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大西洋颶風季

1983年大西洋颶風季

1983年大西洋颶風季從1983年6月1日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這樣的日期界定了傳統上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的時間段。這次颶風季的活躍度創下53年來大西洋颶風季的新低,一共只形成七個熱帶低氣壓,其中四個達到熱帶風暴或以上強度。這也令颶風季的累積氣旋能量指數創下自1950年以來的最低值——1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983年大西洋颶風季
  • 開始時間:1983年6月1日
  • 結束時間:同年11月30日
  • 地點:大西洋
季節預報和活動,風暴,第一號熱帶低氣壓,第二號熱帶低氣壓,颶風艾麗西亞,颶風巴里,颶風尚塔爾,第六號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迪安,季節影響,風暴名稱,

季節預報和活動

對1983年大西洋颶風季熱帶活動的預測
來源
日期
命名
  風暴數
颶風數
大型
  颶風數
7月23日
8
5
未知
有紀錄以來最活躍
最紀錄以來最不活躍
0持平
0
實際情況
4
3
1
每年大西洋颶風季前,包括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威廉·M·格雷博士及其同僚在內的一些知名颶風專家會發布颶風活動的預測。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定義,一個正常水平的大西洋颶風季會形成6到14個獲得命名的風暴,其中有4到8個會達到颶風強度,1到3個會成為大型颶風。1983年7月23日的預測認為,經過起步較晚的開局後,本季一共將形成8場風暴,其中5場會達到颶風強度。但預測中沒有說明有多少個颶風會達到大型颶風強度。不過之後的事實證明,預測數字明顯過高,全季實際上只形成了四個獲得命名的風暴,其中三個達到颶風強度標準。
由於強烈的上層風切變影響,這個從6月1日持續到11月30日的颶風季活動程度很低。整個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開放海域的風切變都異常之強,破壞了擾動天氣的對流區,令其無法獲得發展。整季共有超過60個天氣系統在非洲海岸形成後西進,但到達小安的列斯群島時幾乎都已經消散。只有包括墨西哥灣巴哈馬北部和佛羅里達州以東的大西洋海域風切變較少,全部四個獲得命名的風暴也就都是在這些海域發展形成的。1983年大西洋颶風季因此成為繼只有兩個風暴形成的1930年大西洋颶風季以來,活動性最弱的颶風季。此外1982年大西洋颶風季也沒有風暴在加勒比海形成,這也是自1871年開始有可靠紀錄以來首度出現連續兩年都沒有風暴在該海域形成的情況。同時這還是自1871年後第一個北緯25°以南沒有風暴形成的大西洋颶風季。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從1983年起開始發布數字性的登入機率預報。之前該部門曾通過計算這一幾率來發布熱帶氣旋警告和觀察預警,但從這年開始,原始的機率數值會直接向公眾公布。針對颶風艾麗西亞發布的登入機率很準確,其中表明德克薩斯州上端海岸的加爾維斯頓及其周邊地區受到颶風直接襲擊的可能性最大。
這年颶風季的活躍程度也通過累積氣旋能量指數的低迷反映出來,只有17,屬於“低於正常水平”範圍。大致來說,氣旋能量指數通過對颶風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來計算,強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的風暴,其指數也相應越高。只有在熱帶系統風速達到或超過每小時63公里(34)或熱帶風暴強度時才會對這一指數進行計算,並納入全面的氣象公告中,並且亞熱帶氣旋的指數不會計入累積數值。

風暴

第一號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SSHS)

持續日期
7月23日-7月28日
強度
35mph(55km/h)(一分鐘)
氣壓不詳
本季的第一號熱帶低氣壓源於7月29日小安的列斯群島附近的一片熱帶擾動。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媒體報導中表示,這股低氣壓有可能增強成熱帶風暴,但上層風切變阻止了天氣系統獲得任何發展,低氣壓也在次日消散。

第二號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SSHS)

持續日期
7月27日-8月2日
強度
35mph(55km/h)(一分鐘)
氣壓不詳
7月31日,中大西洋的一片擾動天氣區組織性得到增強,促使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將其歸類為第二號熱帶低氣壓。由於強烈的上層風切變影響,低氣壓在穿越大西洋的過程中沒有得到發展,於8月3日在小安的列斯群島附近消散。

颶風艾麗西亞

3級颶風(SSHS)

