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峰會

2009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峰會,在無錫市召開的峰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9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峰會
  • 舉辦時間:2009年10月27日至28日
2009年10月27日至28日,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無錫峰會在無錫市召開,來自全國的近40名知名專家與會,對大運河遺產保護各抒己見,以“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復興的思考與實踐”為核心內容,圍繞運河傳統文化和城市現代文明相輔相成、文化遺產繼承保護和創新發展同步並舉的議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對於目前大運河的保護情況,中國現代文學館原館長舒乙從文化的角度進行了闡述。舒乙先生認為運河保護的發力點在於文化,挖掘最原生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從保護運河的文化層面進行主題提升。具體來說,目前有四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大運河的意義從巨觀上需要研究,比如運河在中國南北統一中起的重要作用;二是運河開鑿中的一些重大科技項目需要研究,比如運河是如何穿越大江大河的;三是清污問題;四是對沿河居民生活方式的研究。
“保護不是為了申遺,申遺是為了保護。”東南大學教授朱光亞的一句精闢之語,得到了台下的一片贊同。與會專家學者都認為,在城市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如何保護大運河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做到“原汁原味”的保護,這是運河沿線每個申遺城市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羅哲文認為,大運河是活生生的還流淌著的財富,對大運河的保護,不僅是對遺址遺蹟古風古貌的保存,還應該讓流暢著的文化進一步發揮其在繁育商業文明、社會文明中的價值,必須發揮經濟和社會效益,比如全線疏通發揮其交通、水利、航運的作用。他繼而提議,可以仿照長城保護的做法,擬定“運河保護條例”,由國務院頒布,以進一步推進中國大運河的保護和申遺力度。
而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副主任汪芳則認為,發展旅遊是很重要的形式,可以根據歷史地段所處的區域區位、資源稟賦,通過旅遊表現形式讓地段持續保持活力。
據悉,無錫市目前的運河保護和文化開掘的確走在其他運河城市的前列。
“申遺,這個看著很大、很玄乎的命題,其實也是很實際、很老百姓的事。”國際古遺址理事會主席、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秘書長郭旃的一句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專家們認為,大運河的保護聯繫著沿線眾多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維繫著沿岸千萬民眾的記憶與情感。只有使沿岸百姓在保護中受益,才能使大運河的保護真正得到百姓的衷心擁護和支持,實現可持續發展。
事實證明,政府對運河的保護和整治,讓世居在運河邊的“老無錫”在感受人居環境改善的同時,更多了一份對運河保護支持的自覺性。如今在清名橋兩岸,活躍著一大批保衛“母親河”的志願者,天天沿河巡視,發現有不文明行為勸說制止,發現河面漂浮垃圾就聯繫環衛所,已成為他們每天必做的事情。而作為“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無錫,打算在未來的運河文化保護的硬性指標上,實現三個目標:其一,利用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辦的機遇,全線開通無錫段古運河旅遊,作為無錫城市水上旅遊的新體驗;其二,利用工業遺產的廠房、倉庫、辦公樓發展創意產業;其三,把古運河歷史文化遺產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弘揚和傳承運河文化、吳文化、工商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