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大窪縣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大窪縣政府工作報告

2005年,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依法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圍繞財政抓經濟、圍繞富民抓調整,突出抓好四項重點工作,著力解決四個突出問題,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解放思想,銳意創新,發奮進取,真抓實幹,圓滿完成了縣第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2005年,全縣生產總值實現62.5億元,同比增長24.3%。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25.2億元、22.4億元和1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2%、32.6%和35.9%。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7098萬元,同比增長23.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20.7億元,同比增長31%。全面實現了“十五”計畫確定的工作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6年大窪縣政府工作報告
  • 地點:大窪縣
  • 性質:工作報告
  • 內容:2005年工作回顧
簡介,報告內容,

簡介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報告內容

一、2005年工作回顧
2005年,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依法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圍繞財政抓經濟、圍繞富民抓調整,突出抓好四項重點工作,著力解決四個突出問題,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解放思想,銳意創新,發奮進取,真抓實幹,圓滿完成了縣第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2005年,全縣生產總值實現62.5億元,同比增長24.3%。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25.2億元、22.4億元和1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2%、32.6%和35.9%。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7098萬元,同比增長23.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20.7億元,同比增長31%。全面實現了“十五”計畫確定的工作目標。
(一)突出抓好四項重點工作,強力推進縣域經濟發展
招商引資新上項目與扶強做大存量企業兩條腿快跑,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全縣工業總產值實現75.5億元,同比增長21.4%,工業稅收實現1.8億元,同比增長16%。園區建設取得新成果。舉全縣之力完成盤錦遼濱經濟區路網路基工程,按期完成盤錦食品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區一期動遷任務,新規劃的二界溝水產品加工基地核心區完成場地整平,各園區共集聚項目27個,投資額累計實現10億元。招商引資開創新局面。全縣招商引資投資額實現14.2億元,共引進項目309個。一批投資額1億元以上的大項目順利開工。遼寧宏冠船業有限公司已完成一期工程投資,具備造船能力。油地融合有了新進展。引進盤錦遼碩碳素有限公司石油煅燒焦、遼河油田置業公司20萬噸氫烴等規模較大項目16個,投資額4.8億元,項目達產後年產值可達14億元以上。推進了盤錦遼河油田晨宇工業項目區建設前期工作。新立鎮、榮興鄉、唐家鄉與遼河油田二級單位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扶強做大存量企業取得新突破。對70家重點企業實行了縣領導和縣直部門包扶責任制,爭取省、市技改貸款貼息255萬元,支持企業實施技術改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58家,比上年增加15家。盤錦振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華潤雪花啤酒(盤錦)有限公司、大窪石油化工總廠、盤錦遼通化工有限責任公司4家企業年繳稅額超過1000萬元。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與擴大小額貸款支持兩個輪子快轉,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力明顯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全縣復墾土地863畝、開發整理耕地1.2萬畝,秋翻地達75%。加強水利和田間工程建設,蟬聯省“大禹杯”競賽優勝單位。完成二界溝一級民眾漁港主體工程建設,榮獲國家海域管理示範縣稱號。加強農業科研推廣體系建設,建立了北京食品研究所大窪農產品深加工科研基地,成立了盤錦光合水產有限公司科技研發中心。裕農農資連鎖經營服務網路遍布城鄉。打好打勝植樹造林、水稻插秧、病蟲害防治、防汛排澇、海蜇資源管護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等戰役,為農業增效、農工(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五大主導產業碩果喜人。其中水稻產量實現51.5萬噸,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海蜇捕撈實現1萬噸,比上年翻一番;肉鴨養殖實現350萬隻,超額完成倍增計畫。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全縣龍頭企業發展到58家。