持續日期
8月15日-8月20日
強度
115mph(185km/h)(一分鐘)
962mbar(hPa
颶風艾麗西亞源於一片從新英格蘭延伸到墨西哥灣最西部的鋒面槽。衛星圖像顯示,鋒面槽附近有一片中尺度低氣壓區離開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海岸,這片低氣壓區可能就是艾麗西亞的前身。系統發展早期,墨西哥灣的氣壓一直較高。8月15日,一艘途經該海域的船隻記錄到1015毫巴百帕,29.99英寸汞柱)的最低氣壓,低氣壓也因此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艾麗西亞”。由於周邊環境氣壓較高,風暴的規模很小。
艾麗西亞存在期間受到的轉向氣流影響一直很弱,但正在發展的風暴北面有高壓脊形成,導致氣壓出現波動,風暴也在8月16日開始向西漂移,但之後很快又轉向西北朝德克薩斯州逼近。8月16日到18日,艾麗西亞上空有一個反氣旋形成,同時由於緩慢行經海面溫度較高的溫暖水域,風暴得以迅速增強,其登入前的40個小時裡氣壓平均每小時都下降了一毫巴(百帕)。8月18日,颶風艾麗西亞達到每小時185公里的最大風暴,氣壓低至962毫巴(百帕,28.39英寸汞柱),並於同日以三級颶風強度在德克薩斯州的加爾維斯敦附近登入。進入陸地上空後,颶風迅速減弱並加速進入美國中西部領空,於8月21日在內布拉斯加州上空消散。
艾麗西亞北上的同時,其殘留給美國多個帶去了中到大雨。休斯頓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市中心的摩天大樓有成千上萬的玻璃窗被打碎。整場颶風造成該州22人喪生,經濟損失達到20億美元(1983年美元,相當於46.7億2014年美元)。

颶風巴里

1級颶風(SSHS)

持續日期
8月23日-8月29日
強度
80mph(130km/h)(一分鐘)
986mbar(hPa
颶風巴里源於8月13日離開非洲西北海岸的一股熱帶擾動。整個颶風季的大部分時間裡,熱帶大西洋的西北部洋面都存在令天氣系統無法獲得發展的上層風切變。這導致熱帶擾動一直到8月22日靠近巴哈馬時才得以增強。一股力道較弱的低氣壓令擾動進入一片風切變較少的海域,天氣擾動也因此得以在8月23日增強為第四號熱帶低氣壓。8月24日,低氣壓在北部巴哈馬群島東北部不遠處洋面加強成熱帶風暴。
熱帶風暴巴里轉向西進並因風切變的回升影響減弱成熱帶低氣壓。8月25日早上,低氣壓在佛羅里達州的墨爾本附近登入,並且進入該州中部領空時仍然受到上層風的壓力影響。接下來低氣壓進入墨西哥灣中部並重新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然後得以迅速強化,於8月28日達到颶風強度,再於當天下午在德克薩斯州的布朗斯維爾附近登入。登入前,巴里達到了時速130公里的最高風速,氣壓也降至986毫巴(百帕,29.11英寸汞柱)。8月29日,風暴殘留在墨西哥北部的山區上空消散。

颶風尚塔爾

1級颶風(SSHS)

持續日期
9月10日-9月15日
強度
75mph(120km/h)(一分鐘)
994mbar(hPa
颶風尚塔爾源於9月10日早上一片大規模低氣壓發展出的擾動天氣,這股擾動天氣位於百慕達近海,是伊斯帕尼奧拉島延伸到中北大西洋的一片鋒面槽殘留的一部分。這片特殊的擾動天氣區域成為了一個大規模低氣壓系統的東北部分。9月10日,一架偵察機探測到的數據表明系統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50公里,氣壓為1010毫巴(百帕,29.83英寸汞柱),說明系統已經發展成了1983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五號熱帶低氣壓。
低氣壓進入距百慕達不到160公里海域並緩慢增強。10月傍晚,第五號熱帶低氣壓的風速提高到每小時60公里,因此獲命名為尚塔爾(Chantal)。風暴接下來開始迅速強化,於9月11日晚達到颶風標準。尚塔爾轉向東進,發展出捲雲和微弱的外流。之後超過24小時裡,颶風的結構沒有多少變化,但到12日晚已經變得混亂,並因此降級為熱帶風暴。
一夜之間,風暴的所有對流都已消退,並且向北移動的速度也已減緩。9月14日,一股微弱的東風波令尚塔爾加速前進,並被一片鋒面系統吸收。這場風暴對百慕達產生的影響很小,島上經歷了幾場雷陣雨,風速最高的也只達到25公里時速,海上則出現了9到12米的涌浪。

