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年

公元紀年法,農曆戊申年。本詞條收錄了1008年世界上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出生以及逝世的名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008年
  • 紀年:農曆戊申年
  • 朝代:宋
  • 大事件:十字軍東征
基本介紹,亞洲,歐洲,大事記,出生,逝世,通鑑記載,

基本介紹

亞洲

1008年,戊申年(年);契丹統和二十六年;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趙恆進行泰山封禪越南景瑞元年;日本寬弘五年。
1008年農曆六月初六,宋真宗趙恆舉行泰山封禪大典,加封孔子為“玄聖文宣王”。
1008年中國最早的紙幣“交子”出現在成都民間,後宋政府設立交子務統一管理交子發行流通。
1008年宋、遼在澶淵(今河南濮陽)交戰,宋真宗雖大勝但無心再戰,卻簽訂了屈辱的條約,歷史上稱“澶淵之盟
1008年上海最早的寺院之一滬瀆重元寺正式更名為“靜安寺”至2008年整整1000年
1008年宋朝陳彭年丘雍等重修《廣韻》,正名《大宋重修廣韻》,韻分206部,是音韻學史上的重要著作
1008年9月東南諸郡多逢地震,黃河幾處決堤,死者不下萬人,污吏貪賑災款目糧草,諸郡起義,言宋不義
1008年宋真宗趙恆為浙江樂清縣“真如寺”賜匾額
1008年福建莆田人馮元中考中進士,後官至戸部待郎
1008年北宋相州人韓琦出生,韓琦字稚圭,後與范仲淹同列朝班,成為歷真宗、英宗、神宗的三朝老相,被稱為宋室柱石、社稷之臣。
1008年北宋衢州西安人趙抃出生,字閱道,號知非,景祐元年(1034年),趙抃登進士第,歷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元豐七年(1084年)逝世,年七十七,追贈太子少師,諡號“清獻”。

歐洲

當時正處於歐洲中世紀,即將發生著名的“十字軍東征”事件。

大事記

宋真宗泰山封禪
澶淵之盟後,宋朝國勢趁於平穩,王欽若為了排擠宰相寇準,亟言澶淵之盟為莫大恥辱。冠準遂被罷相,而宋真宗也常為難以洗刷城下之辱而怏怏不樂。王欽若等迎合真宗想建大功業的心理,力作聖人的神道設教的輿論鼓動。景德末年,宋廷始言封禪事,既而真宗詐稱天書降,改元大中祥符大中祥符元年(1008)四月,正式議定行封禪,宋真宗命樞密院王欽若參知政事趙安仁同為封禪經度制置使,權三司丁謂掌度封禪所需糧草,王旦等主持有關的禮儀,大興土木,修築道路,建立行宮,東行泰山封禪的各類準備活動由此全面展開,大中祥符元年十月,真宗一行自澶州(今河南濮陽)至泰山,舉行了莊嚴隆重的封禪,之後,又進行祭孔活動,真宗親謁孔子廟,加謚孔子為玄聖文宣王。十一月回京,前後47天。自封禪還後,滿朝文武官員爭相獻賀功德,真宗則大行賞賜,舉國若狂。此次封禪共耗費830餘萬貫,成為民眾的沉重負擔。
宋真宗宋真宗
東封廓費
宋廷議封禪未決時,真宗詢問權三司使丁謂有關的費用,答曰算來大致有餘,於是最後議定封禪。大中祥符元年(1008)五月,河北轉運使李士衡載運本路金帛芻粟四十九萬赴京東以助祀事。車駕東巡沿途亦備供大量糧草。為行封禪,三司借支內藏庫銀十萬兩,各地均投入大量人力、財力。
行封禪
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真宗一行從京師出發,經長垣縣(今河北長垣)、衛南縣(今河北長垣北)、澶州(今河南濮陽附近)、濮州(今山東鄄城),鄆州(今山東東平)等地,來到泰山。王欽若等獻上泰山芝草三萬八千二百本。接著舉行莊嚴隆重的封禪,先享吳天上帝於圜台,再禪祭皇地祗於社首山。之後又進行祭孔活動。十一月回京,前後四十七天。又詔自今祭告天地、社稷、宗廟,岳瀆,其后土亦致祭。十二月,命丁謂李宗諤等編修《封禪記》。次年正月,真宗召輔臣至內殿朝拜天書,後每年若此。自封禪還,群臣爭相獻賀功德,真宗則大行賞賜,舉國若狂。
宋科舉行座位榜
座位榜又稱混榜、座圖、座次榜,為宋貢舉考試前公布的座次示意圖。大中祥符元年(1008)四月,真宗在崇政殿親試進士科舉人,殿廊設帷慢,列置座位,逐一標出舉人姓名,並揭榜圖表其座次,命舉人對號依次入座應試。四年,又採納翰林學士晁迥等人的建議,要求舉人預先向貢院交納書桌,由貢院排定座次,使同科目的應試者間隔而坐。省試前一天揭榜,考試時依榜就座,不得調換。
李德明攻回鶻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二月,李德明邀留回鶻貢物,又侵擾回鶻。三月,遣萬子等四軍主領族兵攻西涼府(今甘肅武威)。既至,見六穀蕃部強盛,往攻回鶻,為回鶻所敗。次年十二月,又侵回鶻
祭孔尊儒
在泰山祭祀天地後,真宗車駕至兗州(今山東兗州),又進行了系列祭孔尊儒活動。十一月一日,拜孔廟,命刑部尚書溫仲舒等分奠七十二於。又至孔陵,再拜,詔加謚曰玄聖文宜王。次日,派吏部尚書張齊賢等以太牢致祭,並以孔於四十六世孫同學究出身聖佑為奉禮郎,賜孔廟《九經》、《三史》,令選儒生講說。次年(1009)五月,追封孔子弟子兗公顏回為國公,費侯閔損等九人為郡公,成伯曾參等六十二人為列侯。七月,詔封孔廟配享魯史左邱明等十九人為伯爵。
北宋主修韻書
北宋朝廷發布中國古代第一部由官方主修的韻書廣韻》。

