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嘉蔭縣政府工作報告》是嘉蔭縣人民政府2005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5年嘉蔭縣政府工作報告
- 性質:工作報告
- 時間:2005年
- 發布單位:嘉蔭縣政府
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各項指標大幅度提升。2004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8633萬元,同比增長14.8%。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30468萬元、13961萬元和24204萬元,同比增長16.6%、14.1%和11.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233萬元,同比增長30.1%(按可比口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802元,同比增長9.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70元,同比增長12.2%。
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認真落實“一免兩補”政策,積極開展促農增收活動,大力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種植結構和產業結構,促進了農業生產由粗放經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6.2萬畝,其中優質“雙高”大豆50萬畝,糧食總產量7.9萬噸,比上年增長27.6%,農業總產值實現45589萬元,比上年增長16.8 %。鄂爾多斯集團正式落戶我縣,以絨山羊為主的畜牧業主導產業地位進一步提升,全縣絨山羊存欄30萬隻,畜牧業總產值實現7071萬元,同比增長30.1%,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16.8%。綠色食品產業穩步推進,種植綠色、有機食品28萬畝,實現產值7500萬元。北藥開發步伐加快,落實北藥種植和改培面積5.7萬畝,實現產值3992萬元。水產養殖1.1萬畝,比上年增長10%。基本農田保護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全縣基本農田保護率達85.4%。狠抓了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和防汛抗旱工程建設,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
工業經濟運行良好,非國有經濟不斷壯大。實施重點企業包扶責任制,扶持和鼓勵企業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永安木材加工小區入駐企業3戶。世界生態村食品公司正式投產,企業產銷狀況良好。全縣工業總產值完成20573萬元,同比增長15.8%,工業增加值實現7077萬元,同比增長15.6%。非國有經濟日益壯大,重點扶持的3戶產值超千萬和7戶產值超五百萬的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良好,實現增加值1980萬元,占全縣地方工業企業增加值的比重達28%,大戶企業對地方工業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全年非國有經濟增加值完成54769萬元,同比增長14.8%。
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旅遊經濟突飛猛進。恐龍地質公園、太平島、永安東湖等景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發島被省旅遊局評為AA級旅遊景區。積極開發界江旅遊項目和溫河水庫旅遊區。伊春國際旅行社在我縣設立了門市部,成為我縣第一家具有國內外旅遊業務經營權的旅遊服務企業。對俄旅遊呈加快發展態勢,新開闢旅遊線路3條,接發出入境旅遊團組70個,出入境人員2230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362%和334%。全年累計接待遊客10萬人次,旅遊業收入實現1200萬元。此外,交通運輸、金融保險、郵政通訊、商飲服等第三產業也呈快速發展態勢。
財源建設成效顯著,財政收入再創新高。全縣上下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深化改革為動力,鞏固基礎財源,開闢新興財源,加大貸款貼息資金爭取力度,重點培植了絨山羊養殖、農業綜合開發、木製品和綠色農產品加工等財源建設項目,有力地促進了財政收入的增長。全縣財政總收入實現17809萬元,同比增長27.7 %,當年實現財政收支平衡,我縣被評為“全省財源建設先進縣”。
民有林業方興未艾,各項改革穩步推進。深化林權制度改革,大力發展民有林業,對光榮林場實施了整體流轉,全年累計發展民有林74.8萬畝,完成封山育林6萬畝,共收取活立木流轉預收款1758萬元,全縣民有林總面積達88萬畝。生態效益補助試點工程成效顯著。全面實施了免徵農業稅試點工作;中國小人事制度改革正式啟動;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和失業保障並軌工作積極推進;推行城市管理及公用事業管理體制改革,對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環衛處和園林處實行全員聘用,競爭上崗,建立責任目標考核機制,實行效益工資和崗位工資分配製度,切實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完成了鄉鎮衛生院管理上劃工作;農村信用社改革順利推進。
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取得新的進展。積極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加強對外經貿合作,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80.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5.85萬美元,同比增長153.6%,全縣享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已發展到14家。對俄農業開發、森林採伐、經貿旅遊和勞務合作均取得了可喜進展,嘉蔭口岸實現過貨2762噸,對俄進出口貿易額35.68萬美元。成功參加了哈洽會、黑龍江國際生態旅遊節及伊春市赴南方招商等經貿活動,廣泛宣傳我縣的優勢招商項目和投資優惠政策,進一步提高了我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04年全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0553萬元,對上爭取資金15567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0.76%和125%。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成果豐碩。通過對上爭取、招商引資、財政投入和社會籌集等形式,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4億元,同比增長24.3%。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神州恐龍博物館全面竣工,恐龍山塌岸治理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98.6公里的通村公路和21.5公里的邊防巡邏路已竣工使用,43公里通鄉路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伊嘉公路湯嘉線正式開工,全縣交通狀況不斷改善。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重點實施了“129333”工程,全縣基本建設開工11項,開工面積3.1萬平方米,道路硬化2.78萬平方米,新增綠地3.1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21.8%,並被授予“省級園林綠化先進縣”榮譽稱號,對朝陽鎮主幹道兩側12處樓房進行了改造,完成了給水、排水和供熱改造工程,江邊公園和五個生活小區建設逐步完善。
