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嘉蔭縣政府工作報告

《2003年嘉蔭縣政府工作報告》是嘉蔭縣人民政府2003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3年嘉蔭縣政府工作報告
  • 類型:工作報告
  • 時間:2003年
  • 地區:嘉蔭縣
一、過去五年工作的回顧
縣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全縣人民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在縣委確定的經濟發展思路指引下,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三屆人大確定的各項任務,開創了我縣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良好局面。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200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比1997年增長了46.9%,年均遞增8.0%。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年均遞增分別為4.5%、16.1%和8.5%,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全縣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遞增4.1%。
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生態農業,打綠色食品牌,全縣農業總產值年均遞增4.1%,糧豆薯總產量年均遞增5.0%。經濟作物漸成規模,北藥開發勢頭良好,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五年來共有5大類13個品種獲得綠色食品標識,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達22萬畝。以絨山羊為主的畜牧養殖業迅猛發展,袋栽木耳、養蠶、養蜂、溫室大棚也得到了較快發展。深入實施農業科技典型示範工程,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顯著提高。林業經濟實現了由資源消耗向管護經營的重大轉折,對109.5萬畝的特種用途林和重點防護林實施了生態效益補助試點工程。大力發展民有林業,全縣民有林已發展到10萬畝。
經濟結構調整初見成效。一、二、三產業比重由1997年的45.7:13.7:40.6調整為2002年的9.0:20.3:40.7。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4.9%提高到18.9%。農副產品加工、林木精深加工、礦產品加工初具規模,效益不斷提高,工業增加值年均遞增8.0%。非國有經濟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1997年的69%提高到79%。旅遊業快速發展,年收入平均遞增22%,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積極推進國有、集體企業改革,納入全縣改制計畫的99戶國有、集體企業全部完成改制任務。平穩推進了縣鄉兩級黨政機構改革,縣級黨政機構減少11個,鄉鎮黨政機構共精簡事業站所32個,同時,還對條件成熟的事業單位進行了改革。實行了部門預算改革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善了政府採購制度,擴大了政府採購範圍。深化鄉鎮財政體制改革,調動了各鄉鎮當家理財的積極性。順利完成了農村二輪土地延包,積極推進農村稅費體制改革,農民負擔明顯減輕。
對外開放呈現新局面。對俄開放取得實質進展,口岸實現了全方位開通,過境旅遊和對俄貿易進入新階段,2002年對俄進出口貿易額是1997年的5.3倍。招商引資取得顯著成果。五年來,招商引資和對上爭取總額實現7.2億元,有力的拉動了縣域經濟成長。此外,我縣還被批准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試點縣,恐龍山被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茅蘭溝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極大地提高了我縣的政治影響力和社會知名度。深入開展“雙評”活動,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資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清理和規範了各職能部門的收費項目和審批事項,創建了更加優良的發展環境。
基礎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五年來,通過採取招商引資、對上爭取、財政投入和社會集資等形式,全社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億元,建成和開工建設了黑龍江朝陽堤防工程、常勝和永安護岸工程、王家店旱改水和保興鄉中低產田改造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完成了金嘉輸變電工程和農網改造工程,建成通車邊防巡邏路104公里。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切實將教育擺上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五年來,共投入2200萬元完成2.6萬平方米新校舍建設,購置了一批先進的教學設備。順利通過了省政府“兩基”初檢和復檢驗收。高考升學率始終位居全市同類學校前列。職業教育、成人教育辦學質量得到提高。醫療條件不斷改善,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高。人口自然增長率降至3.73‰,生育符合政策率97.94%。實現了市縣有線電視光纜聯網,宣傳報導質量得到較大提高。積極弘揚“恐龍文化”,發展“邊疆文化”和體育事業,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雙擁工作連續四次榮獲省雙擁模範縣稱號。民族、宗教、外事、僑務、邊防、人防、檔案等事業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小城鎮建設成效顯著。五年來,全縣城鎮基本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25億元,市政建設投資5200萬元,超過前二十年的總和。共建設經濟適用住房8.5萬平方米;鋪裝和改造主次幹道5.9萬平方米,城鎮道路硬化率達65%;實行了集中供熱,新增供熱面積32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20公頃;新建給排水管線5000延長米。