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和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縣第七次、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為統領,以“培育文明大窪人,建設和諧新大窪”和“十一五”期間躋身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前十名為總體目標,始終堅持“兩個圍繞”,狠抓“四項重點工作”,積極做好“生財、聚財、用財”三篇文章,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搶抓機遇,勵精圖治,銳意進取,在克服困難和經受考驗中開拓前進,圓滿完成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推動了“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高起點開局,實現了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人民民眾生活極大改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8年大窪縣政府工作報告
- 地點:大窪縣
- 性質:工作報告
- 內容: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前言,主要內容,
前言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第十五屆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現在,我代表縣第十五屆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主要內容
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和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縣第七次、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為統領,以“培育文明大窪人,建設和諧新大窪”和“十一五”期間躋身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前十名為總體目標,始終堅持“兩個圍繞”,狠抓“四項重點工作”,積極做好“生財、聚財、用財”三篇文章,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搶抓機遇,勵精圖治,銳意進取,在克服困難和經受考驗中開拓前進,圓滿完成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推動了“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高起點開局,實現了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人民民眾生活極大改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過去五年,是經濟總量大幅提升、縣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的五年
預計到今年年末,全縣生產總值實現91.2億元,是2002年的2.6倍;三次產業結構由2002年的50:26:24發展為33:47:20,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大縣向現代工業強縣的積極轉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3億元,是2002年的2.2倍;各項稅收實現6億元,是2002年的3.5倍;對上爭取資金實現4億元,五年累計爭取13.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42億元,是2002年的6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現7500元和6250元,比2002年分別增加2454元和2511元。我縣被列為全省發展縣域經濟重點縣;盤錦船舶工業基地被納入省“五點一線”沿海重點發展區域;我縣2006年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指數列全省44個縣(市)第8位,標誌著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已經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過去五年,是工業經濟迅猛發展、新型產業基地強勢崛起的五年
工業經濟的核心主導地位進一步確立和強化,實現了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的統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和拉動作用顯著增強,也為今後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積蓄了強大後勁。產業布局更加合理,規劃建設了以“三區三園一基地”為骨架的“工”字型經濟帶,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9.3億元,項目承載能力明顯增強,以盤錦船舶工業基地、盤錦食品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區為代表的各園區分別進入省、市重點扶持和優先發展園區之列,項目集聚和產業輻射效應充分發揮,成為項目建設的孵化器,共集聚項目164個。招商引資方式不斷創新,成立了招商管理服務中心和9個社會化招商局,全民招商、專業招商、情感招商氛圍更加濃厚,激勵招商、以商招商、展會招商機制更加靈活。招商成果顯著,五年來新引進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492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25個,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產業鏈條更加拓展,裝備製造、石油化工、新型建材、食品釀造、造紙、醫藥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等優勢主導產業集群初具規模,中小型船舶、石油專用管材、海上鑽井平台、礦山機械配件、複式電機等產品種類日臻豐富,接續產業空前發展。科技支撐作用凸顯,累計爭取科技資金1532萬元,實施科技成果轉化95項。扶強做大存量企業取得重大進展,企業技改成果顯著,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150家,比2002年新增121家。油地融合更加深入,盤錦晨宇工業項目區、遼河油田海洋裝備製造基地在我縣建成,促進了油地雙方共同發展。預計今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實現230億元,是2002年的6倍,工業稅收實現3億元,是2002年的2.7倍。
——過去五年,是現代農業發展較快、農村經濟增效顯著的五年
