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rskog-Scott氏症候,此症於1970年被報告,目前約有一百五十個病例,主要問題是眼距過寬,短指,鞍狀的陰囊,身材矮小,合併肌肉骨骼及生殖器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Aarskog-Scott氏症候
- 報告:1970年
- 病例:一百五十
- 主要問題:眼距過寬,短指
臨床症狀,遺傳模式,診斷,治療,
臨床症狀
新生兒期即現症狀,以臉部、四肢骨骼與生殖器官為主。
(1)臉部:前額很寬,骨縫脊明顯,圓臉,70%的病人有美人尖,有些人頭稍大,角膜也較大。90%眼距過寬,50%眼臉下垂、70%鼻孔前傾,人中長。
(2)眼睛:眼低異常。
(3)耳廓:形狀異常,最常見耳垂寬厚。
(4)肌肉骨骼:上頜骨發育不良、雞胸、脊柱裂、第一節頸椎發育不良且其後弓部未癒合,頸部伸展時脊柱,會跑入枕骨大孔內,彎頸時第一及第二個頸椎會半脫位。有些因頸椎可過度活動及頸椎齒狀突異常造成神經的症狀。
(5)生長發育:出生時正常,頭一兩年內生長遲緩,大部份成年身高小於三個百分比,骨齡有落後。
(6)手腳:短指,70%輕微指間蹼狀膜。80%軔頻寬松造成手指可過度伸直,80%尾指最後指節及中間指節發育不良或彎曲,膝反屈,扁平足。
(7)腹部:肚臍突出,60%腹股溝疝氣。
(8)生殖器:女性生殖器異常並不明顯。男性有很特別的鞍狀或圍巾狀陰囊,隱睪,仍有生育能力。
(9)其他:合併先天性心臟病如肺動脈狹窄或心室中隔缺損,30%合併智慧型不足,牙齒會發育不良。
遺傳模式
屬於性染色體隱性遺傳,基因缺陷位置在X染色體短臂11.21(Xp11.21)的地方。此處的faciogenital dysplasia gene 1 (FDG1)基因,在正常的人體中產生負責使胚胎正常發育的蛋白質,如果這個基因發生突變,便會造成胚胎髮育異常,進而產生此症。
診斷
主要靠臨床症狀與基因突變點的檢查進行診斷
治療
此症目前並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但患者的平均年齡與正常人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