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844年
- 844年:唐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會昌四年
- 過世人物:陳夷行
- 文化紀事:趙嘏進士及第
中國紀年,歷史大事,文化紀事,過世人物,通鑑記載,
中國紀年
844年,唐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會昌四年
歷史大事
黠戛斯遣將軍諦德伊斯難珠入貢
會昌四年(八四四)二月,黠戛斯遣將軍諦德伊斯難珠等人入貢,言欲徙居回紇牙帳,請發兵日期和集會之地。武宗賜黠戛斯可汗詔書,喻意如今秋可汗擊回紇、黑車子時,朝廷當令幽州河東、振武、天德四鎮出兵要路,邀擊其逃亡之眾。然後,即依回紇舊例,冊命可汗。
昭義大將郭誼等斬劉稹請降
會昌四年(八四四)七月,昭義山東邢、洺、磁三州請降,劉稹等人聞訊大驚。大將郭誼、押牙王協密謀殺稹請降以自贖。八月,郭誼、王協以計使劉稹解除其堂兄中軍兵馬使兼押牙劉匡周兵權,然後令稹親從董可武勸說稹歸順朝廷,以郭誼為留後。稹性懦弱,聽從可武之言,以母命署郭誼為都知兵馬使。稹宅內兵馬使李士貴得悉,率後院兵數千人攻誼,誼叱退,殺士貴。遂易置將吏,部署軍事,一夕俱定。次日,郭誼、王協設計誅殺劉稹及其宗族家小,殺劉從諫父子親從張谷等十二家。遂遣使送劉稹首級及降書於南面招討使王宰。其使過澤州,稹將劉公直舉營慟哭,亦降於宰。十五日,王宰以郭誼降書上奏。十七日,宰相入賀昭義平定。李德裕奏言郭誼為劉稹謀主,抗拒朝命,及稹勢孤力窮,又賣稹以求賞,當誅之以懲惡。武宗遂命河中節度使石雄率七千人入潞州,設計擒郭誼、王協等數十人。九月,送至京師斬首。昭義劉稹之叛歷時年余,至是平。
唐廷議復河湟四鎮十八州
道士趙歸真為右街道門教授先生
武宗雅好神仙,拜道士趙歸真為師。會昌四年(八四四)三月,以歸真為右街道門教授先生。歸真恃寵,排斥佛教,言其非中國之教,蠹害百姓,宜盡除去。武宗頗以為然。
吏部奏減官一千二百一十四員
劉稹腹心將高文端降
會昌四年(八四四)七月,劉稹腹心將高文端降,言稹軍中乏食,令婦人掠谷穗舂之以給軍用。宰相李德裕召文端問破敵之策,文端盡言稹軍中防守虛實及地形險易,又言稹大將王釗率重兵戍防洺州(今河北邯鄲東北),與稹不合。德裕奏請詔成德(今河北正定)節度使王元逵諭意王釗,使其率兵取稹,事成後,加以厚賞,並許除別道節度使。
昭義邢、洺、磁三州降
劉稹年少懦弱,押牙王協、宅內兵馬使李士貴居中用事,聚貨治財,而將士有功無賞,人心離怨。會昌四年(八四四)官軍四合,稹軍日衰。七月,王協請稅商人,每州遣軍將一人主持,名為稅商,實搜刮百姓資產,十分取二,百姓竭盡浮財口糧輸納,而不足數,皆洶洶不安。稹將劉溪尤為殘暴,王協以邢州(今河北邢台)富商最多,命溪主持。稹舅裴問率兵屯防邢州,其將士多為富商子弟,號為“夜飛”。劉溪至邢州,悉拘“夜飛”之父兄。將士上告裴問,問請溪赦免,溪不許,出言不遜。問怒,遂與刺史崔嘏密謀歸順朝廷。廿三日,裴問、崔嘏關閉城門,斬溪及城中大將四人,請降於昭義北面招討使王元逵。稹將王釗屯守洺州(今河北邯鄲東北),頗得士心,而與劉稹不合。時稅商軍將至洺州,釗因人心不安,擅開倉庫,給士卒每人絹一匹,谷十二石,士卒大喜。釗遂閉城請降於南面招討使何弘敬。磁州刺史安玉聞訊,亦降弘敬。八月十一日,元逵、弘敬奏捷,宰相入賀。李德裕認為,昭義根本盡在山東三州,今三州皆降,潞州不日將有內變,因請以盧弘止為三州留後,以免壬元逵、何弘敬請占三州,朝廷難於拒絕。武宗從之。
