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嘉蔭縣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8年嘉蔭縣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8年
  • 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 地區:嘉蔭縣
一、一年來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我縣發展進程中重要而非同尋常的一年,是經濟社會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的一年。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縣政府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實現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4%,達到11.8億元,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了13 %、8%和20.3 %,綜合經濟實力跨上了一個新台階。
——財政收入創出歷史新高。全縣財政總收入比上年增長49%,達到41758萬元,我縣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晉位獎”。
——對外貿易額實現翻一番。外貿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16%,達到2426萬美元,口岸過貨量達到8萬噸,在全省18個口岸排名中,由上年的第9位上升到第7位。
——新農村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累計投資2.7億元用於新農村十項工程建設,農民大幅度增收,農村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繁榮。
——人民民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3.9%,達到774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19.5%,達到5234元。
——投資拉動作用不斷增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近5億元,比上年增長21.6%,拉動GDP增長4.8個百分點。
這些成就,標誌著我縣綜合實力又有新的提高,進一步增強了全縣人民繼續前進的信心和勇氣。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加大扶持力度,強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認真落實了“九補兩免”等優惠政策,加大新農村建設投資力度,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勢頭。全縣農業總產值實現9.1億元,同比增長13%。鞏固擴大“三色經濟”發展成果。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01.6萬畝,糧豆薯總產量14萬噸;絨山羊飼養量42萬隻,實現產值8316萬元;3萬畝兩荒造林和退耕還林地補植補造工作順利完成。袋栽木耳、北藥、綠色食品等特色農業實現產值1.77億元,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積極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提高了農業生產科技含量。建立農業示範園區7處,組建農機作業合作社4個,土地集約化經營試點面積達到1.2萬畝。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康居、雙通、安全飲水、新能源、環境整治等新農村基礎建設工程順利推進,建設了農村新型住宅3.3萬平方米,農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73.7%;農村通達通暢公路完成268.9公里,通暢率和通達率分別達到96%和100%;硬化村內道路230條、52公里,24個村道路硬化率達到100%;新建沼氣池171個,安裝太陽能熱水器615戶,建設地熱取暖住宅13戶;完成了14個村飲水井建設和管網鋪設,農村自來水入戶率達到73%;新增7個村有線電視光纜聯網,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85.5%,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強化農村社會保障。開展了“興安健康行”活動,為1.1萬名農民進行了體檢;將收入低於保障線標準的農民納入農村低保範圍,全縣享受低保農民達到2760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0.1%;新建和改造了4個鄉級衛生院,建設了5個高標準村衛生所,兌現了村醫防保補貼。加快農村文明建設步伐。以爭創“十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和“美在農家”活動為載體,積極引導農民樹立新觀念、培養新素質、創造新生活。全年培訓農民1.92萬人次,轉移農村勞動力5980人,建設村級活動廣場12個,農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學科技、用科技和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領得到增強。
(二)發展民營經濟,培植優勢特色加工業。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推動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工業企業快速發展。永安工業園區建設進展順利,億通木業、華玉速凍食品廠建成投產,紅石水電站修復擴建,大地木業新增生產線投入使用,華銀供熱機組改造順利完成,大項目帶動力逐漸顯現。以農、林、礦產資源為主的特色加工業實現了規模與效益同步增長,萬通祥木業、神龍刺五加廠、金晟尾礦公司等一批龍頭骨幹企業利潤穩步攀升,工業三大支柱產業實現產值2.5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92%。全縣地方工業增加值實現1億元,同比增長18%;非國有經濟增加值實現9.3億元,同比增長17.8%;職工自營經濟增加值實現1.58億元,同比增長10%。