完成36萬畝無公害盤錦大米標準化生產示範區、3500畝優質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新建了榮興萬畝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園區、河蟹良種繁育基地。完成有機稻認證1.15萬畝、無公害水產品認證68萬畝、有機河蟹認證15萬畝。改造蔬菜舊棚1060棟。盤錦每日集團水產品熱風乾燥加工、盤錦華豚有限公司河豚魚鰭酒加工等10個深加工項目投產達效。大窪清水養禽場“大清”品牌、遼寧振興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全球”品牌被評為盤錦市著名商標。支農惠農力度加大。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5.17萬人。累計投放支農小額貸款5.5億元。從2005年起,全縣免徵農業稅,發放“兩補”資金3247萬元,使農工(民)人均增收133元。
增加財政收入與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支持兩項工作並舉,政府財力明顯增強。財稅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縣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7020萬元,同比增長14.1%。各項稅收實現30939萬元,同比增長50.3%。其中國稅實現17149萬元,地稅實現1379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70.2%和31.1%。推進了以村財鄉管村用為主要內容的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兌現了公務員補貼和滾動工資。對上爭取資金創歷史新高,爭取資金2.5億元,同比增長6.8%。
改善人居環境與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兩件事齊抓,民眾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城鄉基本建設紮實推進。多渠道籌措資金2.9億元,有效實施了城鄉美化、綠化、亮化、淨化工程。完成重點建築工程33項,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縣委、縣政府綜合辦公樓主體工程被評為省優質主體工程。完成縣城10條利民街巷路改造、縣城自來水水源地建設項目、東湖北段護砌、北排大修及1200延長米排水工程。實施了珠江東街道路改造和亮化工程及珠江廣場、湖畔廣場建設工程。解決了鶴吉市場西的髒、亂、差問題。各鄉鎮合計改造小城鎮道路及排水5.4公里,鄉鎮政府所在地主要街路全部實現亮化。加強了公路建設,大錦線改造工程及8項村通油路工程順利完工。旅遊項目建設快步推進。紅海灘風景區三期工程、趙圈河農家客棧、田莊台文化古蹟恢復等13個新建旅遊項目具備接待能力,紅海灘風景區順利通過國家AAAA級風景區認定。生態縣建設整體推進。全縣植樹435萬株,完成45個村屯環境綜合整治,我縣被評定為國家級一類生態示範區。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6500元,農村人均純收入實現5050元,分別比上年增加400元和500元。
(二)著力解決四個突出問題,全面激活經濟發展內在動力
有效解決人的問題。加強了公務員隊伍建設。通過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三型機關”創建、崗位練兵、集中培訓等活動和建立末位待崗學習制度,提高了公務員隊伍依法行政能力。開展了“培育文明大窪人,建設和諧新大窪”活動。強化了環境整治、精神扶貧、法制教育等項工作,開展了廣場文化等一系列載體性主題活動,很好地解決了我縣農村存在的“愚、懶、髒、盲”等問題,提高了民眾整體素質,初步形成了與縣域經濟發展相協調的社會風尚。實施了人才強縣戰略。制定了《大窪縣人民政府引進人才實施細則》,舉辦了16次大型人才招聘會,招聘各類人才1530名;強化了“一村一名大學生”管理,公開選拔30名大學生到鄉鎮工作;加強了人才培訓,培訓專業技術人員427名,組織部分民營企業家參加了國家執業經理資格培訓。
有效解決管理的問題。出台了《大窪縣黨政領導幹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關於加強財政財務管理的意見》、《大窪縣人民政府工作規則》等管理制度。注重審計結果運用,保證了領導幹部既幹事又乾淨;通過依法理財,切實降低了行政成本;規範審批行為,提高了辦事效率。各項管理工作向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方向邁進。
有效解決改革的問題。在全省率先完成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圓滿完成大窪縣農村信用社改革。成功進行警務機制改革。順利完成縣政府機構改革、鄉鎮事業單位改革、鄉鎮衛生院改革、供熱公司改革。深化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妥善解決縣建築開發總公司改革遺留問題,田莊台機修廠依法破產,縣水產總公司、服裝廠已進入破產清算階段。
有效解決社會保障的問題。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各類保險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7.5萬人,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參保4.5萬人,合計比上年增加3.5萬人。第一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760萬元,核銷醫療費704萬元,第二輪參合率達87.5%。弱勢群體救助工作成效顯著。實現了城鄉困難民眾應保盡保,累計發放低保金733萬元。發放扶貧救災款物1586萬元,對1100戶困難民眾實施了臨時救助,為110戶農村特困戶、殘疾人危房戶建起新房。籌資100萬元,資助3356名貧困學生就學。協調遼河油田打自來水井1眼,解決了唐家鄉2個村民眾的吃水難問題。就業再就業工作得到加強。開發就業崗位1.3萬個,實現實名制就業1.2萬人,安置零就業家庭人員就業1847人。
(三)積極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社會各項事業進一步繁榮
