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忻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忻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忻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是由忻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長朱曉東於2020年4月22日在忻州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所作。

政府工作報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一種公文形式,各級政府都必須在每年召開的當地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和政治協商會議(俗稱“兩會”)上向大會主席團、與會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發布這一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主要分為三部分:一年來工作回顧、當前工作任務、政府自身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0年忻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人:朱曉東 
  • 報告會議:忻州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 
  • 報告時間:2020年4月22日 
報告會議,報告內容,

報告會議

2020年4月22日,忻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長朱曉東在忻州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內容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面對各類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篇光輝文獻”精神,認真堅持“轉型為綱、項目為王、改革為要、創新為上”,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崛起、高標準保護、高品質生活”,堅定信念,保持定力,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保持了經濟社會總體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1.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2%、10.6%,城鎮新增就業4.43萬人,登記失業率2.8%。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在3%以內。空氣品質和國考斷面水質均取得明顯改善,其他約束性指標都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標。市域經濟轉型升級考核評價躋身全省第一方陣。
(一)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轉型升級勢頭較好。傳統產業加快改造提升。全市非煤工業占全市規上工業比重達到56.7%,比上年提高4.1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高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4.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引進中科晶電、華晶恒基、山西兆凱等企業,努力打造半導體產業集群。全域旅遊發展勢頭強勁。忻州古城開門迎客,東大街成為2019年山西省特色商業街。雲中河康養項目進度加快。岢嵐縣宋家溝等10個村入選山西首批3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創建全省首批“黃河人家、長城人家、太行人家”54家。天涯山景區創建4A級景區,雁門關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後煥發生機。
三個旅遊一號公路完成投資15億元,全市旅遊總收入同比增長21.8%。能源革命持續深化。著力打造重要綠色能源基地,晉能保德低熱值煤電廠首台機組建成,華潤寧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移出停緩建名單。晉北風電基地新建145萬千瓦風電項目加快建設,山西鋼瑞等5個生物質發電項目核准建設,神池淵林2×15兆瓦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主體完工,全市綠色能源裝機容量達到592.3萬千瓦,占全省綠色能源裝機容量的23.77%。轉型項目有力推進。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活動,壓實項目建設“三個主體責任”,建立市政府領導掛牌推進重大項目工作機制,全市儲備項目轉化率62.8%,簽約項目當年開工率71.42%,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43.8%,均排名全省靠前。
實施工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68個,13個項目竣工投產,泰山石膏等4個項目列入全省工業轉型升級重大項目。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五台山機場口岸臨時開放。五台東冶陸港開工建設。忻州海關通關綜合服務中心大樓主體完工。山西永旺國際物流園區成為全省首批服務業集聚區示範區。定襄莊力法蘭產業集聚區獲批全省首批特色產業集聚區。對接京津冀、雄安新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招商區域,組織開展(天津)招商暨項目集中簽約等活動。全年招商引資簽約項目252個,總投資1305億元。民營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新培育“小升規”企業75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4戶。
(二)發揮中心城市帶動作用,產城融合步伐加快。搶抓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機遇,加強區域協同發展,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定襄縣撤縣設區已經省政府同意報國務院審批,忻府、五台等6縣(區)並鄉設鎮、撤鄉設鎮工作強力推進。忻州主城區南部以古城保護活化為依託的晉北生活體驗區、中部以雜糧檢驗、研發、交易為重點的融合示範區、北部以“一河一湖兩山三組團”為重點的溫泉休閒康養區、東部以半導體全產業鏈為重點的新興產業集聚區“四大板塊”產業集聚效應彰顯。大力促進城市更新,中心城區新建改造23條道路竣工通車,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鞏固擴大,慕山公園、頓村植物園擴建開工、5個社區遊園完工,如期創建成功國家園林城市,新增綠化面積155.76萬平方米。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面提升,國家智慧城市、環保城市、海綿城市創建紮實推進。五台、河曲兩縣成功創建國家級園林縣城。定襄縣成功創建省級園林縣城。
(三)鞏固提升脫貧質量,鄉村振興成效明顯。著力在把政策幫扶轉化為市場機制、把外部幫扶轉化為內生動力、把階段幫扶轉化為長效機制“三個轉化”上下功夫,統籌解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突出問題,5.1萬人脫貧、296個貧困村退出、5個縣脫貧摘帽,民眾內生動力進一步激發,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153個村開展特色風貌整治,新改建“四好農村路”3269公里。堅持以市場化理念、工業化路子、產業化模式,聚力打造雜糧食品、中藥材、肉製品、飲品(藥茶)、釀品、保健食品(功能農產品)六大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加快乳品、果品產業發展。糧食生產再獲豐收,新增“三品一標”產品432個,創建5個省級有機旱作農業示範區,忻府區被授予“中國甘甜紅薯之鄉”。“中國雜糧之都”產業融合園區建設順利,國家級忻州雜糧市場一期主體完工,山西(忻州)雜糧出口平台建設加快。進一步加強農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鄉村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四)注重激發動力活力,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退出煤炭落後產能150萬噸/年,先進產能占比達78.9%。新增29戶電力直接交易企業。五台雲海鎂業設立潘復生院士專家服務站。深化開發區改革創新。靜樂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區和岢嵐、定襄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批設立,全市省級開發區數量增至6個。忻州、原平、繁峙開發區“三制”改革完成,新批設的靜樂、定襄、岢嵐開發區“三制”改革有序推進。大力提升承載能力,推動工業項目向開發區集聚,全市開發區投資、產出、稅收強度分別完成省定目標值122%、131%、210%,轉型發展主戰場、主引擎作用進一步發揮。深化國企國資改革。
