧發展
厚德博學崇實去浮
鋼鐵品質引領我們
勇往直前勇往直前
追求卓越放飛夢想
鑄造共和國鋼鐵脊樑
開拓進取共創未來
武科大的明天更加輝煌
武科大的明天更加輝煌
校歌校歌
  • 三風
校風:求真務實
所謂“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不斷地認識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的規律;所謂“務實”,則是要在這種規律性認識的指導下,去做、去實踐。求真與務實的統一,是科學認識論的必然要求和本質體現,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凝鍊,也是武漢科技大學辦學一百多年來學校風氣的積澱。
教風:為人師表、敬業奉獻
“師表”,榜樣,表率,在人品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出自《北齊書·王昕書》“楊愔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為人師表”,言教身教並舉,經師人師同求,是訓練學生的規矩,培養學生的目標。“敬業”,從業忠誠不移,工作勤勉毋懈,是對教育事業的神聖感和責任心。“奉獻”,無私無我,熱愛教育對象,是師德的核心。“為人師表、敬業奉獻”是武漢科技大學辦學百年來教風的集中體現。
學風:沉靜好學、知行合一
“沉靜好學”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摒除雜念、專心致志、腳踏實地、學以致用,以達到“讀書期於明理,明理歸用致用”的目的,強調的是一種認真專致的學習態度。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培養的人才除了要具備豐富的書本知識外,還要儘可能多地在社會實踐中汲取廣博的知識,需具備高尚的品德素質修養,即品德高尚、專業紮實,適應性強的高素質人才,做到“知行合一”。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黨委書記
孔建益
黨委副書記、校長
倪紅衛
黨委副書記
孫國勝、盛建龍
紀委書記
竇先萍
副校長
沈季偉、吳懷宇、劉靜

知名校友

截至2019年10月,武漢科技大學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各類專門人才20餘萬人。
部分傑出校友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