建成街心公園、江濱公園、燈光一條街、商服一條街等城市景區和大量造型別致、風格迥異的新建築,城鎮“綠化、美化、亮化、淨化、香化”工程取得顯著成效,城鎮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綜合服務功能明顯增強,城鎮居民生活環境和質量得到不斷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五年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2%,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餘額增長86 %。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14.8平方米,農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50%,有線電視、電話、自來水入戶率分別達68%、84%、47%。全縣行動電話普及率達11%。城鄉消費品零售額比1997年增長了39%。努力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五年來,累計發放養老統籌金1606萬元,社會失業保險金 165萬元,安排就業和再就業人員1350人,將2167人納入了城市居民低保範圍。順利完成了第二輪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脫貧率達100%。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協調發展。積極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行業的創建活動,全縣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社會公德意識和文明素質顯著提高。深入開展普法宣傳和法制教育活動,幹部民眾的法制觀念得到增強,依法行政工作持續深入。認真解決民眾來信來訪問題,連續7年被評為全市信訪工作優勝單位和先進集體。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嚴打整治專項鬥爭,嚴厲打擊“法輪功”邪教組織,堅決掃除各種社會醜惡現象,全縣政治安定,社會穩定,人民民眾安居樂業。
2002年,全縣上下緊緊把握年初確定的工作重點,上下一心,奮力拚搏,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實現53625萬元,同比增長14.1%。農業總產值實現29730萬元,同比增長10.8%。糧豆薯總產7.08萬噸,同比增長10.8%。種植經濟作物2.3萬畝。絨山羊存欄達13.4萬隻,養殖戶占全縣農戶的9.3%,營造民有林3.24萬畝。完成了朝陽堤防防浪牆、永安護岸及國家糧食儲備庫主體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工業增加值實現5846萬元,同比增長13%。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對供熱公司、友誼賓館、遠東賓館及嘉蔭駐湯旺河辦事處進行了出售,對工程一隊實施了破產。非國有經濟不斷壯大,非國有經濟增加值實現42363萬元,同比增長15%。旅遊業發展較快。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正式揭碑開園,茅蘭溝、太平島等重點景區的基礎建設得到加強,旅遊業實現收入750萬元,同比增長50%。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對俄旅遊全面開通,全年對俄進出口貿易額實現48.5萬美元,同比增長42.4%。招商引資和對上爭取實現 2.2億元,是年計畫的2.2倍。紮實有效地推進財源建設工作,財政收入創歷史最好水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015萬元,同比增長27.6%;預算外收入完成1803萬元,同比增長104%。順利完成了第六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城鎮建設和為人民民眾辦實事成果顯著。累計投資9538萬元完成基本建設43項,投資3148萬元進行市政建設及為人民民眾辦實事。其中,江濱公園完成建設面積7.9萬平方米,投資1255萬元。建設經濟實用住房2萬平方米, 新建了縣二小、青山鄉等4棟教學樓總計6027平方米。擴大集中供熱14萬平方米,鋪設水泥路面1.2萬平方米,排水管線1279延長米,新增綠化面積8.4萬平方米。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5元,同比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2830元,同比增長8.1%。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全縣人民不斷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的五年;是經濟與社會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的五年;更是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的五年。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與親切關懷的結果;是人大依法監督和關心支持、政協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結果;是全縣廣大幹部民眾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全縣各級幹部,向廣大職工、農民、知識分子、駐嘉部隊官兵、政法幹警及大力支持與參與我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我們的工作也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幹部的思想解放程度還不夠大,開拓性不強,由管理向服務職能的轉換步伐較慢;二是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相對緩慢,優質高效農作物比重不大;三是工業企業沒能在精深加工領域及高附加值產品開發上有大的突破;四是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對經濟成長的拉動力還不強;五是穩定而強大的主體財源還沒有真正形成規模,財力緊張的狀況沒有得到有效緩解。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並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的工作
今後五年,縣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針,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進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機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走特色經濟產業化發展之路,加快財源建設步伐,深化各項改革,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實施科教興縣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實現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跨越,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今後五年,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為:
