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1年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會議: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 時間:2011年9月26日
- 市長:李志剛
- 性別:男
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過去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艱巨任務,面對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凍災害,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和來自多方面的嚴峻挑戰,我們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的監督和市政協的支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委的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富民強桂”新跨越目標和“保護灕江,發展臨桂,再造一個新桂林”戰略,堅持走農業穩市、文化立市、旅遊興市和工業強市之路,採取“四個非常”,狠抓項目建設和投資拉動,狠抓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抓緊推進桂林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和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建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開創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新局面,圓滿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科學發展三年計畫和市三屆人大各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五年來,我市先後榮獲“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智慧財產權工作示範城市“全國人口和計畫生育綜合改革示範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獎‘長安杯’”“全國法制教育先進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人民防空先進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先進地區“中國國際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獎”等榮譽。
(一)堅持科學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提升
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等12項主要指標實現翻一番以上,其中,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實現千億元和百億元歷史性跨越,分別由2005年的512.03億元、51.61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1103.56億元和121.08億元,年均增長13.5%和18.6%。地區生產總值增幅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由10.1%提高到11.0%,成為我市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時期。2010年,12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別由2005年的64.3%、41.8%上升為67.8%、47.0%,縣域經濟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1年1-8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680.55億元,同比增長10.7%,財政收入85.28億元,同比增長22.2%。
(二)堅持投資拉動,可持續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堅持項目帶動戰略,以“四大建設”為重點,實施重大項目623個,開工建設了“兩鐵五高三庫”等一大批事關桂林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2005年的198.73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908.56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717.77億元,年均增長35.5%。12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143.02億元增加到712.97億元,年均增長37.9%。累計新簽市外投資項目2783個,新簽項目總投資1629.14億元,市外到位資金1205.50億元,年均增長42.0%。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50家,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48.4%。這五年,是我市歷史上建設重大項目數量最多、規模最大、完成投資最多的時期。
2011年1-8月,投資力度繼續加大,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96.18億元,同比增長30.4%,完成重點項目投資359.10億元。
(三)堅持經濟結構調整,科學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
堅持把結構調整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在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三次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23.4∶36.5∶40.1調整為2010年的18.4∶44.6∶37.0,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
加快產業最佳化升級,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的現代工業快速發展。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園區經濟,工業經濟主導地位日趨凸顯。我市被批准為國家級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驗區。全市工業總產值由2005年的507.20億元提高到2010年的1254.29億元,年均增長19.9%;工業增加值由155.67億元提高到417.93億元,年均增長18.9%,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由30.4%提高到37.9%,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54.2%。優勢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以“五大五小”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高新技術產業逐步成為工業經濟的主導,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0%以上。太陽能光伏、軟體服務外包、動漫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可望成為我市工業經濟重要的增長點。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值超億元企業由61家發展到223家,其中10億元以上企業13家。工業投資快速增長,累計完成工業投資892.56億元,年均增長34.4%,完成技改投資528.39億元,年均增長50.7%,實施技術改造項目3000餘項,實施投資超億元項目100多項。園區建設成效顯著,全市已擁有國家級、自治區級開發區3個,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龍頭,西城經濟開發區、蘇橋經濟開發區為重點,八里街經濟開發區及各縣工業集中區共同推進的組團式產業集聚發展格局。