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社會保障水平明顯提高。積極開展十項利民行動,認真解決人民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教育事業不斷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積極推進,“兩基”成果得到鞏固提高,高考升學率達68.2%。認真開展了“村村大學生”(培訓)計畫,全縣有18人被東北農大、八一農墾大學等高校錄取。農村電網改造順利完成,實現了同網同價。投資280萬元加快縣鄉有線電視聯網步伐,伊春至嘉蔭的廣播電視光纜已架設完成。衛生事業快速發展,投資1100萬元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的縣醫院綜合樓全面投入使用,醫療衛生條件和醫療環境明顯改善。文化體育事業不斷進步,成功申報了三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縣體校被省體育局指定為省級射擊人才培訓基地。市級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創建工作深入開展,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3.68‰,生育符合政策率97.05%。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並被正式命名。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救災救濟工作有效開展,提前一年完成第三輪“一幫一”扶貧解困工作,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低保資金按時足額發放,全縣納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3054人。此外,外事僑務、民族宗教、邊防人防、雙擁老齡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精神文明建設逐步加強,民主法制進程不斷加快。積極開展文明鄉鎮、文明單位、文明村創建活動,全縣幹部民眾的道德水平、公德意識和文明素質有了進一步提高。省級文明村鎮先進縣創建工作順利通過驗收,村鎮住房磚瓦化率、自來水普及率、有線電視入戶率、程控電話入戶率分別達到60%、47%、75%和74%,與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目前全縣有省級文明村2個,市級文明村21個。安全生產工作紮實推進,全年未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加強民主法制建設,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積極發揮工商聯、人民團體的重要作用,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意見44件,政協委員提案35件,辦結率達100%。加強政府法制建設,積極開展《行政許可法》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對縣有關部門的行政許可實施主體、規定和收費進行了清理。依法治縣工作持續深入,幹部民眾的法制觀念不斷增強。認真開展“平安嘉蔭”創建活動,強化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嚴打整治專項鬥爭,有力打擊了各種刑事犯罪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狠抓信訪工作,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維護了全縣政治安定和社會穩定。我縣順利通過“省級創建優良經濟發展法制環境先進縣”和“省級創建平安活動先進縣”評選驗收。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得益於縣委的正確領導,歸功於全縣幹部民眾的積極努力和奮力拚搏,離不開縣人大、縣政協的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在此,我謹代表縣政府,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向全縣人民及所有關注和支持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級領導和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過去一年的工作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要開創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新局面,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富民強縣作為執政為民的第一要務,堅定不移,毫不動搖;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解放思想、團結求實,想問題、做決策、乾工作都必須從縣情實際出發,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必須緊緊抓住事關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專題推進,集中攻堅;必須轉變政府職能,著力營造環境,改進作風,強化服務;必須緊緊依靠民眾,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贏得民心,匯聚合力。這既是一年來的工作經驗總結,也是今後政府工作必須把握的基本準則。
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我縣經濟和社會生活中依然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在前進道路上還有許多一時難以逾越的障礙,一些多年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還未從根本上解決。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經濟結構調整步伐不快,瓶頸制約因素較多,改革所帶來的矛盾增多,民營經濟的規模和效益較低,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加。對這些矛盾和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而不能迴避,必須認真解決而不能任其發展,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知難而進,開拓創新,以新的精神狀態、新的工作面貌迎接新的考驗,決不辜負全縣人民的期望!
