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直升機

H-13直升機

H-13直升機(英文:H-13,Sioux,中文:蘇族),是美國貝爾飛機公司研製的直升機,公司編號為貝爾47,最初的陸軍編號為R-13,後改為H-13;海軍編號是HTL。

美國陸軍航空隊於1947年(同年9月18日美國陸軍航空隊獨立成為美國空軍)向貝爾飛機公司訂購了改進的貝爾47A。該機的預生產型編號為YR-13,極地寒帶型編號為YR-13A。1948年美國陸軍也訂購了H-13直升機。1962年後,各軍種編號統一為H-1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H-13直升機
  • 外文名:Bell H-13 Sioux 
  • 首飛時間:1945年10月8號
  • 研發單位:美國貝爾公司
  • 氣動布局:單旋翼
  • 飛行速度:亞音速
簡介,研發歷程,結構特點,性能參數,技術數據,性能數據,武器裝備,衍生型號,YR-13,YR-13A,HTL-2,HTL-3,H-13B,H-13C,H-13D,OH-13E,OH-13G,OH-13H/UH-13H,TH-13L(HTL-4),HTL-5,TH-13M(HTL-6),HH-13Q(HUL-1G),UH-13R(HUL-1M),OH-13S,TH-13T,“蘇族”AH.1,“蘇族”HT.2,服役經歷,

簡介

H-13直升機,是美國貝爾飛機公司研製的直升機,公司編號為貝爾47,最初的陸軍編號為R-13,後改為H-13;海軍編號是HTL。美國陸軍航空隊於1947年(同年9月18日美國陸軍航空隊獨立成為美國空軍)向貝爾飛機公司訂購了改進的貝爾47A。該機的預生產型編號為YR-13,極地寒帶型編號為YR-13A。1948年美國陸軍也訂購了H-13直升機。1962年後,各軍種編號統一為H-13。
H-13直升機
美國空軍與美國陸軍賦予R-13的名稱是“蘇族”(Sioux),“蘇族”是北美土著印第安人的一個部落族群。從此,美軍直升機命名形成一個傳統,美國陸軍和空軍的軍用直升機均用印第安人或印第安部落的名稱命名,美國海軍直升機則用“海”前綴命名。

研發歷程

1946年,美國陸軍航空兵訂購了28架47B型用於評估,這些直升機被命名為YR-13,其中10架轉給了美國海軍,重新命名為HTL-1。經過冷態和熱態測試後,貝爾直升機於1948年獲得了後續訂單,陸軍購買了65架H-13B。與YR-13相比,這些飛機的發動機功率更大,且易於拆卸以便在仙童C-82上運輸。
1947年,美國海軍也採購了該機,海軍編號為HTL。最初的YR-13和HTL-1直升機的尾梁都加裝了蒙皮。而到了空軍的H-13C和美國海軍的HTL-4,已經省去了在尾管上的蒙皮成為純框架式的尾梁
1948年,美國陸軍也訂購了H-13直升機。
1949年,海軍再次訂購了12架近似的HTL-2。陸軍接下來訂購的H-13D(87架)和H-13E(490架)帶有滑撬式起落架、後機身裸露、外面可運送擔架。特別是前者在韓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H-13被廣泛套用於醫療救護,在這個關鍵任務中,已經取代了固定翼的“蚱蜢”。
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陸軍持續購買了大量的“蘇族”,它們之中的每一種新改型都有著更大功率的發動機、在細節上也更為精良,這些都在改進著這種歷久不衰的飛機的性能。
1952年,美國海岸警衛隊採購了3架HTL-5。HTL-5是在HTL-4基礎上使用富蘭克林公司O-335-5發動機的改型。
1953年的H-13G型一共生產了265架,接下來,從1956年開始,生產了470架H-13H(其中一部分給了美國空軍)。
1962年,陸軍的全部H-13更名為OH-13,次年,首批265架D型交付。最後一種陸軍改型是TH-13T基本儀表教練機
從1965年開始,陸續有411架進入現役。海軍的HTl(從1955年起改為HUL)與它的陸軍兄弟們大為不同,它的購買量極小,在20世紀50年代,一共購買了209架,分為四種改型。
20世紀80年代早期,最後一批H-13從美國軍方退役。