加強民主政治建設,依法治縣進程明顯加快。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2件、政協委員提案86件,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100%。基層司法所垂直管理工作順利完成,人民調解和“四五”普法工作成效顯著。完成第六屆社區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開展命案偵破攻堅戰役和以打擊惡勢力為主要內容的“夏秋攻勢”,全年偵破命案11起、打掉惡勢力團伙21個,超額完成打擊處理“六項指標”,高標準建設街道巡邏防控等八大網路,全縣人民的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實行各級領導包案責任制和信訪接待日制度,全年信訪總量同比下降16.2%。狠抓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建立了安全生產三級立體監控網路,多次開展安全生產集中大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夯實了安全生產基礎。確保了社會穩定。
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全力推進科技進步。有28個科技項目在國家、省、市立項,爭取科技專項資金271萬元。大力推進教育振興。成功舉辦了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暨首批結題現場會。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投資1131萬元,改造危險校舍1.2萬平方米,新建教室6000平方米。堅持依法治教,被評為省依法治教示範縣。承辦了全國青年女籃聯賽。廣播、電視、文化事業進一步繁榮。加強了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我縣被確定為省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規範化建設試點縣,榮獲“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國家級示範縣稱號,縣第一人民醫院門診樓建成並投入使用。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紮實推進,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民兵預備役工作得到加強,保持了省“雙擁”模範縣稱號。加強城鎮物業管理,冬季供熱工作按時、有序、平穩運行。統計、檔案、物價、殘聯、民族宗教、僑務、地震、防空等各項工作呈現新起色。縣工商局積極服從、服務於全縣發展大局,開展了“千家萬戶助農”活動,有力地促進了農工(民)增收。電力、通訊、氣象、金融、保險等部門和機構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新貢獻。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樹立了為民政府形象。堅持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貫穿政府工作始終,政府職能明顯轉變,工作效率明顯提高,服務質量明顯改善。堅持執政為民,真正沉下身子問計於民,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都以惠及民眾為目的,傾力解決了一大批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
各位代表,以上成績的取得是縣委正確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鼎力相助的結果,是全縣各級幹部和廣大人民民眾戮力同心、艱苦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付出艱辛勞動的廣大幹部和人民民眾,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幹部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窪部隊、武警官兵和國省市駐窪單位,向一切關心、支持大窪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一年的政府工作,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得益於以下四點:
一是得益於發展思路清晰明確、重點突出。縣委七屆六次全會確定的總體工作思路符合大窪發展實際,為全縣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找準了全局工作的切入點,用抓重點的工作方法領導全局工作,既突出重點,又兼顧一般,集中精力抓好要事、攻克難事、辦成大事,促進了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二是得益於找準了三次產業發展的突破口。我們堅持第一產業重點以壯大種養業規模和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為主的特色經濟;第二產業重點加快園區建設,以項目為牽動,最佳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提升了工業經濟規模和運行質量;第三產業重點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牽動的整體聯動格局。三次產業突飛猛進、協調發展,最佳化了生產要素配置,提高了廣大民眾生活質量,促進了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三是得益於全縣上下團結協作、勇於爭先。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縣政府組成人員講團結、講配合、卯實勁,廣大幹部民眾同心同德,全縣上下思想統一、目標一致,在和諧中求發展,最大限度地凝聚了領導合力並形成了工作合力。各個領域、各條戰線既瞄準全縣爭先升位總體目標,又分別確定趕超目標,各項工作都能搶先一拍、領先一步,形成了不甘落後、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