到2007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65億元,年均遞增10%;地方財政收入達到3500萬元,年均遞增1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億元;非國有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0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00元;五年累計增加就業200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09‰以內。
為實現上述目標,要著力從六個方面實施強力推進:
----向建設山川秀美、生態平衡的國家生態示範區強力推進。因地制宜,突出重點,依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源治理,建設高標準的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以生態農業為重點,依靠科技創新,推進綠色食品產業的提檔升級,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畜牧、水產養殖業。以生態林業為基礎,全面實施生態效益補助工程,大力發展民有林業,實現林業經濟由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管護經營的根本轉變,促進自然生態的良性循環,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積極開發生態旅遊,倡導“綠色消費”,建設“綠色家園”。實現以綠色產業和生態經濟為主體,經濟、社會和生態三個效益的統一協調發展。
----向發展結構合理、競爭力強的十大優勢特色產業強力推進。進一步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依託資源、環境和地緣優勢,加快觀念創新、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積極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走特色經濟產業化發展之路,集中力量培育壯大優質大豆、絨山羊、民有林、綠色食品、北藥、農副產品加工、木材精深加工、礦產品加工、旅遊和邊貿十大優勢特色產業,切實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構築新的競爭優勢,實現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跨越。
----向建立基礎堅實、保障有力的新型財源體系強力推進。圍繞十大優勢特色產業,制訂科學可行的財源建設規劃,通過政策調控、資金傾斜等積極措施,鼓勵企業和個人圍繞財源建設上項目,全力抓好近、中、長期重點財源建設,壯大經濟總量,千方百計提高財政收入。同時,強化稅收征管,狠抓預算外資金的收繳和管理,為縣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財力支持。堅持開源節流並重的原則,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大力壓縮一切不必要的財政支出,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繼續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各項制度,促進財政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向構築基礎完善、環境優美的城鄉協調發展格局強力推進。深入開展文明城鎮創建活動,繼續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和公益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綜合服務功能。統籌城鄉發展,加大投入和幫建力度,改變農村基礎條件和落後面貌,提高富裕文明程度。重點開展以住房磚瓦化、鄉村道路、綠化美化、環境衛生為重點的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切實改變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逐步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城鎮化進程。
----向完善項目齊全、廣泛覆蓋的公共服務網路強力推進。以建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主要任務,大力推進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制度改革,擴大社保覆蓋面,提高統籌層次,增強保障能力,實現保險社會化。逐步建立市場化就業服務體系,廣開就業門路,拓寬就業渠道。關心弱勢群體,對符合條件的低保人員實現應保盡保。積極開展扶貧解困活動,化解社會矛盾,縮小貧富差距。搞好預防保健工作,加強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建立健全社區服務網路,完善服務功能,
----向健全特色鮮明、富於創新的邊疆文化體系強力推進。堅持“兩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積極培育邊疆文化和“恐龍文化”,加強文體設施建設和文化隊伍建設,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全面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努力提高全縣人民的道德水平。深化教育改革,鞏固提高“兩基”成果,推進素質教育。辦好高中教育,發展面向地方經濟的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充分挖掘現有人才潛力,努力培養各類急需人才,大力引進各類高層次複合人才和專業人才,營造引的進、留的住、能發展的用人環境。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先進實用技術和科研成果的普及與套用。
各位代表,未來五年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五年,是實現十六大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時期。只要全縣上下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萬眾一心,奮力拚搏,一定會早日跨入惠及全縣人民的高水平的、全面的、均衡的小康社會!
