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

赫伯特·馬爾庫塞

Herbert Marcuse一般指本詞條

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生於柏林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赫伯特·馬爾庫塞是德裔美籍哲學家和社會理論家,法蘭克褔學派的一員。他一生在美國從事社會研究與教學工作。赫伯特·馬爾庫塞哲學家、美學家、法蘭克福學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譽為“新左派哲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伯特·馬爾庫塞
  • 外文名:Herbert Marcuse
  • 國籍美國
  • 民族:猶太人
  • 出生日期:1898年
  • 逝世日期:1979年
  • 畢業院校:弗來堡大學
  • 主要成就:法蘭克福學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
    新左派哲學家
    青年造反者的明星和精神之父
  • 出生地:德國柏林
  • 信仰:法蘭克褔學派
  • 代表作品:《理性與革命》
人物經歷,人物生平,主要著作,愛欲解放論,社會理論家,一體化的社會,新革命理論,

人物經歷

馬爾庫塞是“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最有影響的理論家,生於柏林一個猶太人家庭。“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最有影響的理論家。年輕時曾參加過社會民主黨
赫伯特·馬爾庫塞赫伯特·馬爾庫塞
1922年他拿到弗來堡大學的博士學位,隨後回到柏林,售書為生。
1929年他重回弗來堡,在海德格爾指導下寫論文。
1933年納粹政府不允許他完成論文,他加入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隨後離開德國。他先前往瑞士,隨後前往美國。
1940年獲得美國國籍。二戰中在美國戰略服務辦公室工作,參與分析德國情報
從1952年開始他作為政治理論家,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授課。
20世紀60年代末,在西歐北美的資本主義國家爆發了轟動一時的“左翼學生造反行動”時,他積極支持青年學生的造反運動。被譽為“新左派哲學家”、“青年造反者的明星和精神之父”。
赫伯特·馬爾庫塞是法蘭克福學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理性與革命》是其最負盛名的著作,旨在揭示當代發達工業社會型的極權主義特徵。《理性與革命》在英國和美國出版後,先後在德國和法國出德文版和法文版,其後又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家出版,被稱為西方60年代末大學造反運動的教科書
馬爾庫塞的思想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30年代受存在主義影響較深;
40年代致力於揭示馬克思主義與黑格爾主義的聯繫;
50年代以後主要是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出發解釋馬克思主義;致力於實現弗洛伊德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

人物生平

馬爾庫塞是當代美國著名哲學家和政治思想家、法蘭克福學派和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馬爾庫塞生於柏林一個有教養的猶太家庭。早年在哲學、歷史方面,受過典型的德國文化薰陶。他曾在柏林和弗萊堡兩地學哲學。 1917年至1918年,他參加了德國社會民主黨,但隨著李卜克內西羅莎·盧森堡被暗殺後,他便退出了該黨,此後再也沒有參加任何政黨。一段時間,受業於著名的哲學家胡塞爾海德格爾
赫伯特·馬爾庫塞赫伯特·馬爾庫塞
為了取得在大學哲學系教書的資格,他在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的指導下,寫了《黑格爾的本體論與歷史性理論的基礎》一文,發表於1931年。在此期間,他還寫了一些文章,這些文章初步奠定了他後來思想的基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公布於世後,他是最早認識到這篇手稿的重要性的人之一。
由於對哲學和政治之間的內在關係發生興趣,馬爾庫塞在1933年加入了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之後成為法蘭克福學派的中堅人物。希特勒上台後,他經巴黎日內瓦到美國。在美國,起初他在法蘭克福學派遷住哥倫比亞大學的社會研究所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美國戰略情報研究所工作。
戰後,他未與同學派中堅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諾一道返回德國重建研究所,而是留在美國,成為這個在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皆為發達工業社會的典型的見證人。以後他重新執教,先後在哥倫比亞、哈佛、勃蘭第斯和聖地亞哥等大學工作。1970年退休。1979年7月29日,他在赴西德訪問和講學途中,逝世於施塔貝恩克。
馬爾庫塞對經典馬克思主義以及對政治和社會鬥爭的態度,比其它法蘭克福學派成員激進。六七十年代他曾一度成為浪潮洶湧的新左派運動與學生運動的精神領袖、主要代言人。法蘭克福學派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諸領域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馬爾庫塞的理論與實踐才廣為人知的。正如曼克萊倫所說:“馬爾庫塞是法蘭克福學派中最著名的,也是研究所成員中惟一沒有放棄他的早期革命觀點的人。”
60年代下半期,美國和西歐爆發了大規模的學生造反運動,造反學生擁戴馬爾庫塞為他們的精神領袖。當然,就馬爾庫塞個人的意願而言,他也許無意追求這種精神領袖的地位,但當造反學生把這個頭銜加在他頭上時,他也不反對。