2005年縣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針,積極貫徹落實縣委十一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大力發展“三色經濟”,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加快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最佳化環境、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努力完成“十五”計畫的各項目標,開創縣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新局面,為實施“十一五”計畫奠定堅實的基礎。
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實現76870萬元,同比增長12.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320萬元,同比增長1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150元,同比增長6.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30元,同比增長8.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計畫完成2億元,同比增長15.2%。
為實現上述目標,要重點抓好以下十項工作:
(一)以促進絨山羊產業提質增效為目標,積極實施畜牧強縣戰略
深入實施科學的畜牧強縣戰略,發展以絨山羊產業為龍頭的“銀色經濟”,加快推進絨山羊產業由規模效益向質量效益轉變。2005年絨山羊存欄量要達到35萬隻,實現產值5480萬元。全縣畜牧業總產值實現86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17%。
抓好擴面提質工作。在擴大養殖規模方面,堅持“自繁為主、外引為輔”和“多戶養、戶少養、養好羊”的工作原則,積極協調金融部門進一步加大信貸資金投放力度,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廣大農戶積極投身絨山羊養殖業,使絨山羊養殖戶達到2300戶,養殖戶覆蓋面達到全縣農戶總數的23%。在提高養殖質量方面,要加強良種擴繁體系建設,制定長期的發展規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明確原種場、良種擴繁場的具體任務,加快品種改良,選育適合我縣氣候條件、性能穩定、產絨率高的優良品種,以質取勝,以質增效。2005年,絨山羊良種覆蓋率要達到40%。
完善縣鄉服務體系。繼續抓好畜牧“110”和縣、鄉、村三級服務網路建設,創新管理機制和模式,實行鄉鎮畜牧工作人員全員聘用制,全面提高技術服務水平。同時,開展經常性的養殖技術和防疫知識宣傳,不斷提高絨山羊養殖戶的飼養管理水平,重點加強對絨山羊的疫病防治和檢驗,擴大強制免疫範圍,使絨山羊免疫率達到100%,降低養殖風險。
加大招引聯工作力度。緊緊依託我省東北部地區絨山羊產業帶的核心縣優勢,按照靠大抓小的原則,在繼續加強與鄂爾多斯集團合作的同時,積極引進和培育中小型羊絨、羊肉加工企業,延伸產業鏈條,解決絨山羊產業後續發展能力問題。今年(2005年)要力爭引進羊絨初加工及羊肉加工企業各一戶。積極申報“嘉蔭絨山羊”綠色產品標識,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爭創名優品牌,以品牌創效益,以效益促發展。此外,還要大力培育農村經紀人隊伍和中介組織,構築和完善絨山羊產品行銷網路,努力拓寬和暢通銷售渠道。
認真解決林牧矛盾。牢固樹立生態畜牧的科學發展觀,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重點在加強舍飼精養和圍欄圈養上下功夫。要嚴格落實放牧管理的有關規定,研究制定嘉蔭縣放牧費用收取辦法,實行宜牧資源有償使用;要通過推廣飼料生產和青貯技術,增加飼草飼料儲備,切實減少絨山羊產業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實現畜牧業與林業的協調發展。今年(2005年)在進一步管理和完善現有8個養殖小區的基礎上,再新建標準化羊舍100棟,種植青貯玉米2500畝,絨山羊舍飼達到5萬隻,其餘全部實現半舍飼。
(二)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大力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
認真落實國家支農、惠農的各項政策和措施,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縣總播種面積要達到85萬畝,糧豆薯總產量達到8.5萬噸;農業總產值實現51630萬元,同比增長13.3%。