2011年1-8月,工業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86.12億元,同比增長37.9%。
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引領服務業不斷拓展。堅持以旅遊產業為龍頭,著力加快服務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第三產業快速發展。五年累計接待遊客8601.90萬人次,年均增長13.3%,實現旅遊總收入549.73億元,年均增長23.8%。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005年的164.78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391.53億元,年均增長18.9%。我市成為全國首個經國務院批准建設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的城市,完成了《桂林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上報工作,陽朔縣被確定為首批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縣。積極創新旅遊管理體制和經營模式,探索誠信旅遊體系建設,整合旅遊資源優勢,構築了以山水觀光、休閒度假、會展商務、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城市旅遊、鄉村旅遊、紅色旅遊等為主體的多元化旅遊產品體系。
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我市成為廣西唯一的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消費結構不斷改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機車下鄉等激活了農村消費市場,房、車、運動休閒、保健等新的消費熱點持續升溫。綜合交通運輸貨運總量、客運總量分別是2005年的2.85倍、2.78倍。郵電業務總量是2005年的6.09倍。信息傳輸、商務會展、社區服務、教育培訓等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區域性物流園區、配送中心和航空保稅物流園區抓緊規劃。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大大提高。
2011年1-8月,接待遊客1877.8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30.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2%、35.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3.51億元,同比增長17.8%。
提升特色效益農業,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由2005年的187.19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319.80億元,年均增長6.3%,養殖業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33.4%。糧食連年增產,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持續增加,居全區第一。10大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進一步壯大,以農產品、畜禽產品、林產品、水產品生產加工為主導的四大循環農業經濟體系基本形成,成為全國首批創建全國循環農業示範市。
2011年,我市夏糧再獲豐收,林業、水果、蔬菜、養殖業加快發展。1-8月,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7.58億元,同比增長4.4%,為完成全年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堅持城鄉互動發展,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以開發建設新區、疏解提升老城為重點,輻射帶動小城鎮和村(屯)建設,城鎮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鎮人口不斷聚集,全市城鎮化率由2005年的29.0%提高到2010年的39.0%,增幅高於全區3個百分點。
新區建設加快推進。完成了臨桂新區總體規劃、《桂林世界旅遊城概念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的編制上報工作。老城區連線新區的機場路改擴建工程竣工。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24條路網項目相繼開工,核心區“五縱三橫三環”路網基本成型。防洪排澇及湖塘水系景觀工程、中心公園等公益性項目啟動建設。創業大廈、“一院兩館”等一批標誌性建築封頂或即將封頂。原住民安置小區建設全面鋪開。一批旅遊、金融、商務、教育、工業等領域的項目進駐新城,為世界旅遊城的建設增添了新的活力。
老城改造成效顯著。實施了“三橋十路”“1212”工程等一批城市道路、橋樑、公園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工程,市區路網結構和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老城核心區臨街建築立面改造及道路和街區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面完成,城市品位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創建“全國無障礙建設城市”通過國家驗收,黑山植物園一期、訾洲生態公園建成開放,市政設施進一步完善。“兩江四湖”二期工程(桃花江、南溪河、小東江綜合整治)、秀峰區琴潭旅遊文化休閒園、雁山區科教園等特色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城市特色風貌進一步凸顯。
縣域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實施城鎮面貌改觀“三年行動計畫”,加快縣城老區基礎設施建設,開發拓展新區,城鎮綜合承載和服務能力提升。以桂黃公路沿線農副產品和物資集散流通為特色的城鎮群,以陽朔、恭城、興安、龍勝等旅遊業和生態農業為主的城鎮群,以各縣工業集中區為主的新興城鎮群,以桂梧公路沿線荔浦、平樂等高效農業和食品加工業為主的城鎮群發展迅速。以中心城市為核心,中小城市、特色鄉鎮協調發展的桂北城鎮群逐步形成。