2003年是全縣人民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鬥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五”計畫的關鍵一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計畫實現6億元,同比增長1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200萬元,同比增長9.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一)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快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以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為方向,依靠農業科技創新,加快優質高效農作物的普及和推廣,全面提高農業生產的比較效益,推進重點項目的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市場化進程,加快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
培育壯大優質大豆種植業。抓住國家實施“大豆振興計畫”的機遇,積極發展大豆產業。努力通過大型機械精耕細作、運用先進栽培技術、適地適種、實行連片種植等措施,實現大豆優質高產。要抓好優質大豆品種的引進、試驗、示範和推廣,大力推廣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種的分區種植,建設10萬畝專用大豆生產基地,爭取用三至五年時間完成全部大豆品種的更新換代。大力實施農業科技典型示範工程,完善縣、鄉、村、戶四級科技示範網路建設,大範圍推廣先進實用生產技術,依靠農業科技創新,提高糧食單產,改善品質,最佳化結構,增加效益。今年農業總播種面積計畫49.5萬畝,糧豆薯總產量達到7.5萬噸,比上年增長6.2%。
培育壯大以絨山羊為主的畜牧業。重點加強良種繁育、技術服務和信息網路體系建設。加強與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爭取用三年時間完成國家級絨山羊良種繁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建立和完善疫情預報、疫病防治和疫病快速消滅體系。成立絨山羊發展協會,通過各種展銷會、洽談會及網際網路及時發布嘉蔭絨山羊的發展信息,提高知名度和效益。加強與鄂爾多斯等大企業的溝通聯繫,延伸產業鏈條。絨山羊存欄要達到20萬隻,養殖戶要達到全縣農戶總數的20%。同時,繼續發展黃牛、鹿、笨雞、獺兔等特色養殖,不斷壯大畜牧業總體實力。今年畜牧業產值要實現7560萬元,比上年增長30%,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3%。
培育壯大綠色食品產業。依託我縣良好的生態環境,積極申報綠色食品認證,向養殖業延伸。擴大綠色食品種植規模,推進專業化基地建設和標準化生產,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要達到25萬畝。實施優勢品牌戰略,積極參加各類展銷會和經貿洽談會,提高品牌知名度。
培育壯大北藥產業。圍繞市場需求,依託資源優勢,重點建設符合GAP標準的五味子、防風、柴胡等北藥生產基地,培植種植大戶,發展“訂單生產”,推進產業化進程。同時,保護併合理開發利用現有的野生中草藥資源,建設野生、半野生中草藥基地。今年,北藥種植面積要達到1.2萬畝。此外,積極發展馬鈴薯、向日葵、蔬菜瓜果等其它經濟作物種植,經濟作物要達到3.3萬畝。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朝陽堤防險工險段護坡、黃魚臥子護岸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完善綠色食品、經濟作物等基地配套設施建設,推廣先進的耕作技術和有機肥料,建設現代農業。加強耕地保護,開展土地整理和復墾工作,推進生態農業建設。抓好13處農村人畜飲水井工程建設,改善和提高農村飲水質量。
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要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牽動力量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鼓勵、支持和引導各類經濟成份,圍繞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大上加工業,增強對農業的牽動能力。同時,還要積極發展流通企業、專業市場、專業合作組織和中介組織,促其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帶領農民勇闖市場,增加收入。要加快構築品牌優勢,增強品牌意識,把開發名牌產品作為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環節來抓,儘快把“恐龍牌”、“小興安嶺牌”等產品做大做強,增強我縣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要積極培育農村經紀人隊伍,促其跑市場、簽契約,發展訂單農業。
培育壯大民有林業。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寬鬆環境,引導各界幹部民眾解放思想,積極投身民有林大發展之中,向“家家有其山,戶戶有其林”方向邁進。抓好退耕還林工作。搞好規劃設計,將退耕還林與村屯及道路、河流兩側綠化相結合;與低產田、砂化地、超坡度耕地改造相結合;與農田林網建設相結合;與農村扶貧開發相結合,在注重發揮整體生態效益的同時,美化環境,調整結構,增加農民收入。要成立民有林發展辦公室,進一步加強對民有林工作的領導和管理,保證高質量、充足的苗木供應,並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人士發展民營苗圃。要加強造林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指導,抓好苗木的後期撫育,按國家要求及時兌現各項政策。今年全縣民有林要發展15萬畝,其中退耕還林3萬畝。全面實施生態效益補助試點工程,積極發展袋栽木耳、中草藥、山野菜種植和蜂、蠶養殖等林下經濟。加強林政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保護森林資源。
