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職業素養(第2版)

IT職業素養(第2版)

《IT職業素養(第2版)》是2013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守森。

基本介紹

  • 書名:IT職業素養(第2版)
  • 作者:陳守森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
  • 頁數:304 頁
  • 定價:3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2121983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在第1版的基礎上,結合兄弟院校的使用意見和建議,根據多次社會調研結果,重新整理出IT行業從業人員所應該具備的一些基本職業素養。本書分為初入職場、立足職場、職業生涯三個部分,共包括15章,系統地闡述了與IT職場相關的素養要求,圍繞職業生涯由低向高的順序,層層展開、逐步深入。每章除了講述案例和理論外,還設有小組討論和熱點話題。
編寫IT職業素養第1版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時正值高職計算機教育出現危機之際,高職高專都在探索計算機教育改革,需要編寫一系列工作過程導向的項目式教學教材,以改變教學方法,在困境中尋求突破。本書作為該系列教材的一部分,因為我具有管理學受教育的背景,承擔了該書寫作任務。
第2版的出現是個必然,高職高專整體處於困難時期,由於計算機技術普及程度很高和產業的飽和期,計算機相關專業教學與就業的處境更是難上加難,很多學校信息系學生數量從全校第一大系淪落為倒數,生源平均分數也相對較低,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項目式教學方法雖然有效改革了教學,但暫時也無法挽救計算機專業於水火當中。 在這種情況下,教學方法的改革基本上走到了一個高原階段,難以產生較大的突破,工學結合、項目引導、面向工作過程的高職高專教學方式得到大家的認同。無論是採用什麼樣的仿真模擬環境,抑或是真實的實訓工作環境;無論是J2EE體系結構,還是net平台,這些的確對專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並且走在其他工科類專業的前列。但是隨著工業大環境的不景氣,服務業的崛起,計算機類專業在會計類和經管類專業面前不堪一擊,而高職院校為了遷就考生報考,專業之間不平衡又加劇了這種現象。 
這引發了很多信息系主任或者信息學院院長們的深度思考,到底怎樣才能推動計算機類相關專業的發展?在重新組織設計《IT職業素養》這本書時,我向束傳政先生提出了一個觀點,高職高專計算機類專業應該樹立起服務和套用的兩條主線,通過改造傳統專業,發展新興專業的方式走出當前的困局,得到了束先生的大力贊同和鼓勵。例如,一些職業學院將信息系更改為服務外包學院,還有相當一部分學校信息系內開設了設計類相關專業,在當前本科計算機相關專業教育越來越重視實踐的情況下,高職教育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教育需要放在軟體的套用和技術的服務上,打破傳統的重視軟體設計和技術研究,才能使80%的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用,才能使計算機類相關專業涅槃重生,與信息化服務型社會接軌。
根據這種情況,IT職業素養在專業的教育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教材第1版出版之後,我得到很多職業學院系主任的信息,他們非常重視職業素養的教育,部分學校將IT職業素養作為大二或者大三學生的必修課,很多學校都想把這門課上好,希望能夠給學生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但很多教師表示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課程的組織形式,授課的內容都難以確定。 確實,職業素養不是一門科學,也不是一個學科,沒有固定的理論體系,也沒有科學的組織結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將工作中的一些經驗、規則收集起來,內容相當的零散。在第1版的基礎上,本書試圖建立高職高專職業素養的基本知識要點和框架,全書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初入職場、立足職場和職業生涯,按照一個人從參加工作到勝任工作,以及進一步在職場中成功發展的順序,將整個過程中需要用到的一些經驗、規則進行總結,結合了信息產業的特色,形成了IT職業素養。
第一部分側重闡述在職場中需要基本素養,第二部分則是討論能夠幫助員工成功的因素,第三部分對如何應對職場環境變化,保持職業常青提出了應對方法。 本書由山東商務職業學院陳守森主編,廣東陽江職業技術學院卓志宏編寫了第4章,煙臺市綜合信息中心耿曉燕女士編寫了本書第6章和第8章。本書的編寫得到了上海復旦聚升科技有限公司郝力軍先生的大力支持,山東商務職業學院的王鳳玲、吳文國、劉曉軍、李剛、孫玉林、賈春朴、王海霞、宮澤林、顧海燕、劉立靜、楊淑珍、續曉燕、王俏、趙安仁等同志參加了本書的編寫整理工作。

圖書目錄

緒論
部分 初入職場
第1章職業態度
1.1做到好
1.2尊敬老闆
1.3敢於負責
1.4形象禮儀
1.5小組討論:年輕人就是要做一番事業
1.6實踐訓練
第2章制訂計畫
2.1關於計畫
2.2計畫工具
2.3目標管理
2.4實現計畫
2.5小組討論:戰略管理
2.6實踐訓練
第3章工作效率
3.1務實
3.2靈活
3.3科學
3.4小組討論:壟斷與效率
3.5實踐訓練
第4章遵守時間
4.1時間管理
4.2時間管理工具
4.3目標與時間
4.4時間管理技巧
4.5小組討論:發布時間一再推遲的軟體
4.6實踐訓練
第5章注意事項
5.1熱情敬業
5.2智慧財產權
5.3注意保密
5.4不做黑客
5.5小組討論:我們是否應該製造病毒
5.6實踐訓練
第二部分 立足職場
第6章習慣是基礎
6.1習慣與好的習慣
6.2容易被忽視的好習慣
6.3不能有的習慣
6.4小組討論:改變人生的7個習慣
6.5實踐訓練
第7章勝在溝通
7.1溝通的基礎
7.2溝通的對象
7.3溝通效率
7.4處理衝突
7.5小組討論:通用的“無界限”組織理論
7.6實踐訓練
第8章贏在執行
8.1執行力
8.2執行不力
8.3沒有藉口
8.4提高執行力
8.5小組討論:華為的“狼性文化”
8.6實踐訓練
第9章細節決定成敗
9.1像程式一樣準確
9.2精細服務
9.3學會放棄
9.4專注
9.5小組討論:海爾精細管理與精細工作文化
9.6實踐訓練
第10章團隊超過一切
10.1團隊基礎
10.2開發管理團隊
10.3 IT團隊
10.4形成文化
10.5小組討論:阿里巴巴的團隊
10.6實踐訓練
第三部分 職業生涯
第11章不斷創新
11.1創新基礎
11.2模仿與創新
11.3日積月累
11.4失敗與創新
11.5小組討論:創新的12個維度
11.6實踐訓練
第12章堅守道德
12.1職業道德
12.2再論誠信
12.3如何對待潛規則
12.4保護自己
12.5小組討論:IT潛規則
12.6實踐訓練
第13章 職業拓展
13.1危機管理
13.2培訓的種類與選擇
13.3項目管理能力培養
13.4主動幫助別人
13.5小組討論:項目管理
13.6實踐訓練
第14章設計生涯
14.1 IT熱門人才
14.2專業與職業
14.3職業發展
14.4職業規劃
14.5小組討論:4隻毛毛蟲的故事
14.6實踐訓練
第15章活到老,學到老
15.1知識更新
15.2終身學習
15.3學習型社會
15.4小組討論:一代偉人
15.5實踐訓練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