大力最佳化種植業結構。深入推進“大豆振興計畫”,做大做強“金色經濟”,以改善品質、提高單產、增加總產為目標,大力推廣壟三栽培和行間覆膜技術,實行名專品種的區域化種植和標準化管理,重點抓好全縣9個優良品種示範區和9個先進管理模式示範區建設,今年(2005年)全縣計畫種植優質大豆50萬畝,畝產量達到125公斤。強力推進北藥開發,重點建設符合GAP標準的五味子、水飛薊、平貝等北藥生產基地,合理開發利用現有的野生中草藥資源,搞好市場預測和規劃,向生產規模化、管理現代化、經營市場化方向發展;抓好全光下五味子人工栽培,以公司加農戶等多種形式,促進北藥產業做大做強,把我縣建成區域性北藥生產銷售基地。全縣北藥種植、改培面積要達到6.8萬畝,其中種植面積2.05萬畝,北藥生產基地達到6個,實現產值5000萬元,同比增長25%。同時,要搞好綠色食品生產,建立和完善安全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在求品質、求品牌、求效益上做文章,今年(2005年)綠色食品種植要達到30萬畝,同比增長6.2%。同時,還要積極推廣優質馬鈴薯、亞麻、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種植。 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要緊緊抓住優質大豆、北藥和綠色食品業迅猛發展的良好態勢,積極推廣農戶聯基地、基地聯企業、企業聯市場的經營模式。主動與省內外大豆加工企業聯繫,建立穩定的產銷關係,實現大豆優質優價。抓好農副產品、山特產品、畜禽產品等綠色食品基地建設,加大“綠標”申報力度,支持和鼓勵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開發綠色食品,使綠色食品由一般性開發向名、優、特方向轉變。藉助“中國林都北藥”品牌的影響力,系統整合市場資源,培育北藥流通企業,建立多元化的行銷網路,突出打造以五味子、水飛薊為代表的地方特色品牌。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大基本農田保護和管理力度,加快中低產田改造,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切實提高農業抗災防災能力。投資917萬元開工建設黃魚臥子護岸工程;加強與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溝通銜接,爭取使新安小流域治理、烏雲護岸應急度汛、茅蘭溝小型蓄水、雪水溫護岸應急度汛等十個重點農田水利工程儘快得到批覆,並儘早開工建設;積極爭取全省農機作業合作社試點村建設項目,加強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套用和推廣農機新機具和新技術。此外,抓好農業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和普及,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生產水平。
(三)以深化林權制度改革為契機,實現民有林業的規範化和法制化發展
要積極穩妥的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林業經濟轉型,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生產力,發展“綠色經濟”,營造“綠色銀行”。今年(2005年)全縣發展民有林要達到12萬畝,其中“三林”流轉6萬畝,退耕還林2萬畝,荒山荒地造林4萬畝,另外還要完成封山育林10萬畝,爭取實現全縣民有林總面積100萬畝的目標。
實行規範化管理。嚴格執行造林技術規程,完善監督檢查制度,妥善處理速度與質量的關係、林業與牧業的關係,做到營造一塊,成林一塊,流轉一塊,盤活一塊,避免因發展過快造成管理失控,確保“林子長起來,民眾富起來”。要堅持依法流轉,嚴格執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和招投標制度,加強對流轉過程的監督檢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考核、獎懲制度,重點加強對規劃設計、地上物作價、契約簽訂、確權發證和民有林管護撫育等環節的管理,研究制定有關流轉金使用和民有林剩餘物的管理辦法,實行經營者的責任與利益相掛鈎,對完不成造林任務和不按要求撫育或借發展民有林之機濫砍亂伐、偷拉私運的經營者,要嚴格按照經營契約規定收回其經營權,觸犯刑律的,堅決依法嚴懲。同時,嚴格落實管護經營責任制,紮實推進“嚴管林”,狠抓森林防火,抓好退耕還林,全力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鞏固造林綠化成果。
認真開展優質服務。加大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管護撫育等方面的技術指導力度,切實做好民有林綜合規劃、調查設計、競價流轉、檢查驗收等工作,為民有林經營者創造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要加強宣傳,利用電視、傳單等媒介並結合日常林業工作,廣泛宣傳我縣發展民有林的各項優惠政策、民有林契約的有關規定以及各項林業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切實消除部分民有林經營者的錯誤認識和模糊觀念。
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適應林業經營方式轉變的需要,在不改變林地用途的前提下,引導和扶持民有林經營者自主開發林下資源,走“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民有林發展新路。重點發展以五味子、人參等藥材改培、試種為主的林下種植業和以蜂、鹿為主的林下養殖業,拿出1至2個條件較好的民有林地塊作為林下經濟試驗基地,成功後進行積極推廣,帶動廣大民有林經營者參與林下多種經營。同時,還要積極抓好袋栽木耳、圈養林蛙和山產品採集業,今年(2005年)全縣發展袋栽木耳500萬袋,養殖林蛙160萬隻。