新村建設和老村改造紮實推進。五年累計投入10.63億元,完成20戶以上自然村(屯)新農村建設規劃編制10620個,建設新農村試點355個,其中“普惠制”新村155個。7021個自然村完成村內道路硬化。加快村(屯)改造步伐,完成167個少數民族村寨防火改造,並通過自治區驗收;對灕江兩岸、景區景點周邊、城鄉結合部、重要公路沿線的19658戶住房和32個村(屯)進行立面改造、村容風貌綜合整治,農村居住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堅持建設與管理並重。加快市政、園林、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的改造、建設和管理,深化拓展“城鄉清潔工程”,市區“五亂”治理成效顯著。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加強集貿市場、專業市場和周邊環境及道路整治,城市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提升。榮獲自治區第六、第七屆城市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南珠杯”競賽特等獎。
(五)堅持環境保護優先,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進一步凸顯
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理念,以建設生態市為目標,以科學保護灕江為重點,大力開展節能減排,積極發展循環經濟,不斷強化綜合整治,環境質量繼續在全國保持先進水平。完成《桂林生態市建設規劃》及12縣《生態縣建設規劃》編制。全面啟動科學保護灕江“六大工程”“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桂林市防洪及灕江補水樞紐工程,灕江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桂林節水型城市複查及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複試點工作通過國家驗收。全市森林覆蓋率68.93%、城市綠化覆蓋率44.3%,居全區前列,可建沼氣池入戶率78.91%,繼續位居全區第一。耕地保護、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地質災害整治考核位居全區前列。全面完成或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市本級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90.4%,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12個縣全部完成污水處理工程建設。
(六)堅持以人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加強
2010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49元,比“十五”期末增加8681元,年均增長14.1%;農民人均純收入5487元,增加2484元,年均增長12.8%,增幅均高於全國、全區水平。
突出解決就業問題。全面開展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著力建設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積極實施“全民創業技能培訓計畫”“百萬農民培訓工程”和“返鄉農民工技能培訓行動”,大力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幫扶零就業家庭及“4050”等困難群體實現就業和再就業,五年累計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1.1萬人,新增城鎮就業31.6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目標以內。
努力構建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100%,養老待遇人均翻一番;9個縣列入國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35萬多60歲以上農村居民領取基本養老金。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92.0%,失業保險覆蓋率95.12%。實現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蓋,成為廣西第一個全面建立和實施農村低保制度的城市。率先在全區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制。救災救濟工作及時有力,五年累計支出災害救助資金3.26億元,緊急轉移安置災民79.2萬人次,救助受災民眾585.1萬人次。民政優撫對象得到妥善安置和救濟。
堅持辦好為民辦實事工程。累計籌集資金90多億元,實施了60多項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重點解決了農村交通、飲水安全、水庫移民新村建設、國有困難企業退休人員醫保等問題;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6萬餘戶,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2.9萬餘套,切實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市內有6個公園實現免費向市民開放,廣大人民民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七)堅持統籌兼顧,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五年來,市縣財政累計支出教育經費119.38億元,年均增長24.9%,高於經常性財政收入增幅14.47個百分點,全面消除中國小D級危房,教育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以優異成績通過國家“兩基”攻堅、自治區“職教”攻堅考核驗收。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率先在全區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五年累計科研投入68.10億元,是“十五”時期的1.66倍。獲自治區以上科技進步獎128項,獲專利授權3045件,占全區25.6%,位居第一;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達52%。建成1家國家級、18家自治區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增2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廣西千億元產業研發中心。
積極實施文化立市戰略。完成《桂林市文化發展規劃》、《桂林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編制。《桂林市志(1991-2005)》出版發行。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全面完成。全國文明城創建工作成效明顯。基層文化陣地不斷鞏固,建成58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和107個綜合文化站。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以《大儒還鄉》、《靈渠長歌》等為代表的一批精品力作先後在全國、全區獲獎,成功打造“百姓大舞台”“百姓大講壇“灕江之聲“讀書月”等民眾文化品牌。文化產業蓬勃興旺。
