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K誘導的自噬在改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中的作用研究

《AMPK誘導的自噬在改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中的作用研究》是依託山東大學,由宋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AMPK誘導的自噬在改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中的作用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宋君
  • 依託單位:山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高游離脂肪酸介導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在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髮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效改善血管內皮損傷對糖尿病心血管管併發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前期研究發現AMPK可以通過抑制巨噬細胞脂質沉積,改善血管內皮細胞氧化應激損傷等發揮心血管保護作用,但其中具體機制尚不清楚。自噬作為細胞內的防禦機制,通過清除胞內受損的細胞器及有害蛋白質,維持內環境穩定,近年來受到研究者關注。本課題將以自噬途徑作為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新靶標,從細胞超微結構到分子水平,從體內動物模型到體外細胞模型,以全新的角度探索自噬體途徑是否參與高游離脂肪酸所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分子過程,並闡明自噬在AMPK心血管保護中的調控機制,以期為探索防治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的新靶點,新途徑提供實驗和理論依據。如果這一假設能夠獲得證實,將對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的防治提供新的視角和潛在的治療靶點。

結題摘要

以慢性血糖升高為主要共同特徵的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具有患病率高,發病年齡輕,病情進展快,多臟器功能易同時受累等特點,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病因。研究表明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障礙是糖尿病大血管併發症的始動環節,循環中游離脂肪酸水平異常升高與內皮功能紊亂密切相關。因此,深入研究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分子機制,有效逆轉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將對預防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社會價值。自噬是以細胞空泡自噬化為特徵的溶酶體依賴性的降解途徑,廣泛存在於正常的生理過程。其作為細胞的一種防禦機制清除胞內受損的細胞器和有害的蛋白質,在維持細胞功能及內環境穩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本項目自立項以來,按計畫展開了相關研究。結果發現1、自噬抑制參與高游離脂肪酸所致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過程。2、AMPK激活顯著降低高游離脂肪酸所致的血管內皮細胞ROS升高: 2、AMPK激活增加抗氧化劑Trx的表達:3、AMPK激活後血管內皮細胞自噬增強,相反通過AMPK siRNA抑制AMPK通路後自噬減少,提示AMPK可以通過激活自噬發揮其血管內皮細胞保護作用,從而為糖尿病心血管並發證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同時為自噬激動劑作為治療糖尿病心血管並發證藥物提供可能。4、在高脂餵養小鼠中發現AMPK激活可通過增強自噬減少脂肪組織炎症反應。在人群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在中年正常血脂水平人群中高甘油三酯水平與eGFR呈正相關。在糖化血紅蛋白7%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空腹與餐後2小時血糖間波動與慢性腎臟病密切相關。在葡萄糖耐量受損人群中血糖水平與慢性腎臟疾病密切相關。本項目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篇,其中在SCI 收錄期刊發表論文6篇,在全國糖尿病年會進行2次學術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