(四)以培育骨幹企業為支撐,全面提升工業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政策機遇,積極探索加快我縣工業發展的新途徑,提升工業的總體實力和質量。2005年地方工業總產值要實現23000萬元,同比增長11.8%;工業增加值實現7870萬元,同比增長11.2%。
培植和發展骨幹企業。繼續實施重點企業包扶責任制,明確目標,搞好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在資金投放、市場融資、優惠政策等方面向重點企業傾斜,積極扶持萬通祥木業、世界生態村公司、大地公司、紅星亞麻實業有限公司和來全山泉水廠等一批效益好、潛力大、科技含量高的骨幹企業,引導企業走橫向聯合之路,促進資源、品牌和市場共享,藉助外力謀求發展。今年(2005年)重點扶持產值超千萬元企業3戶,產值超五百萬元企業7戶。
壯大優勢特色加工業。圍繞我縣豐富的農副、林木和礦產資源,突出抓好農副山特產品、礦產品和林木產品三大支柱產業,以現有的企業、項目為依託,不斷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拉動全縣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在農副山特產品加工方面,著力抓好樺樹汁飲品、亞麻、馬鈴薯及畜牧產品加工,打造綠色品牌,擴大生產規模和企業知名度,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在礦產品加工方面,立足麥飯石、腐殖酸產品的市場開發和提檔升級,努力擴大市場份額,實現生產規模和企業效益同步提高;在林木產品加工方面,依託永安木材加工小區,搞好配套設施建設,著力扶持一批重點企業開拓俄羅斯木材市場,力爭在木材精深加工方面實現新突破。
抓好技術改造和管理創新。要引導和幫助企業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推動企業建立適應市場競爭的技術創新體系,積極採取新技術、新工藝,提高企業內在素質。積極扶持中日新嘉暢揚石公司和萬路腐殖酸公司進行技術改造,儘快達產達效;爭取外貿發展基金扶持萬通祥木業在俄建立鋸材加工基地,為企業走出去創造條件。
(五)以弘揚“恐龍文化”為載體,不斷提高嘉蔭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按照“統一規劃、突出重點、集中建設、規模發展”的要求,通過大力弘揚“恐龍文化”,強力打造“恐龍之鄉”旅遊形象品牌。要加強旅遊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搞好神州恐龍博物館展陳工程和塌岸治理工程建設,高質量做好恐龍地質公園開園前期準備工作,藉助開園的有利契機,打恐龍牌,唱恐龍戲,弘揚恐龍文化,力爭把恐龍地質公園建成AAA級旅遊景區;抓好茅蘭溝景區延伸、高升灘開發以及朝陽鎮江岸活動式碼頭建設等工作,做到大手筆高起點設計,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提高旅遊景區的品味和檔次。要推出精品旅遊線路。通過對全縣旅遊景區景點進行系統開發,推出特色突出、內容豐富的精品線路,發揮旅遊資源的整體實力。要加大旅遊宣傳促銷力度。做好與省、市和旅遊帶各區局的“捆綁宣傳”,整合旅遊資源,發展旅遊經濟,提高我縣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要加強旅遊產業建設。發展民營旅行社,積極培養和引進旅遊專業人才,開發旅遊商品和紀念品,切實提高旅遊產業素質和綜合接待能力。要大力發展對俄旅遊。不斷提高對俄旅遊質量,擴大對俄旅遊規模,使對俄旅遊成為拉動嘉蔭旅遊業發展的新亮點。今年(2005年)旅遊業要接待遊客10.5萬人次,其中過境遊客3500人次,實現收入1280萬元。以旅遊業為龍頭,拉動金融保險、交通運輸、商飲服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六)以堅持“四不限”為標準,放手放膽發展民營經濟
今年(2005年)是省政府確定的“民營經濟發展年”,要利用全省民營經濟大幹快上的有利形勢,堅持“不限比例、不限速度、不限規模、不限方式”的標準,按照“非禁止、即準入”的原則,允許和鼓勵個體、民營企業參與所有領域的競爭。要制定和完善各項政策,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健全和完善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積極對上爭取技術改造及貼息項目,從市場準入、項目提供、人才輸送、維護權益、信息和金融服務等方面為民營經濟創造寬鬆環境。要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引導和鼓勵各種經濟成份和各種社會主體積極參與絨山羊、民有林、綠色食品、北藥、旅遊、邊貿等產業的發展。要實施大戶帶動戰略,示範引導民營經濟發展。重點扶植一批經濟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和個體經營者,充分發揮各類協會和民間組織的橋樑紐帶作用,提高民營經濟參與市場競爭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激發社會各界參與發展民營經濟的熱情,形成全民創業、競相發展的良好局面。2005年全縣非國有經濟增加值要實現62985萬元,同比增長15%。
(七)以培植新型財源體系為突破,努力增加財政收入
按照“圍繞經濟抓財政”的原則,大力培植財源,加強稅收征管,調整和最佳化支出結構,深化財稅改革,推進公共財政體系建設,保證財政平穩運行。
