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主要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線亞、非、歐的古代陸上商業貿易路線。它形成於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幹道。它以西漢時期長安為起點(東漢時為洛陽),經河西走廊到敦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絲綢之路經濟帶
- 外文名: economic belt of Silk Road
- 合作國家:中國與哈薩克斯坦
2014年9月7日,在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提出一周年之際,上海社會科學院與哈薩克斯坦總統戰略研究所、首任總統基金會、納扎巴耶夫大學等高層智庫相關專家,於上海舉行“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哈學術研討會”,探討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中亞及沿線國家的合作前景與模式。
過去一年,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國與沿線各國進一步加強了互動與人員經貿往來,也進一步加深了合作友誼。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王戰認為,當前,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探討應該有更開闊的思路。如可探討是否可以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推動區域合作的深化,探討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聯盟的關係,探討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貿易、貨幣、旅遊等產業金融一體化合作問題。這些議題都還沒有完全破題,但均具有很大的合作研究空間。
與會專家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探討應有更開闊的思路,中哈合作互補性強、空間廣闊,當前需創新合作模式、體制機制,通過項目落地實現產業連線,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經貿往來、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等,實現構建共同繁榮發展的經濟帶目標。
哈薩克斯坦總統戰略研究所所長布拉·特蘇爾丹諾夫說:“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高瞻遠矚,是行動指南,我們要根據實際進展不斷充實和發展。”就具體合作領域而言,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基金會常務副主任謝爾蓋·達赫托拉夫認為:“中國對哈薩克斯坦的投資集中在能源和輕工、餐飲行業,基礎設施的投資空間還很大,哈中經貿合作互補性的潛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沿線的投資環境還需要進一步改善。”
據了解,2014年8月22日,上海社會科學院正式啟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並將與哈薩克斯坦教育科學部國際計畫中心簽訂合作協定,在訪問學者、留學生培養、國際研討會等多領域展開深入合作,為兩國的學者交流提供更多平台。在此基礎上,上海社會科學院還將與其他中亞國家開展國際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