主要著作

馬爾庫塞一生著作很多。據初步統計,從1922年他作為博士學位提交的第一篇論文《論德國藝術小說》起,到1979年在逝世前出版的《無產階級的物化》,其中共出版論著、論文、論集、談話錄近百種之多。影響較大的有:《歷史唯物論的現象學導引》、《辯證法的課題》、《黑格爾本體論與歷史性理論的基礎》、《理性與革命》、《愛欲與文明》《單面人》、《論解放》、《審美之維》
赫伯特·馬爾庫塞著作赫伯特·馬爾庫塞著作
馬爾庫塞的生平和著作給人的鮮明印象是:始終站在資本主義社會實踐鬥爭的最前例,始終把對哲學、文化、意識形態理論的批判與對資產階級社會的現實狀況的批判結合起來。離開他生平所經歷的社會事件,尤其是離開資本主義在當代的發展,就不能理解馬爾庫塞的哲學、美學思想

愛欲解放論

馬爾庫塞從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出發來理解人的本質及其解放。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意識”與“無意識”兩部分。馬爾庫塞認為,因為“意識”是後天形成的。受“現實原則”支配,“無意識”是與生俱來的,受“快樂原則”支配,所以“無意識”比“意識”更能體現人的本質。 在弗洛伊德看來,“無意識”是由生本能和死本能組成的。馬爾庫塞認為,因為生本能與人的“存在原則”相一致,所以更能體現人的本質。弗洛伊德把生本能的主要內容規定為口渴、飢餓、性慾等。馬爾庫塞則進一步指出,在這些內容中,性慾占統治地位。因此把生本能作為人的本質,實際上也就是把性慾作為人的本質。
赫伯特·馬爾庫塞赫伯特·馬爾庫塞
“性慾”的內容是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有時指同生殖機能有關的對異性肉體的追求,有時則指人的機體追求快樂的普遍屬性。馬爾庫塞是在後一種意義上使用“性慾”一詞的,為了與前者相區別,他把它稱之為“愛欲”。馬爾庫塞通過上述對人的本質的分析後得出結論:人的解放就是愛欲的解放。為了避免引起誤解,馬爾庫塞在把人的解放具體化為“愛欲的解放”的同時又一再強調,愛欲的解放不等於性慾的解放。這是因為把愛欲作為人的本質不等於把性慾作為人的本質。性慾和愛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馬爾庫塞說在人的所有愛欲活動中,勞動是最基本的愛欲活動。因為真正有意義的勞動,應該是人的器官的自由消遣,它為“大規模地發泄愛欲構成的衝動”提供了機會。所以說,愛欲解放的核心和關鍵是勞動的解放。要使人真正獲得幸福,必須使人所有的活動“愛欲化”,最主要的是勞動的“愛欲化”。勞動的“愛欲化”也就是勞動的解放。由此,馬爾庫塞把“愛欲解放”論同馬克思的“勞動解放”論聯繫在一起。

社會理論家

在晚期資本主義社會,被壓抑的人們為什麼不起來革命。而變得“消極沉默”了呢?馬爾庫塞認為,這是因為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單向度的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已成了單向度的人。所謂單向度是相對於雙向度而言的。雙向度是既有肯定的一面,又有否定的一面;只有肯定性,沒有否定性、批判性,即是單向度。 馬爾庫塞認為,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已不同於從前的對抗性社會。由於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技術統治已取代了政治統治、對抗、矛盾已經或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整合與同化的趨勢。因此,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正在失去其雙面性,而變成為一個只有肯定、沒有對抗的單向度社會。在這種社會裡,無論是經濟制度政治制度還是科學、工藝藝術或哲學和日常思維,都趨向一個維度、一個色調、一種聲音。社會與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人都喪失了具有創造性社會批判功能的那個向度。只剩下維護、肯定現在秩序這樣一個向度。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單向度性”的具體表現:
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1、發達工業社會成功地實現了政治對立面的一體化,消除了危及社會繼續存在的政治派別,使社會政治成為“沒有反對派”的單向度政治。當代工業社會是一個富足的社會,它的高度發展的生產率通過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而造就出整合、包容所有社會力量的可能前提。
政治權力藉助這個前提條件成功地製造出凌駕和超越任何特定個人和集團之上的利益從而牢牢地把民眾“束縛在形形色色的官僚制度上”。結果國家的目的被普遍接受,“傳統的麻煩點正被消除或被隔離起來,造成分裂的各種因素正得到控制”。“在政治領域中出現了對立立場顯著同化或有所收斂的傾向”。人們看到,不僅先前作為政治反對派存在的社會民主黨、共產黨放棄了暴力奪取政權的激進主張,而且傳統上被認為是革命的社會力量的工人階級也隨著機械化自動化對勞動的解放以及藍領工人的白領化、非生產性工人的大量增加而失去了革命意志、革命理想,成為當今社會中喪失了批判與否定能力的溫順良民。
2、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創造出嶄新的生活方式,滿足了那些可能會反抗的人的需要,促進了人們與現存制度的統一。人成為單向度的人。馬爾庫塞說“人們早就已經適應於這種控制的接受器。決定性的差別在於把已有的和可能的、已滿足的需要之間的對立(或衝突)消去。在這裡,所謂階級差別的平等化顯示出它的意識形態功能。如果工人和他的老闆享受同樣的電視節目並漫遊同樣的遊樂勝地。如果打字員打扮得同她僱主的女兒一樣漂亮,如果黑人也擁有卡迪拉克牌高級轎車,如果他們閱讀同樣的報紙。這種相似並不表明階級的消失,而是表明現存制度下的各種人在多大程度上分享著用以維持這種制度的需要和滿足”。可見,由於人們的需要得到滿足,生活安定、富裕。人們就很容易為現存社會所馴服、操縱。按照廣告、電視、電影、廣播等傳媒上不斷湧現的刺激性宣傳去追求社會強加在他們頭上的“虛假需求”從而失去個性、失去反抗及否定能力。