農業基礎地位得到鞏固和加強,耕地總量保持動態平衡,優勢優質農產品加工基地縣建設邁出重大步伐,被確定為省“優勢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縣”、“無公害農產品示範縣”和“全國農業機械化示範區”,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禽流感防控取得實效,杜絕了外疫傳入和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特大暴風雪災害應急處理和生產恢復井然有序,保持了穩定的生產生活秩序。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不斷加大,連續五年被評為省“大禹杯”競賽優勝單位,土地整理等項工程順利實施,二界溝國家一級民眾漁港建成並投入使用,生產條件充分改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順利實施,五大主導產業規模和效益大幅增加,新品種、新技術得到有效推廣套用,水稻生產優質化、機械化,水產養殖設施化、精品化,棚菜生產標準化、基地化,畜禽養殖專業化、規模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水稻單產、河蟹養殖面積、肉鴨及皮毛動物飼養量等十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一。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顯著提高,龍頭企業發展到89家,比2002年增加63家,建成了10大類優勢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和40個高標準種養小區,一大批農產品深加工項目投產達效,農村各類經濟合作組織和專業協會建設長足發展。農工(民)民眾增收渠道不斷拓寬,國家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全部落實,支農小額貸款發放規模逐年擴大,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數量持續攀升。
——過去五年,是旅遊業方興未艾、第三產業繁榮發展的五年
依託濕地溫泉、古蹟遺址、生態農業、民俗風情等獨具特色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集多功能於一體的遼河三角洲濕地風光旅遊產業蓬勃發展,旅遊業發展規劃體系不斷完善,旅遊節會活動紅紅火火,旅遊接待人數和綜合效益連年增加。22個新建、擴建和續建項目投入使用,紅海灘風景區通過國家4A級風景區認定,遼河綠水灣景區和趙圈河鄉分別被評為“全國優秀農業旅遊示範點”、全省“首批特色旅遊鄉鎮”。城鄉消費環境明顯改善,現代物流服務業進入發展新階段,興隆三百、湖濱路餐飲一條街和生態酒店、崑崙賓館等一大批高檔次商業服務場所建成並投入使用,盤錦舊機動車交易市場、田家建材市場等一大批傳統市場實現改造升級,各類直銷店、專賣店、連鎖店逐步替代了傳統的櫃檯式經營。民眾消費觀念明顯轉變,健康消費、時尚消費、信貸消費正在興起。消費拉動作用明顯增強,預計今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9.8億元,是2002年的1.8倍。
——過去五年,是改革開放逐步深化、發展活力持續增強的五年
完成87家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國有資產從競爭性領域全部退出,妥善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企業重新煥發生機,職工利益得到切實維護。完成了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農村信用社改革、警務機制改革、政府機構改革、鄉鎮事業單位改革、縣鄉領導公務用車貨幣化改革,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成供暖公司、液化氣站、自來水公司等公用事業單位改革,激發了發展活力。鄉鎮教師、公安司法民警和防保站工作人員工資全部實現了縣級統籌管理,鄉鎮機關工作人員國家規定標準工資實現縣財政統籌發放。實施了行政事業性經費財政統管、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村財鄉管村用”體制改革,財政管理更加規範。國有農(葦)場稅費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農工(民)負擔明顯減輕。經濟自主增長能力顯著增強,非公有制經濟異常活躍,個體工商戶發展到近13000戶,私營企業700多戶。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走出去”和“請進來”戰略深入實施,與韓國新安郡建立了經濟友好合作關係,與韓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經濟往來更加頻繁,累計利用外資3136萬美元、出口創匯1.08億美元,分別是上個五年利用外資、出口創匯總額的3.7倍和4.6倍。
——過去五年,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的五年
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老城改造與新區建設協調推進,合理有序的縣城發展框架基本形成,北方水鄉生態特色縣城初具雛形,城鎮功能更加完善,人民民眾宜居感和幸福感明顯提高。縣城累計投資3.1億元,實施了道路、給排水、亮化、綠化、美化、雕塑等工程,主街主路全部實現硬化,從根本上解決了縣城排水困難的問題;擴建和修建了東湖公園、森林廣場等一批民眾休閒場所。城市管理和物業管理機制不斷健全,市容環境明顯好轉,城鎮面貌大為改觀。房地產開發規範有序,累計實施城鄉重點房地產開發建築面積190萬平方米,改善了民眾居住條件,同時成為目前大工業尚未充分形成財政效益前的重要財源補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化水平達到30%,比2002年增加5個百分點,田家鎮經濟社會綜合指標進入全省“百強鄉鎮”行列,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先進單位”、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鎮”,大窪鎮、田莊台鎮被列為全省“百家中心鎮”,新興、二界溝等鄉鎮小城鎮建設走在全市前列;村屯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推進,累計投資2.8億元實施34項新農村建設項目,鎮村面貌煥然一新,湧現出一批省級“綠化模範鄉鎮”和“綠化示範村”,田莊台鎮白家村被列為“全國新農村建設循環經濟示範村”。新建了縣客運站,客運線路延伸到村屯,改善了農村民眾出行條件。啟動了盤錦新港、遼河大橋建設,實施了莊林路、盤營線、蘇五線、大南線、大錦線、庫二線等重點公路改造擴建工程,形成“四縱四橫”公路網化格局;投資2.4億元,實施了濱海公路連線線和市東外環路大窪段建設工程,投資量、工程量創歷史新高;投資1.4億元,實施“村通油路”工程424公里,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油路,全縣交通區位優勢更加彰顯,促進了經濟發展,方便了民眾生產生活。
——過去五年,是社會事業健康發展、民生極大改善的五年
