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年表 1305年,暗殺本尼迪克特十一世後,腓力將前波爾多的大主教扶上了教皇寶座,這就是教皇克萊門特五世。
1305年,命海山母弟
愛育黎拔力八達 居懷州。是年,大同路地震,壞房屋五千八百餘間,死二千餘人。
1305年,(大德九年) 五月,元廷詔諸王,駙馬部屬及各蒙人員,凡市庸,徭役與民均輸。
1305年,六月吉列迷人甲古報告元廷稱:骨嵬人搶劫南木合等地,隨後,骨嵬人又過拙墨河搶掠。
人物出生
足利尊氏 足利尊氏(1305年-1358年),室町幕府的第一代將軍。幼時名太郎,元服後名足利高氏。鎌倉幕府滅亡後,由後醍醐天皇賜名為尊氏。出生於下野國(今栃木県),其父為
足利貞氏 ,母親是上杉清子,其弟為
足利直義 。1333年,協助後醍醐天皇參加
元弘 之亂攻破京都的六波羅探題。以(中先代之亂)的叛亂(建武新政)在契機。通過湊川之戰擊敗
楠木正成 、
新田義貞 ,1335年,出任征夷大將軍,並創立室町幕府。其晚年,足利家內部發生觀應之亂。1358年病故。
足利尊氏
阿爾諾·奧德雷海姆 阿爾諾·奧德雷海姆(Arnoul d'Audrehem) (1305年-1370年)
法國元帥 。在1332年之前沒有人知道他的職業生涯,當聽說他時是在
腓力六世 的宮庭中(court)。1332和1342年之間他三次到
蘇格蘭 援助大衛·布魯斯國王。在1342年他成為布列塔尼(Brittany)
法國國王 的隊長,後任
諾曼第公爵 的管家,1346年作為加萊的一個捍衛者,被
愛德華三世 當作囚犯送到英格蘭。1368年卸任元帥職務,被任命為軍旗(oriflamme)旗手。1370年被
查理五世 派到西班牙敦促他的朋友杜·蓋克蘭返回法國,儘管他高齡,他還是參加了(Battle of Pontvallain)(1370年12月),但因身體不適並去世。
魏觀 魏觀(1305年-1374年),字杞山,湖北省
蒲圻縣 (今赤壁市)人。元末隱居蒲山,
湖廣行省 左丞呂思誠曾推薦他到朝廷做官,但魏觀力辭不就。洪武元年(1368年),建大本堂,命侍太子說書及授諸
王經 。洪武六年(1373年),擢四川行省
參知政事 。未行,以部民乞留,命還任。洪武七年(1374年),
朱元璋 派御史
張度 訪查,
張度 也與魏觀不和,遂被誅。受牽連的還有
高啟 及
王彝 ,史稱“
魏觀案 ”。後來
朱元璋 也後悔,命歸葬故里。
高則誠紀念堂 4.高則誠高則誠,高明,字則誠,號菜根道人,
瑞安 崇儒里(今
閣巷鎮 柏樹村)人。生於元大德九年(1305年),卒於明洪武初年(1368年)。原有《柔克齋集》20卷,今僅存詩55首,詞曲4首,文12篇。《琵琶記》是他的名篇,明清兩代刊刻傳抄的版本存世者約有40多種,堪稱中國戲曲版本之冠。在中國戲劇史上,《
琵琶記 》是一座里程碑,高則誠是一位劃時代的先驅人物。
高則誠衣冠冢 卜答失里 元文宗卜答失里皇后(1305年-1338年),弘吉剌氏,父
駙馬 魯王
雕阿不剌 ,母
魯國公主 桑哥 剌吉。文宗即位,天曆元年(1328年),文宗即位,立卜答失里為皇后,文宗
禪位 元明宗,卜答失里為太子妃;不久明宗暴亡,文宗復位,卜答失里復為皇后。二年(1329年),授皇后
冊寶 。元統元年(1333年),尊為太皇太后,仍稱制臨朝。
至元 六年(1338年)六月,詔去
尊號 ,安置東安州,不久去世。
人物逝世 約翰二世 Jean II(1239年1月3日-1305年11月18日)法國封建領主,
布列塔尼公爵 和
里奇蒙 伯爵(英國封號,1268年起)。
布列塔尼公爵 約翰一世 之子,母親為
納瓦拉 公主布朗歇。1259年,約翰與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的女兒比阿特麗絲結婚。1305年,
約翰二世 在法國城市裡昂死於教皇克萊孟五世(第一位
亞維農 教皇)的加冕典禮。當時他牽著教皇的馬穿過人群,圍觀的民眾把一面圍牆擠塌,將這位不幸的貴族當場壓死。