陳夷行卒
參予修《憲宗實錄》。
牛僧孺、李宗閔流貶遠州
李德裕與東都留守牛僧孺、湖州刺史李宗閔積怨日深,會昌四年(八四四)十月,德裕奏稱劉從諫據昭義十餘年,太和六年(八三二)入朝時,宰相牛僧孺、李宗閔未加扣留,反加使相名號使其還鎮,以成今日之患,朝廷徵發大軍方始平定,皆二人之罪。德裕又派人赴潞州查尋僧孺、宗閔與劉從諫交往書信,一無所得。因令昭義孔目官鄭慶奏言從諫得二人書信後,皆已焚毀。武宗詔御史中丞李回等案問,皆以為然。時河南府少尹呂述奉李德裕旨意,奏稱昭義平定時,僧孺聞訊出聲嘆恨。武宗大怒。十一月,再貶牛僧孺為循州(今廣東惠州)長史,李宗閔流放封州(今廣東封開)。
趙嘏進士及第
工詩,善七律,詩作有《長安秋望》等,杜牧最愛其“長笛一聲人倚樓”句,人因稱為“趙倚樓”。有《渭南集》二卷傳世。
馬戴進土及第
會昌四年(八四四),馬戴進士及第。馬戴字虞臣,生卒年不詳,曲陽(今河北)人。大中(八四七—八五九)初任河東(今山西太原南)掌書記,以直言獲罪,貶龍陽(今湖南漢壽)尉。後遇赦回京,官終太常博士。與賈島、姚合為詩友,擅長五律,代表作有《落日悵望》、《楚江懷古》等。有《會昌進士詩集》二卷傳世。
項斯進士及第
會昌四年(八四四),項斯進士及第。項斯,字子遷,江東或台州人。生卒年不詳,始未知名,以詩卷謁楊敬之,敬之贈詩云:“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勝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詩。”後謂代人揚名亦稱“說項”。生卒年不詳。官至丹徒縣(今江蘇鎮江)尉。文集已佚,明人輯有《項斯詩集》一卷。
文化紀事
趙嘏進士及第
工詩,善七律,詩作有<長安秋望>等,杜牧最愛其“長笛一聲人倚樓”句,人因稱為“趙倚樓”。有<渭南集>二卷傳世。
過世人物
陳夷行卒
參予修<憲宗實錄>
通鑑記載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中會昌四年(甲子,公元八四四年)
戊子,呂義忠遣使言狀,朝議喧然。或言兩地皆應罷兵,王宰又上言:“游弈將得劉稹表,臣近遣人至澤潞,賊有意歸附。若許招納,乞降詔命!”李德裕上言:“宰擅受稹表,遣人入賊中,曾不聞奏,觀宰意似欲擅招撫之功。昔韓信破田榮,李靖擒頡利,皆因其請降,潛兵掩襲。止可令王宰失信,豈得損朝廷威命!建立奇功,實在今日,必不可以太原小擾,失此事機。望即遣供奉官至行營,督其進兵,掩其無備,必須劉稹與諸將皆舉族面縛,方可受納。兼遣供奉官至晉絳行營,密諭石雄以王宰若納劉稹,則雄無功可紀。雄於垂成之際,須自取奇功,勿失此便。”又為相府與宰書,言:“昔王承宗雖逆命,猶遣弟承恭奉表詣張相祈哀,又遣其子知感、知信入朝,憲宗猶未之許。今劉稹不詣尚書面縛,又不遣血屬祈哀,置章表於衢路之間,游弈將不即毀除,實恐非是。況稹與楊弁通姦,逆狀如此,而將帥大臣容受其詐,是私惠歸於臣下,不赦在於朝廷,事體之間,交恐不可。自今更有章表,宣即所在焚之。