市直國有企業“九個一批”改革不斷深化,雲河集團與田森集團聯合開發的轉型項目商業綜合體投運,鍛壓工具機廠、鐵合金廠轉型改革項目進展順利,五交化供應站產權轉讓、大廣雲母材料公司破產加快推進。“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有序推進。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全省排名靠前。深化農村綜合改革。中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市試點任務高質量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國有林場改革紮實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進一步完善,培育國家級示範社19個、省級示範社209個。深化質量標準改革。堅持以標準化引領轉型,87家企業公布企業標準186項。建成國家級法蘭產品質量檢驗監測中心和省級雜糧產品質量檢驗中心。
忻州市被國家標準委等10部門確定為第一批對標達標提升行動城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本級企業開辦時間由5天壓減到3天。全市實有市場主體同比增長18.4%。深化金融服務改革。小微企業貸款持續增長,減稅降費政策認真落實。市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忻州滙豐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引入省融資再擔保有限公司增資擴股,資本金規模達到3億元。推出“政融保”金融產品,142戶企業在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晉興板”、“培育板”和“展示板”掛牌。靜樂等5個縣級農信社改制為農商行。
(五)堅持環保倒逼轉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汾河、桑乾河、滹沱河、大清河流域生態修復治理紮實推進,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有序實施,造林綠化57.74萬畝。制定《忻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堅持轉型、治企、減煤、控車、降塵五管齊下,持續改善空氣環境質量。全面壓實河湖長責任,建立市縣兩級住建、環保監管信息互通機制,切實辦好事關河流、水環境、水生態的事。堅持打基礎、強管控、抓試點、破難題、防風險五措並舉,穩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持續加強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按期完成12家鋼鐵和獨立球團企業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及督察“回頭看”反饋整改任務均達到序時進度。
(六)認真辦好民生實事,民眾生活水平不斷改善。落實創業就業扶持政策,深化公共就業服務,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大力實施“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工程,技能培訓5.5萬人。社會保障水平提升,對65歲以上城鄉參保居民每人每月增發5元基礎養老金,城鄉低保保障標準每人每月平均提高75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每人每月平均提高98元。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教育振興成效明顯,教學質量進入全省第一方陣,中小學生課後免費服務、中國小辦學模式等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忻州現代雙語學校投運,城區和平國小、長征國小西校區、龍崗國小等一批新改擴建學校加快建設,忻州高級技工學校開工建設。“健康忻州”建設紮實推進,“136”興醫工程進展順利,市人民醫院設立泌尿外科院士工作站。文化事業持續繁榮,文化產業不斷壯大,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探索出以忻州古城為代表的文旅融合新路徑,15處文保單位列入全國第八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圓滿完成“二青會”忻州賽區承辦事宜。代縣雁門關國際騎游大會列入全省十佳品牌賽事。省政府八件民生實事均達到或超額完成任務,住房保障成效明顯,民眾的滿意度、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
(七)深化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穩定局面得以鞏固拓展。嚴格落實“四鐵”要求,全面壓實安全生產責任鏈條,持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全年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34.73%、23.75%。紮實推進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七進”活動,全民安全素養進一步增強。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強力推進,“平安忻州”建設不斷深化。積極穩妥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嚴格政府債務管理,強化地方金融監管和服務,繼續開展打擊惡意逃廢銀行債務和化解企業擔保鏈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集資,各類風險總體穩定可控,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民族宗教、信訪、司法、人防、審計、統計等工作持續加強。忻州市及7個縣(市)榮獲山西省雙擁模範城(縣),國防動員、退役軍人服務管理、檔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進展,婦女、兒童、青少年、老齡、殘疾人、紅十字、慈善優撫、外事僑務等工作實現新進步。
(八)著力轉變職能,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自覺把黨的政治建設落到政府工作方方面面,做到一切在大局下行動。大力弘揚忻州政府精神,持續建設“六型”政府。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堅持不懈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狠剎“四風”,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全市一般性支出壓減8.42%,“三公”經費下降6.92%。《忻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通過市人大審議。辦理省人大和省政協建議提案9件、市人大和市政協建議提案571件。不斷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一枚印章管審批”啟動實施,“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全面推進,“網際網路+監管”積極開展,“13710”政務督查督辦效能進一步提升。聚焦著力打造穩定法治環境、構建規範市場秩序、提供良好政務服務、強化有效要素供給、解決存在具體問題、弘揚先進文化理念,持續打造“六最”營商環境,忻州被外界看好的潛在機遇正在逐步轉化成現實機遇,忻州越來越成為投資的窪地和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各位代表,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導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幹部民眾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駐忻部隊、公安幹警和駐忻單位,向在忻州創業發展的投資者、建設者,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忻州改革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當前,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是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產業結構不夠最佳化,工業總量不大,重大項目缺乏,高質量轉型發展與“六穩”的矛盾日益顯現;民營經濟發展滯後,創新能力不夠強,實體經濟水平不高;民生領域還存在不少短板;生態環境保護任重而道遠;營商環境基礎還很脆弱,政府治理效能亟待提升。我們要始終堅持問題起點、結果導向,進一步深化忻州處於發展重要歷史關頭和節點的認識,準確把握忻州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始終堅守擔當作為、事在人為、奮發有為的追求,切實增強發揮後發優勢、實現奮勇爭先的信心和決心,咬定目標、保持定力、孜孜以求,扎紮實實辦成辦好忻州轉型升級的每一件具體事,絕不辜負全市幹部民眾的信任和期待!