出生

1、狄青北宋軍事家(1057年去世) 生於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於嘉佑二年(1057年),字漢臣,身長7尺,濃眉大眼,姿態雄偉,胸襟廣闊。汾州西河(山西汾陽)人,北宋大將。16歲時,因其兄與鄉人鬥毆,狄青代兄受過,被“逮罪人京,竄名赤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西北稱帝,建立夏國。宋廷擇京師衛士從邊,狄青入其選,任延州指揮使,當了一名低級軍官。在戰爭中,他驍勇善戰,多次充當先鋒,率領土兵奪關斬將,先後攻克金湯城,宥州等地,燒毀西夏糧草數萬,“收其帳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並指揮士兵在戰略要地橋子谷修城,築招安、豐林、新寨、大郎諸堡,“皆扼賊要害”。他每戰披頭散髮,戴銅面具,一馬當先,所向披靡,在4年時間裡,參加了大小25次戰役,身中8箭,但從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遠的戰鬥中,狄青身負重傷,但“聞寇至,即挺起馳赴”,衝鋒陷陣,在宋夏戰爭中,立下了累累戰功,聲名也隨之大振。
2、蘇舜欽北宋詩人(1008—1048)字子美,開封(今屬河南)人,當過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據說因接近主張改革的政治家,被人藉故誣陷,罷職閒居蘇州。後來復起為湖州長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士文集》。

逝世

1、昭慶公主魏國大長公主(?—1008)宋太祖趙匡胤女,母不詳。開寶三年(971年),封昭慶公主,下嫁左衛將軍王承衍,賜第景龍門外。宋太宗即位,進封鄭國公主淳化元年(990年),改封秦國公主。真宗至道三年(997年),進秦國長公主。逝世於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賜謚賢肅。元符1098年1100年)改封魏國大長公主。政和(1111年—1118年)改賢肅大長帝姬。
2、花山天皇:日本天皇,生於968年