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培育文明大窪人,建設和諧新大窪”活動深入開展,解決“愚、懶、髒、盲”問題取得實效,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尚。先進文化建設紮實推進,省級文化建設先進縣創建活動取得重大進展,被列為全省首批“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試點縣”,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集體”。城鄉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民眾文化生活異彩紛呈。連續五年成功舉辦了春節聯歡晚會和正月十五燈謎焰火晚會,開展了“水鄉之韻”廣場文化活動,實施了農村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和電影放映“2131”工程,為廣大人民民眾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精神食糧,滿足了全縣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激發了全社會謀振興、促發展的積極性。公民道德建設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入人心,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事業長足發展,高標準“普九”、義務教育“兩類新三片”和“兩免一補”工作順利實施,職業技術教育辦學模式在全省推廣。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合併農村中國小校65所,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7所。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為農村中小學生更換了單桌單椅,完成了農村遠程教育工程建設,實施了20所中學的60個理化生實驗室配備工程,被評為省“依法治教示範縣”。教育扶貧力度加大,建立了“寒窗基金”和貧困大學生就學援助機制,確保沒有一名學生因貧困而失學。“非典”防控工作取得全面勝利,實現了全縣無一例原發病例、無一例輸入病例的目標。在全省率先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被評為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先進縣”,大病救助體系覆蓋城鄉,新建了縣醫院門診大樓,完成10個鄉鎮衛生院的改造任務,為16個鄉鎮衛生院配備了微型巡診車等設備,較好地解決了民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和就醫難的問題,被確定為省“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規範化建設試點縣”、“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示範縣”。愛國衛生運動成效顯著,進一步淨化了城鄉衛生環境。體育事業健康發展,保持“全國體育先進縣”稱號。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勢頭得到有效遏制,被評為“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縣”、“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國人口和計畫生育協會工作先進縣”。以解決危害民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污染問題為重點,加強了專項整治,嚴格了項目準入,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被評為“國家級一類生態示範區”。三角洲數位化變電所作為東北電網首座數位化變電所建成並投入使用,實現了全縣環網供電。統計、審計、僑務、地震、人防、檔案、物價等各項工作取得新進步。工商、稅務、金融、電力、通訊等系統管理單位也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新貢獻。
民生工程紮實推進。各類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保障能力明顯提高。經過各級政府的努力爭取,在我縣全面實施了農墾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惠及13萬人,從根本上確保了廣大農墾職工老有所養。加大保費清收力度,嚴格社保基金管理,保證了全縣社會保障工作的良性發展。實施積極的就業和再就業政策,初步建立了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新機制,城鄉就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充分就業區域創建機制基本形成,“鄉鎮百名貧困人員就業行動”取得實效,城鎮登記失業率連續五年低於全市平均控制數。實施了勞動契約鑑證和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建築企業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勞動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全縣城鄉困難群體實現了在自然低保擴面基礎上的應保盡保,為實現城鄉低保統籌奠定了良好基礎。各種扶貧救助、臨時救助工作紮實開展,投資1770萬元為885戶特困戶和受災居民重建新房;實施了殘疾人白內障復明工程,2300多名患者得到康復。投資1500多萬元實施安全飲水工程,有效解決了4.3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唐家、西安、田莊台、新興、榮興等鄉鎮8000多人徹底告別了飲用土井水、地表水的歷史,全縣農村人口都吃上了自來水,充分保障了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
——過去五年,是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社會更加和諧穩定的五年
自覺接受縣人大依法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441件,見面率、辦結率和滿意率達100%。基層政權建設不斷加強,投資2000多萬元改善了村委會辦公條件,榮獲“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稱號。做好“雙擁”工作,連續六屆蟬聯省“雙擁模範縣”。民兵預備役建設得到加強,徵兵工作實現歷年無責任退兵。公安、司法基層基礎建設水平不斷提高,新建了16個基層司法所、9個公安派出所、1個看守所和83個警務室,安裝公共安全圖像視頻系統609處,實現了報警“三台合一”。刑事、治安、交通、火災等重要指標逐年下降,普法和依法治理覆蓋面逐年提高,命案偵破和打擊處理工作進入全省百個縣區前十名,公安“三基”建設和司法“點法下鄉”等經驗在全省、全國推廣。全縣治安環境明顯好轉,民眾安全感進一步增強,連續兩年被評為省級“平安縣”。加強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建設,建立了三級監控網路,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發生。不斷加強和完善領導接待處理民眾信訪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信訪案件及時督查、限時辦結制度,“暢通、有序、務實、高效”的大信訪工作格局初步建立,民眾的合理訴求得到妥善解決,信訪總量逐年下降。全面開展“兩項大排查”活動,為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營造了良好氛圍。政府自身建設再上新台階。依法行政水平顯著提高,縣政府被評為省“依法行政工作先進單位”。完善了政府工作規則,政府工作運轉更加有序。建立健全了應急管理體系,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不斷增強。政務督查和政務公開得到加強,“三型機關”創建活動和“創新服務理念,提高服務效能”學教活動深入開展,行政審批項目和程式進一步精簡和規範,行政服務效率明顯提高,經濟發展環境明顯最佳化。公務員隊伍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工作作風發生積極轉變,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廉潔、高效、誠信、務實和有作為”的政府深得廣大人民民眾擁護。