二、2020年工作安排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的總體思路和要求,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加快推進“336”產業布局,提升區域發展水平,確保脫貧攻堅決戰完勝,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推動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創新型城市。
主要預期指標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1%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1%和6.5%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城鎮登記失業率、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控制在3.5%左右、4.5%以內和6.5%左右。
約束性指標是:環境質量改善指標和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指標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剩餘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完成省下達的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開工任務。
強化轉型發展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做好傳統產業存量,做大新興產業增量,各項轉型升級指標完成省下達任務,並力爭有更好結果。
以上指標的設定,是在準確把握忻州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基礎上,綜合考慮現實需要和實際可能確定的。既充分估計了錯綜複雜的形勢,體現了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又貫徹了新發展理念,落實了“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既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完成“十三五”任務相銜接,又為轉型發展留出了空間。
今年,要在統籌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做好10個方面工作:
(一)聚焦產業、企業、企業家,夯實轉型發展基礎
著力壯大新興產業。聚力打造半導體、光電、新能源、特種金屬材料、煤機智慧型製造、現代醫藥和大健康、節能環保、大數據融合創新八大標誌性引領性產業集群。加快建設“一園四鏈”半導體產業園,打造半導體產業集群。提升繁峙奧博、河曲燠晶矽光伏組件裝備製造水平,加快山西能際智慧型電源模組生產線項目建設,加快打造光電產業集群。依託定襄天寶、上電新能、海欣昊正等風電裝備製造企業,打造新能源設備製造、運用產業集群。推動利國磁性高性能取向矽鋼提升技術水平,加快南苑鋁業第二條生產線建設,實現由鋁錠生產向鋁鑄件、部件加工轉變,加快河曲5萬噸磷酸鐵鋰等項目建設,打造特種金屬材料產業集群。
發揮陽煤忻通、佳誠液壓等龍頭作用,實施原平興勝機械、東昌輸送機智慧型加工、冠榮智慧型油缸項目,推動煤礦機械向著大型化、智慧型化方向發展,打造煤機智慧型製造產業集群。加快天致生物GMP項目、培森生物新型疫苗研發生產、華邈藥業中藥飲片產業園項目建設,打造現代醫藥和大健康產業集群。加快屹米達土壤修復劑、正忠環保廢礦物油加氫精制、愛德林煤矸石及廢舊輪胎綜合利用、德潤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等一批項目建設,打造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圍繞“網、智、數、器、芯”,加快5G網路布局和普及套用,年內建成基站1000座以上,實現全市重點區域連續覆蓋;城市公共資源向5G開放。積極培育信創主體,發展信創產業;推動智慧礦山、遠程醫療、智慧城市、智慧文旅建設,繼續加快城區路燈冗餘電量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推進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節點建設;有序推進企業上雲,打造大數據融合創新產業集群。
不斷發展壯大文旅產業、康養產業,加快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整市試點創建,加快建設三個一號旅遊公路,推進五台山、雁門關、蘆芽山、老牛灣等重點景區提質升級,啟動忻州古城、靜樂天柱山創建國家4A級景區工作,培育39個省級旅遊扶貧示範村,再創建一批“黃河人家、長城人家、太行人家”,真正把文旅產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聚力打造六大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認定一批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縣縣打造特色農業產業園,新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200個以上。搶抓全省把“山西藥茶”打造成中國第七茶系的難得機遇,提高寧武、五寨毛建茶、五台山金蓮花葯茶和岢嵐沙棘藥茶、繁峙亞麻籽膠囊等食藥同源產品及功能食品市場化水平,發揮“中國雜糧之都”產業融合園區、國家級雜糧市場、山西(忻州)雜糧出口平台作用,讓忻州小雜糧更好走向國際國內大市場。圍繞每個產業,認真布局產業鏈、構建利益鏈、培育要素鏈、組織供應鏈、配備銷售鏈、最佳化創新鏈、制定政策鏈、建設人才鏈。
加快提升傳統產業。煤炭產業要提高先進產能占比,退出2座產能60萬噸/年以下煤礦,煤炭產量保持在7000萬噸左右。電力產業實施三峽新能源忻州千萬千瓦級綠色能源基地及送出通道項目,建成晉能保德王家嶺2×66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及其500千伏送出項目,推進偏關2×110萬千瓦火電及配套新能源項目前期工作,全力推進220千伏繁峙滹源等9項及110千伏原平景明等13項電網工程,積極爭取晉北—浙江±800千伏換流站項目建設,加快最佳化電網網架結構。焦化產業加快忻州禹王134萬噸/年“上大關小、提檔升級”改造項目與111萬噸/年新建項目、岢嵐道生鑫宇升級改造項目進度。鍛造和鑄造產業推進綠色化、標準化、智慧型化發展,加快管家營、寶航重工、恆躍、華悅、久力二期球團等項目建設,推進寶山礦業20萬噸精密鑄件及100萬噸鑄管加工項目啟動,打造“采—選—冶—鑄”為一體的產業鏈。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動省市民營經濟30條落實落細,降低民間資本進入重點領域門檻,破除民營企業發展的“玻璃門”“旋轉門”“彈簧門”。用足用好國省應對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忻材忻用”支持力度,加快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達產達效。支持省級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培育“小升規”企業50戶以上。支持民營企業建立研發、行銷、管理團隊,推動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由家族式、作坊式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跨越。
不斷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堅持推進“九個一批”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將神達、城鄉建設、滙豐三個公司培育成能源產業集團、城鄉建設集團、類金融控股集團,充分發揮市國資、市工貿、市能交建、市物資儲運等資產經營公司作用,完善以上述三個集團為龍頭、資產經營公司共同推動市屬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3+N”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體系。有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持續完善國資監管體制,從管企業向管資本為主轉變。做好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收尾工作,實現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有效培育企業家隊伍。尊重企業家的市場主體地位,尊重企業家的依法抉擇,支持企業的依法發展,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尊重企業家的社會地位,充分營造尊重企業家、尊重創業者的社會氛圍,真正讓創造財富的人有尊嚴、受尊重。真正為企業家幹事搞好服務,持續為企業“減免緩幫扶替”,為企業提供平等競爭的機會,形成企業家創大業、幹部創事業、民眾創家業的競進局面。
