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

《2024年中國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是賽迪顧問發布的研究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4年中國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
  • 發布日期:2024年8月14日
發布歷程,內容解讀,

發布歷程

2024年8月14日,賽迪顧問發布《2024年中國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

內容解讀

研究指出,全面提升現代化治理水平是園區“十五五”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當前,推進園區高質量發展還存在功能定位不清、體制機制不順、規範管理不足、產業同質競爭、區域不平衡等問題,需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從“健全管理體制、強化基礎管理、最佳化區域布局、完善功能定位、規範招商引資、促進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最佳化人財物管理”等七個方面,提升園區現代化治理水平。
研究指出,“千億園區”是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形成“融通、轉化、引領、賦能、協同”五種典型模式。數據顯示,百強園區中,已有59個園區GDP超過千億元,比上年新增5個。跟蹤研究發現,千億園區已形成五種可推廣的高質量發展模式。一是融通全球資源模式。以中關村科技園區、張江高新區為代表,堅持全球視野、國家站位,大膽先試先行,推動高水平開放合作,前瞻投入和布局未來產業。二是創新策源轉化模式。以西安高新區、北京經開區為代表,依託區域富集的科教智力資源,深入科技體制改革實踐,以構建科創服務體系為抓手,推動科技成果就地交易、轉化和套用。三是龍頭企業引領模式。以長沙高新區、青島經開區為代表,依託龍頭企業產業覆蓋面優勢,引“鏈上企業”、攻“短板環節”。四是前沿技術賦能模式。以無錫高新區、廣州開發區為代表,依託大規模工業場景優勢,以數位技術、低碳技術套用帶動轉型升級。五是區域協同發展模式。以崑山高新區、宜賓臨港經開區為代表,依託獨特區位優勢或要素成本優勢,與高能級開發區建立產業合作分工體系。
研究顯示,園區經濟“貢獻集中度”居高不下,梯隊失衡不利於保持發展韌性,分類指導、差異發展勢在必行。一方面,“東部園區”貢獻集中度高,甚至“不降反升”。數據顯示:近五年,東部和中部國家級經開區實際利用外資比值約從2.05擴大至14.5,東部和中部國家級高新區R&D經費內部支出比值約從3.79擴大至4.06。另一方面,“百強園區”貢獻集中度較高。數據顯示:55家入圍的國家級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約11.2萬家、企業營業收入約41.0萬億元,占所有國家級高新區總量分別高達80%、77%;45家入圍的國家級經開區實際利用外資約310億美元,進出口總額約5.9萬億元,分別占所有國家級經開區總量的72%、59%。因此,頭部領先優勢的形成將可能導致資源要素的極化,園區想要“彎道超車”必須走特色化之路。同時,強化分類指導,也能夠讓園區發展從“一列縱隊”變“多列縱隊”,以引導園區克服追求規模的衝動,增強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動力,降低掉隊風險。
研究發現,主導產業布局是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園區產業治理遵循“雙軌路徑”。產業強則園區強,產業興則園區興,大量先進園區的實踐表明,“高端化”“特色化”雙軌並行,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基本遵循。“產業高端化”指的是,既注重融入數字、綠色等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也注重搶位布局知識密集、創新活躍、成長性好、附加值高的先進制造業;“產業特色化”指的是,專注某一領域強鏈、補鏈、延鏈,打造特色產業IP(其中以生物醫藥產業最具代表,約有近五成國家級開發區布局生物醫藥產業),並按照特色產業需求,規劃建設專業“園中園”,構建具有產業屬性的服務體系。評價結果顯示,部分百強園區的位次躍升正是受益於其在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先進制造領域的布局,因而也在園區產業高質量(先進制造)評價中有更突出的體現。同時,也有部分綜合實力相對較弱的園區成功入圍園區產業高質量(生物醫藥)百強。
研究建議,統籌“國家級開發區評價”與“省級開發區升級”工作,推進開發區區域布局最佳化。園區經濟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但“省強園不強”現象仍普遍存在。全國GDP前十的省份中,廣東(9席)、江蘇(19席)、山東(8席)、浙江(9席)、河南(3席)、四川(3席)、湖北(7席)、福建(4席)、湖南(3席)、安徽(4席)。因此,部分地區的園區高質量發展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建議將區域“國家級開發區評價結果”作為區域“省級開發區升級”指標配置的重要依據,並同步最佳化完善“國家級開發區”退出機制。結合各省實際情況,山東省應著重提升國家級經開區創新能級,加大創新平台建設和優質企業培育;福建省應圍繞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加強園區體制機制改革、統籌發展和提質升級;廣東、湖南、河南、四川等省份應依託城市群、都市圈發展戰略,加強腰部園區培育。
研究建議,“政區合一”與“全面剝離”改革實踐進入深水區,推進管理體制改革需因地制宜、差別試點。動態最佳化管理體制是園區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重要手段。數據顯示,百強園區中,已有至少29個園區開展了“政區合一”實踐,以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土地緊缺、經濟管理許可權不足等問題。但研究發現,決策流程冗長、社會事務管理“小馬拉大車”等新問題也在“政區合一型”園區中屢見不鮮。因此,也有部分園區更加偏好“社會事務應剝盡剝”,但信訪、安全生產、環保等卻無法真正剝離。因此,各種管理體制各有利弊,各地區應避免“一刀切”,鼓勵不同園區從解決當前主要矛盾為出發點,開展差別試點,並加強推廣宣傳和經驗交流。
研究建議,加快建立與發展適應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創新組織體系,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創新,園區應成為創新的“組織者”,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為關鍵動力,以多類市場化服務機構或公共服務平台為支撐的“1+2+N”創新組織體系。其關鍵是建立高效的組織運行機制,調動多方積極性。一是加強制度保障,確保企業在創新決策、科研項目上主導權。二是開展政策創新,以建立產業揭榜項目投入機制為抓手,引導科研機構推進“橫向課題”管理改革,以建立股權投資兜底和容錯機制為抓手,引導金融機構“投早投小”。三是壯大科技服務業,引進和培育概念驗證、中試、檢測認證、智慧財產權等專業化科技服務機構,推動在園區規模化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