四是得益於全縣經濟發展整體環境的不斷改善。建立起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政府公信力顯著增強,形成了政令暢通、令行禁止的政治環境。幹部民眾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明顯增強,形成了謀發展、會發展的社會環境。加強硬體建設,工業園區對項目的吸引力和承載力不斷增強,城鄉環境的改善突顯了發展的區位優勢。強化軟環境建設,形成了寬鬆的政策環境、公平的競爭環境和公正的法治環境,助推經濟加速發展。
一年來,我縣經濟、社會總體發展態勢強勁,速度快、質量高,但有些方面仍不盡如人意。一是運用市場經濟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不夠,全民創新、創業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二是招商項目中科技含量高、牽動力大的項目相對較少,經濟成長質量需要進一步提高;三是一些關係民生的突出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四是財政資金調度困難的局面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財源建設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改革的辦法,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前進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二、2006年工作安排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新一輪加快發展目標至關重要的一年。當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加快遼西沿海經濟區大開發、推進環渤海地區經濟一體化、國內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以及油地融合進程加快,為我縣加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全縣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科技水平逐步提升,為持續發展、參與市場競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一些體制和機制上的深層次矛盾仍然影響我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機遇稍縱即逝,挑戰咄咄逼人,坐失良機將永遠喪失發展先機,我們必須堅定信心,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狠抓各項工作落實,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快速、協調、可持續發展。
2006年縣政府總的工作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以培育文明大窪人、建設和諧新大窪為總體目標,堅持“兩個圍繞”,抓住工作重點,解決突出問題,積極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全力推進大窪經濟和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努力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2006年及“十一五”期末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2006年,全縣生產總值實現75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27.3億元、29.2億元和1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3%、30.4%和24.2%,三次產業排序實現二一三;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億元,同比增長17%;各項稅收實現38125萬元,同比增長23.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28億元,同比增長35.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7000元,農村人均純收入實現5650元,同比分別增加500元和600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100個縣區中的排名前移2—3位;在經濟成長的同時,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設,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再上新台階。在縣委的領導下,縣政府組織制定了《大窪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請本次大會審議。到“十一五”期末,全縣生產總值實現150億元,年均遞增20.1%;三次產業結構比由“十五”期末的40.3:35.9:23.8調整到23.3:50:26.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4億元,年均遞增18.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年累計實現245億元,年均遞增3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實現8000元,年均分別遞增9%和9.6%。