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中央支持擴大內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106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得到全面實施,農民參合率97.86%,惠及360多萬農村居民。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順利推進,所有政府興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興安醫改試點工作被作為醫改工作樣板在全區推廣。全面開展10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愛國衛生運動成效顯著,通過國家衛生城複審。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圓滿完成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活動,成功承辦第十五屆中日韓青少年運動會、全國田徑大獎賽等體育賽事,舉辦首屆全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和桂林國際馬拉松(半程)邀請賽。在自治區第十一屆運動會上,我市金牌數和總分數均列第三位。民眾性體育活動和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人民體質不斷增強。
人口計生工作再上新台階。首創農村“誠信計生”模式並在全國推廣。人口計生工作整體水平繼續保持全區領先地位,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下。
全力構建平安和諧社會。“五五”普法再獲全國先進,成為全區唯一、全國5個連續三次獲得先進的地級城市之一。全面開展大接訪、大排查、大調解、大防控活動,積極化解人民內部矛盾,信訪維穩工作有新的提高,突發性、群體性事件得到依法妥善處置。推進公安警務機制改革和執法規範化,加強以“天網”工程為重點的信息化建設,打防管控能力明顯提升,民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增強。健全重大自然災害、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機制,防災減災能力不斷增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全面推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八)堅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
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健全了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完善了市政府常務會議和政府全會制度,政府執政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堅持重大事項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向市政協通報,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和提案,本屆政府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452件、政協提案1437件,辦復率100%。
堅持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深入開展績效考評,政府工作的公開度和透明度進一步增強。繼續清理、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市本級行政許可項目減少319項。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已延伸到所有縣(區)並在30%的鄉鎮和部分村試點。行政審批行為得到規範,效率進一步提高。
強化制度約束機制,切實加強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廣泛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案件,各級機關和領導幹部的廉潔自律意識不斷增強,民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國防建設、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人民防空及雙擁工作得到加強。宗教、審計、統計、新聞出版、編制、接待、機關事務、檔案、供銷、氣象、地震、僑務、發展研究、社會科學等事業取得新進展。
二、今後五年工作建議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市第四次黨代會的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走農業穩市、文化立市、旅遊興市、工業強市之路,牢牢把握“兩改一融合”機遇,全力打造千億元產業和千億元園區,加快建設桂林世界旅遊城,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旅遊名城、歷史文化名城、生態山水名城,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實現富民強市新跨越而努力奮鬥!
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是:
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力爭到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翻一番以上。
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基礎設施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水平明顯提升,三次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
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現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社會建設明顯加強。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各族民眾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設全面加強,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生態保護有效加強,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節能減排控制在自治區下達任務指標以內,生態市基本建成,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區領先水平。
改革開放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旅遊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明顯進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開放合作深化拓展,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
為實現上述目標要求,建議新一屆政府今後五年著重抓好以下十個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協助加快完成貴廣高速鐵路、湘桂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建設和桂林兩江國際機場航站樓擴建。完成桂林至興安、桂林至三江(桂林段)、灌陽(永安關)至全州(鳳凰)、陽朔至鹿寨(桂林段)高速公路建設;開工建設桂林至北海(桂林段)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荔浦至玉林(桂林段)、灌陽經恭城至平樂、湖南新寧經資源至興安(桂林段)等高速公路,推進龍勝至興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和“一小時”交通圈目標。加強國道、省道幹線公路提級改造及市際、縣際聯網公路建設,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加快建設鐵路、公路、航空、城市公交交通換乘體系和無縫接駁貨物轉運系統,加強市縣、鄉鎮公路運輸站場體系建設。
