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39飛彈

AM-39飛彈

AM-39飛彈彈身呈錐頭圓形,彈翼為梯形懸臂式;全彈總長4.7米,彈徑0.35米,翼展1.1米;飛彈發射總重為652千克.“飛魚’飛彈的動力系統包含兩部分:主發動機為一台端面燃燒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總重170千克,工作時間150秒,平均推力2.4千牛,可使飛彈的巡航速度保持在0.9個馬赫數;助推器是一台側面燃燒藥柱的固體火箭發動機,重達80千克,工作時間2.5秒,平均推力74千牛,可把飛彈迅速加速到超音速,而後在主發動機作用下以巡航速度飛行.兩台發動機工作,可使飛彈最大射程達7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AM-39飛彈
  • 直徑:0.35米
  • 綽號: 飛魚  
  • 總長: 4.69米
技術特點,性能數據,服役時間,

技術特點

飛彈採用典型正常式氣動布局,四個彈翼和艙面按“X”形配置在彈身的中部和尾部;整個飛彈由導引頭、前設備艙、戰鬥部主發動機、助報器、後設備艙、彈翼和舵面組成。
AM-39飛彈彈身呈錐頭圓形,彈翼為梯形懸臂式,全彈總長4.7米,彈徑0.35米,翼展1.1米,飛彈發射總重為652千克。“飛魚’飛彈的動力系統包含兩部分:主發動機為一台端面燃燒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總重170千克,工作時間150秒,平均推力2.4千牛,可使飛彈的巡航速度保持在0.9個馬赫數助推器是一台側面燃燒藥柱的固體火箭發動機,重達80千克,工作時間2.5秒,平均推力74千牛,可把飛彈迅速加速到超音速,而後在主發動機作用下以巡航速度飛行。兩台發動機工作,可使飛彈最大射程達70公里。
該彈採用慣性加主動雷達制導的制導系統:慣性制導部分包括垂直與航向陀螺無線電高度表加速度表模擬計算機以及指令發生和距離計算裝置,可使飛彈在彈道中段按預定程式飛行;主動雷達尋的部分是一個主動式單脈衝雷達自動導引頭,由變態卡塞格倫天線、接收與發射機、角跟蹤器、測距電路及電源等組成,用於飛彈的末段制導,截獲目標機率在99%以上。
AM-39飛彈選擇帶衝擊效應的聚能穿甲爆破型戰鬥部,同時兼有破片殺傷能力。戰鬥部上裝有延時觸發引信利導引頭控制的近炸引信兩種,帶有機械、慣性和氣壓三級保險裝置,從而可保證戰鬥部適時解除保險準時爆炸.整個戰鬥部重160千克,裝高炸藥40千克,能穿透12毫米厚的鋼板。
AM-39飛彈通常掛在巡邏機的彈艙內、攻擊機的機翼下和直升機的腹下或短翼下,可隨時攻擊。當載機發現目標後,先由載機上的發射系統把不斷接收來的國標方位、距離和速度以及載機的方向和速度等數據隨時處理,得出飛彈的飛行制導指令。在選定要發射的飛彈後,就對目標進行瞄準並在發射前將剛得出的飛彈飛行制導指令裝定到飛彈上。這時,若符合飛彈發射條件,即可沿目標方向實施飛彈的無動力投放發射。
在飛彈發射後一秒鐘,自由下落約10米時,助推器點火,自動制導系統開始工作,飛彈進入俯衝飛行;當飛彈速度達到280米/秒時,主發動機點火工作,飛彈可達到超音速;在飛彈迅速降至15米商度時改為水平飛行,慣導系統開始工作,飛彈以0.9馬赫數貼海面巡航飛行並解除戰鬥部引信保險。在飛彈距目標10公里時,導引頭開機搜尋目標;在截獲目標後,導引頭轉入對目標自動跟蹤並用比例導引法使飛彈迅速接近目標,這時飛彈按預定程式下降高度至2-8米,掠海面飛行,直至擊中目標。
AM-39飛彈

性能數據

翼展:1.1米
總重量: 655千克
射程:70千米
巡航高度:15米
末端高度:3-5米
速度
馬赫數: 0.9馬赫
戰鬥部型號:GP3A半穿甲型戰鬥部
戰鬥部重量:165千克
戰鬥部裝藥: 42千克
主動力型號:1台固體火箭發動機+固體火箭助推器
主動力長:
主動力直徑:
主動力重量: 170千克
主動力功率:
制導方式:簡易慣性+主動雷達制導
生產商:法國宇航公司
研製時間:1972年

服役時間

該彈第一次公開於1968年,是在MM38艦對艦飛彈的基礎上從1970年開始研製的,於1972年首次試射,1978年定型投產,隨後開始交付使用,估計已生產2000多枚,潛射型於1979年公開,1981年中由Agosta號潛艇試射成功,1985年於Saphir號潛艇上服役,改良型MM40於1981年初開始生產,第1000枚飛彈於1990年10月遞交給客戶。該彈第一位訂購的客戶是法國海軍。這種反艦飛彈以體積小、重量輕、精度高、掠海飛行能力強並具有發射後不管和全天候作戰能力為優勢,裝備於法國軍隊的“超軍旗”、“超美洲豹”、“幻影”50、F.1、2000攻擊機,“大西洋”海上巡邏機,“超黃蜂”、“海王”武裝直升機等,主要用於攻擊水面艦船等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