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 公布時間:2021年8月1日
- 公布單位:中國科學院
發布歷程
名單
序號 | 姓名 | 年齡 | 專業 | 工作單位 | 推薦人姓名或推薦渠道 |
---|---|---|---|---|---|
1 | 陳松蹊 | 59 | 數學地球物理、數學 | 北京大學 | 院士小組 |
2 | 戴子高 | 56 | 天體物理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汪景琇、景益鵬、崔向群、武向平 |
3 | 樊菁 | 55 | 稀薄氣體動力學 |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 院士小組 |
4 | 封東來 | 48 | 實驗凝聚態物理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陳仙輝、龔新高、潘建偉 |
5 | 黑東煒 | 51 | 實驗核物理學 | 西北核技術研究所 | 院士小組 |
6 | 胡江平 | 49 | 凝聚態理論物理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向濤、謝心澄、陳仙輝 |
7 | 金奎娟(女) | 56 | 光物理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鄭厚植、徐紅星、方忠、李儒新 |
8 | 李存標 | 58 | 流體力學 | 北京大學 | 陳十一、張維岩、鄧小剛 |
9 | 李嘉禹 | 58 | 基礎數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李邦河、田剛、陳恕行、葉向東 |
10 | 李駿 | 60 | 數學 | 復旦大學 | 洪家興、陳恕行、席南華、田剛 |
11 | 梁作堂 | 56 | 理論物理 | 山東大學 | 馬余剛、趙紅衛、高原寧 |
12 | 劉倉理 | 59 | 武器物理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 院士小組 |
13 | 馬琰銘 | 48 | 高壓物理 | 吉林大學 | 徐紅星、謝心澄、龔新高 |
14 | 馬余強 | 56 | 軟物質物理 | 南京大學 | 邢定鈺、謝心澄、林海青 |
15 | 彭聯剛 | 63 | 基礎數學 | 四川大學 | 李安民、陳永川、文蘭 |
16 | 阮勇斌 | 58 | 基礎數學 | 浙江大學 | 勵建書、李安民、王詩宬、龍以明 |
17 | 沈健 | 53 | 凝聚態物理和磁學 | 復旦大學 | 馬余剛、鄭厚植、沈文慶、龔新高 |
18 | 史生才 | 56 | 天體物理 |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 | 汪景琇、景益鵬、杜江峰、武向平 |
19 | 蘇剛 | 55 | 凝聚態理論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孫昌璞、高鴻鈞、吳岳良、常凱 |
20 | 唐梓洲 | 58 | 基礎數學 | 南開大學 | 鄂維南、王詩宬、周向宇、張偉平 |
21 | 田野 | 49 | 數學 |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 洪家興、莫毅明、孫斌勇、周向宇 中國科協 |
22 | 萬寶年 | 59 | 磁約束電漿物理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歐陽鐘燦、張傑、詹文龍、武向平 |
23 | 王楠林 | 57 | 凝聚態物理 | 北京大學 | 趙忠賢、湯超、王恩哥 |
24 | 王雪華 | 57 | 光學 | 中山大學 | 蔡榮根、解思深、羅俊 |
25 | 王亞愚 | 46 | 凝聚態物理 | 清華大學 | 陳仙輝、朱邦芬、薛其坤 |
26 | 王玉鵬 | 56 | 凝聚態理論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向濤、王恩哥、李家明、歐陽鐘燦 |
27 | 魏蘇淮 | 63 | 凝聚態物理、半導體物理 | 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 | 孫昌璞、朱邦芬、林海青 |
28 | 夏克青 | 63 | 流體力學 | 南方科技大學 | 陳十一、陸夕雲、何國威 |
29 | 楊彤 | 55 | 數學 | 香港城市大學 | 李邦河、江松、莫毅明 |
30 | 尤建功 | 58 | 數學 | 南開大學 | 葉向東、龍以明、文蘭、張偉平 |
31 | 張平 | 51 | 數學 |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 陳恕行、陳志明、周向宇、湯濤 |
32 | 張旭 | 52 | 數學 | 四川大學 | 馬志明、陳志明、袁亞湘、李安民、彭實戈 |
33 | 周興江 | 55 | 凝聚態物理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高鴻鈞、王恩哥、趙忠賢 |
34 | 朱小華 | 52 | 基礎數學 | 北京大學 | 洪家興、湯濤、張繼平 |