(三)堅持建管並重,完善城鄉基礎設施。以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為載體,修編城鄉發展規劃,實行一體化建設,縮小了城鄉差距,促進了協調發展。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614.4萬元開工基本建設項目16項,竣工面積5.2萬平方米,商務酒店、江山花園小區、公安局辦公樓、森林防火指揮中心等工程投入使用。完成了保興山支線19公里改建和縣城東西出口1.8公里環路建設,黑嘉路稻田至北楊樹河段114.8公里國家2級路路基工程完工,26.5公裡邊巡路通過驗收並投入使用。完善市政設施功能。投資400餘萬元開工市政建設項目4項,道路整修、路燈安裝、排水和環衛設施投入力度加大,城市面貌煥然一新。鞏固和擴大園林城市綠化成果。城鎮新增綠化面積29.1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3.6%,人均公共綠地19平方米,園林城市魅力逐漸顯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環境執法監察力度,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粉刷主要街道兩側樓房4.8萬平方米,完成住宅樓平改坡3100平方米,將南山靠山委、尚志村、佛山村納入城市管理和保潔範圍。我縣被評為“國家級園林縣城”、“省級綠化先進縣”、“全省農房改造和小城鎮建設先進縣”。同時,創建了省級環境優美鄉鎮1個;省級綠色學校1個;市級綠色學校2個;市級生態林場2個;市級生態村5個。
(四)實施旅遊牽動,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游界江、觀恐龍、探峽谷”為主題,加大旅遊產業開發力度,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積極開展旅遊宣傳促銷活動。設立了駐哈辦事處,邀請旅行社、新聞媒體等到我縣進行實地考察和採風,藉助東北網、哈爾濱日報、哈爾濱晨報的影響力,擴大旅遊宣傳覆蓋面;聯合北京現代汽車銷售公司開展了“嘉蔭探秘”自駕之旅活動;在哈洽會上推出了“嘉蔭至蘿北森林界江探秘風情游水陸循環線路”,並舉行了界江游開通剪彩和首航儀式。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190萬元對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基礎設施和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二期工程進行了建設,投資129萬元建造了兩艘遊船,烏拉嘎國家礦山公園建設完成並正式揭碑開園。提升旅遊服務能力和檔次。設立了旅遊接待服務中心,依託縣職業教育中心建立了旅遊業培訓基地,培養專業旅遊人才。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和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分別晉升為國家3A級和4A級旅遊景區,其中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全國縣域旅遊百強景區”,並被團省委、省旅遊局聯合命名為“黑龍江省首批少年兒童體驗教育活動營地”。我縣旅遊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全年接待遊客13.2萬人次,旅遊收入實現316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了20%和143%。
(五)發揮口岸優勢,積極擴大對外開放。通過完善口岸基礎設施,提高通關能力,加強與俄方的交流與合作,對俄開放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與俄方進行政治、經濟、文體交流互訪20餘次,接待俄方客商近千人次。投資3000萬元對口岸設施進行了改擴建,口岸年吞吐能力由原來的20萬噸提高到75萬噸,過貨品種由木材、五金電料、建材等擴展到工程車輛、成品油、建築機械、體育器材、文教旅遊用品等。對俄進出口貿易額實現2003萬美元,同比增長217%,其中進口貿易額664.3萬美元,出口貿易額1338.7萬美元,首次實現了貿易順差,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對俄農業開發規模迅速擴大,耕種俄方土地3429公頃,總產值實現1645萬元,赴俄農民人均增收達到5萬元,初步形成了糧菜兼營、種養結合的發展模式。全面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不斷最佳化投資環境,招商引資完成1.7億元,同比增長45.2%;實際利用外資58萬美元。同時,加大對上爭取工作力度,累計爭取資金2.4億元,同比增長14%,有力地支持了縣域經濟發展。
(六)加強財稅管理,促進財政收支平衡。廣泛開展稅源普查,對重點稅源實施監控,各項稅收均衡入庫。加大非稅收入征管力度,非稅收入應徵盡征。建立國庫“一口支付”制度,嚴格控制財政支出,保證了工資、社會保障、重點項目支出等及時撥付。擴大政府採購規模,規範政府採購行為,對部門項目支出進行集中採購,節約資金152萬元,節約率達11.3%。強化財政投資評審中心功能,對財政投資的基建項目進行嚴格審核,全年評審項目110項,審減資金556萬元,審減率達19.7%。加強對部門預算的事前、事中、事後審計和監督檢查,規範了資金使用途徑,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4507萬元,比上年增長17.7%;爭取省對縣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資金、省專項補助資金、其他轉移支付補助資金3.33億元,比上年增長54.6%,財政保障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同時,積極克服財政支出壓力,及時兌現了426萬元99崗位津貼和864萬元津貼補貼。
