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絲綢之路詩歌研討會

2014絲綢之路詩歌研討會是2014年5月25日下午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的研討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絲綢之路詩歌研討會
  • 舉行時間:2014年5月25日
開幕盛況,研討內容,共同倡議,

開幕盛況

2014年5月25日下午,由西安交通大學、陝西文碧峰旅遊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善水科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好學校網、詩歌網共同主辦的絲綢之路詩歌研討會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延河》雜誌主編閻安、著名詩人、陝西省詩詞學會副主席、文化學者商子秦、陝西文碧峰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成河、著名詩人遠村、李曉恆、中國金融作家協會理事楊軍、著名詩人、書法家張肖、著名評論家馬平川教授、以及郭芹納教授、金中教授、姚明今教授、黎荔教授、青年詩人王可田、趙凱雲、詩歌網主編何超鋒等30多位專家、學者、教授、詩人參加研討會。

研討內容

詩歌網主編何超鋒歷時半年主編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題詩選》,選登了從古到今,從起點到國內沿途各地,按時代、按流派、選編了絲綢之路沿線關鍵地方的詩歌。會議以此本詩選為基礎,共同研討絲綢之路古往今來的詩歌現象,此次研討會以弘揚中華詩歌文化為宗旨,以提高絲綢之路沿線(包括西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五省區,西南重慶、四川、雲南、廣西等四省市區)以及絲綢之路次中心帶——商洛市商於古道詩歌文化、旅遊文化的知名度、美譽度為目標,文化搭台,旅遊唱戲。與會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闡釋了絲路詩歌的釋義與概念、商於古道詩歌的發現和特點,深入對當下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尤其是詩歌如何與時代同步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共同倡議

會議倡議成立絲綢之路詩歌研究會,提出舉辦絲綢之路詩歌節,與會詩人共同簽署了《絲綢之路詩歌研究與創作倡議書》,以詩歌藝術的形式,詮釋絲綢之路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豐富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的文化軟實力。
絲綢之路詩歌研究與創作倡議書
絲綢之路是一條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歐亞大陸通道,象徵著古老文明的輝煌和夢想。絲綢之路不僅是物質貿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是中國文明和世界文明交流的臍帶。她不僅將五千多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傳至世界各地,也輸入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世界各民族相互兼容、兼收並蓄,豐富和發展了各自文化的內涵,對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估量。絲綢之路是中國人和全人類創造的奇蹟,都是中國和全世界共同的重要的文化遺產。新世紀呼喚絲路復興,新世紀呼喚絲路文化復興!
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商貿之路,也是一條詩歌之路。散落在絲綢之路上的詩歌,難以計其數。傳承與創新絲綢之路詩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中華詩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精髓,在民族凝聚力形成的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唐朝留下了詩,宋朝留下了詞,元代留下了曲,明清時詩歌沒有太大突破,與大眾文化漸行漸遠。20世紀漢語新詩浴火重生,但終不免步履蹣跚。進入90年代以後,隨著商業經濟的日益高漲,詩歌刊物發行量下降,很多詩人棄詩而去,詩歌逐漸小圈子化,在公共媒體上很難占據重要地位。
詩人曾是一個最富擔當精神的群體,詩人不能遠離時代和社會,就像人類不能遠離空氣和水。詩歌,也惟有行動起來才是力量。我們,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被稱做詩人,但我們至少是嘗試過寫詩的人,至少是愛詩的人。所以,我們對詩歌的發展應該有一種責任感。詩歌需要和生活緊密關聯,詩歌是最敏銳的文學先鋒。詩歌從來沒有走遠,優秀的詩歌,一直存在於人們的心靈之中,她是擔當、道義、關懷、仁慈、照亮和力量。
絲路精神的關鍵字在於連結,連結的不僅僅是東方和西方,也是地方和全球,古代和今天。追溯我國古代文學歷史,最能引起國人驕傲與自豪的,是唐五代時期各民族文學相互交融的盛隆景象,尤值得人們關注的是盛唐與中唐時期的各種樣式詩詞歌賦創作的大繁榮。究其空前活躍的箇中原因,不能不歸結於絲綢之路的開拓,漢胡詩文大融合帶來的原動力。因此,作為21世紀中國詩人要讓詩歌重新煥發光彩,必需重走絲綢之路,以開闊的世界性眼光,在歷久彌新的詩歌經典中,走出創意開出新詩的一條路,立足於文化匯通的包容性、複雜性與多元性,讓詩歌這種語言形式獲得新的生長空間。作為詩歌研究者,則要進一步推動對絲路詩歌文化積澱的發掘與研究,以實際行動直接參與並推動不同文化板塊的融匯交流。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詩歌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滋潤生命的雨露和照耀人性的光芒。詩歌站在人類精神世界的前沿,並且永遠與人類精神生活中一切永恆的主題緊密相連。
——為此,我們鄭重地建議:以絲路為脈絡,與絲路有關的城市和地區合作(國內包括西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五省區,西南重慶、四川、雲南、廣西等四省市區,國外包括伊朗、印度、埃及、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亞塞拜然、菲律賓、韓國、日本、新加坡等),以詩歌為媒介,連線起世界文化的橋樑,為建設絲路詩歌文化圈做出努力。
——為此,我們期呼籲國家有關部門、絲路沿線各有關省份和城市,研究並出台建設絲路詩歌圈的具體構想和方案,藉助於西洽會、歐亞論壇、西部文博會等平台,以文化為媒,重新連線中國與古代絲路曾經有過交往的所有國家和地區,以至更為廣闊的範圍,構建絲路詩歌文化圈,為中國和相關國家與地區、乃至全世界的文化和經濟合作,為構建全球各國的新世紀友好關係、保障和實現全人類的永續和平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當今全球語境下,以詩的名義,維護對生活的希望和信念,推進人類之間的關愛和尊重,創建語言的純潔和崇高,反對暴力和戰爭,締造人類多樣化的和諧共存,構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文化、人與人之間的詩意和諧。這是詩的責任,也是詩的使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