35 | 鄒冰松 | 57 | 理論物理 |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 趙政國、孫昌璞、陳和生、蔡榮根 |
序號 | 姓名 | 年齡 | 專業 | 工作單位 | 推薦人姓名或推薦渠道 |
---|---|---|---|---|---|
1 | 卜顯和 | 56 | 無機化學 | 南開大學 | 趙宇亮、程津培、嚴純華、陳軍、洪茂椿、陳小明 |
2 | 曹榮 | 54 | 無機化學 |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 俞書宏、陳新滋、洪茂椿、樊春海 |
3 | 陳春英(女) | 52 | 分析化學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 白春禮、李景虹、馬大為、樊春海、趙宇亮 |
4 | 陳永勝 | 58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南開大學 | 陳軍、周其林、楊玉良、安立佳、包信和 |
5 | 遲力峰(女) | 63 | 物理化學 | 蘇州大學 | 劉忠范、侯建國、孫世剛、李永舫 |
6 | 方曉紅(女) | 52 | 分析化學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任詠華、白春禮、趙宇亮、譚蔚泓 |
7 | 房喻 | 64 | 物理化學 | 陝西師範大學 | 田禾、曹鏞、李燦、張濤 |
8 | 郭林 | 56 | 無機化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李玉良、張洪傑、于吉紅、江雷 |
9 | 李雋 | 59 | 物理化學 | 清華大學 | 張洪傑、李亞棟、楊金龍、方維海、張東輝、張濤 |
10 | 李峻柏 | 56 | 物理化學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張錦、安立佳、姚建年、趙東元、韓布興 |
11 | 劉買利 | 62 | 分析化學 |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 | 柴之芳、張玉奎、江桂斌、葉朝輝 |
12 | 劉育 | 67 | 有機化學 | 南開大學 | 丁奎嶺、田禾、趙進才、吳驪珠、陳軍、岳建民 |
13 | 路建美(女) | 60 | 化工(分離工程) | 蘇州大學 | 柴之芳、段雪、徐春明、張錦 |
14 | 馬光輝(女) | 56 | 生物化工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謝在庫、李靜海、李洪鐘 |
15 | 馬於光 | 57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華南理工大學 | 曹鏞、支志明、李永舫、高松 |
16 | 毛蘭群 | 54 | 分析化學 | 北京師範大學 | 柴之芳、施劍林、趙進才、李亞棟、楊秀榮 |
17 | 喬金樑 | 62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謝在庫、吳奇、楊玉良、楊萬泰 |
18 | 帥志剛 | 58 | 物理化學 | 清華大學 | 朱道本、李燦、曹鏞、方維海、周其鳳 |
19 | 田陽(女) | 52 | 分析化學 | 華東師範大學 | 楊秀榮、施劍林、謝毅、韓布興 |
20 | 王梅祥 | 60 | 有機化學 | 清華大學 | 唐勇、黃乃正、周其林、馮小明、李景虹、張希、席振峰、程津培、麻生明 |
21 | 謝素原 | 53 | 無機化學 | 廈門大學 | 鄭蘭蓀、孫世剛、謝毅、于吉紅 |
22 | 邢獻然 | 57 | 無機化學 | 北京科技大學 | 李玉良、錢逸泰、馮守華 |
23 | 楊震 | 61 | 有機化學 | 北京大學 | 謝作偉、塗永強、吳驪珠、程津培、吳雲東、黃乃正、席振峰 |
24 | 俞飈 | 53 | 有機化學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林國強、丁奎嶺、黃乃正、麻生明、馬大為 |
25 | 元英進 | 57 | 生物化工(合成生物學) | 天津大學 | 彭孝軍、段雪、姚建年 |
26 | 張德清 | 55 | 有機化學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萬立駿、白春禮、朱道本、唐本忠、岳建民 |
27 | 張萬斌 | 56 | 有機化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塗永強、丁奎嶺、吳驪珠 |
28 | 周鳴飛 | 52 | 物理化學 | 復旦大學 | 鄭蘭蓀、趙東元、楊學明 |
29 | 周翔 | 58 | 化學生物學 | 武漢大學 | 院士小組 |
序號 | 姓名 | 年齡 | 專業 | 工作單位 | 推薦人姓名或推薦渠道 |
---|---|---|---|---|---|
1 | 蔡秀軍 | 57 | 外科學(腹腔鏡外科) | 浙江大學 | 段樹民、劉允怡、趙玉沛、高福 |
2 | 曹務春 | 57 | 生物安全與傳染病流行病學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 院士小組 |