(七)突出以人為本,加快社會各項事業建設。加快科教興縣步伐。投資750萬元新建了一國小教學樓、三中食堂宿舍樓等工程,完善了教學設施,農遠教工程開通並投入使用;“兩基”成果得到鞏固,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中、高考成績和錄取率再創新高,職業教育、幼兒教育、成人教育工作全面發展,在全省教育綜合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單位,並順利通過了省級科教興縣考核。醫療衛生事業全面進步。設立了50萬元醫療救助基金用於困難人群大病救助,惠民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掛牌營業,省級衛生先進縣城創建工作順利通過考核驗收。文化體育工作紮實開展。開展了“基層文化年”及“江濱廣場系列”文化活動,舉辦了內容豐富多彩的農民文藝匯演,保興鄉成為我縣第一個被國家列入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鄉鎮,我縣獲得了全市第八屆運動會金牌總數第三名的好成績。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擴大了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全縣共有3969名城鎮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標準由104元提高到145元;啟動了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發放工作,為1731名靈活就業人員發放補貼資金128.5萬元;幫助145名下崗失業人員申請小額擔保貸款290萬元;安排100萬元資金為4500名在職和離退休職工進行了健康體檢。第四輪“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全面啟動,共選定創業型和就學型特困職工222戶,30%當年實現脫貧。對全縣廉租住房建設進行了調查摸底。環境保護工作得到加強。黑龍江水質自動監測站建成投入使用,烏拉嘎礦山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順利通過野外驗收。森林防火工作機制不斷創新。投資15.6萬元吸納85名農民對1.03萬公頃高火險農林交錯地帶進行防火管護承包,組織5個鄉鎮對全縣10處1.26萬公頃重點火險草塘進行看護,並抽調科級幹部對22個重點火險林緣村屯進行駐村防火,有效減少了火情火警的發生。此外,計畫生育、廣播電視、外事僑務、民族宗教、雙擁、統計、檔案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八)促進依法行政,強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深入貫徹《國務院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五五”普法工作有效開展,推進了依法治縣進程。向陽鄉育紅村、紅光鄉燎原村、朝陽鎮永安村被評為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保興鄉大同村被評為國家級民主法治示範村。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重視政協的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全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邊境管理工作,深入推進“平安嘉蔭”建設,實現了“110”、“119”、“122”服務“三台合一”,進一步提高了便民、利民綜合服務功能。強化國防宣傳教育,認真落實優撫政策,“愛民固邊”活動深入開展,保持了邊防和諧穩定。嚴格執行縣級領導接訪制度,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保持了社會穩定。積極開展文明城鎮、文明單位、文明村屯創建活動,全縣幹部民眾的道德水平、公德意識和文明素質有了新的提高。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07年,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較大成就,新農村建設等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一些事關嘉蔭發展後勁的重點項目得以實施,一些歷史形成的民生問題得到解決或正在解決,嘉蔭開始步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人大依法監督、政協參政議政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團結奮鬥、頑強拼搏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在各個領域和崗位上辛勤勞動、默默奉獻的全縣人民,向所有關心和支持嘉蔭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級領導和各界朋友,向給予我們監督與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群團組織,向駐嘉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當前,我縣的發展雖然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但基礎差、底子薄、發展水平低的基本縣情尚未根本改變,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經濟結構比較單一,經濟成長方式仍然比較粗放,在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過程中還面臨不少制約因素;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農民素質亟需提高,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缺少穩定而強大的稅源,地方財政增收困難較大,財政收支矛盾緊張的狀況還將持續;社會救助、脫貧解困工作有待加強,和諧社會建設任重道遠;一些部門和領導幹部作風浮躁,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主義和等、靠、要思想。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並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8年主要工作任務