加強財源建設。進一步落實財源建設領導責任制,找準優勢,調整思路,把財源建設與經濟結構調整緊密結合起來,重點向加工業、養殖業和第三產業傾斜,抓好以林木、農副山特產品和礦產品加工、絨山羊、北藥、旅遊業、對俄農業開發等項目為核心的財源體系建設,扶持骨幹企業,增加固定資產投資,鼓勵企業和個人發展民營經濟,促進財政增收途徑的多元化。
加大稅收征管力度。堅持依法治稅,完善稅收征管制度,嚴厲打擊和查處偷稅、騙稅、抗稅、越權減免稅等違法行為,做到應徵盡征。加強對重點稅種、重點行業、重點稅源的監測控管,確保主體收入穩定增長,不斷提高財政收入質量。要積極落實“收支兩條線”規定,加大對陳欠稅款的清繳力度,狠抓行政事業性收費、林地有償使用費等預算外資金的徵收,防止非稅收入流失。今年(2005年)預算外收入要達到1500萬元。
調整最佳化支出結構。堅持保工資、保運轉、保重點、保穩定的原則,在確保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按時發放和社會保障支出的基礎上,重點保障教育、科技、農業、文化、政法經費的投入,合理安排基礎建設等支出,嚴控非生產性支出,杜絕違規支出。牢固樹立勤儉辦事業的思想,始終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大力壓縮“人、車、會、話”等彈性支出,集中財力辦大事、辦實事。
(八)以嘉蔭口岸為依託,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牢固樹立“只有大開放、才有大發展”的工作理念,大力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發揮優勢,揚長避短,把藉助外力求發展作為對外開放的主旋律,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加快開放步伐。
進一步擴大對俄開放。抓住全省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升級的有利契機,制定更加優惠的對俄開放政策,力爭對俄合作在主體培植、合作方式、具體措施上實現突破,全面加快對俄開放步伐。積極發揮對俄經貿辦的作用,實施專項推進,引導、鼓勵和支持各類經濟成份積極開展赴俄森林採伐、農業生產和小額貿易活動。要充分發揮口岸的對俄通道作用,完善配套設施,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收費標準,營造寬鬆環境,為各類企業從事對俄貿易創造便利條件。要進一步加強與俄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與互訪,共同舉辦“嘉蔭---奧布盧奇耶區經貿推介會”,促進雙方加強了解和增進友誼,努力拓寬合作渠道和合作領域。今年(2005年)對俄進出口貿易額力爭實現100萬美元,過貨量達到2萬噸,輸出勞務人員130人,在俄農業播種面積3500公頃,房地產開發500平方米。
繼續抓好招商引資。抓住湯嘉路即將開通的有利契機,充分發揮我縣的資源和地緣優勢,緊緊圍繞城鎮建設、結構調整、農林礦產資源開發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招商。要積極宣傳推介嘉蔭豐富的資源和招商項目,重獎招商引資的有功人員,調動全社會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由過去的重招商引資指標向重招商內容和招商效果轉變,切實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對簽約項目要及時跟蹤問效,提高契約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對上爭取方面,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主動出擊,對口公關。瞄準國家和省的投資方向,圍繞我縣的重點行業和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全力以赴爭取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同時,進一步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創造留商、便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發展空間。今年(2005年)招商引資要實現8500萬元,對上爭取資金1億元。
(九)以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為出發點,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要站在執政為民的高度,從培育經濟成長點、改善廣大人民民眾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入手,重點實施為民工程,著力改善城鄉面貌,切實為人民民眾辦好事、辦實事。大力推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繼續走盤活存量、吸引增量、多元融資、多元投入的路子,不斷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和公益設施建設,完善供熱、供水、排水、綠化、城鎮道路等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增強城鎮功能。著力抓好黨政辦公樓、佛山小區住宅樓、嘉蔭商城、文體活動中心、嘉蔭賓館和熱電廠等工程建設。今年(2005年)城鎮基本建設要完成4萬平方米,道路硬化1萬平方米,新增綠地5.4萬平方米,小區物業管理面積8萬平方米,並對供熱管線老化、設計不合理、達不到規定溫度標準的樓房實施供熱分戶改造。