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強力推進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設,全面完成桂林市防洪及灕江補水樞紐工程建設,基本實現桂林城市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完成285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基本消除病險水庫安全隱患。繼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全面解決現有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加快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提高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水平。完善防災減災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防禦旱澇和山洪災害的能力。積極開展黃塘水庫、江底水庫及小溶江、青獅潭、金陵水庫聯通等工程的前期工作,適時開工建設。
加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能源開發,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重點協助抓好國電永福發電有限公司2×350兆瓦“上大壓小”熱電聯產擴建工程、桂林南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加快建設桂林廣西風電產業基地,積極推廣太陽能套用示範,承接中緬油氣桂林天然氣管道工程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天然氣設施,發展相關產業。
強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繼續發揮銀行信貸主渠道作用,積極爭取國家和自治區加大資金支持,進一步激活民間投資,靈活套用財政資金,多渠道破解融資難題。強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控,科學調配用地指標,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加強和改進征地搬遷工作,增強政府統籌保障用地的能力。進一步完善前期工作站制度和重大項目聯合審批機制,切實加快項目前期工作。抓緊做好“十二五”專項規劃,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項目儲備庫,繼續在基礎設施、城市建設、重點產業、民生保障、生態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等領域謀劃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保持投資的持續性。進一步加強項目管理。
(二)全力推進兩大綜合改革,打造跨越式發展新引擎
舉全市之力加快桂林世界旅遊城(臨桂新區)建設。按照人財事相統一、權責利相結合的原則,建立運轉高效、管理創新、保障有力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建設開發模式,堅持市場化運作,創新項目融資體制機制,多渠道籌措項目建設資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一批大企業和國際知名品牌項目,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社會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投資格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要求、高水平推進世界旅遊城建設,使之成為以旅遊產業為主導的旅遊產業集群區,成為帶動廣西旅遊業發展的新引擎,成為桂林國際旅遊目的地和遊客集散地的新增長極,成為功能完善的綜合性旅遊新城區。按照兩年打基礎,五年初見成效,2020年基本建成的目標,加快完善大區域交通網路,打造主軸、拓展路網、形成功能、聚集人氣;全面推進核心區基礎性、帶動性和標誌性項目建設,重點推進創業大廈、中心公園、防洪排澇及湖塘水系、快速公交、旅遊通道及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項目建設,推動世紀大道門戶展示區、山水大道綜合服務區建設。
積極探索旅遊改革發展新模式。全力爭取國家儘快批覆《桂林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最大限度地用好用足用活國家賦予的旅遊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試權,最大限度地爭取國家、自治區在灕江保護、旅遊產品開發、建設用地、產業開發、對外開放等方面給予特殊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以建設世界旅遊城作為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全面開展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的項目建設和改革試點。積極培育陽朔、興安兩個旅遊增長極,推進四條旅遊發展軸帶建設,培育三大特色產品,開發三大水陸游線,形成七大旅遊品牌,健全景區景點交通幹線網路,打造1小時旅遊圈。深入開展國家級、自治區級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和廣西優秀旅遊縣、工農業旅遊示範點創建工作,力爭創建一批精品示範點。推動旅遊業先行先試改革,進一步充實、完善、改進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積極探索旅遊資源一體化管理模式,加快灕江管理體制改革,建立灕江收益分配機制和生態補償機制。支持組建大型旅遊企業集團,進一步規範旅行社經營、旅遊車船管理、導遊人員薪酬和權益保護。深化旅遊合作,開闢國際新航線,拓寬客源市場。加快遊客集散中心建設,完善旅遊信息化、網路化服務體系。加強會展業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國際品牌展會的引進移植,打造“中國桂林國際會展”系列品牌,打造全國知名會展城市。
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全力爭取自治區出台《加快推進桂林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最大限度地爭取國家和自治區政策、資金和項目的支持。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和國際化方向,積極創新服務業發展方式,擴大服務業發展規模,提高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和質量。大力推進服務業與一、二產業融合發展,調整完善服務業發展布局,積極開展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著力建設“五大示範區”。優先發展商貿物流、商務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新型流通業態,加快培育、引進一批大型流通企業,完善商品市場體系和商業網點布局。重點發展生態旅遊、休閒娛樂等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社會化養老等新興服務業,推進建設國家級服務外包基地、雲計算服務產業基地、康復養生養老基地。加快發展金融服務業,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到我市設立分支機構,推動更多企業上市融資,努力構建現代金融體系。
(三)全力推進“兩化融合”試點,加快完善現代工業體系