2008年,縣政府的總體工作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縣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確定的戰略部署,全面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推進各項改革,擴大對外開放,著力改善民生,改進公共服務,努力實現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全面發展,加快和諧嘉蔭建設進程。2008年,全縣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2.95億元,同比增長10.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5000萬元,同比增長10.9%。農業總產值實現10.2億元,同比增長12.2%。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5550元,同比增長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8250元,同比增長6.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億元。
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鞏固和提升新農村建設成果,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深入實施“農業穩縣”戰略,把新農村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堅持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社會保障向農村覆蓋,力爭在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面貌、繁榮農村事業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突出農村生產發展,著力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三色經濟”發展質量,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科學合理調整種植業結構,提高大豆品質,支持沿江和有條件的鄉鎮種植水稻,鼓勵農民擴大玉米種植規模。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01.6萬畝,其中:優質大豆75.1萬畝、水稻0.96萬畝、玉米8.9萬畝,糧豆薯總產量達到14.5萬噸。以提質增效為前提,做好絨山羊良種擴繁和改良工作,大力推廣科學養殖,提高絨山羊產絨量。發展和壯大經紀人隊伍,構築絨山羊行銷網路。絨山羊飼養量達到43萬隻,良種覆蓋率達到55%,產絨量達到135噸。繼續實行農民參與森林防火管護制度,全面抓好林權制度改革各項配套工作,規範流轉程式,提高管護水平,充分發揮民有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推進場、院、縣共建,引導農民套用現代農業技術,建立農業示範園區8處,科技示範戶420戶,實施科技入戶項目126項;充分發揮農機作業合作社作用,大力實施土地集約化經營,面積達到4萬畝;積極爭取全豐農場土地整理項目,實施烏雲鎮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做好保興鄉和烏雲鎮土地整理項目收尾和驗收準備工作,在育強村、永安村、江南村葡萄島建設3處節水灌溉工程,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同時,完成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拓寬農民致富門路。大力發展袋栽木耳產業,抓好8個木耳園區建設,全縣袋栽黑木耳數量達到4850萬袋,實現產值7790萬元;抓好水飛薊和五味子種植基地建設,種植、改培北藥10萬畝,實現產值7200萬元;加大綠色食品開發力度,增加綠色食品標識,綠色食品種植面積達到50萬畝;積極扶持和引進生豬養殖大戶,興辦規模型養殖廠,並與沼氣開發項目結合,發展循環經濟;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力度,全縣計畫培訓農民2萬人次,轉移農村勞動力7000人,實現轉移收入1100萬元。
突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農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農民住房條件。用更加優惠的政策扶持和幫助農民建房,鼓勵零散村屯農民建房向中心村靠攏。加大村屯規劃力度,完成37個行政村建設規劃編制和24個行政村建設規劃審批工作。科學選址,嚴格審批,鼓勵農民建設節能型住宅,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特色鮮明的農村小區。全縣計畫新建農村住房233棟,面積2.5萬平方米,農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76%。加強通村道路和村內道路建設。計畫建設通鄉通村路81.5公里,修建村內道路140條、27.6公里,進一步改善農民出行條件。提高農村飲用水質量。對全縣尚未安裝自來水的25個行政村全部改水。積極推廣和套用新型能源。全縣計畫安裝太陽能熱水器289台,建設沼氣池112個,建設節能型地熱取暖住宅33戶。全面改善農村環境。改變綠化扶持方式,對25個重點村屯和8個重點路段提供50%苗木補助,根據苗木成活情況兌現剩餘補助資金,提高綠化質量和管理水平,全縣完成村內、村周和通鄉通村道路綠化4212畝。加大衛生村創建力度,創建省級衛生村4個,完成農村改廁500個。強化新農村建設整鄉整村推進工作。對朝陽、向陽、常勝三個鄉鎮實施整鄉推進,整村推進的村要達到38個。
突出農村文化衛生建設,繁榮農村社會事業。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新建村級活動廣場8個。完成30個村2000戶有線電視光纜聯網,光纜通村率達到90%。深入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和“美在農家”等評比活動,倡導農村生活新風。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基礎設施建設,健全醫療衛生服務和醫療救助體系,為考核合格的村醫每人每年發放1200元的防保補貼。