提高城鎮管理水平。樹立“建管並重、重在管理”的思想,抓好城市的綜合整治,強化城市管理職能,提高城市管理綜合執法質量,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範、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體制,不斷創新管理方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繼續抓好保興至烏拉嘎通鄉路二期工程和口岸路建設,積極為湯嘉公路建設創造便利條件,加快工程進度,保證工程質量。同時,還要爭取使烏雲河沿至滬嘉、烏雲河沿至常勝2條45.5公里通鄉公路批准立項,完成30公里通村路計畫落實,做好邊防巡邏路申報和爭取工作。今年(2005年)要建設農村住房5萬平方米,農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65.6%。
(十)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為重點,促進社會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
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繼續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努力提高全縣人民的文明素質。要繼續抓好文明村建設,加大投入和幫建力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整治村容村貌。繼續實施依法治縣戰略,進一步擴大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尊重基層和民眾的民主權利和首創精神。關心重視少數民族和僑務工作,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加強政府法制建設,積極開展“四五”普法活動,做好法律援助和服務工作。深入開展“平安嘉蔭”創建活動,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鞏固處理“法輪功”工作成果,大力推進農村“154”工程和城鎮“打、防、控”一體化建設,加大對“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的查處力度,高度重視民眾來信來訪,確保全縣政治安定和社會穩定。
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繼續推進落實十項利民行動,確保取得實效。大力實施科教興縣和人才強縣戰略,牢固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建設一處集文化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和體育館為一體的綜合場館,籌辦好第十二屆全縣田徑運動會,推進文體事業健康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重視和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鞏固第三輪“一幫一”扶貧解困成果並確保通過市級驗收,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人均達到60元。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逐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加強計畫生育工作,抓好創建市級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活動。進一步發展廣播電視事業,加快有線電視光纜建設,提高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率。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強化監督管理,保證食品藥品、工業企業、城鎮防火等方面的安全運行,確保全年無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鞏固和提高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成果,積極推進生態縣建設進程。此外,還要認真做好外事、檔案、雙擁、老齡、殘聯等工作,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深化各項改革。繼續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鄉鎮機構改革,完成收尾工作,確保改革取得實效。抓好免徵農業稅的各項配套改革、鄉村財務管理體制改革和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穩妥處理農村稅費尾欠,積極化解鄉村債務,妥善處理農村糾紛,完善農村“一事一議”和涉農收費制度。深化衛生體制改革,積極探索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試點工作。抓住國家在我省實行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的時機,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和失業保障並軌工作,妥善解決國有糧食企業“三老”問題。抓好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重點要搞好清產核資、增資擴股、不良貸款清收工作,明晰產權關係,不斷提升支農服務水平。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要以實施《行政許可法》為契機,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推進依法行政,努力建設一個憂民所憂、樂民所樂的服務政府,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責任政府,依法行政、公正嚴明的法治政府。