惟面縛而來,始可容受。”德裕又上言:“太原人心從來忠順,止是貧虛,賞犒不足。況千五百人何能為事!必不可姑息寬縱。且用兵未罷,深慮所在動心。頃張延賞為張?出所逐,逃奔漢州,還入成都。望詔李石、義忠還赴太原行營,召旁近之兵討除亂者。”上皆從之。是時,李石已至晉州,詔復還太原。辛卯,詔王逢悉留太原兵守榆社,以易定千騎、宣武兗海步兵三千討楊弁;又詔王元逵以步騎五千自土門入,應接逢軍。忻州刺史李丕奏:“楊弁遣人來為遊說,臣已斬之,兼斷其北出之路,發兵討之。”辛丑,上與宰相議太原事,李德裕曰:“今太原兵皆在外,為亂者止千餘人,諸州鎮必無應者。計不日誅翦,惟應速詔王逢進軍,至城下必自有變。”上曰:“仲武見鎮、魏討澤潞有功,必有慕羨之心,使之討太原何如?”德裕對曰:“鎮州趣太原路最便近。仲武去年討回鶻,與太原爭功,恐其不戢士卒,平人受害。”乃止。
上遣中使馬元實至太原,曉諭亂兵,且覘其強弱。陳弁與之酣飲三日,且賂之。戊申,元實自太原還,上遣詣宰相議之,元實於眾中大言:“相公須早與之節!”李德裕曰:“何故?”元實曰:“自牙門至柳子列十五里曳地光明甲,若之何取之!”德裕曰:“李相正以太原無兵,故發橫水兵赴榆社。庫中之甲盡在行營,弁何能遽致如此之眾乎?”元實曰:“太原人勁悍,皆可為兵,弁召募所致耳。”德裕曰:“召募須有貨財,李相止以欠軍士絹一匹,無從可得,故致此亂,弁何從得之?”元實辭屈。德裕曰:“從其有十五里光明甲,必須殺此賊!”因奏稱:“楊弁微賊,決不可恕。如國力不及,寧舍劉稹。”河東兵戍榆社者聞朝廷令客軍取太原,恐妻孥為所屠滅,乃擁監軍呂義忠自取太原。壬子,克之,生擒楊弁,盡誅亂卒。
三月,甲寅朔,日有食之。
乙卯,呂義忠奏克太原。丙辰,李德裕言於上曰:“王宰久應取澤州,今已遷延兩月。蓋宰與石雄素不葉,今得澤州,距上黨猶二百里;而石雄所屯距上黨才百五十里。宰恐攻澤州綴昭義大軍,而雄得乘虛入上黨獨有其功耳。又宰生子晏實,其父智興愛而子之,晏實今為磁州刺史,為劉稹所質。宰之顧望不敢進,或為此也。”上命德裕草詔賜宰,督其進兵。且曰:“朕顧茲小寇,終不貸刑。亦知晏實是卿愛弟,將申大義,在抑私懷。”
乙未,石雄拔良馬等三寨一堡。
辛酉,太原獻楊弁及其黨五十四人,皆斬於狗脊嶺。
壬申,李德裕言於上曰:“事固有激發而成功者:陛下命王宰趣磁州,而何弘敬出師;遣客軍討太原,而戍兵先取楊弁。今王宰久不進軍,請徙劉沔鎮河陽,仍令以義成精兵二千直抵萬善,處宰肘腋之下。若宰識朝廷此意,必不敢淹留。若宰進軍,沔以重兵在南,聲勢亦壯。”上曰:“善!”戊寅,以義成節度使劉沔為河陽節度使。
王逢擊昭義將康良佺,敗之。良佺棄石會關,退屯鼓腰嶺。
黠戛斯遣將軍諦德伊斯難珠等入貢,言欲徙居回鶻牙帳,請發兵之期,集會之地。上賜詔,諭以“今秋可汗擊回鶻、黑車子之時,當令幽州、太原、振武、天德四鎮出兵要路,邀其亡逸,便申冊命,並依回鶻故事。”朝廷以回鶻衰微,吐蕃內亂,議復河、湟四鎮十八州。乃以給事中劉氵蒙為巡邊使,使之先備器械糗糧及詗吐蕃守兵眾寡。又令天德、振武、河東訓卒礪兵,以俟今秋黠越斯擊回鶻,邀其潰敗之眾南來者,皆委氵蒙與節度團練使詳議以聞。氵蒙,晏之孫也。
以道士趙歸真為右街道門教授先生。
夏,四月,王宰進攻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