搞好扶貧開發。堅持開發式扶貧和扶貧到戶的方針,多渠道增加扶貧投入,動員社會力量進行扶貧開發,重點支持貧困村屯強化基礎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特別是要抓住退耕還林等政策性機遇,加快扶貧開發步伐,幫助貧困農民儘快脫貧致富。
(二)實施工業富縣戰略,培植壯大地方工業支柱產業
依託豐富的農、林、礦產資源,大力招商引資,加快資源深度開發,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和精深加工企業,實施名牌戰略,推進工業富縣進程。
培育壯大農副產品加工業。圍繞大豆、馬鈴薯、絨山羊等農副產品資源,黑木耳、山野菜、蘑菇、猴頭等山特產品資源,大力發展糧油製品加工、馬鈴薯精深加工、羊絨羊肉和牛肉加工及山特產品加工,培植龍頭企業,實現農副產品和山特產品的加工增值。要積極支持和鼓勵企業引進新技術,開發系列產品,提高企業知名度和產品市場份額。2003年全縣農副產品加工業增加值要實現2680萬元,比上年增長20%。
培育壯大礦產品加工業。在做好麥飯石、膨潤土、腐殖酸、褐煤礦產資源儲量詳察的基礎上,面向市場公開拍賣礦產資源的開採權,吸引外資進行開發。同時,努力扶持中日新嘉暢揚石有限公司、嘉宇肥料公司、農友腐殖酸公司進行技術改造,促進產品的升級換代,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經濟效益。此外,還要繼續發展以紅磚、預製件為主的建材加工業。
培育壯大林木精深加工業。重點建設永安木材加工小區,搞好小區規劃、配套建設和綜合服務,出台優惠政策,創建優良的發展環境,吸引更多的客商落戶小區,爭取年加工俄進口木材3萬立方米。做好仁合木材加工小區的管理、規範和完善工作。積極發展家具半成品、地板塊、小木製品等木材精深加工,培植龍頭企業,創建知名品牌。2003年全縣林木精深加工業增加值要實現1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
(三)深化各項改革,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要始終將改革做為推進各項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適宜的觀念、作法中解放出來,大膽吸收借鑑一切先進經驗和改革成果,全面深入地將改革推向前進。
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對改制不徹底的企業要列出新的改制計畫和意見,大膽推進,推向市場,將產權制度改革推向更深領域。今年擬對自來水公司、紅石水電站、生豬屠宰廠進行產權出售。此外,還要加快中日新嘉暢揚石公司和嘉宇肥料公司國有股的退出進程。
加快事業單位改革進程。按照國家和省市關於事業單位改革的基本精神穩步實施,認真做好前期調查摸底工作。同時,對鄉鎮衛生院進行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對職教中心進行積極穩妥的人事制度改革,在公用事業和公共服務行業中引入市場機制,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大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力度,從根本上消除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增強政府為社會和企業提供公開、公平服務的意識。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凡對民間資本開放、又不需政府匹配資金的民營投資項目,一律改審批為備案。建立完善投資服務中心,嚴格實行限時辦結制、失職追究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否定報備制、項目申報無償代辦制,真正做到“一個視窗”對外、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大力培育各種行業協會,健全各類服務組織,制定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管理規章,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
探索農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長期穩定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化農村土地改革,按照“自願、有償、依法、規範”的原則,明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使用權。加大對土地流轉先進典型的培植力度,積極引導土地向種田大戶和科學種田能手集中,使土地、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得到合理配置,推進農村土地使用權的健康、有序流轉,促進勞動力轉移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產出效益。
(四)學習浙閩經驗,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和第三產業
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針,深入學習浙閩經驗,進一步解放思想,勇於創新,放手放膽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和以旅遊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儘快提升總體實力和發展水平。