突出政策扶持措施,助推新農村建設進程。全面實施《2008年新農村建設優惠政策》,按照“十二補兩免”規定,落實落靠補貼範圍和補貼標準,重點在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和農村事業管理三個方面加大投入,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對種植水稻、粘(甜)玉米、水飛薊、袋栽木耳、土地集約化經營、規模化養豬、新建住房、道路硬化、戶用沼氣、村屯綠化、新農村整鄉或整村推進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或資金補貼。調整農村轉移支付標準,增加大型村轉移支付額度。
(二)積極提升經濟競爭力,保持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正確處理髮展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環境的關係,立足自主創新,加快產業升級,努力提高縣域經濟整體競爭力。
提升工業運行質量和效益,壯大地方工業支柱產業。利用資源優勢扶強一批特色加工企業,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積極引導企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幫助萬通祥木業、億通木業、大地木業、神龍刺五加廠等骨幹企業申請省級新型工業化發展專項資金和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貸款貼息。擴大華玉速凍玉米加工廠、豐實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天源山特產品加工廠等企業的生產規模,提升企業產品檔次,打造一批具有嘉蔭特色和市場競爭力強的名牌產品。依託口岸優勢,落實優惠政策,發揮億通木業有限公司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逐步形成以木材精深加工為主的園區產業群。採取多種經營方式,開發保興膨潤土礦和馬連金礦。加快紅石水電站發電機組安裝進度,幫助企業早日投產發電。積極引進和扶持絨山羊、生豬、大豆、水稻、馬鈴薯、山野菜等農副山特產品加工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副產品的附加值。全縣工業增加值計畫實現1.2億元,同比增長19.4%;非國有經濟增加值計畫實現10.3億元,同比增長10.5%。
發揮口岸通道功能,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把口岸作為發展外向型經濟的主通道,鞏固和加強與俄方的聯繫,拓展雙方合作領域,力爭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取得新突破。做好口岸改擴建收尾工作,完善口岸附屬設施,提高口岸過貨能力,口岸過貨量達到10萬噸。增強聯檢部門的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制定優惠政策,簡化辦事程式,積極為企業赴俄發展、農民赴俄勞務和企業通關過貨創造條件。鞏固和擴大赴俄農業開發成果,擴大蔬菜種植和生豬養殖規模,提高經濟效益,耕種俄方土地達到4120公頃。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計畫實現2600萬美元,同比增長7.2%。加大對上爭取和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收集國家和省有關產業信息和產業政策,抓住省政府支持“三農”、外經貿、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工作的有利契機,圍繞上級支持發展的重點行業和產業,強化項目編制、儲備和申報工作,全力以赴爭取上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堅持園區招商與企業招商相結合,參會招商與自辦招商相結合,傳統招商與網上招商相結合,編制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大、經濟效益好、牽動能力強的項目進行對外招商,擴大對外開放領域。招商引資計畫實現1.5億元,對上爭取資金計畫實現1.5億元。
加快旅遊產業化進程,做大做強第三產業。發揮旅遊對第三產業的牽動作用,加快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建設,全力打造“游界江、觀恐龍、探峽谷”旅遊品牌,逐步由旅遊資源縣向旅遊經濟縣轉變。加強宣傳,強力促銷,挖掘旅遊客源。積極推介特色旅遊資源,組織好省內雙休日短線旅遊和赴俄旅遊。加強與伊春境內及蘿北縣旅遊景區的系統整合,搞好旅遊信息交流,擴大旅遊橫向聯合面。開發遠東地區客源市場,形成國際與國內、外地與本埠“接力旅遊”。突出特色,深度開發,推出特色景區和精品旅遊線路。加大景點景區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繼續營造“恐龍文化”氛圍,投資1770萬元加強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塌岸治理及地質遺蹟保護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園配套設施,增加遊覽項目;投資1280萬元強化茅蘭溝地質遺蹟及能力建設,深度挖掘國家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旅遊潛力;豐富界江游內容,將嘉蔭至蘿北沿江景區景點進行整合,增強界江游的吸引力。完善管理,加強培訓,全面提高旅遊接待服務質量。加強旅遊市場管理,組建旅遊專業公司,強化對導遊等旅遊專業人員的培訓,精編茅蘭溝、界江游導遊詞,扶持具有俄羅斯風情和地方特色的定點旅遊商店和飯店。全縣計畫接待遊客15.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300萬元。