結構特點

HTL/HUL/H-13“蘇族”具有吹製成形的氣泡狀座艙罩;格式框架尾桁;滑撬式起落架;發動機外露。

性能參數

H-13H

技術數據

乘員:3人
H-13直升機
機長:8.43米
旋翼直徑:10.69米
機高:2.92米
空重:709千克
發動機:萊康明 VO-435發動機
最大起飛重量:1,111千克

性能數據

最大飛行速度:160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382千米

武器裝備

未裝備武器

衍生型號

YR-13

在貝爾47A直升機基礎上安裝175馬力(130千瓦)富蘭克林公司O-335-1活塞發動機,由美國陸軍航空隊採購並進行評估的型號。美國海軍採購的以此為基礎作為教練機進行評估的編號為HTL-1。

YR-13A

由YR-13改裝的用於在阿拉斯加州寒冷氣候測試的寒帶型,1948年編號改為YH-13A。

HTL-2

貝爾47D的美國海軍型號。

HTL-3

貝爾47E的美國海軍型號,使用200馬力(149千瓦)富蘭克林公司6V4-200-C32發動機。

H-13B

1948年美國陸軍訂購的型號,首次賦予該機“蘇族”的名稱。

H-13C

1952年由H-13B改裝,可在機外安裝擔架吊架,採用滑橇起落架及無蒙皮框架尾梁。

H-13D

貝爾47D-1的美國陸軍型號,採用滑橇起落架,安裝擔架吊架,使用富蘭克林公司O-335-5發動機。

OH-13E

在H-13D的基礎上改裝的觀察直升機型號,有3個座椅和雙飛行控制系統

OH-13G

美國陸軍基於貝爾47G的3座觀察直升機,在尾梁安裝了小型升降舵

OH-13H/UH-13H

貝爾47G2的軍用型號,使用250馬力(186千瓦)的萊康明公司VO-435發動機。OH-13H為美國陸軍型號,UH-13H是美國空軍型號。

TH-13L(HTL-4)

美國海軍教練直升機。

HTL-5

使用萊康明公司O-335-5發動機。

TH-13M(HTL-6)

尾梁安裝了小型可拆卸升降舵

HH-13Q(HUL-1G)

美國海岸警衛隊的搜救型。

UH-13R(HUL-1M)

採用艾利遜公司YT63-A-3渦軸發動機的美國海軍多用途直升機。

OH-13S

貝爾47G-3B基礎上的美國陸軍3座觀察直升機,是OH-13H的替代型號。

TH-13T

在貝爾47G-3B-1基礎上安裝雙作業系統的美國陸軍教練直升機,使用270馬力(201千瓦)萊康明公司TVO-435-D1B發動機。

“蘇族”AH.1

由阿古斯塔公司和韋斯特蘭公司分別生產的英國陸軍多用途直升機。

“蘇族”HT.2

韋斯特蘭公司為英國皇家空軍生產的教練直升機。

服役經歷

1950年,台灣空軍在嘉義成立了救援飛行隊,H-13是其主力型號的救援直升機。1972年3月,台灣陸軍接收了一批來自美國的OH-13H直升機,主要用於訓練、交通、觀測、聯絡、指揮以及搜救等任務。OH-13H在台灣陸航的使用時間並不長,在台灣陸航歸仁基地展示的1架OH-13的展牌上就表明,該機1972年6月服役,1978年9月退役。1978年台灣新購入了TH-55C直升機用以取代OH-13H直升機。
H-13“蘇族”系列除了貝爾,還授權阿古斯塔、川崎重工、韋斯特蘭公司生產,總產量為5048架,是當時的廣泛套用的救援機型。其改型最後一批服役到了1980年代初期。韓戰期間直升機運送救護傷員接近3萬人。美軍傷員死亡率由二戰時4.5%下降到2.5%,這歸功於醫療技術的提高和直升機的快捷救護。而對比志願軍傷員死亡率為5.66%,高出美軍一倍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