(二)突出項目為王,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搞好項目策劃儲備。著力在重大政策解讀中謀劃項目,在滿足市場需求中謀劃項目,在促進資源轉化中謀劃項目,在發揮區位優勢中謀劃項目,圍繞人才謀劃項目。加快推進新增中央投資項目、國開行戰疫情穩投資補短板項目、農發行補短板穩投資支持復工復產重點項目、專項債券項目落地實施。全力爭取實施一批“新基建”項目,謀劃一批迫切需要的PPP項目,全市項目儲備投資達到固定資產投資的2.5倍、轉化率達到30%以上。
健全項目推進機制。建立“七個一批”機制,動態管理、滾動推進、閉環高效。壓實政府推進、單位實施、部門服務、屬地保障“四個主體”責任,健全分級抓項目工作機制、黨政領導包聯制度、縣(市、區)長聯繫“一園六企”制度。落實要素保障機制。建立健全重點項目調度制度。繼續開展項目觀摩,實行重大產業項目ABC分類考核。做實六項常態化機制,做到入企服務常態化,通過建賬、理賬、對賬、交賬、算賬“五賬法”,拿結果說話,在項目建設主戰場比實績、論英雄。
擴大項目有效投資。全年爭取實施技改項目100個以上、續建項目340個左右、新開工項目400個左右,累計投資達到總投資的60%以上。轉型項目方面,重點實施73個新興製造業項目、39個新能源項目、48個文化旅遊項目、3個溫泉康養項目。基礎設施項目方面,開工集大原高鐵、太原西北二環高速,雄忻高鐵力爭年內開工,實施國道108線砂河至石嶺關段改建工程、國道241線石家莊—東寨段拓寬工程,加快寧武縣城西外環建設,加快國道338線原平過境改線工程和國道336線偏關縣城過境改線工程建設,新改建“四好農村路”2312公里,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積極推進代縣、繁峙、河曲、保德等7個通用機場建設,全力抓好縣域小水網工程。社會民生、生態環境項目方面,重點推進城中村、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抓好安置小區建設,統籌推進綠色礦山土地復墾綠化等生態環保重點項目。
提升招商引資水平。轉變招商理念,既注重招商引資,又注重選商引資,把有限的優質資源配置給最有希望的項目。創新招商方式,用好招商圖譜,完善招商項目儲備庫,充分發揮縣市招商服務中心作用,加大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小分隊招商、上下游招商力度,實行“點對點”、“一對一”招商。大力倡導契約精神,不斷提高招商引資的精準性、有效性。突出重點招商,以京津冀、環渤海、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為重點,深入開展以八大標誌性引領性產業集群和六大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為重點的產業招商活動。全年招商引資簽約項目總投資1100億元以上,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率達30%,為落實“四為四高兩同步”提供有效的項目支撐。
挖掘消費潛力。積極擴大居民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培育壯大線上新型消費、升級消費,促進大型消費商圈建設。推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發展。積極培育電子商務龍頭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新業態。完善農村和農產品流通網路,加快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覆蓋範圍。深入實施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大力發展中介諮詢、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有效促進育幼養老、家政服務、健康休閒等生活性服務業高品質、多樣化。積極招引全省性、全國性乃至國際性會議、會展、論壇、賽事在忻州舉辦,增加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規範消費市場秩序,讓人民民眾安全消費、放心消費。
(三)厚植創新生態,提升創新能力
培育創新文化。培育創新精神,表彰創新典型,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建立求賢若渴、求新求變的鮮明導向。實施審慎、包容、彈性監管,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推進思想觀念的與時俱進,確立一切發展要素都是寶貴資源的新型資源觀;確立機遇要靠自己去把握,機遇蘊藏在挑戰中的新型機遇觀;確立 “人人都是人才、人人可以成才、只要為忻州作出貢獻的就是人才”的新型人才觀;確立只要從事交換行為的勞動就是就業的新型職業觀;確立但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新型資產觀;既要追求“有心栽花花能成”,又不放棄“無心插柳柳成行”。
強化理念創新。樹牢開放理念,用“地球村”、“一體化”的眼光看問題;樹牢市場理念,堅持市場化導向,發揮好“無形的手”的作用;樹牢競爭理念,發揮比較優勢,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不斷超越自己;樹牢法治理念,堅持一切工作在法治範圍內活動;樹牢合作理念,適應現代經濟和現代產業體系發展需求,抱團取暖、合作共贏;樹牢誠信理念,把誠信作為真正的金字招牌,致力打造誠信忻州;樹牢規則理念,學習規則、掌握規則、熟悉規則、運用規則,積極參與制定規則,最終占領競爭的制高點。
深化科技創新。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全市科學技術大會精神,發揮好企業主體作用、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部門協調配合作用,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做好科技成果轉化,以科技創新推動全市各領域、各行業的全面創新、主動創新,不斷厚植創新生態。開展企業技術創新發展三年行動,實施創新平台提質增量、創新合作深化覆蓋、創新項目擴規拓展三項工程,推進關鍵技術研發、技改項目實施、技術推廣示範三類項目。深化項目審批、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在市重大科技創新計畫中探索建立以企業創新需求為導向的科技計畫立項機制。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積極構建“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創新體系。
實施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畫,力爭實現高新技術企業縣級全覆蓋。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新建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2個市級重點實驗室、4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用好省市兩級技改資金,加大企業技術研發支持力度,推進規上企業研發機構研發活動全覆蓋,建設10戶以上市級、1戶以上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加大“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培育力度,新建3個省級眾創空間、1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新培育市級星創天地3家以上,爭取國家級和省級星創天地創建有新突破。