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是我們在歷屆政府工作成果的基礎上,繼往開來,解放思想,務實創新,形成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更加符合大窪發展實際的治縣理政方略,在挑戰中自強、在競爭中發展的五年;是我們抓重點、攻難點、創亮點,理順發展思路,強化各項管理,逐步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明晰未來發展走向的五年;是我們搶抓機遇,爭創產業優勢、體制優勢、環境優勢,激發內在發展願望、發展動力,為今後跨越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五年。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埋頭苦幹的結果,是社會各界鼎力相助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第十五屆人民政府,向所有為大窪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結構還不夠合理,優勢主導產業尚未發育成熟,外向型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有待進一步發展;二是經濟發展方式還相對粗放,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壓力較大,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農產品深加工業發展緩慢,農業產業化水平還不夠高,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還需完善,農工(民)持續增收渠道有待進一步拓寬;四是公共財政體系尚未完全建立起來,一些關係民生的集中性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因此,我們務必創新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斷取得各項工作的新突破。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五年的奮鬥歷程,我們取得了許多彌足珍貴的經驗,深刻體會到:
一是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發展是第一要務,統籌協調是根本手段。要讓科學發展觀成為廣大幹部民眾的普遍共識和共同行動,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各種問題,統籌兼顧,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係,更好地推動各項事業齊頭並進,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是必須堅持把工業強縣作為重要發展戰略。發展工業是保持經濟強勁增長的重要保證,是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的關鍵所在。要牢固樹立工業強縣意識,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舉全縣之力提高現代工業發展水平,提升工業經濟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和帶動力。
三是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深化改革是各項事業前進的不竭動力,擴大開放是大窪加快發展的必由之路。要著力突破制約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有效激活發展動力,不斷強化和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提高我縣在新形勢下、在大格局中的持久競爭力。
四是必須堅持把民眾利益作為政府施政的首要目標。以人為本,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把解決人民民眾最根本的利益問題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攸關民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充分調動和激發全縣人民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創各項事業新局面。
五是必須堅持把環境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要素。良好的發展環境是實現縣域經濟加速發展的重要基礎。要全力營造人人愛護大窪形象、人人參與環境建設的社會氛圍,塑造更加有利於發展的整體環境,形成磁場效應,促進發展要素向我縣匯聚,借力而行,實現超常規發展。
二、今後五年工作總體安排
今後五年是大窪實現新一輪跨越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站在歷史發展的新起點,任務艱巨而光榮。我們要以加快大窪經濟發展、造福大窪人民、促進大窪社會和諧為己任,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努力實現廣大人民民眾的美好願景。
今後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咬住爭先升位的總體目標,堅定不移地堅持“兩個圍繞”,堅定不移地狠抓“四項重點工作”,堅定不移地做好“生財、聚財、用財”三篇文章,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推進開放創新,著力發展人民利益,著力促進社會和諧,推動全縣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取得新成果,全面建設和諧新大窪。
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是:到2012年,主要經濟指標翻兩番。全縣生產總值實現360億元,年均增長31.6%,人均GDP實現9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2億元,年均增長32%;各項稅收實現30億元,年均增長3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70億元,年均增長3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現13200元和11000元,年均分別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7億元,年均增長13.2%。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保持在全省44個縣(市)前十名,並不斷爭先升位,力爭進入全國經濟發達縣份行列,各項社會事業實現全面、均衡、可持續發展。
為實現上述奮鬥目標,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縱深推進改革開放,增強建設和諧新大窪的發展動力