一體化的社會

馬爾庫塞說“單向度性”必然造就發達工業社會中人與現存制度的“一體化”。所謂“一體化”,即發達工業社會中的人因其實際利益而與現代工業社會融為一體,對現存的秩序持一種維護態度。表現出一種“非政治化”的傾向。在“一體化”社會中,同一性原則壓倒了否定性原則,技術成了社會控制和社會團結的新的、更有效的、更令人愉快的形式;在自由民主、高度技術化、高度統一的社會框架內,發達工業社會成為“沒有反對派”的新型的極權主義社會。發達工業社會“一體化”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社會與國家的一體化。晚期資本主義科技進步與國家干預同步增長,導致政治行為的膨脹化,政府行為滲入社會所有領域,傳統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劃分已經失效,國家社會化與社會國家化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大趨勢。
一體化社會一體化社會
個人與社會的一體化。個人完全為“虛假需求”所支配,而社會通過技術進步又可以為個人提供滿足其需求的消費品以達到控制其的目的。社會的需求與個人的願望就這樣達成了一致,促使人們發自內心地認同這個社會。
個人與他人一體化。社會控制已達到這樣一種程度,甚至個人藉以保存“他自己”的私人空間也不復存在,技術已侵蝕了私人空間,每個人都變成消費社會中的一個環節,具體化為勞動中的一個符號,任何人都無獨立自存可言。人們彼此模仿而行為,任何拒絕“隨大流”的思想情緒都會遭到痛斥。
個人的思想與行為的一體化。技術理性在發達工業社會中已變成政治理性,它通過自身的巨大潛力膨脹為兼併一切的意識形態,從靈魂到肉體徹底將人變成為喪失批判與否定能力的單向度的人。
這四個方面,從社會到個人、從政治到經濟、從自我到他人、從觀念意識形態到物質現實生活。基本包括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見,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控制的嚴密性,它已經把個人和社會變成為巨大的“技術機器”統治系統中的一部分,把一切傾向於變化的力量限制在一個與工業社會相隔絕的天地里。“當代工業社會就這樣預防了一個反對整個社會的有影響的反對派的出現,走向極權主義”。

新革命理論

馬爾庫塞說,在當代資本主義的“單面社會”和“全面異化”的社會中,人性受到普遍的壓抑。因而這種社會必然要導致革命。但他又認為馬克思的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已經過時。為此,他提出了一種新的革命理論。
關於革命的目的
馬爾庫塞認為,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實現和人的解放,而不是為了改變貧困狀態,過上富裕的生活。否則,今天(2008年)的西方發達工業社會根本就不需要革命。因此,革命的動因不是要求改變貧困,追求物質享受,而是在於人們要求自我實現。克服各種形式的異化,爭取最高形式的自由。
馬爾庫塞指出,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雖然生活富裕,但受壓抑和異化卻更嚴重了。在技術控制、民主政治的面紗背後所顯現出的現實是全面的奴役。人的尊嚴的淪喪,以及“舒適、溫和、合乎情理且民主的不自由”。
馬爾庫塞還說“發達工業文明的奴隸是受到抬舉的奴隸,但他們畢竟還是奴隸。因為是否是奴隸既不是由服從。也不是由工作難度,而是由人作為一種單純的工具、人淪為物的狀況來決定的”。因此,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革命的時機已經成熟。
關於革命的社會力量
馬爾庫塞說,由於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無孔不入的意識控制,工人階級已經從資本主義社會的“否定力量”變成了“肯定力量”。從而在主觀上已經失去了其革命作用。因此,應當從工業社會勢力範圍之外,即從“單向度社會”這個大染缸之外的社會勢力中去尋找革命力量。
關於革命的戰略
馬爾庫塞既反對改良主義走議會道路,又不主張暴力革命,而是主張用一種“非暴力的反抗”取代議會鬥爭和暴力革命。他把這種“非暴力的反抗”稱為“大拒絕”:不僅拒絕資產階級用科學技術來奴役人民。而且要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一切統統加以拒絕。由於這種“大拒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使革命獲得成功,它是一種持久的行動。所以,馬爾庫塞又把這種革命方式稱為“穿越機構或體制的長征”,且這種革命模式的基礎、戰略和目標都與蘇聯十月革命的模式有著根本的區別。它是一種以解放愛欲、解放藝術、解放自然為革命目標的烏托邦設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