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A封裝

BGA封裝

90年代隨著集成技術的進步、設備的改進和深亞微米技術的使用,LSI、VLSI、ULSI相繼出現,矽單晶片集成度不斷提高,對積體電路封裝要求更加嚴格,I/O引腳數急劇增加,功耗也隨之增大。為滿足發展的需要,在原有封裝品種基礎上,又增添了新的品種——球柵陣列封裝,簡稱BGA(Ball Grid Array Package)。

基本介紹

  • 中文名:BGA封裝
  • 外文名:Ball Grid Array Package
  • 特點:厚度比QFP減少1/2以上等
  • 分類:PBGA基板、CBGA基板
簡介,特點,分類,工藝流程,示例,BGA封裝與TSOP封裝區別,

簡介

採用BGA技術封裝的記憶體,可以使記憶體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記憶體容量提高兩到三倍,BGA與TSOP相比,具有更小的體積,更好的散熱性能和電性能。BGA封裝技術使每平方英寸的存儲量有了很大提升,採用BGA封裝技術的記憶體產品在相同容量下,體積只有TSOP封裝的三分之一;另外,與傳統TSOP封裝方式相比,BGA封裝方式有更加快速和有效的散熱途徑。
BGA封裝的I/O端子以圓形或柱狀焊點按陣列形式分布在封裝下面,BGA技術的優點是I/O引腳數雖然增加了,但引腳間距並沒有減小反而增加了,從而提高了組裝成品率;雖然它的功耗增加,但BGA能用可控塌陷晶片法焊接,從而可以改善它的電熱性能;厚度和重量都較以前的封裝技術有所減少;寄生參數(電流大幅度變化時,引起輸出電壓擾動)減小,信號傳輸延遲小,使用頻率大大提高;組裝可用共面焊接,可靠性高。
BGA封裝

特點

BGA一出現便成為CPU、南北橋等VLSI晶片的高密度、高性能、多功能及高I/O引腳封裝的最佳選擇。其特點有:
1.I/O引腳數雖然增多,但引腳間距遠大於QFP,從而提高了組裝成品率;
2.雖然它的功耗增加,但BGA能用可控塌陷晶片法焊接,簡稱C4焊接,從而可以改善它的電熱性能;
3.厚度比QFP減少1/2以上,重量減輕3/4以上;
4.寄生參數減小,信號傳輸延遲小,使用頻率大大提高;
5.組裝可用共面焊接,可靠性高;
6.BGA封裝仍與QFP、PGA一樣,占用基板面積過大;
Intel公司對這種集成度很高(單晶片里達300萬隻以上電晶體),功耗很大的CPU晶片,如Pentium、Pentium Pro、Pentium Ⅱ採用陶瓷針柵陣列封裝CPGA和陶瓷球柵陣列封裝CBGA,並在外殼上安裝微型排風扇散熱,從而達到電路的穩定可靠工作。
BGA球柵陣列封裝
隨著積體電路技術的發展,對積體電路的封裝要求更加嚴格。這是因為封裝技術關係到產品的功能性,當IC的頻率超過100MHz時,傳統封裝方式可能會產生所謂的“CrossTalk”現象,而且當IC的管腳數大於208 Pin時,傳統的封裝方式有其困難度。因此,除使用QFP封裝方式外,現今大多數的高腳數晶片(如圖形晶片與晶片組等)皆轉而使用BGA(Ball Grid Array Package)封裝技術。BGA一出現便成為CPU、主機板上南/北橋晶片等高密度、高性能、多引腳封裝的最佳選擇。
BGA封裝記憶體BGA封裝記憶體

分類

1.PBGA(Plastic BGA)基板:一般為2-4層有機材料構成的多層板。Intel系列CPU中,Pentium II、III、IV處理器均採用這種封裝形式。近二年又出現了另一種形式:即把IC直接綁定在板子上,它的價格要比正規的價格便宜很多,一般用於對質量要求不嚴格的遊戲等領域。
2.CBGA(CeramicBGA)基板:即陶瓷基板,晶片與基板間的電氣連線通常採用倒裝晶片(FlipChip,簡稱FC)的安裝方式。Intel系列CPU中,Pentium I、II、Pentium Pro處理器均採用過這種封裝形式。
3.FCBGA(FilpChipBGA)基板:硬質多層基板。
4.TBGA(TapeBGA)基板:基板為帶狀軟質的1-2層PCB電路板
5.CDPBGA(Carity Down PBGA)基板:指封裝中央有方型低陷的晶片區(又稱空腔區)。