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從觀念、資源、政策、環境、措施等多方面尋找差距,研究制定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明確思路和有效措施,真正給民營經濟創造出充分發展、寬鬆經營、公平競爭的最合理空間。除國家明令禁止民營經濟進入的行業外,所有行業全面放開。民營企業在享受優惠政策上同國有企業一視同仁。要找準工作定位,從市場準入、項目提供、人才輸送、科技支持、維護權益、信息和金融服務等方面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寬鬆環境。對民營經濟從簡單放開進一步提升到主動服務、積極引導,並抓緊建立民營經濟發展貸款擔保公司,解決民營經濟發展的資金緊缺問題。要擇優選取一批規模大、效益好、技術含量高、發展後勁足的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培植一批優勢特色產業民營大戶。今年要爭取培植5戶產值超千萬和10戶產值超五百萬的民營企業。全縣非國有經濟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0%。
培育壯大旅遊業。堅持“誰投資、誰建設、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積極拓寬投資渠道,調動各方面力量參與旅遊項目及相關設施的建設和開發,重點加強茅蘭溝、恐龍山、太平島、永安東湖等景點景區建設,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旅遊景點景區標準。所有景點景區都要全面推向市場,對有意開發者要千方百計留得住,促發展。要努力培植一批品位高雅、特色突出的知名品牌和精品線路,開發森林生態游、界江風光游、科普教育游、假日休閒遊、異國風情游、鄂族風情游及漂流、攀岩、垂釣、滑雪等多種旅遊項目。要加快開發中俄國際旅遊,積極開闢穩定成熟的過境游線路。同時,要進一步抓好旅遊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培訓,積極培養和引進高級管理人員、導遊員等旅遊專業人才,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綜合接待能力。此外,還要積極開發旅遊紀念品,實現“以遊興業、以業促游”。旅遊業要實現收入1000萬元,接待遊客8萬人次,其中過境游3500人次。以旅遊業為龍頭,拉動金融保險、交通運輸、商飲服等相關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計畫比上年增長15%。
(五)加強財源建設,努力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要大力培植財源,強化稅收征管,深化財稅管理體制改革,提高財政管理水平,確保財政收入在去年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台階。
培植基礎財源。努力抓好重點財源項目建設,培植那些周期短、見效快、稅收大的重點項目,特別要抓好絨山羊、旅遊業、林木和礦產資源精深加工等重點財源項目建設,千方百計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同時,要以壯大民營經濟為重點,培植多樣規模、多種層次、多個領域的財源主體,間接創造更多的財源項目。金融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圍繞絨山羊、民有林、北藥等特色經濟發展項目,積極改善金融服務,放寬貸款條件,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嚴控財政支出。今年財政支出的總原則仍然是保工資、保重點、保運轉、保穩定。要進一步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切實提高財政資金支出的使用效益,加強對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切實做到專款專用。進一步調整和最佳化支出結構,壓縮彈性支出,確保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和重點項目支出。大力推進部門預算改革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認真貫徹實施政府採購法,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實現財政管理的科學化、法制化。同時,繼續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大力推行鄉、村財務公開制和涉農價格及收費公示制,加強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減輕農民負擔。
加強稅費征管。強化稅源監控,規範稅收征繳方式,進一步抓好工商各稅征管,按月按季分析稅源變化情況,加強對重點稅源、稅種、行業、業戶的徵收檢查力度,重點要抓好絨山羊、北藥、蜂、蠶等特產稅的徵收。進一步加強預算外資金的收繳和管理,嚴格返還審批程式,認真開展財務審計監督,嚴肅查處各種違紀行為,使預算內外資金形成合力,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可用財力。今年預算外收入要達到1000萬元。
(六)依託口岸優勢,開創對外開放工作新局面
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最佳化資源配置和經濟結構,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擴大對外開放,拓展發展空間,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培育壯大邊貿業。重點圍繞永安木材加工小區建設,擴大俄木材進口數量,壯大木材精深加工業,拉動全縣工業經濟成長。圍繞俄方市場需求,加強蔬菜、瓜果等出口產品基地建設,積極開展林木採伐、農業生產等勞務合作,號召和組織各類經濟成份開展對俄經貿活動,大力發展民間貿易。力爭雙方互設辦事機構,推動中俄雙方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今年對俄貿易額要實現500萬美元,過貨量5萬噸。