第六號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SSHS)

持續日期
9月19日-9月21日
強度
35mph(55km/h)(一分鐘)
氣壓不詳
第六號熱帶低氣壓於9月19日形成,給小安的列斯群島帶去了傾盆大雨,然後於9月21日在多米尼加共和國附近降級成東風波。

熱帶風暴迪安

熱帶風暴(SSHS)

持續日期
9月26日-9月30日
強度
65mph(100km/h)(一分鐘)
999mbar(hPa
熱帶風暴迪安源於9月22日離開美國東岸的一片鋒面雲帶。之後幾天時間裡,這片雲帶位於從巴哈馬一直到百慕達之後的海域上空,並且基本上沒有移動。這一期間有一片1035毫巴(百帕,30.56英寸汞柱)的高氣壓區在美國東北部上空停留,因此產生的強烈氣壓梯度令美國東部沿海地區遭受了接近烈風強度的大風。
9月26日,鋒面雲帶在位於中佛羅里達州以東約740公里洋面發展出下層環流,並於當天下午獲分類為亞熱帶風暴並以“迪安”(Dean)命名。9月27日,一架空軍偵察機飛入風暴執行偵察任務,但報告其中心以外37公里處的風速只有每小時55公里,不過其999毫巴(百帕,29.5英寸汞柱)的氣壓表面迪安在北上的同時還在繼續增強。此外,衛星圖像表明這股亞熱帶風暴是從雲層中湧現出來的,數據還表明風暴正在獲取熱帶氣旋特徵。
9月28日,迪安在北上的過程中達到時速80公里的最大風速。9月29日,風暴環流轉向西北並在德瑪瓦半島登入,於9月30日在陸地上空消散。從北卡羅萊納州到羅德島州都收到了烈風警告。迪安產生的降水從北卡羅萊納州到維吉尼亞州邊境一直延伸到新英格蘭,維吉尼亞州報告的降雨量為25.4毫米,邊境處則達到76.2毫米。康乃狄克州的一處氣象站紀錄到的降雨量最高,達到117毫米。風暴造成的破壞主要局限於輕微的海岸侵蝕和中大西洋各州部分沿海地區出現的輕度洪水。

季節影響

1983年北大西洋熱帶氣旋統計
風暴名字活動日期風暴級別最高風速
(10分鐘平均)
最低氣壓
hPa
ACE登入損失
(百萬美元)
死亡人數

7月29至30日
熱帶低氣壓
35
未知
0.00
沒有登入
0
0
7月29日至8月3日
熱帶低氣壓
30
未知
0.00
沒有登入
0
0
艾麗西亞
8月15至21日
三級颶風
115
963
6.38
8月17日
115
4100
21
巴里
8月24至29日
一級颶風
80
986
3.14
8月25日
35
0
0
德克薩斯州布朗斯維爾
8月28日
75
很小
0

尚塔爾
9月10至15日
一級颶風
75
992
4.27
沒有登入
0
0
9月19至21日
熱帶低氣壓
35
未知
0.00
沒有登入
很小
0
迪安
9月26至30日
熱帶風暴
55
999
3.07
9月29日
50
很小
0
7個氣旋
7月29日至9月30日

115
963
16.86
4次登入
4100
21

風暴名稱

以下列表中顯示了1983年用來給北大西洋熱帶氣旋命名的名稱。其中沒有退役的名稱都將在1989年大西洋颶風季中再度使用。這是繼1978年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改變命名方式後這些名稱的首度啟用。列表中沒有命名的名稱將以灰色顯示。
Alicia
Barry
Chantal
Dean
Erin(未用)
Felix(未用)
Gabrielle(未用)
Hugo(未用)
Iris(未用)
Jerry(未用)
Karen(未用)
Luis(未用)
Marilyn(未用)
Noel(未用)
Opal(未用)
Pablo(未用)
Roxanne(未用)
Sebastien(未用)
Tanya(未用)
Van(未用)
Wendy(未用)
註:1984年春,世界氣象組織將“艾麗西亞”這一名稱退役,用“阿利森”(Allison)取代。該名稱於1989年大西洋颶風季期間首度啟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