深化金融創新。緊盯轉型項目建設和民營企業發展,實施政銀企精準對接,全年新增各項貸款120億元以上,應急周轉保障資金投入在落實“支持民營企業30條”的基礎上逐步增加。加大直接融資的力度,推動各類基金企業落地,推進民營企業、農業龍頭企業、小微企業在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爭取“主機板”、“新三板”、“科創板”上市實現突破。籌建成立忻州企業徵信服務有限公司,搭建地方徵信平台,大力支持民營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完成偏關縣、代縣農信社改制。
集聚人才創新。深入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引深職稱制度改革,推動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人才培養制度的有效銜接。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用才、項目引才”,積極引進各類高端人才,培養、選拔、使用好本土創新創業人才,集聚忻州籍在外優秀人才。完善優秀專家人才聯繫服務制度,落實好住房、子女就學、家屬隨遷等政策,真正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激發高質量轉型動力活力
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加快煤炭“減優綠”步伐,開展煤礦智慧型化改造、綠色開採技術試點示範。加大河曲區塊煤層氣勘探力度,建設保德—河曲省級煤層氣規劃礦區,打造河東煤層氣基地。統籌推進原平LNG儲氣調峰設施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非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加強儲氣調峰能力。加快電力外送基地建設,全面做好“晉電送浙”前期工作。加快已核准風電項目及其配套輸出工程建設,確保年內併網發電,開工代縣、偏關、原平3個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和原平垃圾發電項目,爭取神池、五寨2個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建成併網,推廣風、光、地熱供暖項目,推動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再上一個新台階。
深化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強化主戰場定位,更好發揮開發區的主引擎作用。推動忻州經濟開發區儘快建成國家級開發區,做強原平、繁峙兩個省級開發區,做大定襄、岢嵐、靜樂三個新批省級開發區,加緊籌備啟動神池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區,加大省級開發區的申報設立工作力度,設立五台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區,爭取設立代縣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和河曲經濟技術開發區,著力在全市形成依託開發區轉型升級的競進態勢和爭相發展的良好局面。持續引深“三化三制”改革,推廣開發區+管理運營團隊模式,負責開發區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管理運營,引進培育開發區運營專業團隊和人才。認真謀劃好各開發區的產業定位、產業布局、產業發展,在精、專、特上下功夫。
堅持多規合一,把各開發區總體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及時完善專項規劃,支持各開發區(園區)開展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完善歷史用地手續,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提升承載能力。適度超前搞好各開發區路、電、水、熱、氣、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步配套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公共設施,建設標準廠房42萬平方米。全面落實用地、用電、用氣等優惠政策,不斷改進要素供給,切實降低要素成本。深化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推行全程領辦代辦機制,提供良好政務服務。複製推廣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經驗,進一步理順各開發區的財政、土地、環評、人員聘任以及有關屬地的體制機制,做到財政獨立、土地指標直接下達、人員自主聘用,成為經濟發展的獨立作戰單元。強化投資強度、產出強度、稅收強度考核,不斷提升開發區可持續發展能力。
引深農村綜合改革。繼續完善農村承包地制度,做好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政策銜接。穩慎開展農村宅基地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有序規範農村承包地土地經營權流轉,引導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入股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強基層農經體系建設,做好農經體系改革試點。推進農村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改革。嚴格農用設施用地管理,持之以恆抓好“大棚房”清理整頓。
加快城鄉污水處理運營體制改革。堅持一體布局、全域推進,加強上下聯動,推動政策協同,鞏固第一批污水處理廠移交接管成果,加快神達潔源公司按新的體制穩定運營,為其餘污水處理機構分批分類實施改革積累經驗,確保成熟一個改革一個,改革一個成功一個。壓實政府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市場化運營主體責任,進一步完善城鄉污水處理規劃體系,加強管網設施維護和系統改造,規範污水處理費用徵收管理,強化財政預算經費保障,啟動中水利用規劃編制,實現標準化建設、專業化運營、集聚化管理,用同樣的投入實現更好的成果,最終實現效益倍增,努力為全省趟出一條全市域城鄉污水處理運營的新路子。
提升質量標準改革水平。實施質量強市戰略,更好發揮市長質量獎的激勵作用,引導企業、社會團體制定嚴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團體標準,全市企業產品標準公開率達到80%以上。以國家級、省級標準化示範試點為依託,充分發揮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職能,提升各行業領域標準化建設水平。加快推進忻州小雜糧有機旱作標準化示範市創建,提升國家法蘭鍛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山西省雜糧質量檢驗中心檢測能力。
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堅持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最佳化布局結構,深化經營性事業單位改革,實現涉改事業單位從“改頭換面”到“脫胎換骨”的根本轉變,真正改出事業,改變養人,改進治理,不斷提升事業單位支撐事業發展的能力,年內如期全面完成市直事業單位改革任務。
(五)加快城鎮化、再城鎮化步伐,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充分發揮中心城市龍頭帶動作用。瞄準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創新型城市,搶抓中部盆地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機遇,加快忻州主城區四大板塊建設。忻州主城區南部晉北生活體驗區重點圍繞古城活化運營,實施南北大街北段改造、北城牆修復、長城博物館建設,新建環古城公園和生態停車場,探索建立經營場所星級評價機制。中部雜糧融合示範區重點圍繞強化培育市場主體意識,加快引入研發、加工、行銷主體,竣工國家級雜糧市場、忻州海關綜合服務中心、山西省雜糧檢驗檢測中心、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科技創新區綜合實驗樓主體工程。北部溫泉康養區重點加快雲中河景區4A級旅遊景區升級改造,投運北岸休閒娛樂區、會展中心,加快建設高端公共溫泉康養運動區、生態停車場和採摘園、戶外綜合拓展區、溫泉風情街,開工南雲中河王家莊—東馮城段生態修復綜合河道治理工程,推進南雲中河生態修復PPP項目。東部新興產業集聚區抓緊抓實半導體產業園,加快實施誠壹生物科技、上海風電設備製造、奧明真空玻璃等一批項目,真正以四大產業板塊驅動忻州主城區產城融合進入一個新階段。推動建成區路網提升改造,完善城東路網,開展到太原、原平、定襄第二通道準備工作,配套公共服務,鞏固“創園”成果,搞好“創衛”複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持續推動生態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集中力量完成城區基礎設施、市政重點工程和“兩下兩進兩拆雙修一提升”專項行動、“三零”單位創建工作任務,不斷提升城市品質。
