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是自然資源部發布的公報。
2024年4月22日,自然資源部發布《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
- 發布日期:2024年4月22日
《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是自然資源部發布的公報。
2024年4月22日,自然資源部發布《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
《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是自然資源部發布的公報。2024年4月22日,自然資源部發布《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發布信息2024年4月22日,自然資源部發布《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1主要內容《2023年...
2024年4月22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了《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2023年,影響中國的海洋災害以風暴潮和海浪災害為主,伴隨赤潮、綠潮等生態災害。13次海洋災害過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25.1億元,死亡失蹤8人。簡介 海洋災害,是指海洋自然環境發生異常或激烈變化,導致在海上或海岸發生的災害。我國海洋災害的種類有很多...
2022年5月,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2021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2023年4月12日,自然資源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2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研究分析 分析表明,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2014年,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毫米/年,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尤其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
《中國海平面公報》是中國國家海洋局發布的關於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的公報,是國家海洋局對海平面監測預測、海平面變化影響調查與評價分析結果的呈現。2023年4月12日,自然資源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公報顯示,2022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1993年至2011年)高94毫米,為1980年...
初步統計,2023年全國共發生致災性海洋災害13次,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5.1億元,死亡失蹤8人,直接經濟損失和死亡失蹤人口較前五年均值(2018-2022年)分別減少45%和70%。災害類型以風暴潮、海浪和赤潮災害為主,海冰、綠潮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三、最佳化國土空間格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 截至2023年末,除2017年...
統計公報 2024年4月22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了《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總體來看,風暴潮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重,占總直接經濟損失的99%;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全部是海浪災害。從單次海洋災害過程看,2305“杜蘇芮”颱風風暴潮災害造成的損失最重,福建省海水養殖、海岸防護工程和漁船均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約...
2023年5月29日,《2022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公報顯示: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均處於健康或亞健康狀態 海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我國管轄海域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面積的97.4%,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全國近岸海域海水水質總體保持改善趨勢,優良(一、二類)水質比例為81.9%,同比上升0....
2022年,共發布海洋災害預警239次,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和死亡失蹤人數分別比上年下降21.5%和67.9%,海洋觀測站點數比上年增加46個,海洋管理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簽訂的海洋領域現行有效協定42個,涉海國際合作與交流日益深入。中國海洋發展指數是對一定時期我國海洋領域經濟民生、科技創新、生態環境、...
因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451億元,因乾旱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6億元,因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9億元,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5億元。共發生5.0級以上地震11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3億元。共發生森林火災328起,受害森林面積約0.4萬公頃。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共死亡21242人,比上年下降[86]4.7%。
《公報》涵蓋自然資源概況、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地質災害海洋災害防治、測繪和地理信息、地質調查、自然資源督察執法、自然資源科技人才10個方面,以文字、數據、圖表等形式全面客觀呈現2022年自然資源工作情況。《公報》顯示,在自然資源概況方面,2022年度全國...
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鄭國光 建設成果 2024年5月,中國應急管理部對外公布《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公報》。8日,國新辦舉辦發布會,就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及公報情況進行介紹。公報指出,本次普查獲取了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
全年因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03億元,因乾旱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13億元,因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5億元,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4億元。全年大陸地區共發生5.0級以上地震27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24億元。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709起,受害森林面積約0.5萬公頃。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共死亡20963...
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對環境造成破壞的地質作用或地質現象。地質災害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變化規律,既受制於自然環境,又與人類活動有關,往往是人類與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結果。2024年2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4年4月22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了《2023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2023年,影響我國的海洋災害以風暴潮和海浪災害為主,伴隨赤潮、綠潮等生態災害。其中,中國近海發生4米(含)以上海浪過程28次,5次造成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約2600萬元,死亡失蹤8人。產生原因 海浪是發生在海洋中的一種波動現象。我們這裡指的海浪是由...
2023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1993—2011年平均值)高72毫米,仍處於有觀測記錄以來的高位。從影響狀況來看,近40年來,海平面上升的長期累積效應造成海岸帶生態系統擠壓和灘涂損失,影響沿海地下淡水資源;高海平面加大風暴潮、濱海城市洪澇和鹹潮入侵致災程度。同時,沿海地區地面沉降導致相對海平面上升,加大災害影響...
中國沿海的大陸架就是因冰川消融、海面上升而使濱海平原被海水淹沒而形成的。2016年3月22日,國家海洋局召開發布會,公布2015年《中國海平面公報》與《中國海洋災害公報》。2015年,我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9厘米,為1980年以來第4高位。35年來,我國海平面增長約11厘米,近10年海平面上升趨勢明顯。1980年~2021年,...
2023年3月18日,中國氣象局發布《全球氣候狀況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全面反映中國在全球氣溫和降水、大氣環流系統、海溫、積雪和海冰監測等方面的新成果、新進展。《報告》從全球基本氣候概況、大氣環流監測、海洋監測、積雪和海冰監測、全球主要氣象災害及重大天氣氣候事件等五方面展示全球氣候最新監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