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州市審計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現公布廣州市審計局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由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收費情況、申請行政複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8年廣州市審計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 類型:年度報告
一、概述
2018年,本局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市政府關於政務公開工作的要求,依法依規開展政務公開工作,立足審計工作實際,積極開展審計信息公開,促進了社會公眾了解審計、支持審計。
2018年,本局認真落實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著力加強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和解讀回應工作,全面公開財政預決算信息,2018年9月在向人大常委會匯報審計工作報告後,同步公開審計工作報告全文及解讀,發布報告相關審計結果公告23篇。著力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審查工作和政府網站建設管理,修訂了《廣州市審計局政府信息公開實施辦法》,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規範政府信息公開程式,突出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強化網站用戶信息保護機制。強化政府網站建設管理,在“廣州市政府數據統一開發平台”實施數據共享,在本局政務網站開設專題欄目“數據發布”。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組織開展新聞信息宣傳工作培訓,對全市審計機關開辦的各類新聞媒體進行了摸底和清理,全年未發生負面輿情。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本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64條,其中:1.組織機構類信息5條;2.部門檔案類信息16條;3.動態類信息188條;4.財政預決算信息8條;5.其他信息47條。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發布政府信息情況:通過政府網站發布信息262條,通過新聞媒體發布信息2條。
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2次。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情況:發布審計工作報告解讀1篇和政策解讀1篇。
2018年,本局接待中央媒體採訪兩批次,人民網專題報導“廣州審計:做好‘五個服務’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在《中國審計報》頭版頭條刊發“採納審計建議------廣州市停止運營公共腳踏車項目”;在廣東省審計廳政務網站“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審計機關成立35周年”專欄刊發廣州審計機關“高舉改革旗幟爭做時代先鋒”專題稿;參加省審計廳組織的民生熱線新聞宣傳活動。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本局共收到信息公開申請6宗。其中,網上申請4宗,占66.7%;信函申請2宗,占33.3%。
答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共6宗。其中,不同意公開3宗,占50%;申請信息不存在2宗,占33.3%;其他答覆情形1宗,占16.7%。
四、政府信息公開收費情況
根據國家部委有關規定,自2017年4月1日起,本局依申請公開不收取費用,包括檢索費、複製費(含案卷材料複製費),郵寄費。
五、申請行政複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2018年度未發生針對本局的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行政複議案和行政訴訟案。
六、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當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要存在問題有:一是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局限於政務網站,暫時沒有充分運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以及召開新聞發布會等形式進行政府信息公開和新聞宣傳。二是在運用客觀數據、生動實例等進行政策解讀方面存在不足。
2019年,本局將運用微信、召開新聞發布會等形式發布本單位工作信息,同時進一步採用多種形式開展政策解讀。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數量
主動公開信息數
264
其中:1. 組織機構
5
2. 部門檔案
16
3. 動態類信息
188
4. 行政職權類信息
0
5. 財政預決算信息
8
6.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類信息
0
7. 其他信息
47
附表2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數量
依申請公開信息總數
6
其中:1. 網上申請數
4
2. 信函申請數
2
3. 當面申請數
0
4. 傳真申請數
0
5. 其他形式申請數
0
對申請的答覆總數
其中:1.同意公開
0
2.同意部分公開
0
3.不同意公開
2
4.不屬於政府信息公開範圍
1
5.非本機關或信息不存在
2
6.與生產生活科研需要無關
0
7.申請內容不明確
0
8.其他
1
附表3
申訴情況統計表
單位:件
指標
數量
行政複議數
0
行政訴訟數
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