加快大縣城建設。緊緊圍繞“336”產業布局,推動人口跟著產業走、跟著城鎮化走,著力構建順應城鎮化發展規律、符合忻州實際的大縣城體系。推動定襄縣按撤縣設區的要求實施空間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原平市圍繞忻定原一體化實現交通通暢、產業互補、要素共享,繁峙縣以縣城和砂河鎮為核心集聚發展,代縣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依託實現城西城東的差異化發展,五台縣提高縣城產城融合水平並加快東冶、豆村等中心鎮建設,寧武縣統籌推進縣城、東寨鎮、陽方口鎮發展以及工業布局、文旅產業發展,靜樂縣打造太原後花園、忻州特色縣、鄉村橋頭堡,神池、五寨、岢嵐縣形成以縣城為區域中心的人口、產業集聚態勢,河曲、保德縣加力門戶建設和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偏關縣儘快創建文化旅遊產業園。加快補齊縣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引導人口有序向縣城集聚,增強城鎮對鄉村的帶動能力,走出富有各縣特色的城鎮化路子。
實施鄉村區劃調整。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加快形成以忻定原同城化為核心、縣城為區域中心、重要生產經營活動點為基礎的新型城鄉格局。完成忻府區西張鄉、紫岩鄉合併設立西張鎮,五台縣石咀鄉撤鄉設鎮,代縣雁門關鄉撤鄉設鎮,繁峙縣撤銷橫澗鄉設立平型關鎮,河曲縣撤銷沙泉鄉、趙家溝鄉合併設立沙泉鎮、舊縣鄉撤鄉設鎮,偏關縣水泉鄉撤鄉設鎮等鄉鎮區劃調整工作。統籌研究具有重要區位和產業優勢需不斷做大做強的村、具有特定區位和產業優勢能維持現有規模的村、需要由行政村轉變成生產經營活動場所的村、具有歷史文化風貌可以演變成一個鄉村旅遊點的村以及以退耕還林、生態保護為主,實行人員退出、村莊拆除、土地復墾的村5類村莊情況,再合併一批行政村,使全市行政村數保持在2700個左右。
推進鄉村振興。繼續堅持以戶為核心、以合作社為基礎、以鄉村為依託、以產業為抓手、以政策為槓桿、以發展為根本,抓好家長、社長、村長“三長”和產業體系、政策體系、品牌體系“三個體系”,不斷完善鄉村產業振興的利益連結機制。全面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和糧食安全生產責任制,抓好農田水利及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年糧食播種面積保持在639萬畝以上,糧食總產穩定在19億公斤以上。推動生豬規模化項目落地投產,抓好重要農畜產品穩產保供。紮實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申報創建第三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推進忻府區、原平市、岢嵐縣等縣(市、區)農村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完成2.25萬座戶廁改造任務,投運3個、建設6個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施32個行政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開展200個村莊農村建築特色風貌整治,推動“兩下兩進兩拆”向縣城和城鄉結合部延伸。構建“三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抓好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
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樹立內陸和沿海同處開放一線的理念,加快融入京津冀聯動發展。主動對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積極承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繼續推動五台山航空口岸開放,促進通關便利化,發揮航空口岸橋樑作用,促進我市外向型經濟發展。加快忻州海關建設,爭取早日開關。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大國企混改、能源、高端製造、服務業等領域對外開放力度。複製推廣自貿區和深圳前海自貿片區經驗。積極參加各類國際展會,加強國際友城合作。
(六)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樹牢“交總賬”“軍令狀”意識,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統籌開發式扶貧和保障性兜底,確保0.43萬剩餘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認真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政策總體穩定,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完善產業帶貧益貧機制,加強生態扶貧,強化產業扶貧,推進消費扶貧,深化扶貧扶志,做好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紮實推進拆舊復墾,抓好扶貧資產管理。關注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等重點群體,強化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落實“忻保障”政策,建立健全精準防貧保障機制,確保穩定脫貧不返貧。全面排查整改“三落實”“三精準”“三保障”方面的突出問題,做好摘帽縣退出抽查、脫貧攻堅督查、脫貧攻堅普查、脫貧成效考核“三查一考”。堅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探索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考核、經得起檢驗。
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不斷深化“調產、控煤、治企、管車、抑塵”措施,嚴格“兩高一危一化”項目環境準入管理。加大城市建成區及周邊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和關閉退出力度,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分類處置。穩步推進城鄉清潔取暖,開展民用生物質和潔淨煤清潔取暖試點。加快煤炭等大宗貨物“公轉鐵”,加強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強化“忻定原”3個列入太原及周邊(1+30)區域縣(市、區)的聯防聯控,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打好碧水保衛戰。全力攻堅汾河流域污染治理,統籌推進黃河水資源保護、水資源利用、水污染治理,力爭實現地表水國考斷面全部退出劣Ⅴ類。打好淨土保衛戰。深化綠色礦山創建,推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調查,推進土壤污染治理修復,加強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
持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積極防控信用風險,有效防範網路金融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等各類非法金融活動,高效穩妥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嚴格政府債務管理,加強防控債務風險,用好舉債手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加快“信用忻州”建設,營造良好信用環境,打造優良的金融生態。