加快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推進廣電、電信、互聯三網融合,發展壯大電子信息、醫藥及生物製品、機械、汽車等優勢產業,改造提升食品、石化橡膠、冶金有色、包裝與竹木加工、電力、建材等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生命健康等高技術產業發展,打造特色工業產業基地,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分工、配套化生產的特色產業集群。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實施“抓大、壯小、扶微”工程、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和民營經濟扶大扶強工程,促進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建立配套協作關係,扶持中小微型企業入駐園區創業發展,建立完善企業服務體系,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力爭到2015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達400家以上。
全力打造兩個“千億元工程”。加快構建以興安光伏產業園為重點,以高新區、臨桂、靈川、全州等縣(區)光伏產業為支撐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帶,努力打造廣西太陽能光伏產業生產製造基地、創新基地和套用基地,力爭到2015年太陽能光伏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以上。進一步理順高新區管理體制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展發展空間,強力推進桂林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加快提升孵化創新能力,重點打造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培育發展新材料、新能源、創意產業等產業集群,力爭到2015年高新區實現產值1000億元以上。
發展壯大特色園區經濟。進一步完善園區產業布局和功能劃分,加快發展產業互補、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園區經濟。蘇橋經濟開發區著力打造客車生產、汽車及零部件、橡膠產業、能源及建材基地,努力構建產業新城。西城經濟開發區重點加快機械及汽車零部件、現代中藥、食品飲料等產業建設,著力打造臨蘇工業長廊。各縣工業集中區以特色農產品加工和優勢工業為重點,加快承接產業轉移,促進縣域工業向特色化、集約化、專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加快形成特色產業集群,努力打造一批地區生產總值超100億元、財政收入超10億元的經濟強縣。
(四)全力推進“四個示範市”建設,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強現代農業科研、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檢測檢驗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實施糧食新增生產能力建設規劃,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最佳化農業產業布局。抓好菜籃子工程,推進“一鄉一業“一村一品”農業品牌建設,著力打造一批全國、全區農產品知名品牌。扶持壯大一批種養型、加工型和流通型龍頭企業,發展一批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完善區域性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區,加強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建立完善循環農業經濟體系,推廣普及循環農業模式,打造一批生態富民示範縣,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範圍,加大農村電力、通訊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繼續抓好新農村建設試點,加快“普惠制”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推進規模連片供水工程建設,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實施農村公路聯網暢通工程和自然村(屯)道路硬化工程,推進農村公路標準化建設,實現100%的鄉鎮、85%以上建制村通等級瀝青(水泥)路。加大農民技術技能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和增收致富能力,深化農村文明創建活動,培養良好生活方式和健康文明新風尚。
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大力拓展農業功能,抓好“魅力桂林鄉村農業四季游”26條休閒農業觀光線路建設。大力發展縣域商貿、物流、金融等服務業,積極拓展城鄉消費市場。加快培育發展特色專業村鎮,實施農民創業促進工程、萬元增收工程,培育發展勞務品牌,促進農民向城鎮、園區和非農產業有序轉移。
(五)全力推進特大城市建設,推動城鎮化跨越發展
加快老城區疏解提升。在加快新區建設的同時,繼續推進市容提升計畫,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城市功能,建設宜居城市。加強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建設,完善市域綜合交通規劃,實施旅遊配套、特色打造、環境提升、路橋建設、交通通達、住房改造等城市建設六大工程。全面完成“1212”工程,進一步完善城市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疏解城市交通。推進舊城片區、城中村、建築物立面改造建設。加快“兩江四湖”二期(桃花江、南溪河、小東江)、灕江洲島等城市水環境和公園綠地建設,提升生態景觀。大力推進新區老城之間的路網、公共運輸體系及公共服務一體化,形成新老城區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格局。
加快構建桂北城鎮群。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逐步完善“一軸兩帶”經濟發展空間布局,重點加快中心經濟軸發展,大力推進東部資源經濟帶建設,積極促進西部生態經濟帶發展。繼續實施縣城、重點鎮城鎮面貌改觀“三年行動計畫”“百鎮千村行動計畫”。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快縣城改造及新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提高產業和人口集聚能力,把縣城建設成中小城市。建設一批旅遊型、加工型、種養型、商貿流通型、綜合型重點特色鄉鎮,使之成為農民工轉移創業、易地安置、居民集中居住的重要承載區。繼續實施城鄉風貌改造工程,深入實施特色名鎮名村建設、農村危房改造、農村防震保全、農村污水垃圾處理試點、工匠培訓、制度建設工程。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強和改進人口管理,引導農村居民向城鎮有序轉移,完善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子女就學、住房租購等制度。加大市政、旅遊、社區、集貿市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改造力度,大力發展城市公共運輸,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停車場所,規範城市道路和公共場地停車管理,繼續推進交通節點改造,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建立健全城鄉清潔長效管理機制,加強市區灕江兩岸、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小街小巷、江河湖塘沿岸、交通要道、集貿市場和建築工地周邊區域的綜合整治。