堅持積極穩妥的原則,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全面提高市場化程度為目標,著力轉變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思想觀念、思維模式,著力消除影響和制約快速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各項工作要與國際慣例接軌,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把市場經濟中的經營意識、經營機制、經營方式引入到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中來。要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基本取消縣本級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完善社會事業等重點領域的改革,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催生加快發展的新活力。完善財政管理體制,最佳化支出結構,創新財政支持“三農”、園區、企業發展的方式,加大對社會保障、教育、文化、衛生等民生事業投入,健全支撐發展的積極財政政策和廣泛覆蓋的公共財政體系。完善收入分配製度,逐步提高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改善生活質量。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搭建多種形式的融資平台,拓寬民間資本準入領域。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發揮區位優勢,加快融入沈大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帶、遼寧中部城市群的分工與協作,促進優勢互補和差異化發展,把握髮展主動權;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切實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和出口創匯能力,到2012年,全縣實際利用外資要實現2500萬美元,年均增長23.9%,出口創匯要實現2億美元,年均增長32%。同時,更加注重學習和引進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先進的發展方式、管理經驗、科學技術、人才資源等,集聚各類發展要素,提高發展質量。
(二)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強化建設和諧新大窪的經濟支撐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土地集約利用、項目集聚建設、產業集群發展的原則,進一步最佳化產業布局,積極打造臨海臨港、臨路、臨市三個經濟帶,全面建設新型產業基地。圍繞盤錦新港、二界溝漁港,開發利用海岸線、淺海灘涂資源,構築以遼濱經濟區、榮興鄉、二界溝鎮為載體的臨海臨港經濟帶,發揮盤錦船舶工業基地和二界溝水產品加工基地輻射作用,大力發展船舶製造和配套產業、機械加工業、石油化工業、水產品深加工業、港口物流業和現代服務業;圍繞305國道、盤海營高速公路、盤營公路、濱海公路和油田快速幹道、市東外環路,依託大窪鎮新材料工業園、盤錦食品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區、西安鎮綠色食品加工園,構築以大窪鎮、西安鎮、新立鎮、新開鎮、東風鎮、唐家鄉、王家鄉、田莊台鎮為載體的臨路經濟帶,大力發展新型建材業、食品加工業和現代服務業;圍繞毗鄰市區優勢,依託盤錦晨宇工業項目區、新立鎮外商投資園、田家鎮高新技術工業園,構築以新立鎮、田家鎮、新興鎮為載體的臨市經濟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機械加工業、石油化工業和現代服務業。要加快工業園區的內外部環境建設,積極打造優越的產業發展平台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在著力推進裝備製造等優勢主導產業形成集群、釋放爆發力的同時,發展關聯產業,提高為大工業配套能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提高參與國際化分工、協作與競爭的能力,發展生物醫藥、新型材料和通訊電子等高新技術產業,提升產業整體素質,提高工業經濟貢獻份額。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依託的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工藝革新與技術改造,提高科技轉化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完善市場要素供給體系,促進發展要素向企業集中,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企業集團。努力爭創一批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標,叫響“大窪製造”。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社會共同推進的節能減排工作格局,推廣清潔生產方式,發展循環經濟,全面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到2012年,全縣“三區三園一基地”要全部擺滿項目,企業全部投產達效,各鄉鎮工業項目集中區也要形成“邊建設、邊招商、邊投產”的良性、快速發展局面,為縣、鄉財政增長提供有力保證;全縣工業總產值要實現1200億元,年均增長39.1%,工業稅收要實現24億元,年均增長51.6%,規模以上企業要超過450家,納稅超千萬元的企業要超過50家;萬元GDP能耗年降低率達到4%,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國家規定標準之內。
(三)統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建設和諧新大窪的整體進程
堅持“二十字”方針,以發展現代農業為首要任務,以增加農工(民)民眾收入為目標,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村文明程度為重點,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把農工(民)增收方式真正轉移到主要依靠提高農產品深加工水平、擴大水產和畜禽養殖規模、增加勞務輸出數量、發展鄉鎮工業上來。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努力把我縣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優勢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到2012年,全縣農業總產值要突破100億元,年均增長12.2%,農產品精深加工率要達到40%以上。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基本形成“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發展格局,龍頭企業要達到120家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要發展到150個以上,帶動農戶要達到8萬戶以上。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有機食品,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完善新農村建設資金投入長效機制,突出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廣沼氣、秸桿氣化、風能、太陽能等農村新能源模式,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開展創建生態文明鎮村活動,促進鄉風文明和村容整潔。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四)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建設和諧新大窪的帶動能力