工藝流程

基板或中間層是BGA封裝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除了用於互連布線以外,還可用於阻抗控制及用於電感/電阻/電容的集成。因此要求基板材料具有高的玻璃轉化溫度rS(約為175~230℃)、高的尺寸穩定性和低的吸潮性,具有較好的電氣性能和高可靠性。金屬薄膜、絕緣層和基板介質間還要具有較高的粘附性能。
1、引線鍵合PBGA的封裝工藝流程
① PBGA基板的製備
在BT樹脂/玻璃芯板的兩面層壓極薄(12~18μm厚)的銅箔,然後進行鑽孔和通孔金屬化。用常規的PCB加3232藝在基板的兩面製作出圖形,如導帶、電極、及安裝焊料球的焊區陣列。然後加上焊料掩膜並製作出圖形,露出電極和焊區。為提高生產效率,一條基片上通常含有多個PBG基板。
② 封裝工藝流程
圓片減薄→圓片切削→晶片粘結→等離子清洗→引線鍵合→等離子清洗→模塑封裝→裝配焊料球→回流焊→表面打標→分離→最終檢查→測試斗包裝
晶片粘結採用充銀環氧粘結劑將IC晶片粘結在基板上,然後採用金線鍵合實現晶片與基板的連線,接著模塑包封或液態膠灌封,以保護晶片、焊接線和焊盤。使用特殊設計的吸拾工具將熔點為183℃、直徑為30mil(0.75mm)的焊料球62/36/2Sn/Pb/Ag或63/37/Sn/Pb放置在焊盤上,在傳統的回流焊爐內進行回流焊接,最高加工溫度不能夠超過230℃。接著使用CFC無機清洗劑對基片實行離心清洗,以去除殘留在封裝體上的焊料和纖維顆粒,其後是打標、分離、最終檢查、測試和包裝入庫。上述是引線鍵合型PBGA的封裝工藝過程。
2、FC-CBGA的封裝工藝流程
① 陶瓷基板
FC-CBGA的基板是多層陶瓷基板,它的製作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基板的布線密度高、間距窄、通孔也多,以及基板的共面性要求較高等。它的主要過程是:先將多層陶瓷片高溫共燒成多層陶瓷金屬化基片,再在基片上製作多層金屬布線,然後進行電鍍等。在CBGA的組裝中,基板與晶片、PCB板的CTE失配是造成CBGA產品失效的主要因素。要改善這一情況,除採用CCGA結構外,還可使用另外一種陶瓷基板--HITCE陶瓷基板。
②封裝工藝流程
圓片凸點的製備->圓片切割->晶片倒裝及回流焊->底部填充導熱脂、密封焊料的分配->封蓋->裝配焊料球->回流焊->打標->分離->最終檢查->測試->包裝
3、引線鍵合TBGA的封裝工藝流程
① TBGA載帶
TBGA的載帶通常是由聚醯亞胺材料製成的。
在製作時,先在載帶的兩面進行覆銅,然後鍍鎳和鍍金,接著沖通孔和通孔金屬化及製作出圖形。因為在這種引線鍵合TBGA中,封裝熱沉又是封裝的加固體,也是管殼的芯腔基底,因此在封裝前先要使用壓敏粘結劑將載帶粘結在熱沉上。
②封裝工藝流程
圓片減薄→圓片切割→晶片粘結→清洗→引線鍵合→等離子清洗→液態密封劑灌封→裝配焊料球→回流焊→表面打標→分離→最終檢查→測試→包裝

示例

TinyBGA封裝記憶體
說到BGA封裝就不能不提Kingmax公司的專利TinyBGA技術,TinyBGA英文全稱為Tiny Ball Grid Array(小型球柵陣列封裝),屬於是BGA封裝技術的一個分支。是Kingmax公司於1998年8月開發成功的,其晶片面積與封裝面積之比不小於1:1.14,可以使記憶體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記憶體容量提高2~3倍,與TSOP封裝產品相比,其具有更小的體積、更好的散熱性能和電性能。採用TinyBGA封裝技術的記憶體產品在相同容量情況下體積只有TSOP封裝的1/3。TSOP封裝記憶體的引腳是由晶片四周引出的,而TinyBGA則是由晶片中心方向引出。這種方式有效地縮短了信號的傳導距離,信號傳輸線的長度僅是傳統的TSOP技術的1/4,因此信號的衰減也隨之減少。這樣不僅大幅提升了晶片的抗干擾、抗噪性能,而且提高了電性能。
TinyBGA封裝記憶體TinyBGA封裝記憶體
TinyBGA封裝的記憶體其厚度也更薄(封裝高度小於0.8mm),從金屬基板到散熱體的有效散熱路徑僅有0.36mm。因此,TinyBGA記憶體擁有更高的熱傳導效率,非常適用於長時間運行的系統,穩定性極佳。

BGA封裝與TSOP封裝區別

採用BGA技術封裝的記憶體,可以使記憶體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記憶體容量提高兩到三倍,BGA與TSOP相比,具有更小體積,更好的散熱性能和電性能。BGA封裝技術使每平方英寸的存儲量有了很大提升,採用BGA封裝技術的記憶體產品在相同容量下,體積只有TSOP封裝的三分之一;與傳統TSOP封裝方式相比,BGA封裝方式有更加快速有效的散熱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