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努力克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困難,順利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一五”發展的良好開局。

經濟成長保持穩定與協調。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74億元,可比價比上年增長15.1%,完成財政收入603.9億元,同口徑增長18.4%,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46.4億元,增長16.8%。高新技術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實現銷售收入1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南京)國際軟體產品博覽會,榮獲“國家軟體出口創新基地”、“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稱號。以南京軟體園、江蘇軟體園為代表的“兩園多基地”建設進一步加快,實現軟體產業銷售收入258億元,比上年增長55.4%。工業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第三產業對全市經濟成長貢獻率提高到50.8%。消費需求快速擴張,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166.85億元,比上年增長16.1%。52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實施61個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和67個節能示範項目建設。民營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實現增加值965.35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對全市經濟成長貢獻率達到39.9%。
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實施《關於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著力推進郊縣工業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以及農民市民化。抓緊重大項目落實,重點工業園區及其配套協作區的規劃和建設水平不斷提高。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070元,比上年增長13.5%。全面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村現代流通網路初步形成。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著力打造特色農產品和旅遊農業品牌。發揮資源優勢,高效農業取得明顯進展。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產業化程度不斷提高。完成全市鎮村布局規劃修改,“三城九鎮”規劃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深入推進鎮村環境整治,開工建設“一區兩縣”3座無害化垃圾處置場,建成40個垃圾中轉站。完成河塘、河道清淤2200萬方。農村“新八件實事”紮實推進,對經濟欠發達鎮幫促工作成效顯著。
開放型經濟取得新成效。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環境位居全國“百佳”城市第五位。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和手段,成功舉辦重洽會、金洽會等經貿盛會。全市實際利用外資17.02億美元,增長20.1%。地方外貿出口121.1億美元,增長27.6%。引進千萬美元大項目211個,實際到資13.5億美元。提升利用外資質量,美國百思買、邦基和日本住友等世界500強企業在寧落戶。軟體、物流、信息、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利用外資的比例大幅度提升。載體建設進一步加快,龍潭港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行,棲霞、雨花、江寧濱江開發區和白下高新技術產業園新增為省級開發區。貿易結構不斷最佳化,高新技術產品與機電產品的出口比重持續增長。外經工作發展較快,對外承包工程指標躍居全省第一。
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初步完成“都市發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新區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河西中部地區建設和北部整合取得新進展,仙林大學城科技園路網基本形成,江寧新市區東進南延框架進一步拉開。民國優秀建築保護、秦淮河環境綜合整治二期、中山陵環境綜合整治、明城牆風光帶建設成效顯著。完成老城房屋整治900幢,老住宅小區出新45個。寧蚌、寧淮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對外交通“高速一環”框架已經形成。“高速二環”東南段順利啟動,寧杭二期南京段全線施工,寧常高速南京段、緯七路過江隧道等項目進展順利。繼續完善城市路網布局,快速內環東線二期工程基本完成,捷運二號線一期工程加快推進,開工建設捷運一號線南延工程。城市電網建設步伐加快,新建擴建110千伏及以上輸變電項目34個。“綠色南京”建設取得新進展,新增森林10.7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22%,新增綠地900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5%。加快推進沿江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水平全國領先。全面啟動南河、金川河等水環境治理。全市空氣優秀及良好級別天數達305天。完成“拆違”520萬平方米、“拆破”30萬平方米。啟動31個“城中村”改造。
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收雜費,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水平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啟動新型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郊區縣醫院和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設進展順利。在二級以下醫療機構全面推行藥房託管,積極開展社區首診制及雙向轉診制試點。惠民醫療體系進一步完善,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現象有所緩解。人口與計畫生育“世代服務”品牌影響廣泛。推進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生產和流通秩序進一步規範。成功舉辦第二屆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阿拉伯藝術節南京分會等重大文化活動。南京雲錦、金陵刻經、秦淮燈會和金箔鍛制等成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布第三批159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實施《關於加快文化產業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意見》,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出版物市場管理進一步加強。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體育事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在第十六屆省運會上獲得金牌265枚,列全省第一。以優撫安置為重點的“雙擁”工作深入開展。民族、宗教、人防、僑務、婦女、兒童、老齡、慈善、殘疾人、紅十字等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