建設數字城市,開展智慧城市試點,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六)全面加強先進文化建設,提升城市競爭軟實力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紮實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主題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塑造城市人文精神。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一院兩館”、廣電大廈、桂林日報傳媒中心、靖江王府及王陵和甑皮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重大文化設施建設,保護、開發和建設一批文化名鎮、名街、名村。完善文化設施網路,積極推進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社區文化中心、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文化室、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家書屋建設,鞏固和拓展廣播電視“村村通”和農村電影數位化放映工程。繼續辦好“百姓大舞台”“百姓大講壇”“灕江之聲”“讀書月”等民眾性文化活動,繁榮文藝創作,打造藝術精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和分級保護制度。完善文化市場監管體系,擴大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網際網路等媒體覆蓋範圍。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努力構建桂林特色文化產業體系,重點培育發展文化休閒、演藝、藝術品、傳媒影視、出版發行、文化會展等產業,推進文化產業與旅遊業、高新技術產業、商貿業融合發展。圍繞建設桂林國際旅遊演藝之都、區域性動漫產業基地和書畫影視基地的目標,最佳化文化創意產業空間布局,加快文化創意、文化休閒、文化旅遊等產業項目建設,培育發展一批文化創意企業,提高文化產業競爭力。推動“印象·劉三姐”、愚自樂園、臨桂五通農民畫等國家和自治區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的進一步發展,加快桂林國際足球文化產業園、動漫國際城等重點項目建設,努力打造國際文化產業品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國有文藝院團改制步伐。
(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快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加強城鄉生態環境建設。繼續實施科學保護灕江六大工程,加快構建科學保護灕江長效機制。大力實施“綠滿八桂”綠化造林工程和生態修復工程,加強森林植被保護和城市園林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加快生態文明城市創建步伐,加大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和濕地保護區保護力度,全面推進以“兩江四湖”二期為重點的城市大水系建設,創建一批全國生態縣、鄉鎮、村,提升城鄉生態環境質量。加強環境監管,落實環保責任追究制度,加大對城鄉空氣、水源、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力度,加強機動車船污染排放管理,強化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推進環境質量穩定達標。完善中心城市和城鎮污水處理系統、污水淨化回收利用處理系統,加快小城鎮和鄉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步伐。加強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確保飲用水源安全達標。
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全面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確保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節能減排控制指標。依法執行工程項目能源消耗評價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禁止發展嚴重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建設項目,優先發展節能低碳產業項目。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強化建築節能,實現公共機構水、電、油、氣等消耗指標下降15%,推進旅遊車船、城市公交運用清潔能源。探索綠色低碳城市建設新模式,全面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示範城市工作。
強化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大土地執法力度,維護土地利用和管理秩序。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大土地資源整理和復墾力度,加強基本農田建設,保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推動工業向園區集中發展、人口向社區集中居住,確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應。加強水源、礦產等資源保護與合理開發,推進工業、農業及生活領域節約集約利用資源。
(八)全面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促進充分就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健全職業技能培訓機制,充分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小型微型企業作用,重點解決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人員的就業問題,積極做好軍轉人員安置、退役軍人和隨軍家屬就業工作。加強勞動執法,完善勞動爭議協調機制,切實保障勞動者權益。
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加快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完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生育保險制度,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努力提高參保人員待遇水平。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多渠道解決城鎮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積極發展慈善和社會福利事業,健全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然災害應急救援機制,實現城鄉社會救助全覆蓋。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實施新一輪科技創新計畫,加強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積極參與國家和自治區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加強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構建完善區域創新體系。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強智慧財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實施民生科技行動,開展以“科技進企業”“科技進社區”“科技下鄉”為重點的科普活動。