2006年,全縣要繼續堅持招商引資新上項目與扶強做大存量企業兩條腿快跑、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與擴大小額貸款支持兩個輪子快轉、增加財政收入與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支持兩項工作並舉、改善人居環境與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兩件事齊抓四項重點工作不動搖;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創新,更加注重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更加注重加強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更加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切實採取更加有力措施,務必使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以園區建設為著力點,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提升工業經濟總量和效益繼續加快園區建設步伐。盤錦遼濱經濟區工業區、盤錦食品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區、二界溝水產品加工基地核心區要具備項目入駐條件。大窪鎮、田家鎮、西安鎮工業園要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採取土地置換、參資入股、爭取資金、政府負債、BT和BOT等融資方式籌措園區建設資金,縣財政每年列支200至300萬元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貼息。堅持邊建設邊招商。積極促成江蘇正陽置業有限公司對遼濱經濟區的整體開發,啟動遼濱遼河大橋建設,與市政府合力促成韓國釜山工業園整體搬遷至盤錦食品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區,大力發展輕型工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鼓勵招商項目向園區集聚,項目引進單位與園區所在鄉鎮分享稅收收益。構築“工”字型經濟帶。以園區為依託加速產業集聚,形成以盤錦遼濱經濟區、座落在榮興鄉的盤錦港海上油碼頭和二界溝水產品加工基地為輻射的臨海經濟帶;形成以盤錦遼河油田晨宇工業項目區、田家鎮高新技術工業園和新興鎮石化工業生產基地為輻射的臨市經濟帶;形成沿莊林公路和盤營公路以盤錦食品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區、大窪鎮新材料工業園為輻射的工業走廊。
繼續加快項目引進和建設步伐。堅持國外對日韓、國內對江浙、域內對油田的招商方向,在全員招商的同時,突出各級政府有組織的招商行為,做好招商策劃、信息收集和項目包裝,精心組織經貿洽談,推介項目,形成洽談一批、儲備一批、在建一批、投產一批的項目梯次推進格局。提高招商項目質量,環保不達標、低水平重複建設、投入產出比低的項目一律不得入駐園區。加強軟環境建設,各相關單位要為項目建設提供全程服務,嚴肅查處破壞經濟發展軟環境的行為。全縣落實開工建設項目400個,其中投資額500萬元以上項目180個,招商引資投資額完成14.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00萬美元,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以大項目建設作為拉動經濟成長的引擎,盤錦海燕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方便食品生產、盤錦金穗化工有限公司的系列複合肥生產等15個投資額超5000萬元的項目要在年內達產達效。遼寧宏冠船業有限公司和遼寧龍德船業有限公司船舶製造、盤錦合興生物製紙新技術有限公司生態紙漿生產等投資額超億元的項目要儘快投入生產。以園區和億元以上大項目建設為牽動,加速關聯項目引進和產業集聚,形成支撐大窪發展、代表大窪形象的船舶製造、機械加工、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項目集群。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域外、境外建立生產基地、銷售網路或對外承包工程。
繼續加快油地融合步伐。瞄準遼河油田“十一五”期間主導產業發展定位和重大項目的實施,積極做好產業配套和項目連結。在項目用地、行政審批、政策扶持上予以傾斜,拓展油田企業在我縣發展空間。加快盤錦遼河油田晨宇工業項目區建設步伐,確保直縫焊管、廢棄物焚燒爐等高科技項目開工建設。積極支持遼河油田機械加工中心落戶盤錦遼濱經濟區,確保遼河油田置業公司20萬噸氫烴、遼河油田總機械廠移動式抽油機生產等項目年底前投產達效。採取資產重組、聯合辦企等方式,盤活嫁接遼河油田在縣內的閒置資產。
繼續加快扶強做大存量企業步伐。2006年全縣確定重點幫扶企業60家。繼續強化領導包扶責任制。建立加快企業發展的生產要素支撐體系。實施科技創新工程,走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之路,全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完成投資1.6億元的華潤雪花啤酒(盤錦)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啤酒、投資8000萬元的盤錦春成紙業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板紙等重大技改項目;引導有實力的企業組建民間貸款擔保公司,發揮縣中小企業貸款擔保中心作用,為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實施人才興企工程,利用縣職教中心或掛靠高等院校,針對企業需求培訓和引進各類實用人才,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實施品牌富民興企工程,支持盤錦大米王酒業有限公司“紅海灘”牌等10家企業的商標爭創省市著名商標,高度重視知名企業和名牌產品的培育爭創工作。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最佳化配置為核心,引導企業以現有資本、技術、品牌等生產要素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參股,通過企業併購、重組、強強聯合,增強抵禦市場風險能力。
2006年,全縣工業總產值要實現100億元,同比增長32.5%,工業稅收實現2.3億元,同比增長28%。年繳稅額超1000萬元的企業要達到6個。