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協調推進老城改造和新區建設,加快建設功能分區合理、交通網路完善、配套設施齊全、人居環境良好、現代氣息濃郁、水鄉特色鮮明的生態型縣城。有效整合資源,實現縣城集中供熱。統籌城鄉建設,加快建設風格各異的小城鎮和整潔優美的新村屯,全縣森林覆蓋率要達到14%以上,城鎮和農村人均居住面積要分別達到28平方米和30平方米。突出抓好盤錦新港、遼河大橋、疏港鐵路建設和遼濱新城區整體開發,把遼濱經濟區建設成為產業發達、特色鮮明、生態良好的現代化濱海新城區。加快旅遊資源開發,形成西部濕地生態旅遊、中部綜合性旅遊和東部歷史文化及休閒旅遊三大功能區,建成全國旅遊強縣。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以田家鎮、大窪鎮、田莊台鎮和遼濱經濟區為主軸推進城市化進程,構建以“三鎮一區”為骨架的同步發展、優勢互補、貨暢其流的商貿流通體系,增強消費拉動作用。加快城鄉道路建設,增加公路里程,鄉級以上公路全部建成生態景觀路,全面實現“村屯通”,形成“六縱六橫”公路網化格局,到2012年,全縣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要達到79.1公里。
(五)全面發展社會事業,最佳化建設和諧新大窪的人文環境
堅持統籌協調,強化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推動“培育文明大窪人,建設和諧新大窪”活動向縱深發展,提高全社會道德水平。深入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大教育事業投入,提升教育辦學水平,深化素質教育,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實現一鄉(鎮)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到2012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推進和諧文化建設,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文化網路,發掘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地域文化,展示地域精神,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現文化信息現代化、民眾活動普及化、藝術事業精品化,促進文化事業大繁榮大發展,為廣大人民民眾提供更加豐富和優秀的公共文化產品。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促進民眾體育、競技體育全面發展,提高民眾身心健康水平。加強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六)不斷加強民生改善,夯實建設和諧新大窪的民本基礎
堅持以人為本,讓公共財政陽光普照城鄉,使廣大人民民眾安居樂業,共享發展成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保險覆蓋範圍。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會救助和救濟體系,推進社會福利事業發展。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救治體系、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社區衛生建設,確保一個鄉鎮衛生院至少有一名醫學本科畢業生、一村(社區)一個衛生所,加強農村醫療適用技術推廣套用,保證公共衛生安全。構建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提高信訪工作法制化水平,切實解決民眾實際困難。深入推進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增強全社會法律意識。深化公安、司法基層基礎建設,以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為目標,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城鄉社區警務工作,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加大重大危險源與事故隱患治理力度,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七)積極轉變政府職能,築牢建設和諧新大窪的政務保障
堅持科學發展觀,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自覺接受縣人大和縣政協的監督,推進政府工作規範化、民主化。認真實施《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提高科學決策、依法行政水平,建設法制政府。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民眾觀,恪盡為民之責,多辦利民之事。深入貫徹《公務員法》,加強公務員管理和培訓,建設一支精幹、高效、務實的公務員隊伍。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營造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政風,全面建設“廉潔、高效、誠信、務實和有作為”的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2008年主要工作任務
2008年是新一屆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也是實現爭先升位的關鍵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我們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即將召開的縣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一定要居安思危、戒驕戒躁,一定要毫不懈怠、乘勢而上,一定要心無旁騖、埋頭苦幹,搶抓新機遇,培植新優勢,再創新佳績,務求經濟發展有新突破、民生改善有新舉措、社會和諧穩定有新進步。
2008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實現120億元,比2007年增長31.6%,人均GDP實現3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4億元,增長33.3%;各項稅收實現8億元,增長33.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60億元,增長42.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現8400元和7000元,分別增長12%。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全面提升,各項社會事業長足發展。
為實現上述目標,必須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注重經濟運行質量,加強財源建設,促進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明顯提升