堅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資。一方面要廣泛開展優良經濟發展環境創建活動,動員全社會參與、廣泛宣傳、拓展領域,為招商引資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要立足資源優勢,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到嘉蔭投資發展,採取多渠道融投資方式,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對上爭取工作更要長抓不懈,緊緊瞄準國家和省市主要投資方向,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及時了解掌握投資信息,精心組織,科學謀劃,認真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對上爭取和招商引資工作,全面提高我縣的對外開放水平。今年招商引資計畫實現1.2億元,其中對上爭取6000萬元。
(七)堅持共同發展,不斷改善城鄉居民生活環境
要時刻牢記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切實改善人民民眾生活環境,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加快文明城鎮建設步伐。樹立經營城市理念,走盤活存量、吸引增量,多元融資、多元投入的路子。堅持把經營土地作為經營城市之本,使政府成為最大的收益者。今年計畫投資4000萬元完成朝陽鎮基本建設項目15項,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投資1500萬元完成公用事業和為人民辦實事項目8項。完成江邊公園二期工程建設,植樹2萬株,新增綠地3萬平方米,使朝陽鎮綠化覆蓋率達17%。完成1693延長米排水管線建設,完善文明小區功能,新建公廁5處。積極對上爭取,建設5公里供水複線和自來水井。同時,完成國儲庫工程建設。要堅持建管並重的方針,廣泛調動社會各界積極性,深入持久地開展文明城鎮創建活動,切實加強城鎮環境衛生的綜合整治。做好物業管理工作,積極開展社區服務,全面提高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同時,加快全縣城鎮電網改造步伐。
強化文明村建設。統籌安排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加快農村富裕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步伐,推進城鎮化進程。繼續加大投入和幫建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變農村落後面貌,提高富裕文明程度,每個鄉鎮都要創建1—2個小康示範村。今年要新建磚瓦化住房5萬平方米,農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55%。此外,做好邊防巡邏路申報和建設工作。
(八)促進協調發展,全面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共同進步
堅定不移地貫徹科教興縣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開展城市固廢、廢水治理和礦山復墾、退化土地治理,依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科技創新,重點抓好優良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不斷提高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學制改革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鞏固“兩基”復檢成果,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重視發展職業教育。新建縣二中、三中教學樓和宿舍樓,徹底改造全縣所有校舍危房。大力弘揚“恐龍文化”,籌辦“首屆黑龍江嘉蔭恐龍文化節”。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積極參加伊春市第七屆運動會。繼續改善醫療條件,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廣泛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和衛生下鄉活動。努力提高宣傳報導質量,加強有線電視管理,完成湯旺河至嘉蔭有線電視光纜改造,進一步提高覆蓋率,城鎮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0%,農村達75%。重視計畫生育工作,嚴格執行“一票否決制”,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76‰以內,生育符合政策率達94%。勝利完成鄂倫春族下山定居50周年大慶工作。切實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爭創國家級雙擁模範城。
(九)實施同步推進,加強精神文明與民主法制建設
深入貫徹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民眾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幹部民眾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努力形成積極健康的社會風尚。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代表建議和委員提案。進一步推進依法治縣進程,紮實開展“四五”普法活動,注重增強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的法制觀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始終保持對刑事犯罪活動的高壓態勢,堅持不懈地開展嚴打鬥爭和專項鬥爭,為經濟與社會發展保駕護航。依法嚴厲打擊法輪功邪教組織,堅決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淨化社會環境。重視人民民眾來信來訪,及時化解矛盾,維護政治安定和社會穩定。加強城鎮和森林防火、安全生產、邊境管理等工作。