第一,加快職能轉變,最佳化發展環境。切實將政府職能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調節經濟的方式,加強統籌規劃,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經濟。要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建立健全公共服務系統和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強化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公正,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民眾營造安定祥和的生活環境。積極推進政府管理方式創新,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步伐,提高辦事效率和行政效能。
第二,堅持發揚民主,規範決策程式。要建立和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建立健全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制度、專家諮詢制度、社會公示和聽證制度、決策責任制度以及重大工程招投標制度,努力推進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縣政府所有重大決策,都要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進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由集體研究決定。
第三,強化依法行政,自覺接受監督。要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要求,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規範行政行為。切實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努力建設政治合格、紀律嚴明、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的行政執法隊伍。要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重視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建議、意見,誠懇接受社會公眾監督;重視人民民眾通過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渠道,對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加強政府系統內部監督,支持監察、審計部門依法獨立履行監督職責;建立健全政務信息公開制度,增強政府工作的公開化和透明度。
第四,堅持從嚴治政,加強廉政建設。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和市委提出的“五承諾”、“四樹立”、“兩禁止”、“一嚴懲”為重點,進一步規範幹部從政行為,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力度。繼續加大行風評議力度,堅決遏制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加大村務、企務、政務“三公開”檢查督促力度,增加工作透明度。嚴格要求,嚴格責任,嚴格管理,建設一支廉潔奉公、勤政為民、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政府公務員隊伍。
第五,堅持執政為民,做到求真務實。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公道正派,甘於奉獻。要弘揚求真務實精神,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繼續推行重點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科學的政績考核體系,促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大力發揚“兩個務必”的優良傳統,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把實現民眾願望、滿足民眾需要、維護民眾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時刻把人民民眾最關心的問題放在心上,全力以赴地去解決,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