3 | 陳玲玲(女) | 43 | 核糖核酸生物學 |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 徐國良、周琪、李林 中國科協 |
4 | 竇科峰 | 65 | 器官移植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 | 陳潤生、朱玉賢、趙玉沛、樊嘉、尚永豐、舒紅兵 |
5 | 高彩霞(女) | 52 | 作物遺傳學與生物技術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 陳化蘭、方榮祥、李家洋 |
6 | 何光存 | 65 | 作物抗蟲 | 武漢大學 | 劉耀光、鄧子新、桂建芳、朱玉賢、謝華安、張啟發 |
7 | 胡海嵐(女) | 47 | 神經生物學 | 浙江大學 | 裴鋼、段樹民、陸林 |
8 | 黃三文 | 49 | 蔬菜遺傳育種與植物基因組學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 | 陳化蘭、林鴻宣、陳曉亞、曹曉風 |
9 | 霍勇 | 62 | 心血管內科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 韓啟德、蔣華良、宋爾衛、黃路生 |
10 | 賈建平 | 66 | 神經病學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 楊雄里、韓家淮、陳霖、施一公、馬蘭、沈岩、江桂斌、赫捷 |
11 | 李勁松 | 49 | 幹細胞與胚胎髮育 |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 李蓬、季維智、王恩多 |
12 | 李亦學 | 65 | 生物信息學 |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 | 徐濤、王志新、陳潤生、駱清銘、趙國屏、金力 |
13 | 李毅 | 59 | 植物病毒學 | 北京大學 | 方榮祥、趙進東、許智宏 |
14 | 林聖彩 | 57 | 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 | 廈門大學 | 程和平、孟安明、韓家淮 |
15 | 魯友明 | 58 | 神經科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裴鋼、張明傑、葉玉如 |
16 | 馬克平 | 62 | 生態學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 康樂、陳曉亞、陳宜瑜 |
17 | 戚益軍 | 48 | 植物遺傳學 | 清華大學 | 曹曉風、韓斌、隋森芳 |
18 | 瞿佳 | 65 | 眼視光學、眼科學 | 溫州醫科大學 | 陳國強、葛均波、駱清銘、謝道昕、楊雄里、蘇國輝 |
19 | 瞿禮嘉 | 53 | 植物發育分子生物學 | 北京大學 | 種康、武維華、朱玉賢 |
20 | 宋保亮 | 46 | 生物化學 | 武漢大學 | 舒紅兵、徐國良、陳曄光 |
21 | 滕皋軍 | 58 | 介入放射學 |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 赫捷、金力、陳孝平 |
22 | 汪道文 | 64 | 內科心血管病學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 桂建芳、陳孝平、陳義漢 |
23 | 王以政 | 63 | 神經生物學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 葉玉如、蒲慕明、賀福初 |
24 | 王擁軍 | 58 | 神經病學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 趙繼宗、王志珍、張旭、顧東風、陳潤生 |
25 | 吳皓 | 57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 黃荷鳳、賀林、王松靈 |
26 | 薛勇彪 | 58 | 植物分子遺傳學 |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 種康、韓斌、武維華 |
27 | 楊瑞馥 | 57 | 軍事預防醫學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 院士小組 |
28 | 楊仕明 | 55 | 耳鼻咽喉科學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 院士小組 |
29 | 楊維才 | 57 | 植物發育生物學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 錢前、李家洋、曹曉風 |
30 | 楊正林 | 55 | 臨床檢驗診斷學 | 四川省人民醫院、電子科技大學 | 孟安明、梁智仁、賀林、魏於全 |
31 | 張克勤 | 62 | 植物保護、生物防治 | 雲南大學 | 莊文穎、朱作言、張亞平 |
32 | 張先恩 | 66 | 生命科學與化學(分析微生物學與納米生物學)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院士小組 |
