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S-228火箭動力高空偵察機

DFS-228火箭動力高空偵察機

1940 年初,德國滑翔機研究所(Deutsches Forschungsinstitut für Segelflug,以下簡稱 DFS)著手進行一項雄心勃勃的計畫——達到超音速飛行。由於當時只有火箭發動機能夠提供足夠強勁的動力,為了突破音障,只有一條可行的辦法:設計在高空飛行的新型火箭動力飛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DFS-228火箭動力高空偵察機
  • 國家:德國
  • 目的:達到超音速飛行
  • 計畫:分為 3 步
研製步驟,進行情況,遭遇意外,

研製步驟

DFS 打算將計畫分為 3 步走:
1)研製並測試增壓座艙,以便解決飛行員能在高空狀態下飛行並在緊急情況下逃生的問題;
2)進一步尋找出適合超音速飛行時的機翼後掠角度,DFS 此時已經獲得了亨克爾(Heinkel)P.1068 設計方案,從中獲取了多種有關後掠翼的資料數據;
3)結合以上兩部分的研究成果,切實地研製出一種超音速飛機,計畫命名為“DFS 346”。

進行情況

為了實現分 3 步走的計畫,DFS 決定首先設計一種新型飛機來實現第 1 步構想,最初的設計代號是 DFS 54。1941 年,德國航空部(RLM)批准了 DFS 的設計方案,正式給予其 DFS 228 的代號並明確指出,除了進行研究,DFS 228 還必須是一種高空高速偵察機。
1943 年,機身編號為 D-IBFQ 的首架原型機 DFS 228V1 完工,其控制部件以及著陸滑撬由 Schmetz 公司製造。機身分為 3 個部分:機頭部分主要包括了駕駛座艙;機身中部包括著陸滑撬、燃料箱以及一套蔡司(Zeiss)公司生產的紅外線照相機;機尾部分主要包括了一台沃爾特(Walter)HWK 509A-1 或者 HWK 509A-2 型火箭發動機。機翼部分全部為木質,採用中單翼布局,顯著特徵是兩側機翼都從內側水平向上斜 4.5 度角。機翼還擁有木質的翼梁和翼肋,表面覆以蒙皮。機尾採用常規式單垂尾,同樣為木質材料。著陸則依靠一個可收放式的滑撬。
由於 DFS 228 將在高空飛行,因此必須擁有增壓座艙。最初時,為了減輕整機重量,DFS 原本準備給增壓座艙採用木質材料。但木質增壓艙在測試中難以承受巨大壓力,出現了破裂情況,因此後來 DFS 還是把增壓座艙改為了金屬材料。而且,機頭部分為雙層結構,還採用了鋁薄膜。
在 DFS 228 的設計方案中,對於飛行員的駕駛姿態產生過巨大變化。首架 DFS 228V1 原型機上採用的是常規飛行員的坐姿駕駛狀態,但為了不影響機頭部分的光滑外形以及提供給飛行員更良好的視野,第二架 DFS 228V2 原型機被改為了俯臥式駕駛姿態。DFS 轉而將駕駛員座椅更換為一副可調節水平角度的臥板,飛行員可以俯臥於其上操控飛行。所有控制、供氧以及駕駛艙設備也從機頭前部轉移到機頭後部於機身中部的擋板上,它們實際上起到了減小增壓艙體積的作用,也有利於改善密封性。另外,機頭部所有透明部件全部由雙層樹脂玻璃構成。兩層之間有溫暖的循環氣流,以防止樹脂玻璃結霜。
DFS 228 採用了一種十分新奇有趣的飛行方式:它先被安裝在道尼爾(Dornier)Do 217 型轟炸機上形成背負式聯體機(還有一種備選方案是將 DFS 228 當成滑翔機由 Do 217 型轟炸機牽引飛行),一同飛到 10,000米(32,808 英尺)高空後,DFS 228 的火箭發動機將點火併脫離 Do 217 型轟炸機,依靠其提供的推進力爬升到 23,000 米至 25,000 米(75,460 英尺至 82,021 英尺)的高空。此後,DFS 228 將保持在此高度飛行到偵察目標上空後進行拍照,待任務完成燃料耗盡時,開始進行遠距離滑翔飛行,返回基地。
DFS 228 最為獨特之處在於採用了一套爆炸脫離式逃生裝置。萬一在高空飛行中突發緊急事故,飛行員可以引爆增壓艙與機身相連處的 4 個爆炸性螺栓,使整個機頭增壓艙(包含所有維持飛行員生命的系統)與機身脫離。另外,在增壓艙內壓力下降至一個預設的最低值時,4 個爆炸性螺栓也會自動發生爆炸,讓增壓艙脫離。脫離後,增壓艙會自動放出一個降落傘,減緩下降速度並增加平穩性。在下降至安全高度後,壓縮氣體將把飛行員推出艙外,飛行員隨即打開自己隨身的降落傘,最終安全著陸。在戰後,蘇聯曾經對繳獲的 DFS 346 火箭動力試驗機上類似的逃生裝置進行了成功的測試,並對其大加讚賞。
1944 年末,DFS 228V1 原型機在位於林茨(Linz)西南部的 Hörsching 進行了首次試飛,最初的測試工作僅僅由 DFS 自己進行,後來又有雷赫林試驗中心(Erprobungsstelle Rechlin)一同參與試飛測試。總共試飛了超過 40 次,但並未進行過以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的飛行,而且飛行高度也從未超過 10,000 米。正是這些測試發現了 DF -228V1 原型機常規飛行員坐姿駕駛的缺點,並為 DFS 228V2原型機改為俯臥式駕駛姿態提供了參考。試飛中還發現 DFS 228 存在的一些問題,諸如高空飛行中副翼的效果極差,以及升降舵過於敏感等。但 DFS 228 的整機操控性能還是令人滿
真正致命的大問題出在發動機上。沃爾特 HWK 509A-1 或 HWK 509A-2 型火箭發動機僅僅只能維持很短的飛行時間,而且在極端高空和極低氣溫的情況下,火箭發動機的真空管會出現凍結現象。當然,德國人一直在繼續開發新型火箭發動機,也許很快就會擁有以甲醇和氧氣作為燃料的加熱系統,能夠在低溫狀態下穩定地工作。那樣地話,DFS 228 的研製工作就會出現突破性進展,DFS 的原先的“3 步走”計畫也許就能順利地向第 2 步和第 3 步發展。但隨著第三帝國的覆滅,這些都永遠成為了泡影。

遭遇意外

1945 年 5 月,DFS 228V2 原型機(可能在盟軍的空襲中)被毀壞,僅僅只剩下了機身前半部分,DFS 228V1 原型機則從戰火中倖存了下來。德軍投降後,美軍在 1945 年 6 月 18 日於美占區的德國 Ainring 發現了這架奇特的飛機,並即刻將之通過鐵路運至美軍設立在斯圖加特(Stuttgart)的航空技術情報機關,對其進行深入研究。1 年後的 1946 年 6 月,DFS 228V1 原型機又被轉給到了英國皇家空軍位於范堡羅(Farnborough,即現在航空展所在地)的研究中心。據皇家空軍宣稱,該原型機於 1947 年被拆毀,但另一種說法是 DFS 228V1 原型機被送交了位於英國約克郡的 Slingsby 飛機製造公司。該公司後來設計出了一種代號為 T-44 的同溫層偵察滑翔機,其外形和結構都與 DFS 228 火箭動力高空偵察機驚人地相似。而且,T-44 還具有了DFS 228 上的爆炸脫離式逃生裝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