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C介導的免疫抑制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中作用的研究

《MDSC介導的免疫抑制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中作用的研究》是依託天津醫科大學,由江匯涓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MDSC介導的免疫抑制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中作用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江匯涓
  • 依託單位:天津醫科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是克隆性造血幹細胞疾病,其惡性克隆(LSC)隨疾病進展而增加,但LSC免疫逃逸的機制尚不清楚。我們已發表的研究提示,在腫瘤免疫逃逸中占重要地位的髓源性抑制細胞(MDSC)在MDS患者外周血升高,並與疾病惡性程度相關,可能是抑制正常免疫、促進LSC免疫逃逸與疾病進展的重要環節。本研究擬通過MDS患者與小鼠模型,進一步研究MDSC介導的免疫抑制作用。主要目標:①檢測MDS患者骨髓原位MDSC的生物學特性,包括數量、克隆來源、信號通路pSTAT3與功能酶ARG1/iNOS;②分析MDSC對CTL數量與功能的抑制作用;③分析MDSC抑制CTL的機制,包括PD-L1/PD-1途徑檢測、抑制ARG1/iNOS後的功能變化;④檢測MDS小鼠模型在疾病不同階段MDSC的變化,以及去除MDSC對疾病進程的影響。闡明MDSC在MDS中的作用與功能途徑,為MDS靶向治療提供新思路。

結題摘要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是克隆性造血幹細胞疾病,其惡性克隆(LSC)隨疾病進展而增加,但LSC免疫逃逸的機制尚不清楚。我們已發表的前期工作提示,在腫瘤免疫逃逸中占重要地位的髓源性抑制細胞(MDSC)在MDS患者外周血升高,並與疾病惡性程度相關,可能是抑制正常免疫、促進LSC免疫逃逸與疾病進展的重要環節。本研究採用流式細胞術(FCM)、螢光免疫原位雜交(FISH)、RT-PCR、Western blot等技術,通過對比MDS患者與正常人的骨髓MDSC(Lin-HLA-DR-CD33+)的數量與功能,以及通過MDS小鼠模型的體內實驗,即NUP98–HOXD13小鼠模型(NHD13小鼠),闡明MDSC介導的免疫抑制在MDS發病機制中的作用。結果發現:①MDS患者骨髓原位的MDSC數量增高,與疾病危險度相關,並存在細胞遺傳學異常,其STAT3活化增強、功能酶ARG1表達增高、抑制性分子PD-L1表達增高,而MDS患者血清中STAT3通路相關細胞因子IL-6、CCL2水平增高;同時套用地西他濱治療後的MDS患者MDSC的STAT3活化與PD-L1分子表達均下調,提示其具有表觀遺傳學改變;②MDS患者細胞毒性T細胞(CTL)表達抑制性分子PD-1增高,同時其活性分子CD3ζ表達降低,提示CTL功能受抑;③通過FCM及免疫磁珠分選MDSC與CTL,進行共培養後發現,MDSC可抑制CTL數量與功能(凋亡增加、分泌細胞因子減少),進一步實驗發現,通過抑制STAT3通路、PD-L1/PD-1通路,可下調MDSC對CTL的抑制作用;④動物實驗結果顯示,與對照組(野生型)相比,NHD13小鼠體內MDSC(GR-1+CD11b+)比例增高,且高表達PD-L1分子,同時CTL、T輔助細胞(Tfh)表面高表達PD-1分子,驗證了MDSC通過PD-L1/PD-1通路介導的免疫異常可能為惡性克隆免疫逃逸的重要環節。綜上,我們的研究表明,MDS患者MDSC數量和功能均亢進,對CTL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而STAT3通路、PD-L1/PD-1通路為其上游調控因素,抑制上述通路可抑制MDSC介導的對CTL的免疫抑制作用。本研究進一步闡述了MDSC在MDS中的作用與功能途徑,為研發MDS新的靶向治療提供了實驗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