33 | 張旭 | 58 | 泌尿外科學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 邵峰、陳孝平、趙玉沛、賀福初 |
34 | 張知彬 | 57 | 動物生態學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 方精雲、陳宜瑜、魏輔文 |
35 | 朱冰 | 50 | 表觀遺傳學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徐濤、王志珍、張明傑 |
36 | 朱蘭(女) | 57 | 婦產科學 | 北京協和醫院 | 沈岩、程和平、陳子江、陸林 |
序號 | 姓名 | 年齡 | 專業 | 工作單位 | 推薦人姓名或推薦渠道 |
---|---|---|---|---|---|
1 | 曹晉濱 | 56 | 空間物理學和空間探測技術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魏奉思、潘永信、王水 |
2 | 陳漢林 | 56 | 陸內變形與盆山構造 | 浙江大學 | 楊文采、楊樹鋒、賈承造 |
3 | 陳衍景 | 59 | 礦床學 | 北京大學 | 鄒才能、許志琴、劉叢強 |
4 | 鄧軍 | 63 | 礦床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李曙光、成秋明、劉嘉麒 |
5 | 底青雲(女) | 56 | 套用地球物理學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竇賢康、高銳、陳顒 |
6 | 方小敏 | 57 | 地貌與環境演化 |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陳發虎、程國棟、安芷生 |
7 | 符力耘 | 56 | 地球物理學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陳曉非、王赤、張培震 |
8 | 葛全勝 | 58 | 自然地理學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丁仲禮、陶澍、崔鵬、秦大河 |
9 | 宮鵬 | 56 | 環境遙感 | 清華大學、香港大學 | 徐冠華、郭華東、邱勇、龔健雅 |
10 | 何宏平 | 53 | 礦物學 |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劉叢強、徐義剛、彭平安 |
11 | 胡瑞忠 | 62 | 礦床學 |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 侯增謙、劉叢強、周衛健、翟明國 |
12 | 黃建平 | 58 | 大氣科學 | 蘭州大學 | 黃榮輝、王會軍、吳國雄、石廣玉 |
13 | 孟慶任 | 63 | 沉積學與盆地分析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張經、翟明國、周忠和 |
14 | 倪四道 | 50 | 固體地球物理學 |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 | 陳曉非、王赤、孫和平 |
15 | 朴世龍 | 45 | 自然地理學 | 北京大學 | 姚檀棟、傅伯傑、陶澍 |
16 | 史培軍 | 62 | 自然地理學 | 北京師範大學、青海師範大學 | 傅伯傑、周成虎、朱永官 |
17 | 孫衛東 | 54 | 海洋地質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鄭永飛、侯增謙、焦念志 |
18 | 談哲敏 | 56 | 氣象學 | 南京大學 | 黃榮輝、許志琴、吳國雄、陳駿、戴民漢、吳立新 |
19 | 王汝成 | 58 | 礦物學 | 南京大學 | 張宏福、楊樹鋒、陳駿 |
20 | 王艷芬(女) | 52 | 土壤生態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石耀霖、於貴瑞、丁林 |
21 | 謝樹成 | 53 | 地質微生物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沈樹忠、郝芳、金振民、焦念志 |
22 | 張兵 | 52 | 高光譜遙感科學與套用 |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 朱日祥、周成虎、郭華東 |
23 | 張立飛 | 58 | 變質岩石學 | 北京大學 | 侯增謙、鄭永飛、成秋明 |
24 | 張水昌 | 59 | 石油地質學與地球化學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郝芳、彭平安、鄒才能 |
25 | 趙俊猛 | 64 | 固體地球物理 |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楊文采、丁林、王成善 |
26 | 朱敏 | 55 | 古生物學 |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 戎嘉余、周忠和、丁仲禮 |
