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約翰·馬瑟喬治·斯穆特,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獲獎者:約翰·馬瑟和喬治·斯穆特
  • 獎金:1000萬克朗
  • 研究項目: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成果意義,獲獎者,背景輻射,

成果意義

今年60歲的馬瑟目前為美國宇航局戈達德航天中心高級天體物理學家。1945年出生的斯穆特目前任職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馬瑟和斯穆特將在今年12月10日頒獎典禮上分享1000萬克朗(將近140萬美元)獎金。
當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貢諾·厄奎斯特以“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將我們帶回了宇宙形成的嬰兒時代”為開場白時,許多在座的記者已經開始明白獲獎者將會是與宇宙學研究相關的科學家。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發布的公報說,馬瑟和斯穆特藉助美國1989年發射的COBE衛星做出的發現,為有關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論提供了支持,將有助於研究早期宇宙,幫助人們更多地了解恆星和星系的起源。公報說,他們的工作使宇宙學進入了“精確研究”時代。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佩爾·卡爾松以回顧歷史的方式對今年的獲獎成果進行了解讀。卡爾松說,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1964年的微波激射器雷射器發明,到1993年的脈衝雙星發現,這些曾獲諾貝爾獎的成就都表明基礎物理學研究在進步。
評審會還指出,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涉及的宇宙形成大爆炸理論是比較接近平民的科普知識,對推進社會對宇宙探索的興趣也有積極作用。
美國科學家安德魯·法爾和克雷格·梅洛2日因發現RNA(核糖核酸)干擾機制而獲得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到本月13日,諾貝爾獎的其他獎項也將各有其主。除諾貝爾和平獎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頒獎外,其餘獎項的頒獎儀式將於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
瑞典科學院3日宣布,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為兩名美國人,即約翰·馬瑟和喬治·斯穆特。兩人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這關乎宇宙的起源

獲獎者

獲獎者:馬瑟
在宣布儀式上,評審撥通了馬瑟的電話。馬瑟說,他還在睡夢中,所以此刻的感覺除了激動之外還覺得很困。當在場記者詢問他是否真的相信宇宙是從大爆炸中誕生的,這位科學家毫不遲疑地給了大家一個肯定的回答。
涉及這筆獎金的使用,馬瑟說,他還沒有任何想法。鑒於得知獲獎時是美國當地時間3日凌晨,他通過電話告訴路透社記者,“我現在的想法,只是想吃一頓早餐”。
即使是在當天早些時候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作電話聯線時,馬瑟也毫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感受。他說,他感覺自己“還有些睡意”。
談及自己時下從事的研究項目,他又興奮起來。馬瑟告訴記者,他正參與建造一架紅外線太空望遠鏡,可望比如今正在繞地球運行軌道上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取得更大收穫。
“我們將追溯時間的起源,比‘哈勃’太空望遠鏡探測得更為遙遠,”他說,“同時也探測相對更為接近地球的恆星和行星……”
自1986年以來,歷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名單上,美國研究人員或包攬、或與其他國家研究人員分享這一榮譽,未曾間斷過,迄今已有15人次。
我們將追溯時間的起源,比“哈勃”太空望遠鏡探測得更為遙遠,同時也探測相對更為接近地球的恆星和行星……
馬瑟:“成就歸於團隊”
現年60歲的馬瑟說,得知自己獲得諾貝爾獎,他感到“激動和驚異”。不過,這名美國航空航天局戈達德航天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承認,“我不能說對獲獎完全感到吃驚,因為大家先前說過,我們理應獲獎,但這諾貝爾獎確實是一項稀罕和特別的榮譽。”
馬瑟說,1989年取得研究成果時,他和斯穆特並不了解自己的工作有多么重要。他告訴一名路透社記者,與斯穆特共事是一段愉快的經歷。然而,19名研究人員和數以百計的工程師參與了研究項目。“參與者總計1500人,所以說,今天(與我們一起)獲得認可者,是一個龐大的團隊。”這一團隊因斯穆特1974年最初提議美國航天局啟動宇宙背景探索者(COBE)研究項目而形成,COBE衛星1989年得以發射升空。
“那在一定意義上是一樁驚人的發現,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里程碑,”現年61歲的斯穆特接受一名美聯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說。“現在,我們獲得了巨大榮譽和認可。”
獲獎者:斯穆特
斯穆特:睡夢中接到電話
如果說馬瑟是研究項目的發起者和領導人,那么,斯穆特則是測量輻射細微溫度變化的負責人。
馬瑟和斯穆特的研究對象,是宇宙最初形成大約38萬年後的早期狀態,當時的微波背景輻射以黑體形式存在,溫度為3000攝氏度。
瑞典與美國之間存在的時差,致使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委員會打來國際長途電話、通知他獲獎訊息時,身處家中的這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教授正處於睡夢中。
“我感到吃驚,”他說,“他們居然知道我的電話號碼。當初取得成果時,我接到太多電話,以至於我要求電話號碼簿上不再列出我的電話。”

背景輻射

新華網北京10月3日電(記者顏亮)宇宙起源和命運的線索隱藏在它早期產生的微波背景輻射中。美國科學家約翰·馬瑟和喬治·斯穆特憑藉他們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研究領域取得的成果,將宇宙學帶入“精確研究”時代,並因此榮膺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目前科學界普遍接受的宇宙起源理論認為,宇宙誕生於距今約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微波背景輻射作為大爆炸的“餘燼”,均勻地分布於宇宙空間。測量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輻射,可以“回望”宇宙的“嬰兒時代”場景,並了解宇宙中恆星和星系的形成過程。
雖然人們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知道微波背景輻射的存在,但針對這種大爆炸“餘燼”的測量工作一開始都是在地面上展開,進展十分緩慢。大爆炸理論曾預測,微波背景輻射應該具有黑體輻射特性,但一直未能得到地面觀測結果的確認。
藉助1989年發射的COBE衛星,馬瑟和斯穆特領導的1000多人研究團隊首次完成了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太空觀測研究。他們對COBE衛星測量結果進行分析計算後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與黑體輻射非常吻合,從而為大爆炸理論提供了進一步支持。
另外,馬瑟和斯穆特等還藉助COBE衛星的測量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不同方向上溫度有著極其微小的差異,也就是說存在所謂的各向異性。這種微小差異揭示了宇宙中的物質如何積聚成恆星和星系。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提供的材料介紹說,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機制,那么今天的宇宙很可能完全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其中的物質也許像淤泥一樣均勻分布。
馬瑟和斯穆特等人實現了對微波背景輻射的精確測量,標誌著宇宙學進入了“精確研究”時代。著名科學家霍金評論說,COBE項目的研究成果堪稱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成就。在COBE項目的基礎上,耗資1.45億美元的美國“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2001年進入太空,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進行了更精確的觀測。而歐洲“普朗克”衛星不久也將發射升空,繼續提高研究的精確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