(二)以促進農工(民)增收為目的,大力發展特色農村經濟,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進一步改善農業綜合生產條件。繼續鞏固糧食生產基礎地位,實施好二界溝、榮興、趙圈河等鄉鎮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完成田莊台抽水站改建等7項節水改造工程和3項排總清擴工程。實施東風等鄉鎮10萬畝優質糧食工程現代農機推進項目。加強動物“無規定疫病區”建設,建立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情防控長效機制。完成二界溝一級民眾漁港附屬設施建設,爭取國家級中心漁港建設項目。
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狠抓龍頭企業建設,增強企業輻射帶動能力。狠抓專業養殖小區建設,由一家一戶分散養殖逐步向集中養殖轉變。狠抓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以鄉鎮為單位,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塊狀經濟。實施品牌戰略,擴大優質農產品市場占有率。狠抓農產品深加工,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建成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和深加工基地。糧食產業要著重扶持盤錦東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有機米粉加工出口和縣糧食集團總公司有機稻加工項目;漁業產業要抓好盤錦全成水產有限公司設施漁業小區、盤錦光合水產有限公司國家級海蜇良種場建設,著重扶持盤錦每日集團水產品真空凍乾生產、盤錦華豚有限公司河豚魚調料和罐頭加工、盤錦光合水產有限公司河蟹深加工等項目;畜牧產業要抓好大窪錦成種鴨場等5個專業養殖小區建設,全縣肉鴨飼養量達到600萬隻,著重扶持大窪清水養禽場肉鴨出口加工、遼寧振興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有機豬加工項目;蔬菜產業要完成500棟舊棚改造,著重扶持盤錦雨霖種植有限公司淨菜包裝項目。擴大支農小額貸款投放規模,全年累計投放6.5億元。
進一步拓寬農工(民)增收渠道。建立農工(民)增收的長效機制,促進農工(民)持續穩定增收。提高農業科技含量,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等新技術,增加糧食產量,擴大水產、畜牧養殖規模,開發淺海灘涂養殖,推廣葦田一育多養,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業,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活躍商貿流通和各類服務業,增加經營性收入;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實現轉移6萬人,引導農工(民)到園區和鄉鎮企業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強化信息服務,引導農工(民)搞好家庭財產經營,增加財產性收入;認真落實國家“兩補”政策,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扶持,推進國有農場稅費改革,增加轉移性收入。確保實現農工(民)增收目標。
(三)以旅遊業為牽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拓寬第三產業發展空間強化特色旅遊體系建設。制定《趙圈河濕地旅遊第一鄉發展戰略規劃》,整合旅遊資源,引進競爭機制,加快旅遊項目建設。加強旅遊產品宣傳促銷工作,辦好知青歲月活動周、紅海灘觀賞會等活動,加強與省內外風景名勝區、旅遊社團合作,推出旅遊精品線路,開發地域特色旅遊產品,引進外地知名旅遊產品,做大旅遊產業,吸引人流,帶動物流,匯聚財流。
強化現代服務流通體系建設。圍繞旅遊業,大力發展吃、住、行、娛、購、游系列服務業,完成湖濱路餐飲娛樂一條街建設;圍繞產業優勢,做大水稻等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規劃建設興隆三百商貿小區;圍繞臨海和臨市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倉儲物流、連鎖經營、金融保險等新型經營業態;圍繞社區建設,大力發展家政服務、物業服務等社區服務業。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9.5億元,同比增長19.6%。
(四)以壯大縣鄉財政實力為目標,強化財稅征管,充分挖掘財源建設潛力努力培育財源。把推進各類企業投產達效和大力發展房地產業作為財稅增長的主要著力點。堅持依法治稅,清理陳欠稅費,確保應收盡收。加大縣鄉債權清理追繳和存量資產盤活力度,增加政府可支配財力。用好用活用足國家、省、市扶持政策,加強項目包裝和申報,對上爭取資金實現3億元。
提高理財水平。嚴格執行預算,堅持一支筆審批制度,除緊急救災等特殊支出外,一律不追加預算外支出,確保公共財政體制的平穩運行。調整財政資金投向,在確保公教人員標準工資按時發放和政權建設支出的前提下,重點向“三農”、社會保障、環保及科教事業傾斜。擴大政府採購範圍,壓縮一般性支出。開展非稅收入檢查,確保足額入庫。嚴禁鄉村抬款,有效化解不良債務。堅持依法獨立審計,建立績效評價機制和理財過錯追究辦法,清理“小金庫”。鞏固財政性資金統管和村財鄉管村用工作成果。
(五)以完善功能和提升品位為重點,積極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統籌城鄉規劃。年內完成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和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完成全縣村屯規劃編制。
