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稹(?-844年),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區)人。唐朝藩鎮將領,昭義節度使劉從諫之侄,右驍衛將軍劉從素之子。
初為昭義軍都知兵馬使。會昌三年(843年),劉從諫去世後,秘不發喪,自領留後。上書揭發宦官仇士良之惡,不敢歸朝。
會昌四年(844年),宰相李德裕調遣成德、魏博、河中等八鎮兵力攻打昭義軍,史稱“唐平劉稹澤潞之戰”。劉稹兵敗,被部將郭誼、王協殺死,全族被屠,傳首於京師。
基本介紹
- 本名:劉稹
- 所處時代:唐代
- 出生地:范陽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844年
劉稹(?-844年),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區)人。唐朝藩鎮將領,昭義節度使劉從諫之侄,右驍衛將軍劉從素之子。
初為昭義軍都知兵馬使。會昌三年(843年),劉從諫去世後,秘不發喪,自領留後。上書揭發宦官仇士良之惡,不敢歸朝。
會昌四年(844年),宰相李德裕調遣成德、魏博、河中等八鎮兵力攻打昭義軍,史稱“唐平劉稹澤潞之戰”。劉稹兵敗,被部將郭誼、王協殺死,全族被屠,傳首於京師。
劉稹(?-844年),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區)人。唐朝藩鎮將領,昭義節度使劉從諫之侄,右驍衛將軍劉從素之子。初為昭義軍都知兵馬使。會昌三年(843年),劉從諫去世後...
唐會昌三年,唐平定昭義劉稹割據作亂的作戰。...... 唐會昌三年(843年)至四年,唐平定昭義節度使(又稱澤潞節度使)劉從諫侄子劉稹割據作亂的作戰。...
《為濮陽公檄劉稹文》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篇散文。...... 《為濮陽公檄劉稹文》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為濮陽公檄劉稹文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
《論劉稹狀》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 論劉稹狀右,臣適見度支報狀,王宰已似納其情款,發使之時,不以先聞,便受表章,欲自擅招撫之功。昔韓信...
《討劉稹制》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 《討劉稹制》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討劉稹制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散文 作者 李德裕 作...
《代李石與劉稹書》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 《代李石與劉稹書》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代李石與劉稹書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散...
《代石雄與劉稹書》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 《代石雄與劉稹書》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代石雄與劉稹書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
《論昭義三軍請劉稹勾當軍務狀》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 《論昭義三軍請劉稹勾當軍務狀》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論昭義三軍請劉稹勾...
《行次昭應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首聯謂大軍主帥李彥佐攻討劉稹,詔選李郎中贊助軍幕;頷聯謂李郎中暫隨主帥趨...
絁巾,是漢語辭彙,出自《新唐書·藩鎮傳·劉稹》,解釋為粗質絲巾。...... 絁巾,是漢語辭彙,出自《新唐書·藩鎮傳·劉稹》,解釋為粗質絲巾。中文名 絁巾 注音...
唐武宗採納李德裕的建議,命諸道出兵征討,最終劉稹遇害,叛亂平息。會昌五年(845年),鑒於寺院經濟泛濫,損害國庫收入,在道士趙歸真的鼓動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下令拆毀...
太原兵變,唐武宗會昌三年(843年)昭義節度使劉從諫死,其子劉稹自稱留後,不聽王命。唐令諸軍征討。太原節度使李石遣都將楊弁率1500名士卒助軍討劉稹。軍至太原...
18.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七·列傳第一百二十七》:四年,誅劉稹,以鈞檢校兵部尚書,兼潞州大都督府長史、昭義節度、澤潞邢洺磁觀察等使。是冬,詔鈞出潞軍...
平定澤潞:會昌年間,劉稹請求襲任澤潞節度使,但李德裕堅決反對。他採用分化瓦解的方略,孤立澤潞鎮,同時又徵調成德、魏博、河東等藩鎮兵馬,合兵進攻澤潞,最終平定...
會昌三年(843年),朝廷出兵討伐不聽朝命的昭義軍節度使劉從諫之侄劉稹,宰相李德裕使用“攻心伐謀”之術,命王宰率忠武軍奔赴魏博,直趨磁州。陰執首鼠的魏博...
會昌三年(843年),昭義節度使劉從諫去世,其侄劉稹未經朝廷準許,擅領軍政。王元逵奉詔為昭義北面招討使,協同河東節度使劉沔、河陽節度使王茂元等攻討劉稹,史稱“唐...
李彥佐討劉稹,以雄為晉絳行營諸軍副使,破敵五壁。進檢校兵部尚書。宣宗大中二年,求一鎮以終老,執政因雄系李德裕所薦,不許,尋卒。 [1] ...
眾皆以為回紇餘黨未滅,又討昭義,國力不支,請暫以劉稹為該鎮留後。宰相李德裕力排眾議,以為昭義與河朔三鎮不同,不可聽任其世襲割據;劉稹所恃,唯河朔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