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對不同的DNA損傷,細胞可以有不同的修復反應。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發現了四個較為完善的DNA修復通路,分別是核苷酸切除修復、鹼基切除修復、重組修復和錯配修復。
錯配修復(mismatch repair, MMR)
錯配修復可校正DNA複製和重組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偶爾出現的DNA鹼基錯配,錯配的鹼基可被錯配修復酶識別後進行修復。
光修復
這是最早發現的DNA修複方式,是指細胞在酶的作用下,直接將損傷的DNA進行修復。修復是由細菌中的DNA光解酶(photolyase)完成,此酶能
特異性識別紫外線造成的核酸鏈上相鄰嘧啶共價結合的二聚體,並與其結合,這步反應不需要光;結合後如受300-600nm波長的光照射,則此酶就被激活,將二聚體分解為兩個正常的嘧啶單體,然後酶從DNA鏈上釋放,DNA恢復正常結構。後來發現類似的
修復酶廣泛存在於動植物中,人體細胞中也有發現。DNA光解酶可被
可見光(300-600納米,400納米最有效)激活,分解由於紫外線照射而形成的嘧啶二聚體。此酶廣泛存在,但人體只存在於淋巴細胞和皮膚成纖維細胞,且是次要修複方式。
切除修復
(一)細胞內有多種特異的
核酸內切酶,可識別DNA的損傷部位,在其附近將DNA單鏈切開,再由
外切酶將損傷鏈切除,由
聚合酶以完整鏈為模板進行修複合成,最後有連線酶封口。
(三)
切除修復不需光照,也稱
暗修復。大腸桿菌中有UvrABC系統,可
切除修復嘧啶二聚體。人體缺乏相應系統則發生“著色性乾皮病”,皮膚乾燥,有色素沉著,易患皮膚癌。可加入T4內切酶治療。
單鏈斷裂的重接
DNA單鏈斷裂是常見的損傷,其中一部分可僅由
DNA連線酶(ligase)參與而完全修復。此酶在各類生物各種細胞中都普遍存在,修復反應容易進行。但雙鏈斷裂缺幾乎不能修復。
鹼基的直接插入
DNA鏈上
嘌呤的脫落造成
無嘌呤位點,能被DNA嘌呤插入酶(insertase)識別結合,在K+存在的條件下,催化游離嘌呤或脫氧
嘌呤核苷插入生成
糖苷鍵,且催化插入的鹼基有高度專一性、與另一條鏈上的鹼基嚴格配對,使DNA完全恢復。
烷基的轉移
在細胞中發現有一種O6
甲基鳥嘌呤甲基轉移酶,能直接將甲基從DNA鏈鳥嘌呤O6位上的甲基移到蛋白質的
半胱氨酸殘基上而修復損傷的DNA。這個酶的修復能力並不很強,但在低劑量烷化劑作用下能誘導出此酶的修復活性。
重組修復
此過程也叫
複製後修復。對於DNA雙鏈斷裂損傷,細胞必須利用雙鏈斷裂修復,即重組修復,通過與姐妹染色單體正常拷貝的同源重組來恢復正確的遺傳信息。人重組修復中原損傷沒有除去,但若干代後可逐漸稀釋,消除其影響。所需要的酶包括與重組及修複合成有關的酶,如
重組蛋白A、B、C及
DNA聚合酶、連線酶等。
誘導修復
Ada蛋白
也叫適應性蛋白,可識別
甲基化的DNA,將甲基轉移到自身的半胱氨酸上,不可逆,故稱“自殺修復”。可修復磷酸及鳥苷上的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