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諾貝爾獎

2006年諾貝爾獎

2006年度的諾貝爾3項科學獎全部被美國人收入囊中。

美國媒體連續3天報導喜訊,並認為這表明了美國整體科研實力的雄厚及良好的創新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6年諾貝爾獎
  • 外文名:2006 Nobel Prize
  • 時間:2006年10月3日
  • 獲獎者:美國科學家約翰·馬瑟
  • 獲獎理由: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
  • 時間:2006年10月2日
  • 獲獎者:安德魯·法爾,克雷格·梅洛
  • 獲獎理由:發現RNA(核糖核酸)干擾機制
諾獎簡介,評定規則,獲獎信息,生理學或醫學獎,化學獎,經濟學獎,和平獎,文學獎,物理學獎,

諾獎簡介

諾貝爾獎中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和平獎是根據諾貝爾遺囑創立的,於1901年開始頒發。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建行300周年時,為了紀念諾貝爾才出資增設經濟學獎,次年開始頒發。

評定規則

遵照諾貝爾遺囑,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評定,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後來增設的經濟學獎,瑞典中央銀行也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來評定。與這些獎項不同,和平獎由挪威議會評定。由於諾貝爾訂立遺囑時瑞典和挪威仍同屬一個聯邦,且當時的挪威議會推行更加務實的和平政策,所以把和平獎評定這一榮譽交給了挪威議會。

獲獎信息

生理學或醫學獎

時間:2006年10月2日
獲獎者:美國科學家安德魯·法爾(1959--)和克雷格·梅洛(1960--)
獲獎理由:發現RNA(核糖核酸)干擾機制物理學獎
2006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斯德哥爾摩2006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斯德哥爾摩

化學獎

時間:2006年10月4日
獲獎者:美國科學家羅傑·科恩伯格(1947--)
獲獎理由:第一個成功地將脫氧核糖核酸(DNA)的複製過程捕捉下來的科學家

經濟學獎

時間:2006年10月9日
獲獎者:美國經濟學家埃德蒙·費爾普斯(1933--)
獲獎理由:加深了人們對於通貨膨脹和失業預期關係的理解,對經濟政策長期和短期影響關係的理解

和平獎

時間:2006年10月13日當地時間上午11時
獲獎者:孟加拉穆罕默德·尤諾斯和格拉明鄉村銀行(實質上仍為非政府組織)
獲獎理由:發明小額信貸滿足窮人信貸需求,迅速推廣到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許多開發中國家,成為一種有效的扶貧方式。

文學獎

時間:2006年10月13日當地時間下午15時
獲獎者: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1952--)(作品:《白色城堡》)
獲獎理由:他在對家鄉憂鬱靈魂的探求中發現了文化衝突與融合的新象徵。

物理學獎

時間:2006年12月10日編輯
獲獎者:約翰·馬瑟和喬治·斯穆特 研究項目: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約翰·馬瑟喬治·斯穆特,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