27 | 朱彤 | 58 | 環境科學(大氣化學與環境健康) | 北京大學 | 院士小組 |
序號 | 姓名 | 年齡 | 專業 | 工作單位 | 推薦人姓名或推薦渠道 |
---|---|---|---|---|---|
1 | 曹江 | 61 | 體系工程與計算機套用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 | 院士小組 |
2 | 陳武凡 | 71 | 醫學成像與影像分析 | 南方醫科大學 | 院士小組 |
3 | 鄧少芝(女) | 57 | 微納電子光子 | 中山大學 | 毛軍發、劉明、許寧生、黃維 |
4 | 丁赤飈 | 51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 周志鑫、黃民強、吳一戎 |
5 | 胡 斌 | 56 | 物理電子學(醫學電子) | 蘭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 段廣仁、江風益、顧瑛、駱清銘 |
6 | 胡事民 | 52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清華大學 | 徐宗本、何積豐、姚期智 |
7 | 黎湘 | 53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吳一戎、尹浩、楊學軍 |
8 | 李晉閩 | 64 | 半導體光電子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顧瑛、李樹深、褚君浩 |
9 | 李陟 | 59 | 導航、制導與控制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 | 院士小組 |
10 | 劉益春 | 58 | 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 | 東北師範大學 | 陳桂林、褚君浩、龔旗煌 |
11 | 呂金虎 | 46 | 系統理論與控制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懷進鵬、陸建華、李未、房建成 |
12 | 馬林 | 55 | 雷達系統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院士小組 |
13 | 莫則堯 | 49 | 高性能計算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 院士小組 |
14 | 錢德沛 | 68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呂建、馮登國、王懷民、林惠民、李未、懷進鵬 |
15 | 喬紅(女) | 56 | 機器人理論與套用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譚鐵牛、管曉宏、姚期智、郭雷 |
16 | 孫洪波 | 52 | 光學工程 | 清華大學 | 尹浩、徐宗本、劉國治 |
17 | 孫勝利 | 50 | 光學工程 |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 院士小組 |
18 | 許進 | 62 | 理論計算機科學 | 北京大學 | 王永良、何積豐、楊學軍 |
19 | 於登雲 | 59 | 空間飛行器系統工程、動力學與控制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包為民、姜傑、管曉宏 |
20 | 張榮 | 57 | 半導體器件和材料 | 廈門大學 | 崔鐵軍、許寧生、黃維、楊德仁 |
21 | 張化光 | 62 | 智慧型檢測與協同控制 | 東北大學 | 王立軍、相里斌、王永良、鄭建華 |
22 | 鄭海榮 | 43 | 醫學成像技術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院士小組 |
23 | 鄭婉華(女) | 55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郭光燦、李樹深、黃如 |
24 | 周志華 | 47 | 計算機(人工智慧) | 南京大學 | 王懷民、林惠民、呂建 |
25 | 朱魯華 | 56 | 網路空間安全逆向分析 | 中國人民解放軍61212部隊 | 院士小組 |
26 | 祝寧華 | 61 | 微波光子學 | 雄安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王立軍、楊德仁、李樹深 |
序號 | 姓名 | 年齡 | 專業 | 工作單位 | 推薦人姓名或推薦渠道 |
---|---|---|---|---|---|
1 | 陳光 | 59 | 金屬材料加工工程 | 南京理工大學 | 張清傑、楊偉、楊孟飛 |
2 | 陳立東 | 61 | 無機非金屬材料 |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 張清傑、段文暉、王曦 |
3 | 陳延峰 | 58 | 功能材料 | 南京大學 | 俞大鵬、韓傑才、鄒志剛 |
4 | 范瑞祥 | 56 | 運載火箭總體設計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 祝學軍、毛明、顧逸東 |
