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S228高空偵察機

1943年,DFS228高空偵察機的第一架原型機完成。飛機機身分三段。頭部:飛行員座艙;中部:著陸滑撬、燃料箱、照相機;尾部:Walter HWK509A-1/A-2火箭發動機機翼為全木結構。V1原型機採用正常的飛行員座椅位置,但為了不影響飛機的光滑外形和便於飛行員逃生,V2改為獨特的俯臥式駕駛姿態

飛行方法十分獨特,飛機由載機(通常是Do217)攜帶升空,飛到10000M高空。然後,DFS228起動火箭發動機,爬升到23000-25000M高空,在此高度上飛過偵察目標,靠滑翔返回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DFS228高空偵察機
  • 乘員:1人 
  • 用 途:偵察機
  • 最大速度:1000KM/h
  • 升 限:23000M
DFS228高空偵察機
製造公司
Deutsches Forschungsinstitut Fur Segelflug
乘員1人 1945年
發動機
1*1500Kg推力Walter 509A-1火箭發動機
重 量
最大起飛重量:4200Kg
外形尺寸
翼展:17.56M 長:10.58M
簡 介
1940年,DFS(德國滑翔機研究院)開始研究飛機在突破音障時的若干問題。當時,能
推動飛機超音速飛行的只有火箭發動機。按照計畫,研究將分三階段進行。
1、發展一種能支持超音速飛行的增壓座艙和緊急逃生的辦法。
2、尋找適合超音速飛行的機翼後掠角度,雖然DFS已從Heinkel P1068獲得了各種後
掠角度機翼有關資料。
3、集中上述兩個步驟的成果,研製一種超音速飛機,即DFS 346。
德國空軍批准了DFS228計畫,並要求除了研究工作外還應該是一種高空偵察機。
高空飛行時如發生事故和增壓艙的壓力突
然發生下降,四個爆破螺栓爆破,增壓艙和機身
脫離。艙體在降落傘下下降到安全高度,壓縮空
氣將飛行員推出艙外,飛行員用自己的降落傘安
全著陸。這套系統戰後在蘇聯繳獲的DFS346飛機
上成功地進行試驗。
1944年約有40架DFS228進行試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