強化園區建設、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和企業運行四個關鍵環節,實現工業經濟板塊式集聚和規模化增長。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包扶力度,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條件,明確產業定位,形成以“三區三園一基地”為主體、以各鄉鎮工業項目集中區為補充的發展格局。加快推進舾裝碼頭、疏港路、航道疏浚等工程建設和遼濱新城區整體開發,宏冠大廈和會展中心要投入使用;加快推進盤錦食品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區整體“七通一平”和二期工程建設;加快推進盤錦船舶工業基地內的新開項目區、王家華僑工業園和盤錦食品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區(二期)內的溫州工業園等“園中園”建設,推進田莊台、新立、新開、新興、唐家、東風、榮興等鄉鎮工業項目集中區建設,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新引進項目要按產業類別優先向重點園區集中,完善稅收利益分配機制,最大限度地實現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堅持“廣招、優選、嚴進”原則,著重引進投資體量大、投資密度高、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就業密集型、環境污染小、市場前景好和支撐財政增長、帶動民眾增收的項目,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全年招商引資投資額要實現40億元,提高園區的容積率和產出率。嚴格把握總投資低於50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密度低於每畝50萬元的項目入駐盤錦船舶工業基地。深化油地融合,廣泛吸引油田產業項目、發展要素向我縣集聚。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全年實際利用外資要實現1000萬美元,增長17%,出口創匯6000萬美元,增長20%。堅持和完善工業項目建設縣長辦公會議制度,加強項目評審,嚴把項目入口關。認真開展項目用地清理,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要積極盤活存量資產,儘快裝備新的企業、形成產能。要把項目的開工率、投產率和園區的投入產出比作為考核評價各鄉鎮、各園區的重要指標,強化督查考核,加快形成招商引資一批、開工建設一批、投產達效一批的項目推進格局。要強力推進遼寧北方石化集團石化產業園區、遼河油田海洋裝備製造、南京雨潤集團生豬屠宰和肉製品加工、天津濱海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大型海水淡化裝備製造等重大產業項目實施,確保早日投產達效。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深入推進節能減排、節能降耗工作,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加強對企業家的引導和培訓,提高他們的擴張發展意識、經營管理水平,把企業做大做強,增強社會責任感,在創造財富的同時更好地回饋社會,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注重產學研一體化和品牌帶動作用,鼓勵企業大膽革新,以資產為紐帶,通過重組、併購、聯合等方式,培植企業集團,打造產業航母,增強市場競爭力。合理配置政策、土地、資金、人才等市場要素,為企業發展創造寬鬆和諧的環境。加快科技引進、普及和推廣,完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調動企業比效益、比質量、比貢獻的積極性。全縣工業總產值要實現350億元,增長52.2%,工業稅收要實現4億元,增長33.3%,規模以上企業要突破200家,稅收超千萬元的企業要達到8家以上。同時,進一步完善支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最佳化創業環境,大力營造個人奮力創業、社會尊重創業、政府支持創業的良好氛圍,引導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經濟建設主戰場。
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工(民)增收,實現農村繁榮。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做好病蟲害和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實施好疙瘩樓水庫、榮興水庫除險加固和老灌區改造等工程,實施好新立、新開、榮興等鄉鎮土地整理項目。提高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不斷提高水稻、水產、畜牧、蔬菜等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業,發揮“盤錦大米”主產區優勢,把我縣建成國家重要的有機大米生產基地。大力引進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量要達到100家以上。加快生豬、精品漁業、蔬菜等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實現優勢產業規模化。推進海淡水產品、皮毛動物、肉鴨等深加工項目建設,爭創一批名牌產品。以南京雨潤集團生豬屠宰和肉製品加工項目為依託,實施生豬養殖倍增計畫,全年生豬出欄要達到70萬頭。以遼寧宏達皮草有限公司裘皮製品加工、盤錦軍策特種皮毛動物養殖場皮毛加工等項目為依託,擴大皮毛動物養殖規模,同時積極籌建皮毛製品專業批發市場,形成產加銷一條龍。規範和發展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爭取涵蓋種植業、養殖業、加工運銷業等各類產業。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培訓和轉移,全年要轉移8萬人次。加大支農小額貸款支持力度,全年要突破7億元。同時要把國家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落實到位,讓農工(民)民眾得實惠、快致富。
突出生態旅遊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個重點,全面提高第三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要實現22.5億元,增長13.6%。積極推行經營權與所有權兩權分離,吸引社會資金參與開發建設,深度挖掘旅遊資源、開發旅遊產品。加快紅海灘濕地公園改擴建、葦海觀鶴園遊樂場、田莊台文化古蹟復建等項目建設,打造旅遊項目精品,田莊台鎮要創建全省“特色旅遊鄉鎮”。以趙圈河濕地風光、大遼河風光、田莊台歷史文化、遼濱現代工業為重點,延伸旅遊線路,推出具有吸引力的“一日游”、“多日游”旅遊項目。舉辦好紅海灘文化節、觀鳥月等系列主題活動。發展旅遊中介服務組織,完善行銷體系和服務功能。加強景區景點形象宣傳,增強對外吸引力和對內牽動力,力爭創建4個A級以上旅遊景點、5個省級以上農業旅遊示範點,使旅遊業成為牽動縣域經濟發展、帶動民眾致富的強勢產業。全年接待遊客要突破8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實現2.8億元。以興隆三百、裕農農資、鑫正超市為帶動,大力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信福”工程,加快發展運輸倉儲、貨運中轉、集中配送等新型物流業態,培育一批物流龍頭企業,構建以縣城為核心,輻射各鄉鎮、村(社區)的現代化商貿流通體系。
充分挖掘財源建設潛力,依法治稅管費,努力增加政府統籌財力。進一步完善稅收征管制度,建立嚴格的稅收目標責任制,切實加強對重點企業、服務業、建築業等稅源的監控和征管,嚴厲打擊各種偷稅、逃稅等違法行為,狠抓欠稅清繳,確保應收盡收;加強對土地出讓金及其他國有資產經營收益等非稅收入征管,規範各類政府資產的購置、處置行為,使各項法定收入不流失。進一步增強聚財功能,確保財政收入大幅、穩定增長。樹立強烈的節支意識和過緊日子思想,嚴格預算約束機制,最佳化支出結構,嚴控一般性支出。繼續規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推進“鄉財縣管鄉用”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擴大政府採購範圍和規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加強對重點資金使用情況的預審、監督、檢查和驗收,保證財政資金安全運行。加強對上爭取資金工作,確保實現5億元,增長25%。
