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
- 永恆主題:人類的和諧與發展
- 開幕:2013年5月30日至6月1日
- 活動主要:開幕式
歷屆情況
2005年
2005年5月30日,“2005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七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和五位世界著名經濟學家出席。在中國乃至亞洲聚集如此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舉行高層次經濟論壇,尚屬首次。
此次論壇以“人類的和諧與發展”為主題,時間為2013年5月30日至6月1日。論壇活動主要由開幕式、系列演講、高層座談、配合活動和閉幕式等組成。12位演講嘉賓將就各自的研究領域舉辦系列演講,在每位嘉賓演講前,中國知名的中青年經濟學家將簡要介紹嘉賓的學術理論和成果,演講後嘉賓將現場回答聽眾的問題。
高層座談是演講嘉賓與政府決策者或決策諮詢機構之間的高端對話活動,共三場,分別以“經濟學和經濟政策”、“面向未來、和諧發展”、“企業家精神與企業發展”為主題。
此外,嘉賓還將分別前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北京9所高校與師生進行學術交流,並接受學校授予的榮譽稱號。
本次論壇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組織者希望通過舉辦系列學術講座和座談等活動,為北京搭建一個高水平的思想學術交流和務實對話的國際交流平台。
2006年
2006年7月20日下午,“2006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組委會第一次會議在中國科學院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論壇總體方案,並討論決策了論壇籌備工作中的有關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歧山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副院長施爾畏,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書記朱善璐出席。副市長陸昊主持會議。
2006年9月5日 “2006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開幕 9月5日,聽眾在聆聽論壇上的演講。當日,以 “生命科學與人類健康”為年度主題的“2006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2007年
2007年9月11日至14日舉行的“2007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在“人類的和諧與發展”的永久性主題之下,圍繞“能源與環境”的年度主題,邀請9位相關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和6位世界知名科學家及科研機構負責人參加,從能源與環境發展和節能減排等層面開展研討和交流活動。
2008年
2008年10月27日,200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飯店舉行。
2008年11月11日,2008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包括七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四點陣圖靈獎獲得者的眾多科學家、專家和學者將就信息與創新的主題發表演講並展開研討。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講話。他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提到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高度,作出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部署。
路甬祥指出,在信息化方面,儘管中國的發展速度很快,但是與世界已開發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需要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經驗和管理經驗,同時也要結合中國的國情加以運用。
本屆論壇為期4天,由北京市政府和中科院聯合舉辦。論壇宗旨是促進國內學術界和產業界對國際信息與創新發展現狀的了解,加強我國和世界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為我國今後的政策制定和戰略研究提供參考,同時進一步提高人民民眾對信息與創新的認識。
眾多中外科學家將圍繞論壇的永久性主題“人類的和諧與發展”和本屆論壇的年度主題“信息與創新”,就自己研究領域的前沿成果發表演講。演講題目不僅包括“諾貝爾獎與科學的未來”“改變信息科學技術的重點研究方向”“支撐資訊時代的研究方向”“卓越大學:在加快科技發展的同時關注人類”等巨觀話題,也包括“ 以網路為基礎的信息管理:數字對象體系結構”“粒子加速器: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新型材料”等具體課題。
論壇期間,多位諾貝爾獎和圖靈獎獲得者將參觀中科院的有關研究所和實驗室並作報告,部分外方嘉賓將到中科院研究生院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5所高校作報告並接受榮譽教授稱號,還將走進兩所中學與中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此外,他們還將參加“首都科學講堂”活動,與北京普通市民進行面對面交流。
2009年
2009年11月10日,2009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開幕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為期3天的論壇上,四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兩位世界級金融機構負責人和兩位著名專家學者將共論“金融重建與經濟振興”這一主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了主旨講話。