築牢財源建設體系,強化財政支撐作用。堅持財源建設與產業建設相結合,鞏固以林木、農副山特產品、礦產品加工和絨山羊養殖、北藥、旅遊等項目為核心的基礎財源。發揮地緣、資源優勢,吸引外來企業和資金,發展外向型經濟,培植長效財源。積極扶持優勢項目發展,使更多的重點項目納入國家和省發展規劃。加強收入征管和財政收入分析,深化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改革,嚴格堵塞收入流失漏洞,確保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建立健全財政監督機制,全面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嚴格壓縮彈性支出,確保機構運轉、科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和工資等支出。狠抓預算外資金的收繳和管理,做好林地資源有償使用費的收繳工作。規範“鄉財、鄉用、縣監管”工作,加強對涉農資金的監管。強化審計監督,加大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專項資金審計和績效評價力度,規範財經秩序。認真做好政府採購和財政投資項目資金審核工作,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鞏固國家級園林城市建設成果,提高城市建設檔次和品位
堅持把建設邊陲名城作為城市發展方向,深入實施“環境立縣”戰略,不斷提高“國家級園林縣城”建設水平。完善城鄉建設規劃。把規劃編製作為城鄉建設的重要內容,全力做好《嘉蔭縣朝陽鎮總體規劃》修編、《嘉蔭縣朝陽鎮近期建設規劃》和《嘉蔭縣朝陽鎮50公頃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投資6500萬元抓好烏雲國小綜合樓、望江小區、中醫院辦公樓、自來水綜合樓、體育場看台等24項基本建設工程,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完成客運站場地硬化、汽車檢測站改造工作;加快黑嘉路稻田至北楊樹河段公路建設,力爭完成部分路面工程。提高市政設施服務水平。投資500萬元建設日處理能力1萬噸的淨水廠1座;積極配合加拿大實施“慈愛藍天工程”,建設1處無害化垃圾處理場;硬化巷道5條,鋪設瀝青路1條,總面積1.63萬平方米;改造自來水管線8000米;清掏排水管線3500延長米;完成6棟住宅樓平改坡9800平方米;安裝巷道路燈30盞。做好人行路彩磚鋪設及維修、垃圾點設立和公廁建設工作。擴大園林城市綠化成果。完成口岸路、東環路、西環路等道路兩側綠化;對江邊公園、中心公園和東出口恐龍草雕園進行整修及完善;種植花卉26萬株,品種由12個增加到18個,香化面積2.2萬平方米。2008年,全縣新增城區綠化面積 9.8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6.4%。強化城市綜合管理。繼續加大對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等城市環境的綜合整治,建立城市公共設施管理和使用制度;分別設立朝陽、佛山、尚志社區物業服務站,放寬物業公司準入條件,並給予政府補貼;進一步改善社區辦公和服務場所條件,發揮社區在城鄉管理中的基礎作用,提升社區服務功能,在保興鄉仁合村、烏雲鎮烏雲村、向陽鄉雪水溫村、朝陽鎮永安村、紅光鄉燎原村設立5個市級農村社區試點村。加大環境保護和治理力度。深入開展環境違法行為和小污染源專項治理行動,繼續實施烏拉嘎礦山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不斷改善環境質量,鞏固和擴大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成果。
(四)致力解決民生問題,積極構建和諧社會
要堅持高度關注民生,重點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保障社會和諧穩定。今年要突出抓好八項民生工程:一是就業再就業工程。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和優撫安置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解決134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為靈活就業人員兌現社會保險補貼;全年完成就業培訓380人次,再就業率達到60%以上;完成創業培訓45人次以上,創業成功率達到50%以上。同時,堅決查處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二是扶貧解困工程。加大農村扶貧開發力度,完善結烈河村、福慶村2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基礎設施,幫助農民發展脫貧致富項目;大力發展職工自營經濟,深入推進第四輪“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幫助135戶職工在創業中增收致富,職工自營經濟增加值力爭達到1.77億元。三是住房保障工程。加大廉租住房補貼和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力度,積極解決貧困民眾的住房難問題;平房改造3500平方米,改善部分居民的住房條件。四是城鄉居民生活保障工程。建立穩定的城鄉低保資金投入和自然增長機制,將低於保障標準的民眾納入低保範圍,做到應保盡保。五是價格調控工程。加強市場價格監管,發揮價格調節基金作用,努力穩定肉、蛋、禽、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控制價格總體水平過快上漲。六是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工程。進一步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和社會醫療保險制度,投入資金支持和幫助23個行政村建設村衛生所,全縣村級衛生所覆蓋率和農村常住人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繼續開展“興安健康行”活動,為1.2萬名農民進行免費體檢,切實提高農民身體健康水平。七是農民素質教育工程。結合新農村建設,有計畫地對農民進行知識和技能培訓,鼓勵農村國中畢業生接受職業教育,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八是“平安嘉蔭”創建工程。強化公安司法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打擊各類刑事和經濟犯罪活動;做好流動人口和邊境管理工作,加強群防群治,健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保證社會公共安全;妥善處理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積極化解社會矛盾;加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打擊製造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制,嚴防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力爭把嘉蔭建設成全省乃至全國最平安、最穩定、最和諧的縣城。
