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海上絲綢之路空間認知國際會議

2015年11月25日,“海上絲綢之路空間認知國際會議”在海南省三亞市開幕。此次大會以“空間觀測助力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主題,由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三亞市人民政府主辦,遙感地球所、中科院院士郭華東、三亞市市長吳岩峻任大會主席。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高棉、緬甸、寮國、菲律賓、斯里蘭卡、澳大利亞、荷蘭、加拿大、英國等28個國家的300餘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上絲綢之路空間認知國際會議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atial cognition of Maritime Silk Road
  • 開幕地點:海南省三亞市
  • 開幕時間:2015年11月25日
2015年11月25日,“海上絲綢之路空間認知國際會議”在海南省三亞市開幕。此次大會以“空間觀測助力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主題,由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三亞市人民政府主辦,遙感地球所、中科院院士郭華東、三亞市市長吳岩峻任大會主席。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高棉、緬甸、寮國、菲律賓、斯里蘭卡、澳大利亞、荷蘭、加拿大、英國等28個國家的300餘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開幕式上,郭華東首先致辭,指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將促進中國和東協以及其他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可以提升相關國家在海洋經濟、氣候變化、生態保護、遺產保護、防災減災以及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共同發展。他強調,對地觀測技術在應對自然資源枯竭、糧食安全、能源短缺、環境退化、自然災害、人口增長、城市規劃、全球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將會在“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以及“一帶一路”規劃和整體布局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亞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岳進在致辭中表示:“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三亞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三亞正在積極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在空間對地觀測等高新技術方面,積極支持構建空間大數據聯盟,發展遙感信息產業,打造綜合性空間信息技術基地。此次會議的召開將有力促進三亞相關產業的發展,並推動三亞更好地發揮“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戰略支點的作用。
大會科學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徐冠華指出,來自世界各國包括東協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與我國的專家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謀劃空間科技助力“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國際空間對地觀測領域以開放的姿態加強合作和共贏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國地球觀測領域積極回響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舉措。他強調,對地觀測技術具有巨觀、快速、準確認知對象的優勢,對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前期布局和巨觀規劃意義重大,對於從國家角度進行資源與環境格局的空間認知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保護監測中心主任Jon Hutton在致辭中表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是區域環境監測的重要機構之一,一直致力於研究環境穩定性。對地觀測技術在監測與緩和環境問題方面,是重要的技術和手段。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願意加強與中國及其他國家在環境監測領域的研究工作,特別是與遙感地球所的交流合作。  此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劉叢強、國際數字地球學會副主席Milan Konecny、中國科協國際聯絡部副部長王慶林、印尼遙感學會主席Dewayany Sutrisno、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種潤之 分别致辭,強調了對地觀測技術在“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的重要性,認為此次會議將促進專家學者加強在對地觀測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多邊合作。
開幕式講話後,3位學者應邀作大會特邀報告。
郭華東作題為“對地觀測助力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報告。他首先介紹了“絲綢之路”的發展歷史,並闡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內涵。他在介紹中國對地觀測技術的發展現狀時,指出對地觀測技術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生態環境監測、多尺度海洋遙感監測與模擬、災害監測、城市擴張、世界遺產地保護與監測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他建議可以通過對地觀測技術監測港口城市、海岸帶以及海洋等;利用對地觀測技術研究水資源競爭模式、農業結構和發展機遇的空間模式、城市群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生態系統的時空演化模式、“絲綢之路經濟帶”古代文化以及自然遺產時空分布等方面;在空間信息技術方面採用虛擬地面站、北斗導航系統以及數據處理技術;提出地球大數據計畫建議,建立數據共享系統與平台;建立地球大數據聯盟等五個方面實現對地觀測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斯里蘭卡亞瑟·克拉克現代技術研究所所長Sanath Panawennage以“空間觀測海上絲綢絲綢之路探索”為主題作報告,介紹了斯里蘭卡在“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作用,以及與中國建立的緊密合作關係,重點介紹了遙感考古在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方面的研究亮點和空間技術套用國際合作情況。Dewayany Sutrisno作題為“利用遙感技術跟蹤海上經濟”的報告,介紹了“絲綢之路”的歷史以及對地觀測技術在海上運輸、非法捕魚、自然資源開發與經濟價值評估等方面的套用,重點介紹了遙感技術在非法捕魚監測與經濟價值評估方面的作用,並介紹了印度尼西亞未來的衛星發展計畫。
大會為期三天。會議期間,將組織9個大會特邀報告、6場分會專題報告、2場圓桌會議、1場專題討論會。議題內容涵蓋數字地球和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對地觀測與海岸帶和海洋生態系統、對地觀測與資源環境監測和評估、對地觀測與港口和港口城市發展、空間技術在降低災害風險中的套用、對地觀測與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和旅遊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