統籌城鄉建設與管理。縣城美化、硬化、淨化、亮化、綠化重點向居民生活小區和小街小巷延伸。投資500萬元,完成商宏巷等15條巷路改造、暗排工程及東湖新區道路工程;投資500萬元,完成2個給水項目及2000延長米給水管網工程;投資400萬元,完成東湖新區、縣城主要街路、居民生活區及部分巷道、空閒地綠化和硬覆蓋,安裝路燈240盞。以搞活房地產業帶動縣城平房區拆遷和東湖新區商住區建設,拉動消費和就業,增強城市活力;出台優惠政策,吸引社會投資,建設品位一流、風格各異的高檔次商住小區。強化市容綜合整治,以建立居民小區物業業主自治機制和強化門前“四包”為重點,進一步規範縣城環衛與物業管理,嚴格執行城鄉市政基礎設施管理責任追究制,加強城市公用設施管理。加大鎮村環境建設力度,完成田莊台、田家等鄉鎮8個居民住宅小區建設,完成各鄉鎮政府所在地主要街路和部分巷路的道路、排水、綠化、亮化任務;全縣植樹200萬株,完成45個村屯的環境綜合整治,把腰崗子村建成北方生態園林第一村;在主要公路兩側栽花種草,把大趙線、大南線及省級以上公路大錦線、庫二線、莊林線、盤營線大窪段建成綠色生態景觀路。加大公路網化工程建設力度。完成新榮線、蘇五線51公里大修工程和莊林路18公里路基土方工程,完成村通油路工程25公里,全力支持境內濱海公路建設。
(六)以建設和諧新大窪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設,推進依法治縣進程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入持久地開展“培育文明大窪人,建設和諧新大窪”活動,解決部分民眾中存在的“愚、懶、髒、盲”問題。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開展“文明鎮”、“文明村”、“文明家庭”創建評比活動,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深入開展“五五”普法和科技、教育、衛生等“十進社區”活動,提高民眾的科技文化素質;廣泛開展勞動技能競賽、小康路上賽跑等活動,提高民眾的競爭意識和致富能力;加強誠信體系建設,深入開展誠信教育,建立健全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機制,提高全民的誠信意識。
加強民主政治建設。自覺接受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高質量、高效率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重大事項徵求縣人大和縣政協的意見,推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強化基層政權建設,提高村和社區自治水平,加強民主管理,保持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稱號。加強平安體系建設,開展好公安“基層基礎建設年”活動,實行“110”、“119”、“122”報警三台合一,加大命案偵破攻堅力度,開展“打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兩搶一盜”等侵財犯罪和經濟犯罪,全面啟動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爭創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認真受理民眾來信來訪,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確保社會穩定。
實施科教興縣和人才強縣戰略。全年爭取市以上科技立項15項,爭取扶持資金300萬元。改善教育辦學條件,完成朝鮮族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建設,田莊台中學、高家中學合併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完成新興中學塑膠操場改造和9所國小險房維修改造,加快高標準普九進程,縣第一高級中學創建省示範性高中。努力造就高素質的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加強職業教育功能建設,建立畢業生就業實習和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基地,注重在實踐中鍛鍊和培養實用人才。設立財政專項補助資金,鼓勵企業管理者外出深造。加強優秀人才引進和選拔、任用工作,用政策、環境和項目吸引人才。
用發展的成果改善民生、惠及民眾。健全社會保障網路,繼續做好各類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保險的擴面工作。健全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做好扶貧幫困、救災救濟、低保、助學等工作,提高困難民眾保障救濟標準,在全縣範圍內消除土危房,不使一名學生因貧困失學。完善就業再就業機制,實現實名制就業1.3萬人,解決弱勢群體就業難問題。建設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繼續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解決民眾就醫難和因病致貧、返貧問題。加大城鎮街巷路改造力度,健全農村客運網路,更加方便民眾出行。加強衛生監測,整頓藥品和農資市場秩序,確保民眾生命健康和生產安全。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把人民民眾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點。規範對二級提水的管理,做好縣城供熱工作。加快影劇院等文化設施建設,豐富民眾文化生活。認真做好矛盾疏理、排查、調處工作,積極解決征地拆遷補償、失地農工(民)安置、農民工工資發放和改制企業職工待遇等問題。
積極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加強城鄉體育組織網路建設。加快建立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新機制,認真實施人口發展規劃。抓好民兵預備役工作,爭創全國“雙擁”模範縣。各鄉鎮要積極與遼河油田二級單位加強聯繫,廣泛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在為油田發展提供服務的同時,進一步爭取油田對我縣經濟和各項社會公益事業的支持。其他各項社會工作都要取得新成績。
