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十六至十七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5十六至十七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是2015年11月19日-23日在廣東省博物館召開的研討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5十六至十七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
  • 舉辦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由廣東省博物館、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十六至十七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於2015年11月19日至23日在廣東省博物館順利召開。此次研討會與廣東省博物館“牽星過洋:萬曆時代的海貿傳奇”展覽相配套,議題包括沉船與水下考古、造船與航海、陶瓷貿易、海洋貿易物品等。本次研討會得到了國家文物局、廣東省文物局的關心和鼎力支持,來自美洲、歐洲和亞洲以及國內的36名學者參加了研討。
研討會的第一專題由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所姜波所長主持,學者們圍繞沉船與水下考古等議題展開研討。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Michael Flecker先生通過比較約1608年沉沒的“平順號”以及約1690年沉沒的“頭頓號”在船體、船載瓷器、手工製品等方面的異同,揭示了17世紀南海貿易的的狀況。韓國國立海洋文化遺產研究所的文煥皙和洪光憙介紹了韓國泰安馬島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和馬島四號沉船的最新發掘成果。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和歷史研究所羅伯特研究員通過介紹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的馬尼拉大帆船沉船考古項目和阿卡普爾科聖地亞哥港考古工作,闡述了馬尼拉大帆船的考古學研究對於16至19世紀太平洋地區貿易的貢獻。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所丁見祥副研究員介紹了沉船考古的原址保護、異地保護等的方法,並提出了對各種方法的評估和整體思考。
第二專題圍繞造船與航海等議題展開,由美國丹佛美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焦天龍博士主持。姜波以龍泉窯荷葉蓋罐、寶石和波斯釉陶為例,論述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與文化交流方式。廣東造船工程學會何國衛高級工程師對“海上絲綢之路”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闡述,指出海上絲綢之路中貿易是目的,航海是手段,船舶是載體,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應加強對航海及船舶等課題的重視。暨南大學歷史系羅小霞博士綜述了近二十年來明代造船與航海技術的相關研究情況。廈門大學歷史系劉淼副教授和周運中博士則分別分析了16至17世紀南海海域不同時期海洋貿易的面貌,以及明萬曆時期南澳島一帶的貿易情況。
第三專題圍繞陶瓷貿易等議題進行,由福建博物院栗建安研究員主持。深圳文物考古鑑定所吉篤學副研究員和深圳博物館副館長郭學雷研究員分別基於考古地層學和類型學方法對“南澳Ⅰ號”沉船的年代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南澳Ⅰ號”沉船的年代約在萬曆二年至萬曆五年(1574~1577年)之間,以及隆慶開海之際的不同觀點。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劉文鎖教授發表了香港九龍聖山遺址宋元時期的考古成果及相關問題探索。瑞士遠東藝術博物館館長Monique Crick女士通過菲律賓海域發現的“里納礁”沉船和“聖克勞斯號”沉船,分析16世紀初期東南亞的陶瓷貿易。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羊澤林副所長分析了全球化初期國內和國際大背景,通過福建漳州地區與泉州的德化地區豐富的瓷窯出土成果及沉船出水資料,闡述這一時期福建瓷業生產和外銷的面貌。
第四專題圍繞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物品展開,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廣東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慶新研究員主持。香港大學錢江教授闡述了萬曆時期中國商人在印度尼西亞爪哇西部以萬丹為中心的區域所進行的胡椒、陶瓷與白銀貿易及其社會影響。廣東省博物館黃靜研究員用豐富的實物資料,從茶、咖啡和朱古力等熱飲的傳入與飲用器具的定製,闡述了17至18世紀歐洲的飲食文化與中國外銷瓷器型的關係及其影響和發展。中山大學熊寰副教授依據文獻與考古資料,對17世紀到19世紀中國景德鎮和日本肥前古窯進行比較研究,並結合雙方瓷業的興衰作了論證。廣東省博物館白芳博士與中山大學歷史系黃超博士分別探討了廣州外銷茶和中國白銅貿易的相關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