優先發展教育。大力建設學習型社會,努力構建現代化國民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組織實施教育發展“十項重點工程”“十項改革試點”,頒布並實施教育布局結構調整規劃,進一步提高城鄉學前教育水平,鞏固和提升義務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在全區的領先地位,加快教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繼續推進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支持高校建設,做大做強國際旅遊教育基地。
加強醫藥衛生和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全面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重大疫病防控等專業公共衛生服務網路,提高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加強食品藥品監管體制和能力建設,確保食品藥品安全。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鞏固國家衛生城成果。
提高人口與計生服務水平。堅持計畫生育基本國策,建立健全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新機制,完善人口和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政策體系,全面推進誠信計生,健全基層民眾自治機制,保持人口計生工作先進水平。切實保障婦女合法權益,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
促進體育事業發展。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切實提高全市各族民眾的健康水平。努力提高競技訓練水平,力爭在國際國內重大體育賽事上取得優異成績。積極創辦具有桂林特色和國內外影響的體育賽事品牌。不斷完善城市各類體育基礎設施。
深入實施為民辦實事工程。全面落實國家各項惠民政策,在每年政府工作中,把惠民、利民、便民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多渠道籌措資金,持續開展惠民工程建設,著力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實際問題。
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實施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十百千產業扶貧示範工程、特殊類型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庫區移民新村建設等工程,加大以工代賑扶貧開發力度,開展教育和科技扶貧試點。實施民族地區農村道路、飲水安全、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大會戰,夯實民族團結進步的物質基礎。
(九)全面加強改革和擴大開放,為科學發展注入新活力
大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健全國有資產監管體系。大力發展民營經濟,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準入的所有行業和領域。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財稅體系,健全現代金融體系。推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動非基本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探索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新模式,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
全面提高開放水平。充分利用“中國桂林國際會展”系列品牌優勢,主動融入泛北部灣、廣西“兩區一帶”等多區域合作,充分利用中國—東協博覽會、泛珠論壇、桂台經貿論壇等平台,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力求在高新技術產業、旅遊、物流、農產品加工銷售等領域取得突出成效。加快建設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生物醫藥)、廣西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橡膠工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施“招大引強”戰略,繼續做好“走出去、請進來”工作,突出抓好“央企入桂”“名企入桂”“民企入桂”“引金入桂”工作,圍繞重點產業和重點項目,大力引資、引技、引智。改善投資環境,深入開展招商引資項目大兌現、大服務活動,加強項目的跟蹤服務,促進項目儘快落地進資、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形成新的增長點。
(十)全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推進平安桂林建設。深入開展平安桂林創建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積極推進複合型警務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設與套用,不斷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著力加強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和安全生產管理,切實增強人民民眾的安全感。深入開展“大排查、大接訪、大調處、大防控”活動,做好信訪工作,積極化解社會矛盾。開展“六五”普法,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市民法律意識。
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完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統籌兼顧、動態協調的社會管理機制,強化政府、企事業單位、社區、社會組織的社會管理和服務能力。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推動形成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調處和權益保障機制,建立完善公共決策社會公示、公眾聽證、專家諮詢制度。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體制,提高全社會危機管理和抗風險能力。加強社會矛盾源頭治理,建立重大項目建設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加強對流浪乞討、精神智障等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務,努力促進社會和諧。
加強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武警、人民防空等建設,深入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繼續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