(五)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深入貫徹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民眾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幹部民眾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形成積極健康的社會風尚。加強法制建設,全面開展“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推進民主法制化進程。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合理調配教育資源,強化教師校本培訓和校本研修,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強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教科書費。舉辦縣一中50周年校慶活動。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加強公共衛生體系、醫療救助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建設,完善公共衛生經費保障機制,逐步建立覆蓋城鄉的醫療保障體系,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爭創國家級衛生縣城。積極構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繼續開展“江濱廣場系列”文化活動,舉辦內容豐富的農民文藝匯演,依託文體中心、江濱廣場和村級活動廣場開展民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新建可供20人同時進行網上閱讀的電子閱覽室,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對網咖接納未成年人行為進行嚴厲處罰。以“迎奧運”為主題,舉辦第十三屆全縣運動會,促進全民健身活動有效開展。統籌發展各項事業。深入實施《嘉蔭縣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大力發展婦女兒童事業。繼續實施職工帶薪休假和健康體檢制度,保障職工權益。全面加強計畫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不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此外,認真做好外事、僑務、雙擁、老齡、殘聯、民族宗教等工作,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六)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牢記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積極轉變政府職能,著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切實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深入貫徹實施《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大力推進政務公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積極支持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完善行政決策專家論證、社會聽證和規範性檔案合法性審查等制度,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和行政複議工作,明確執法許可權,規範執法行為,完善執法程式,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加快建設服務政府。把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在為各類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著力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調節經濟活動。以發展社會事業和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加大市場監測監管力度,著力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建立嘉蔭政府入口網站,增加便民、為民功能,打造與人民民眾溝通聯絡的網路平台。進一步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密切與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
創新政務管理方式,加快建設效能政府。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切實精簡會議和檔案,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強化對公務員的教育和培訓,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強化行政效能監察,加大政府決定事項的督辦檢查力度,狠抓各項工作落實。
樹立良好從政風氣,加快建設廉潔政府。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廉潔從政各項規定,抓好領導幹部教育和監督工作,增強領導幹部的廉潔自律意識,從源頭上加大治理腐敗的力度。繼續強化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反對各種奢侈浪費行為,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的侵蝕,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