瓦茨拉夫二世 瓦茨拉夫二世 Václav II(1271年9月27日-1305年6月21日)普熱米斯爾王朝的波希米亞國王(1278年-1305年在位)。
瓦茨拉夫二世 在衰落的波希米亞鞏固了王權。1300年,他進行貨幣改革,建立全國唯一的鑄幣廠。為支持其子與
安茹 的查理(即後來的匈牙利國王
查理一世 )爭奪匈牙利王位,瓦茨拉夫二世於1301年對法國發動匈牙利王位繼承戰爭。1303年,他當選為混亂的波蘭王國的國王。
龜山天皇 威廉·華萊士 (William Wallace,1270年-1305年8月23日),是
蘇格蘭 的騎士、地主、愛國人士,他在蘇格蘭獨立戰爭中領導了一支反抗力量。1296年,英格蘭吞併
蘇格蘭 ,他帶領蘇格蘭人民與英格蘭展開鬥爭,希望能脫離英格蘭的統治。
華萊士 在1297年的
史特靈 橋之役(Battle of Stirling Bridge)中獲得大勝利並繼續揮軍南下進攻英格蘭北部,並洗劫
約克郡 。但在次年的福爾柯克之役(Battle of Falkirk)失敗後,他領導
蘇格蘭 人展開游擊戰,失敗後流亡法國,希望得到法國對蘇格蘭作出幫助,不果,返回蘇格蘭。1305年因被部下出賣而被英王
愛德華一世 抓到處死。
龜山天皇 (1249年7月9日-1305年10月4日),第90代日本天皇。後嵯峨天皇的第七皇子,諱
恆仁 。母親是太政大臣西園寺實氏女-大宮院
藤原 姞子。
文物遺址 1.馴馬圖
年代:1305年作
題識:大德九年秋日畫。子昂。
鈐印:趙氏子昂、長壽、蘇天湖珍藏寶、地欲圓天行欲方
附入境單。
作者簡介:
趙孟頫 ,字子昂,自號松雪道人。湖州人。
宋太祖 十一世孫。工書,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而真、行尤為當代第一。畫入逸品,高者詣神。工釋像、山水、木石、花竹,尤精人馬。
猶大之吻 《猶大之吻》
喬托 作於1305年左右,尺寸200×185厘米見方,仍歸帕多瓦的斯克羅威尼禮拜堂內。《
猶大之吻 》是十三世紀後期佛羅倫斯大畫家
喬托 的代表作之一,它是歐洲
文藝復興 初期的繪畫傑作。
3.《逃亡埃及》
創作時間:1305年
創作媒材:濕壁畫
作品尺寸:325 x 204厘米
通鑑記載 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
春,正月,戊午,以
帝師 輦真監藏卒,賜金銀幣帛,仍建塔寺。
二月,癸未,
中書 省言:“近侍自內傳旨,凡除授賞罰,皆無文記,懼有差違,請自今傳旨者悉以文記付中書。”從之。
甲午,免天下道士賦稅。
乙未,建大天壽
萬寧 寺。中塑秘密佛像,其形醜怪,
皇后 幸寺見之,惡焉。以帕障其面而過,尋敕毀之。
庚子,命中書議行郊祀禮。
辛丑,赦天下。令御史台、
翰林 、
集賢院 、六部於五品以上各舉廉能識治體者三人,行省、
行台 、
宣慰司 、廉訪司各舉五人。
三月,丁未朔,帝如上都。
先是省、院、台臣請上尊號,帝不允。及帝在上都,皇后自請之,帝曰:“我病日久,國家大事,多廢不舉,寧尚理此等事耶!”事遂寢。
上都留守
賀仁傑 請老。仁傑居官五十餘年,為留守者居半,車駕春秋行幸,出入供億,未嘗致上怒。其妻劉歿,世祖欲為娶貴族,固辭;乃娶民間女,已而喪明,夫妻相敬有加。帝雅重之,晉平章政事,商議
陝西行省 事,賜金幣歸第。以其子勝代為上都留守。
夏,四月,乙酉,大同路地震,有聲如雷,壞官民廬舍五千餘間,壓死二千餘人;懷仁縣地裂二所,湧水盡黑,漂出松柏朽木。遣使以鈔四千錠、米二萬五千餘石賑之,是年租賦、稅課、徭役,一切除免。
先是中書省臣言:“前代郊祀,皆以祖宗配享。今始行郊禮,請專祀天地為宜。”從之。壬辰,始定郊祀禮。
元初,用國俗,拜天於
日月山 。郊祀之事,自平宋後猶未舉行。至是,哈喇哈斯等言:“祈
天保 民之事,有天子親祀者三:曰天,曰祖宗,曰社稷;而祭天尤國之大事也。陛下雖未及親祀,宜如宗廟、社稷,歲時遣官攝行之。”制下
翰林 、集賢、太常及