陳至立在題為《重建金融 振興經濟》的主旨講話中說,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在持續,此時眾多享有國際盛譽的經濟學家齊聚北京,圍繞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世界經濟復甦等問題,開展交流,提出相應政策建議,將有助於加強經濟理論與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深化中國與世界各國經濟學界的溝通與合作。我們也由衷地期望此次論壇,能夠在推動國際金融體系重建和世界經濟振興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陳至立指出,2008年四季度以來,中國經歷了進入新世紀以來最困難的一年。在嚴峻的挑戰面前,中國政府和人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從容應對,從中國國情出發,及時出台、全面實施並不斷豐富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畫及相關政策措施,牢牢把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較快扭轉了經濟增速下滑的態勢,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項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
陳至立說,當前,全球經濟仍處在復甦前景還不十分明朗的狀況下,應對危機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中國政府將繼續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採取有力政策措施,與世界各國共同推動世界經濟健康復甦。
她表示,中國政府將堅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在更高水平上的振興,積極參與和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共同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
2009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主要包括學術主論壇、金融產業論壇、首都科學講堂活動、諾貝爾主題展覽、首都學生與諾獎大師面對面活動等。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世界著名經濟學家將與經濟界人士和普通市民進行交流。
論壇開幕式前,陳至立會見了出席開幕式的演講嘉賓。
2010年(未舉行)
2011年
2011年9月15日,“2011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召開新聞發布會。
2011年9月14日~27日,該論壇將開展“我向諾獎大師提問題”大型徵集活動。組委會將從廣大網友的留言中篩選最具代表性的問題,讓出席論壇的諾獎獲得者和科學家進行解答,同時將邀請部分提問者,赴活動現場與他們進行互動交流。
2011年9月28日至30日,在京舉行“2011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創新與發展”,內容包括開幕式、創新與發展戰略論壇、首都學生與諾獎大師面對面活動、諾貝爾主題展覽等內容。
論壇組委會秘書處負責人表示,通過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的舉辦,中國相關領域專家和公眾可以更為直接地接觸國際科學前沿和科學思想。除此之外,組委會還期望通過論壇的舉辦,在青少年群體中培養起尊重科學、潛心研究、不為名利的良好氛圍。
據悉,本次論壇將邀請1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及機構負責人約20人來京出席學術交流和知識普及活動。同時論壇還邀請了國內相關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進行數十場學術演講。
本次論壇除了召開創新與發展學術主論壇外,還將召開中國科學院“物理學前沿討論會”。屆時,中外物理學專家將針對物理學前瞻研究和發展方向展開面對面討論。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北京市政府外辦等單位承辦。
2013年
2013年9月10日,“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在北京開幕,4位諾貝爾獲獎者與4位外國頂尖科學家發表學術演講,與政府高層、首都學生對話,探討北京乃至中國如何運用新材料、新能源來謀求持續有效地健康發展。
本屆論壇以“新材料和新能源”為年度主題。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莫里斯、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蒙代爾、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菲爾普斯、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喬治·斯穆特等多名頂尖學者在論壇上將深入探討如何發展新材料和新能源,以及從政策制定、產業鏈建設、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合作等各方面應對其中的挑戰,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北京市長王安順在論壇開幕式致辭中說,新材料和新能源發展是緩解環境惡化,實現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備受全球關注的新興產業。他說,北京擁有眾多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在新材料和新能源領域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和條件,能夠為中國乃至世界相關產業發展做出應有貢獻。北京將積極推動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八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力爭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0%左右。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21世紀以來,新能源與新材料的不斷創新為中國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徑。在此過程中,中國的科研機構和科學家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新材料與新能源領域進行不遺餘力的探索,取得顯著成效,為中國乃至世界做出了貢獻。當前,中國及北京的可持續發展仍面臨諸多新的挑戰,作為頂級專家學者交流最新前沿技術的平台,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將為這些問題提供更多新思路。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認為,中國對於開發新能源的熱情充分體現了新能源在未來的發展方向。像北京這樣人口眾多的城市,未來需運用更多的新材料和新能源,帶來有科技含量的、持續健康的、環保低碳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