(十)做好就業工作,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就業是民生之本,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必須站在實踐“三個代表”的高度,不斷拓寬就業渠道,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再就業政策,扎紮實實地把我縣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推向深入。
積極拓展就業空間。將民營經濟作為安置就業的主渠道,鼓勵和組織下崗職工發展民有林、從事養殖業、加工業、旅遊業和邊境貿易。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業,努力開發托老托幼、修理維護等便民崗位和保潔、保綠、公共設施養護等公益性崗位。努力開拓外埠勞務市場,積極鼓勵下崗失業人員到其他有勞務需求的地區流動就業,特別是充分利用我縣的地域優勢,積極開展對俄勞務合作。積極發展靈活就業,引導下崗失業人員根據用工需要,結合個人特點,從事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工作。
全面落實各項再就業優惠政策。認真貫徹實施國家和省市出台了再就業優惠政策,加大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牢牢把握政策規定,加強協調配合,切實把政策落實到位。重點抓好”再就業工程林”建設。積極做好“4050”人員的就業援助工作。今後,凡政府投資開發的公益性崗位,要優先安排“4050”人員。同時,要抓好《再就業優惠證》的發放和管理。
強化就業服務工作。加強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擇業觀念教育和技能培訓,引導職工民眾樹立自主擇業、靈活就業、競爭創業的新觀念,幫助其掌握再就業本領。完善勞動力市場建設,探索建立公共服務制度,制定“一站式”服務標準和業務流程,實行“一站式”服務。加快勞動力市場信息網路建設,廣泛收集、準確及時發布供求信息,努力為求職者提供周到、迅捷的就業信息服務。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繼續採取監督企業經濟運行狀況,實行工資發放月報制度等行之有效措施,確保在崗職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依法做好社保擴面工作,努力建立穩定、可靠的基金籌措渠道,確保離退休人員養老金、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失業保險金按時足額發放。全力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符合條件的要全部納入。積極做好第三輪一幫一扶貧解困活動。切實搞好“三條保障線”銜接和社會保險關係接續工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我縣社會保障體系。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開創新時期政府工作新局面
要完成時代賦予的莊嚴使命,承擔起光榮而艱巨的歷史重任,必須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提高執政本領,牢記為民宗旨,努力把政府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加強理論學習,全面提高執政能力。牢固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大興學習之風,大興鑽研之風。重點學習掌握好黨的十六大精神,學習好市場經濟條件下調控經濟、管理政府與社會、服務公眾的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業務素質和主政施政能力,適應新時期政府工作的需要。
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推出工作新舉措。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三個有利於”的標準,積極推進政府工作的觀念創新、體制創新和工作方式創新。勇於衝破舊框框、舊模式的束縛,創造性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勤於實踐,勇於探索,不斷開創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發揮整體功能,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充分發揮政府的整體功能,既要牢固樹立全局觀念,又要增強協調配合的主動性,確保政令暢通,政令統一。進一步完善決策機制,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積極推行電子政務,加快信息化進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管理經濟社會事務。
轉變政府職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強化“政府創環境,企業創效益”的理念,徹底改變傳統的政府管理經濟方式,簡政放權,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改善公共服務,使政府真正成為服務經濟社會的主體。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宗旨,真正把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
堅決抵制腐敗,切實加強勤政廉政建設。努力轉變工作作風,勤於政事,盡職盡責,在政府機關中形成勤勉敬業、奮發有為的良好風氣。帶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嚴格自律,潔身自重,認真遵守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堅決同各種腐敗現象做鬥爭,增強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成為人民民眾廣泛支持、擁護和信任的政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