中書 議之。以為:“《周禮》冬至圜丘禮天,夏至方澤禮地;西漢元始間,始合祭天地;歷東漢至宋,千有餘年,分祭合祭,訖無定議。然時既不同,禮樂亦異,
王莽 之制,何可法也!今當循三代之典,祀天南郊,而方澤之禮,續議以聞。又按周作壇?遺三成,近代壇四成;以廣天文從祀之位。今宜去其一成,以合陽、奇之數;每成高八尺一寸,以合數之九九;壇設丙巳之地,以就陽位。又,古者器用陶匏,席用藁鞂,以
祀天 ;漢唐而後,禮樂玉帛,日益繁縟,宋、金多循
唐禮 ;今宜取唐制損益而行之。”既而太常複議尊祖配天之儀,省臣曰:“自古漢人有天下,率尊祖以配天。宗廟已有時饗,郊止祭天為宜。”中丞
何瑋 曰:“嚴父配天,不易之制也。”不從。
五月,戊申,詔求山林間有德行文學識治道者。征原任陝西儒學提舉蕭赴闕,且曰:“或不樂於仕,可試一來與朕語,當即遣歸。”令有司給以安車。
初為府史,與上官語不合,即引退,讀書南山者三十年。於是博極群書,及門受業者甚眾。鄉人有暮行遇盜者,詭曰:“我蕭先生也。”盜驚愕,釋去。世祖時,闢為陝西儒學提舉,不赴;後累授集賢直學士、國子司業,改集賢
侍讀學士 ,皆不赴。省憲大臣即其家具宴為賀,使一從史先詣舍。方汲水灌園,從史至,不知其為也,使飲其馬,即應之不拒。及冠帶迎賓,從史見之有懼色,殊不為意。
戊午,改各道肅政廉訪司為詳刑
觀察使 ,聽省、台辟人用之。
癸亥,以地震,改平陽為晉寧,太原為冀寧。
召
陳天祥 為中書右丞,議樞密院事,提調諸衛屯田;以年老固辭。
六月,庚子,立子
德壽 為皇太子,詔告天下。賜高年帛。流竄遠方之人,量移內地。
甲午,潼川霖雨,江溢,漂沒居民,溺死者眾。敕有司給糧一月,免其田租。
秋,七月,辛亥,築郊壇於麗正、文明門之南丙位;設郊祀署,令、丞各一員,太祝三員,奉禮郎二員,協律郎一員,
法物庫 官二員。
甲寅,太白經天。
壬戌,以金銀鈔厚賜興聖太后及宿衛臣,出居懷州,復置懷寧王府官。
八月,丁丑,復給曲阜林廟灑掃戶,以尚珍署田五十頃供歲祀。
丙戌,海商以珍寶來獻,議以鈔六萬錠酬其直。或謂左丞尚文曰:“此所謂雅庫特珠也,六十萬酬之不為過。”文問:“何所用之?”答曰:“含之可不渴,熨面可使目有光。”文曰:“一人含之,千人不渴,則誠寶也;若一珠止濟一人,則用已微矣。吾之所謂寶者,米粟是也,一日不食則飢,三日則疾,七日則死,有則百姓安,無則天下亂,以功用較之,豈不愈於珠哉!”
癸巳,復立制用院。
是月,歸德、陳州河溢。
九月,庚申,帝至自上都。
冬,十月,丙戌,太白經天。
乙未,帝諭中書省、
樞密院 、御史台臣曰:“省中政事,聽右丞相哈喇哈斯總裁,自今用人,非與議者悉罷之。”
戊戌,詔:“
芍陂 、洪澤等屯田為豪右占據者,悉令輸租。”
辛丑,復以詳刑觀察司為肅政廉訪司。
括兩淮地為豪民所占者輸租賦。
北方奇嚕倫部大雪。同知
宣徽院 事圖沁布哈請買駝馬,補其死缺;出衣幣於
內府 ,身往給之,全活數萬人。其還也,帝賜以
七寶 笠。
是月,帝不豫,皇后巴約特氏秉政。詔遣阿裕爾巴里巴特喇,就其母鴻吉哩氏居懷州。阿裕爾巴里巴特喇,懷寧王哈尚之母弟也。
十一月,丁未,黃勝許遣其屬來獻方物,請復其子官。帝不允,曰:“勝許反側不足信,如其悔罪自至,則官可得。”命賜衣服遣之。
舊制,凡遇享祀,司天雖掌時刻,無鐘鼓更漏,往往至旦始行事。至是將郊祀,
齊履謙 攝司天台官,言於宰執,請用鐘鼓更漏,俾早晏有節,從之。
庚午,祀昊天上帝於南郊,牲用馬一,蒼犢一,羊、豕、鹿各九。其文舞曰《崇德之舞》,武舞曰《定功之舞》。以攝
太尉 ,
右丞相 哈喇哈斯、左丞相阿固岱、
御史大夫 特們德爾為三獻官。
壬申,太白經天。
拱衛直都指揮使王伯勝,自帝有疾,晨夕入侍;安西王忌之,出為大寧路總管。
十二月,丙了,地震。
庚寅,皇太子
德壽 薨。皇后遣人問西僧丹巴曰:“我夫婦崇信佛法,以師事汝,只有一子,寧不能延其壽也?”對曰:“佛法如燈籠,風雨至則可蔽,若燭盡,則無如之何也。”一時稱其敏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