(七)以激活內在發展動力為重點,大力營造創業氛圍,加快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解決思想解放不夠的問題。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發展的速度,要圍繞加快發展解放思想,在全縣迅速掀起新一輪思想解放的高潮。廣泛開展各種學習培訓活動,組織專題研討,分批次到發達地區或企業參觀學習,不斷汲取和借鑑先進的理念、模式和經驗,採取開發利用政策資源促發展、政府適度負債超前搞建設、特事特辦靈活招商引項目等措施,使縣域經濟發展提速。勇於對照先進地區找差距,確定更高的發展定位和目標,摒棄對現有成果津津樂道的成就感,增強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緊迫感,實現爭先升位總體目標。大張旗鼓地引導、鼓勵各單位和廣大幹部民眾大膽實踐,各級領導既要敢闖敢試,又要敢於決策,既要敢於承擔領導決策責任,更要敢於為下級抓落實承擔責任。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動縣域經濟的大發展。
解決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廣泛宣傳發動,不斷提高全社會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創新工作舉措,重點謀求經濟結構調整、特色產業發展、招商引資等方面的新路子。創新體制、機制,通過實施企事業單位改革,進一步明晰產權,理順關係,增強活力,加快發展。制定鼓勵發明創造的相關政策,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和產品,重獎獲得專利的企業和個人。培養縣內企業家的自主創新意識,進行資本重組和技術改造。尊重民眾首創精神,釋放發展潛能,增強發展後勁。
解決開放程度不高的問題。要跳出大窪看大窪,敢於把大窪置於全省、全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發展大格局中去比較,尋找差距和發現優勢。要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注重引進先進的經營理念、管理方式和發展手段,搶抓機遇,借力發展。要擴大對外交往,鞏固老關係,結交新朋友。要擴大勞務輸出,實現“輸出勞動力、帶回生產力”。要按照國際通用的標準和慣例辦事,構建全方位、高層次、寬領域的開放工作格局。
解決節約意識較差的問題。建立廣泛的宣傳教育體系,增強廣大民眾的資源憂患意識,形成全民參與、人人節約的良好社會風尚。建立資源節約的技術支撐體系,開發和推廣使用節能新產品、新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利用體系,制定節能、節材、節水、節地規劃,對高耗能、高耗水及其它落後工藝、技術和設備要逐步淘汰。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運用法律、稅收、價格等手段,遏制工農業用水量大,地下水商業開採過度等浪費現象。按照投資密度和生產發展的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能源等生產要素,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大力弘揚全民創業精神。要積極引導民眾克服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思想,轉變創業觀念,樹立創業有功、致富光榮的意識,弘揚吃苦耐勞、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激發和調動全社會的創業渴望與激情,加強技能培訓,提高自主創業能力,開展“二次創業”。要樹立創業典型,宣傳和推廣創業經驗,採取更積極的政策導向,激活創業主體,最大限度地發掘民間資本,啟動社會投資,形成多元化投融資格局以及開放性投融資機制,形成民眾個人創家業、單位能人創企業、領導幹部創事業的生動局面。要積極為創業者提供信息、技術、人才、法律等服務,堅決維護個體私營業主的合法權益,最佳化發展環境,營造創業氛圍,引導民眾積極投身到自主創業中來。
(八)以增強執政能力為核心,積極轉變政府職能,繼續建設廉潔、高效、誠信、務實和有作為的政府建設學習型政府。有針對性地開展政策和法律法規知識講座、業務培訓及業務考核,不斷提高公務員業務水平,增強依法行政能力,尤其要提高政府組成部門主要領導的業務素質,增強治縣理政能力。
建設服務型政府。在繼續搞好經濟調節、加強市場監管的同時,改進作風,簡化程式,提高效率,更好地為企業和民眾服務,加強公平公正體系建設,注重在利益分配、就業機會、權益保障等方面體現社會公平,營造公平競爭、公平辦事、公正執法的環境。
建設為民型政府。堅持以民為本,執政為民,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於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之中,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解決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果取信於民。
建設廉潔型政府。認真執行《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強化政務公開,規範政府行為。建立工作問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大行政效能監察力度,嚴肅查處不作為和亂作為的行為,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認真執行“一崗雙責”制度,政府領導既要抓發展,又要抓好自身及分管單位的廉政建設。健全各項廉政制度,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監督,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各位代表,新的機遇催人奮進,新的目標任重道遠。任何風險和挑戰都無法阻擋大窪人民加快發展的腳步,任何困難和挫折都無法改變大窪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良好願望。展望大窪未來,前景無限美好。讓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和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凝聚全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進一步解放思想,銳意進取,艱苦創業,勇於爭先,為推進大窪經濟社會全面和諧發展、加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