(七)堅持高標準保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持續推進生態修復治理。推行“林長制”,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持續推進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重點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大林業生態工程。有序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加快推進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進一步壓實各級河(湖)長職責,大力推進汾河、滹沱河、桑乾河、大清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加快實施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完成102.9萬畝水土流失治理任務。完善河曲龍口引黃灌溉剩餘工程,爭取西山沿黃提水灌溉工程早日全面投運,至少再開工建設1座小水網調蓄水庫,推進其餘水庫和公共輸水工程前期工作。
全面推進資源能源集約節約高效利用。落實資源有償使用、總量管控和全面節約制度,健全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標準體系。推進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建設,加強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和泉域水環境審批管理,實施節水獎補、水權交易政策,提高用水效益。鞏固提升5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標準。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耗線上監測系統建設,引深企業能效對標活動,強化重點領域節能管理。全市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69%。開展綠色建築專項行動,全面推進忻州城區、原平市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建設。積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讓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居住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不斷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完成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建立健全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分類管控機制。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探索推進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擔保貸款試點,引導社會資本流轉林地經營權。完善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機制,落實生態補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逐步健全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
(八)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為高質量轉型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堅持不懈抓好安全生產。牢固樹立紅線意識,不斷強化敬畏心理,全面落實“四鐵”要求,壓實黨委、政府領導責任,嚴格部門監管責任和鄉鎮屬地責任,推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員工崗位責任,扣緊安全生產責任鏈條。強化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措施,紮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畫和安全生產大檢查,突出抓好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和森林防火。深化科技強安專項行動。建立煤礦本質安全水平分類監管制度。強化安全監管執法,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健全應急管理體系,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和應急物資儲備,完善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救援演練,不斷提升應對各類風險和突發事件的能力。持續推進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七進”工作,營造全社會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氛圍,著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水平。以“三零”單位創建為抓手,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完善矛盾多元化解機制,改進信訪調解維穩工作,嚴防群體性事件、突發性事件,決勝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化禁毒人民戰爭,持續鞏固“掃黃打非”工作良好態勢,加快推進“雪亮工程”建設,加快推進立體化、信息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各類網路違法犯罪,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忻州。健全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責任制,確保不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件。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持續加強雙擁、退役軍人服務管理工作。更好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紮實做好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紅十字和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援疆、氣象、地震、人防、防災減災救災等工作,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九)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提高人民民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抓好就業增收。落實“人人持證、技能社會”要求,深化全民技能提升培訓,經培訓取得相應證書的勞動者達到5.1萬人次。建成投運市人力資源市場,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能力。靠技能提高工資性收入,靠創業提高經營性收入,靠改革增加財產性收入,靠政策增加轉移性收入,著力增加居民收入。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深化教育振興。健全學前教育體系,全市學前教育普及率達到95%。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快中學向縣城集聚、國小向鄉鎮以上集中。調整最佳化普通高中辦學規模,推進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建設5個省級實訓基地和3個省級重點專業。最佳化教育資源布局。忻州市區啟用龍崗國小、和平國小、長征國小西校區,竣工忻州高級技工學校新校區,加快忻州師院新校區建設進度,開工忻州十四中和雁門國小。規範民辦教育,辦好特殊教育。精心做好疫情防控背景下相關年級段學生開學準備工作,確保“一聲令下如期開學”。