5 | 顧寧 | 57 | 納米醫學材料 | 東南大學 | 解思深、范守善、祝世寧、鄒志剛 |
6 | 郭旭 | 50 | 計算力學 | 大連理工大學 | 鄭時齡、程耿東、魏悅廣 |
7 | 華林 | 58 | 機械成形製造 | 武漢理工大學 | 陳維江、閆楚良、王秋良、賈振元 |
8 | 賈金鋒 | 55 | 量子材料 | 上海交通大學 | 沈保根、唐叔賢、顧秉林、盧柯、申長雨 |
9 | 江涌 | 58 | 飛行器總體與制導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 | 院士小組 |
10 | 姜瀾 | 48 | 機械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學 | 胡海岩、雒建斌、朱荻 |
11 | 姜培學 | 56 | 熱質傳遞理論與技術 | 清華大學 | 金紅光、薛其坤、宣益民 |
12 | 靳常青 | 56 | 極端條件材料科學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汪衛華、田永君、范守善 |
13 | 康飛宇 | 58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清華大學 | 祝世寧、顧秉林、邱勇 |
14 | 冷勁松 | 52 | 智慧型結構力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張統一、於起峰、韓傑才 |
15 | 李惠(女) | 54 | 土木工程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陳雲敏、翟婉明、吳碩賢 |
16 | 李傑 | 63 | 土木工程(工程防災) | 同濟大學 | 鄭時齡、程耿東、陳祖煜、何滿潮 |
17 | 廖良生 | 64 | 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 | 蘇州大學 | 李述湯、劉昌勝、田永君 |
18 | 劉勝 | 58 | 機械電子工程 | 武漢大學 | 丁漢、任露泉、芮筱亭 |
19 | 盧天健 | 56 | 固體力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楊衛、於起峰、胡海岩 |
20 | 梅生偉 | 56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 清華大學、青海大學 | 陳維江、祝學軍、王光謙 |
21 | 宋永華 | 57 | 電力系統 | 澳門大學 | 程時傑、楊衛、張澤、陳雲敏、滕錦光 |
22 | 孫軍 | 62 | 金屬材料 | 西安交通大學 | 田永君、何雅玲、汪衛華 |
23 | 湯涌 | 61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李東旭、陳維江、王秋良 |
24 | 唐春安 | 63 | 岩土工程 | 大連理工大學 | 中國科協 |
25 | 唐志共 | 56 | 空氣動力學 |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 | 院士小組 |
26 | 吳崇建 | 60 | 潛艇減振降噪 |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 院士小組 |
27 | 辛萬青 | 56 | 大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及總體技術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 院士小組 |
28 | 徐世烺 | 67 | 結構工程 | 浙江大學 | 楊衛、吳碩賢、賴遠明、高德利、李邦河、陳雲敏、張澤 |
29 | 嚴建華 | 59 | 能源動力工程、燃燒與環境 | 浙江大學 | 院士小組 |
30 | 楊紹普 | 58 | 交通運輸工程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鄭泉水、郭萬林、高德利 |
31 | 張荻 | 64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上海交通大學 | 南策文、劉昌勝、張躍 |
32 | 張合 | 63 | 引信技術 | 南京理工大學 | 院士小組 |
33 | 張懷武 | 61 | 磁性材料與器件 | 電子科技大學 | 劉維民、彭練矛、李述湯 |
34 | 張衛紅 | 56 | 機械設計理論與製造技術 | 西北工業大學 | 方岱寧、魏炳波、朱荻 |
35 | 周又和 | 64 | 非線性力學 | 蘭州大學 | 於起峰、方岱寧、倪晉仁 |
36 | 周仲榮 | 55 | 機械工程 | 西南交通大學 | 雒建斌、閆楚良、楊偉 |
37 | 朱俊強 | 56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 院士小組 |
38 | 朱向陽 | 55 | 機械電子工程 | 上海交通大學 | 任露泉、丁漢、朱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