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又稱法國唯物主義,指的是18世紀法國新興的資產階級哲學。它是當時西歐最進步的哲學思想,成為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先導。主要代表有拉美特利、愛爾維修、狄德羅、德爾巴赫。在政治上,他們大膽揭螺對建制度的弊端,倡導資產階級自由平等。

他們主張無神論,無情地揭露和批判宗教,斷言根本沒有神,神是懸味無知的產物,宗教和封建專制制度有著內在的聯繫。倡導信仰自由,反對宗教桎梏。在哲學上,他們利用概括了當時自然科學的成果,提出了鮮明的唯物主義觀點,認為物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時間空間是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具有感受性,即具有類似反應的能力。他們正確解決了物質第一性和意識第二性的問題,認為精神、意識依賴於物質,思維是高度發展的物質一一人腦的屬性,人的精神狀態依賴於人的身體狀態。脫離開物質、脫離開人腦的精神、意識、思維是不存在的。他們堅持唯物主義反映論,認為感覺是認識的唯一源泉,克服了洛克認識論中的唯心主義成份。在他們的哲學中有一定的辯證法因素,如認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相互聯繫的,元機物和有機物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等。不過,由於他們的階級局限性和自然科學水平的限制(當時充分發展起來的只有數學和力學) ,他們的唯物主義仍是屬於機械形上學的形態。在社會觀方面,他們強調人是社會環境和教育的產物,但又把社會環境理解為政治、律、文化、教育等上層建築,其中特別是法律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而法律是由個別的“天才”人物的理性意志決定的。因此,最終導致了“意志支配世界”、“英雄創造歷史”的唯心史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