加強社會保障。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畫,基本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和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的目標。提高基本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待遇。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和被征地農民養老補貼。認真落實疫情防控期間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有關政策,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落實到位。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制度,加快醫保支付方式和藥械集中招采改革。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每人每月再提高30元。認真做好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志願服務等工作。
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大力推動疫情防控工作由應急狀態向常態化、精準化轉變。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堅決守住疫情防輸入、防反彈、防進京底線。深化“136”興醫工程和縣鄉醫療一體化改革,紮實推進三醫聯動、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加快郭應祿無創微能量研究院忻州臨床基地建設,開工市第三人民醫院、市公共衛生中心、市婦幼醫院兒童康復大樓、市第二人民醫院門診綜合大樓。做好婦幼健康服務工作。繼續推進中醫藥發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做好體育場館和市體校建設前期工作。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引深文明守望工程、文物保護利用工程、鄉村文化記憶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竣工“五館一院”,推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加大非遺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培訓培養力度。縣級融媒體中心年內建成。提升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公共服務能力,完成志鑒“兩全目標”。舉辦第十屆“梨花獎”舞台藝術大賽。辦好省政府10件民生實事。
(十)切實改進政府工作,不斷引深“六型”政府建設
加強政治建設。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政府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始終保持政府工作的正確方向。
扭住“六個著力”。著力打造穩定的法治環境,把嚴格依法辦事作為最大的誠信品牌,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著力構建規範的市場秩序,重視消除各種障礙,確保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建設順利推進。著力提供良好的政務服務,不斷激發市場活力、發展潛力和民眾的創造力。著力強化有效的要素供給,確保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公平使用生產要素、參與市場競爭。著力解決存在的具體問題,真正見人見事、見根見底、注重實際效果。著力弘揚先進的文化,造就事在人為、主動作為、奮發有為的良好導向和濃厚氛圍,推動忻州發展態勢越來越好、創業環境越來越優、人居環境越來越佳。
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按照“一朵雲、一張網、一平台、一系統、一城牆”的總體要求,開展“五減”專項行動、“一網通辦”提速行動、“四個一”改革行動、創新審批專項行動、企業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服務行動、政務服務提質行動等“六大”行動,攻堅政府系統幹部隊伍的素能提升。推進市級政務網路整合,建設市本級的信息中心,加強政務數據的統一管理、打破數據孤島,形成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統一網路體系。完善一體化線上政務服務平台,最佳化“一網通辦”流程,推動更多事項實現“全程網辦”“一次不用跑”。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按照“三對”“六最”要求,開展營商環境升級專項行動,做好全市域營商環境評價,力爭忻州營商環境進入全省第一方陣。拓展深化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探索推行核准制項目承諾制。完成市縣兩級和省級開發區“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推進行政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就近辦”。推動工程建設項目線上審批監管系統市縣全面套用,審批時限壓縮至100天以內。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繼續壓縮不動產登記時限。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加強“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推進跨部門聯合監管,創新“網際網路+監管”,強化信用監管。加快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標準化建設,完善市縣政務服務大廳“好差評”系統,發揮好“12345”政務服務熱線平台作用。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關鍵在行政。依法是為了更好地行政,決不能以依法為藉口,為不行政找理由,不斷提升政府系統的執行力、創新力、戰鬥力。推動重點領域立法,完善規範性檔案公正性、合法性審查機制,依法辦理行政複議和應訴案件。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及時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社會、民眾、輿論監督,強化審計監督。強化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紮實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樹牢過緊日子的思想,進一步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全力做好“三保”工作。
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政。深入學習貫徹《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強化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反對“四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深入整治“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不作為、慢作為、懶作為、亂作為等“微腐敗”,確保公權為公、用權為民。注重正向激勵,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政務水平,用好“13710”政務督查督辦手段,“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抓落實,不斷以忻州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造福民眾。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大道至簡、實幹為要。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市委領導下,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為把我們共同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繼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