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季預測 每個颶風季開始前,著名颶風專家Philip J. Klotzbach和William M. Gray博士都會連同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SU)的研究人員,公布對該季的預測;此外,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的預測人員也發表了官方預測。
Klotzbach 的小組(此前由 Gray 博士率領)將每季平均風暴數目(1950至2000年)定為9.6個熱帶風暴,5.9個颶風,及2.3個大型颶風(在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 達到3級或以上的颶風)。而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則把正常的颶風季定為6至14個命名風暴,4至8個會達到颶風程度,而1至3個會成為大型颶風。
季前預測 2005年 12月5日 ,Klotzbach 的小組發表了對2006年颶風季的首份預測,預期該季的熱帶氣旋活動遠高於平均(17個命名風暴,9個颶風,5個颶風達到3級或以上)。
一如2005年颶風季,該小組預測大型颶風直接影響美國的可能性相當高:預測指出有81%的機會美國本土會受至少一個大型颶風正面吹襲(美國東岸及佛羅里達半島受襲機會為64%,從佛羅里達西部以西的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受襲機會為47%)。除此以外,大型颶風吹襲加納比海的可能性也高於平均。隨後數個月,CSU 發表的第二份預測,確認了此前的預測。
在
2006年 5月22日 ,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發表了對2006年颶風季的預測。他們預測有13至16個命名風暴,其中8至10個會成為颶風,而4至6個會成為大型颶風。
在
2006年 5月31日 ,Klotzbach 的小組發表了2006年最後一份季前預測,再次確認此前的數據。
季中預測 2006年 8月3日 ,Klotzbach 的小組發表了2006年颶風季的第一份季中預測,預測風暴的數目會減少到15個命名風暴,其中7個會成為颶風,而3個會成為大型颶風。 報告指大西洋現時的環境比季前差。
2006年 8月8日 ,NOAA 發表了2006年大西洋颶風季的官方季中預測,預測風暴的數目會減少到12-15個命名風暴,其中7-9個會成為颶風,而3-4個會成為大型颶風。報告指
大西洋 現時的環境比季前差,而且
拉尼娜現象 減弱了,不利熱帶氣旋的發展。
2006年 9月1日 ,Klotzbach 的小組發表了2006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二份季中預測,預測風暴的數目會減少到13個命名風暴,其中5個會成為颶風,而2個會成為大型颶風。報告指大量Saharan Air Layer形成,
太平洋 也出現了
厄爾尼諾現象 ,令預測風暴數字大大減少。
2006年 10月3日 ,Klotzbach 的小組發表了2006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最後一份季中預測,預測風暴的數目會減少到11個命名風暴,其中6個會成為颶風,而2個會成為大型颶風。報告指
大西洋 已出現
厄爾尼諾現象 。
風暴 熱帶風暴Zeta(澤塔) 持續日期: (2005.12.29日-2006.01.06日)
熱帶風暴Alberto(阿爾貝托) 持續日期: (2006.06.10日-2006.06.14日)
6月10日 ,一熱帶低氣壓於
貝里斯 的海岸線附近形成。
6月11日 早上,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 Alberto 。它的最高風速一度達到每小時70英里,僅比颶風強度差一點點。Alberto 在
6月13日 中午於佛羅里達州塔拉赫西市附近登入,並在第二天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在較後時間成為一
溫帶氣旋 。
熱帶風暴(阿爾貝托)路徑圖 熱帶風暴(阿爾貝托)衛星雲圖 熱帶風暴 持續日期: (2006.07.17日-2006.07.18日)
在季後報告中,國家颶風中心發現一熱帶風暴在
7月17日 形成了。
熱帶風暴 衛星雲圖 熱帶風暴Beryl(貝里爾) 持續日期: (2006.07.18日-2006.07.21日)
6月10日 ,一熱帶低氣壓於
北卡羅來納州 之東形成。同日下午,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 Beryl 。Beryl 在
7月21日 於麻薩諸塞州附近登入,並成為一
溫帶氣旋 。
熱帶風暴(貝里爾)路徑圖 熱帶風暴(貝里爾)衛星雲圖 熱帶風暴Chris(克里斯) 持續日期: (2006.07.31日-2006.08.05日)
7月31日 ,一熱帶低氣壓於安地卡島之東形成。同日下午,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 Chris 。
8月4日 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並在第二天在
古巴 附近消散。
熱帶風暴(克里斯)路徑圖 熱帶風暴(克里斯)衛星雲圖 熱帶風暴Debby(黛比) 持續日期: (2006.08.21日-2006.08.27日)
8月21日 ,一熱帶低氣壓於
維德角 之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 Debby 。
Debby 在
8月26日 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並在第二天成為一
溫帶氣旋 。
熱帶風暴(黛比)路徑圖 熱帶風暴(黛比)衛星雲圖 颶風Ernesto(安尼斯多) 持續日期: (2006.08.24日-2006.09.01日)
8月24日 ,一熱帶低氣壓於向風群島之西形成。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 Ernesto 。在
8月27日 的早上,它增強為2006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一個颶風,但它在下午就減弱為一熱帶風暴。它在第二天於
古巴 登入,再在
8月30日 於
佛羅里達州 南部登入,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但出海後很快又增強為一熱帶風暴。它在
9月1日 於
北卡羅來納州 登入並消散。
颶風(安尼斯多)路徑圖 颶風(安尼斯多)衛星雲圖 颶風Florence(弗羅倫薩) 持續日期: (2006.09.03日-2006.09.12日)
9月3日 ,一熱帶低氣壓於加勒比海附近形成。在
9月5日 ,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 Florence 。
颶風Gordon(戈登) 持續日期: (2006.09.10日-2006.09.20日)
9月10日 ,一熱帶低氣壓於加勒比海之東北形成。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 Gordon 。在
9月12日 ,它增強為一颶風,再在第二天的晚上增強為一大型颶風。在
9月16日 ,它減弱為一颶風,再在
9月20日 減弱為一熱帶風暴並成為一
溫帶氣旋 。
颶風(戈登)衛星雲圖 颶風(戈登)衛星雲圖 颶風Helene(海倫) 持續日期: (2006.09.12日-2006.09.24日)
9月12日 ,一熱帶低氣壓於加勒比海之東北形成。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 Helene 。在
9月16日 ,它增強為一颶風,再在第二天增強為一大型颶風。它很快便減弱為一颶風,更在
9月22日 減弱為一熱帶風暴,但第二天就再次增強為一颶風。它在
9月24日 減弱為一熱帶風暴並成為一
溫帶氣旋 。
颶風(海倫)路徑圖 颶風(海倫)衛星雲圖 颶風Issac(艾薩克) 持續日期: (2006.09.27日-2006.10.02日)
2006年風暴名單 2006年在北大西洋形成的風暴將使用右列名稱,季後未被除名的名稱將於2012年循環再用。本季名單跟2000年颶風季所用的名單大致一樣,不過 Kirk 取代了2000年使用的 Keith。未用名稱以灰色表示。在大西洋盆地里,從未使用過 Nadine 以後的風暴名稱。
國家颶風中心 稱,如果本季風暴名單里的所有名稱都已被使用,之後的風暴將從 Alpha 開始以
希臘字母 命名。
Alberto 01L
Helene 08L
Oscar (未用 )
Beryl 02L
Issac 09L
Patty (未用 )
Chris 03L
Joyce (未用 )
Rafael (未用 )
Debby 04L
Kirk (未用 )
Sandy (未用 )
Ernesto 05L
Leslie (未用 )
Tony (未用 )
Florence 06L
Michael (未用 )
Valerie (未用 )
Gordon 07L
Nadine (未用 )
William (未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