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由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
《2021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由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
《2021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由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發展歷史2022年5月,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2021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和《中國海平面公報》。內容解讀《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21年,我國海洋...
2022年5月,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2021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2023年4月12日,自然資源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2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研究分析 分析表明,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2014年,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毫米/年,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尤其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
2024年4月22日,自然資源部發布《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主要內容 《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23年,影響我國的海洋災害以風暴潮和海浪災害為主,伴隨赤潮、綠潮等生態災害。13次海洋災害過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25.1億元,死亡失蹤8人。與近十年(2014~2023年)平均狀況相比,2023年海洋災情總體偏輕,...
海洋災害,是指海洋自然環境發生異常或激烈變化,導致在海上或海岸發生的災害。海洋災害主要有災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嘯和風暴潮;與海洋與大氣相關的災害性現象還有“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颱風等。2024年4月22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了《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2023年,影響中國的海洋災害以風暴潮和海浪...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是2022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公報。公報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國家統計局 2022年2月28日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024年4月22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了《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總體來看,風暴潮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重,占總直接經濟損失的99%;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全部是海浪災害。從單次海洋災害過程看,2305“杜蘇芮”颱風風暴潮災害造成的損失最重,福建省海水養殖、海岸防護工程和漁船均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約14.6億元...
2022年3月1日,在中國氣象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2021年度《中國氣候公報》正式發布。這份由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完成的年度氣候報告,全面分析了2021年中國氣候基本概況、氣候系統監測狀況以及主要氣象災害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綜合評估了氣候對行業、環境、人體健康等方面的影響。主要內容 2021年,中國氣溫高、降水多,...
2022年5月,生態環境部發布《2021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和《2021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生態環境監測司副司長蔣火華介紹,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主要指標順利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穩中趨好,但近岸局部海域生態環境質量有待改善。社會影響 在大氣環境方面,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218個...
2021年 2022年3月1日,在中國氣象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2021年度《中國氣候公報》正式發布。這份由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完成的年度氣候報告,全面分析了2021年中國氣候基本概況、氣候系統監測狀況以及主要氣象災害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綜合評估了氣候對行業、環境、人體健康等方面的影響。2021年,我國氣溫高、降水多,...
嚴守資源安全底線方面,《公報》顯示,全國耕地總量連續淨增長,實現了《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確定的18.65億畝耕地保護目標,守住了耕地紅線。2023年,全國地質勘查投入1105.0億元,新發現非油氣礦產地124處,圈定找礦遠景區112個,提交可供商業勘查找礦靶區102個。2023年,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3668起...
公報全文 2021 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 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 二〇二二年三月 目 錄 一、海洋經濟總體運行情況 二、主要海洋產業發展情況 三、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情況 2021 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 2021 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沿海地方和國務院有關...
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數據來自省工信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契約等數據來自省科技廳;教育數據來自省教育廳;專利數據、質量檢驗數據來自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氣象數據來自省氣象局;地震數據來自省地震局;測繪、地質災害數據來自省自然資源廳;水產品產量、海洋數據來自省海洋與漁業局;廣播、電視數據...
2022年北海區海洋災害公報 《2022年北海區海洋災害公報》於2023年6月在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自然資源部北海局系列活動上發布。公報顯示,2022年,北海區各類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總計119973.06萬元,無人員因海洋災害死亡和失蹤。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是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公報,全面展示了2020年全國人民頑強奮鬥取得的令世界矚目、可載入史冊的偉大成就,來之不易,催人奮進。2021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正式發布。公報顯示,2020年中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比2019年增...
海洋生態災害多發問題依然存在。中國海域共發現赤潮67次,累計面積3328平方千米。四大海區中,東海海域發現赤潮次數最多且累計面積最大,分別為29次和1815平方千米。2022年4-8月,綠潮災害影響中國黃海海域,引發大面積綠潮的主要藻類為滸苔。直排海污染源超標排放現象依然存在 公報顯示,入海河流國控斷面水質狀況總體...
建成了國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基礎資料庫,10個行業建立了行業資料庫,31個省級也都建立了基礎資料庫,實現了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將對這次普查工作進行系統總結,提出完善建議,為構建常態化普查評估制度、推進普查成果套用打好基礎。各地情況 2021年8月31日,綏化市正在組織相關人員準備對全市房屋建築和市政設施進行細緻...
海洋觀測站、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發生赤潮面積來自海洋局;藝術表演團體、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數據來自文化部;廣播、電視、電影數據來自廣電總局;報紙、期刊、圖書數據來自新聞出版總署;檔案數據來自檔案局;體育數據來自體育總局,其中亞殘運會數據來自中國殘聯;世博會數據來自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衛生、新農合...
中國海大學海洋災害防治研究所成立於 1996年,為我國第一個以海洋防災為主攻目標的研究單位,所長劉德輔教授。現有研究人員8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5名;現有博士、碩士研究生二十餘名。該所除承擔國家、省級科研項目外,還圍繞海洋、海岸帶防災設計、工程風險評估、海岸及海洋防護工程新技術開發和海事司法鑑定等為...
其他組織和個人均不得向社會公開發布各類海洋環境預報與海洋災害預報警報。第四條 公開發布的海洋環境預報種類有:預測、預報、訊息、速報、公報等;內容有:海溫、鹽度、潮汐、潮流、海流、海平面、水質等。公開發布的海洋災害預報警報種類有:訊息、預報、警報、緊急警報;內容有:海浪、風暴潮、海冰、海嘯、赤潮、...
(六)負責擬訂海洋觀測預報和海洋災害警報制度並監督實施,組織編制並實施海洋觀測網規劃,發布海洋預報、海洋災害警報和公報,建設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體系,參與重大海洋災害應急處置。(七)負責組織擬訂並實施海洋科技發展規劃,擬訂海洋技術標準、計量和規範,組織實施海洋調查,建立推動海洋科技創新的機制。(八)負責組織...
中國沿海的大陸架就是因冰川消融、海面上升而使濱海平原被海水淹沒而形成的。2016年3月22日,國家海洋局召開發布會,公布2015年《中國海平面公報》與《中國海洋災害公報》。2015年,我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9厘米,為1980年以來第4高位。35年來,我國海平面增長約11厘米,近10年海平面上升趨勢明顯。1980年~2021年,...
《中國海洋災害公報》(1989年至2016年)數據表明,風暴潮災害是中國最嚴重的海洋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占中國海洋災害總損失的90%以上。為了綜合評價中國風暴潮災害及其影響,國家海洋局於2004年啟動了908專項《海洋環境綜合調查與評價》,子任務之一為風暴潮災害對中國沿海的影響評價,全面、系統地評價風暴潮及風暴潮災害...
海浪(ocean wave)通常指海洋中由風產生的波浪。主要包括風浪、涌浪和海洋近海波。在不同的風速、風向和地形條件下,海浪的尺寸變化很大,通常周期為零點幾秒到數十秒,波長為幾十厘米至幾百米,波高為幾厘米至20餘米,在罕見地形下,波高可達30米以上。2024年4月22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了《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