(二)注重民眾利益,切實關注民生,促進人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做好縣城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修編和村莊整治規劃編制工作。重點完成25條街巷路整體改造工程、13條街巷路排水工程、5條街路方磚鋪設工程。進一步提高綠化水平,把縣城建設成為綠色生態宜居區。堅持建管結合,強化市容管理。採取市場化運作等方式,加快縣城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小城鎮建設,實施道路、亮化、給排水、綠化、廣場等工程。以“一鎮六村”為龍頭,以村屯環境綜合整治、農村新能源建設為突破口,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使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民生活方式都有所改善和轉變。培育好房地產市場,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加速湖畔花園小區、興隆三百商住區和田家鎮、田莊台鎮住宅小區以及遼濱經濟區生活區等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房地產項目建設,城鎮房地產開發面積要達到80萬平方米,滿足民眾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同時規範房屋拆遷行為,有序推進平房區改造,做好各項物業管理工作。全面推進盤錦新港、濱海公路、遼河大橋和遼河油田快速幹道建設,完成40公里老鄉路改造工程。實施綠化、美化工程,把盤營公路田家鎮至遼濱經濟區段建成在全省具有示範作用的綠色景觀路。
加強社會保障工作。繼續加大各類社會保險的擴面工作,確保擴面6700人,有效開展統籌金清繳工作,發揮好商業保險對社會保障體系的補充作用。統籌城鄉就業,以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和困難就業對象為重點,三級聯創充分就業區域,全年就業培訓要達到8500人,就業再就業實現1.2萬人,並多層面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切實做好城鄉低保對象救助工作,進一步完善救助體系,提高保障水平,實現城鄉低保統籌,密切關注並著力解決低保邊緣戶的生產生活困難。認真做好扶貧幫困、救災救濟、優撫安置、就學援助及殘疾人康復救助等工作,適當提高“五保”供養標準。全面做好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工作。加大農村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實施力度,確保新增5000戶,讓更多的民眾看上有線電視。紮實開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重點完成田莊台、東風、田家、趙圈河等鄉鎮供水系統改造,解決4.5萬人安全飲水問題,當年全部實現。同時,制定水資源保護和利用綜合規劃,強化水資源管理,保證居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
推進“平安大窪”建設。繼續鞏固公安“三基”建設成果,以社會治安可控性為目標,以城鄉社區警務為核心,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力推進防控體系建設。強化“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服務工作,完善矛盾糾紛調處機制,維護經濟秩序,打造平安和諧的社會治安環境,繼續保持省級“平安縣”稱號。加強對信訪工作的領導,建立科學規範的信訪工作體系,暢通信訪渠道,保障民眾合法權益,維護信訪秩序。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準入制度和“三同時”制度,消除安全隱患,確保不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各鄉鎮都要安排專項預算資金,進行公共安全隱患治理。強化環境保護,開展國家級“生態縣”、“環保模範縣”和省級環境優美鎮村創建活動,綜合整治工業污染、農業農村環境污染和城鎮污染,切實改善環境質量。
(三)注重統籌協調,堅持全面發展,促進各項社會事業明顯進步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最佳化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資源,採取多元化投入,全面實現一鄉(鎮)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目標。加強校園安全建設和校車運輸等涉及學生安全的各項管理,推進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實施好農村中國小一校一名師範本科生計畫,增強師資力量,推廣新興中學辦學經驗,提高教育質量。強化職業技術教育,抓好培訓基地建設,為促進全縣經濟發展培養一批高素質產業工人。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完成唐家等5個鄉鎮衛生院的改造任務,同時為各鄉鎮衛生院全部配齊X光機、B超機等設備,加強村級衛生所建設和鄉村衛生人才的培養,改善農村醫療條件。實施好農村婦科病普查普治工程,幫助患者恢復健康。強化醫療和食品市場秩序監管,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加強先進文化、和諧文化建設,爭創省“文化建設先進縣”。積極改善縣文化館、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條件,推進鄉、村文化站(室)建設,大力發展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搞好文物普查工作,深入挖掘“遼河口文化”、“農墾文化”和“漁雁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開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使廣大民眾普遍享受到優質的文化信息服務;加快建設農墾博物館,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在大窪鎮內設立文化宣傳長廊,集中展示民眾文化活動成果;加強文化市場管理,進一步規範和繁榮文化市場。加強檔案管理,做好2001—2007年《大窪年鑑》的出版發行工作。以北京奧運會舉辦為契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體育健身活動,舉辦好縣第十九屆全民運動會,培育發展一批體育產業;加強村級體育活動場所建設,爭取為20個村高標準配置體育健身器材。穩定低生育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加強“雙擁”工作,爭創“全國雙擁模範縣”。其他各項社會事業都要取得新成果。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我們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今後五年,我們要乘勢而上,奮發有為,開創新的偉業!形勢催人奮進,目標鼓舞人心,事業任重道遠。我們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搶抓機遇,鼓足幹勁,真抓實幹,為全面建設和諧新大窪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