通鑑記載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大中祥符元年(遼統和二十六年)
春,正月,乙丑,帝召宰臣王旦、知樞密院王欽若等對於崇政殿之西序。帝曰:“朕寢殿中,帟幕皆青絁為之,旦暮間非張燭莫能辨色。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將半,朕方就寢,忽一室明朗,驚視之,俄見神人星寇絳袍,告朕曰:‘來月三日,宜於正殿建黃籙道場一月,當降天書《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機!’朕悚然起對,忽已不見,命筆訁志之。十二月,朔,即蔬食齋戒,於朝元殿建道場,結采壇九級,又雕木為輿,飾以金寶,恭佇神貺,雖越月,未敢罷去。適睹皇城司奏,左承天門屋之南角,有黃帛曳於鴟吻之上,朕潛令中使往視,回奏云:‘其帛長二丈許,緘一物如書卷,纏以青縷三周,封處隱隱有字。’朕細思之,蓋神人所謂天降之書也。”旦等曰:“陛下以至誠事天地,仁孝奉祖宗,恭已愛人,夙夜求治,以至珠鄰修睦,獷俗請吏,於戈偃戢,年穀屢豐,皆陛下兢兢業業、日謹一日所致也。臣等嘗謂天道不遠,必有昭報;今者神告先期,靈文果降,實彰上穹佑德之應。”皆再拜稱萬歲。又言:“啟封之際,宜屏左右。”帝曰:“天若謫示闕政,固宜與卿等祗畏改悔;若誡告朕躬,朕亦當側身自修,豈宜隱之而使眾不知也?”
帝即步至承天門,焚香望拜,命內侍周懷政、皇甫繼明升屋對捧以降。王旦跪奉進,帝再拜受書,置輿上,復與日等步導,卻傘蓋,撤警蹕,至道場,授知樞密院陳堯叟啟封,上有文曰:“趙受命,興於宋,付於沖。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既去帛啟緘,命堯叟讀之。其書黃字三幅,詞類《尚書·洪範》、《老子道德經》,始言帝能以至孝至道紹世,次諭以清淨簡儉,終述世祚延永之意。讀訖,藏以金匱。旦等稱賀於殿之北廡。是夕,命旦宿齋中書,晚詣道場,旦趨往而帝已先至。
丙寅,群臣入賀於崇政殿,賜宴,帝與輔臣皆蔬食。遣吏部尚書張齊賢等奏告天地、宗廟、社稷及京城祠廟。
丁卯,設黃麾仗於殿前,陳宮懸、登歌,文武官、遼使陪列,酌獻三清天書。禮畢,帝步導入內,行避黃道。司天監奏:“三日五日有紫雲護宮殿,乞付史館。”從之。
戊辰,大赦,改元,文武官並加恩,改左承天門為左承天祥符門。詔東京賜酺五日,以二月一日為始。
壬申,邊臣言:“趙德明邀留回鶻貢物,又令張浦率騎數千侵擾回鶻。今歲夏州譏饉,此衰敗之勢也。”帝曰:“朕知其旱歉,已令榷場勿禁西蕃市粒食者。蓋撫御夷狄,當務含容;不然,須至殺伐,害及生靈矣。”
趙德明嘗以民飢,上表乞糧數百萬。帝出其奏示輔臣,眾皆怒曰:“德明方納款而敢渝誓約,妄有乞請,乞降詔責之。”王旦請敕三司,在京積粟百萬,令德明自來取之;帝從其言。既而德明受詔,望闕再拜,曰:“朝廷有人!”乃止。
太僕少卿錢惟演獻《祥符頌》,甲申,擢司封郎中,知制誥
天書降之翼日,翰林學士李宗諤上皇帝奉迎酌獻樂章,優詔答之。時學士晁迥知貢舉楊億被病,參知政事趙安仁實草詔雲。
遼主如長濼。
二月,壬辰朔,帝御乾元門觀酺。
丁酉,分遣中使六人錫邊臣宴。
戊戌,帝語輔臣曰:“京師士庶漸事奢侈,衣服器玩多鎔金為飾,工人鍊金為箔,其徒日繁,計所費歲不下十萬兩,浸以成風,良可戒也。”丙午,詔:“三司使丁謂申明舊制,募告者賞之。自今乘輿服御塗金、繡金之類亦不須用。”
三月,甲戌,兗州父老呂良等千二百八十七人詣闕請封禪,對於崇道殿。帝令引進使曹利用宣勞而諭之曰:“封禪歷代罕行,難徇所請。”良等進而言曰:“國家受命五十年,已致太平,今天降祥符,宜告成岱嶽,以報天地。”帝復曰:“此大事,不可輕議。”良等又曰:“歲時豐稔,華夏安泰,願上答靈貺,早行盛禮。”詔賜緡帛遣之。知州邵華又率官屬抗表以請,亦不允。
己卯,兗州並諸路進士孔謂等八百四十人詣闕請封禪。
壬午,宰相王旦等率文武百官、諸軍將校、州縣官吏、蕃夷、僧道、耆壽二萬四千三百七十人詣東上合門,凡五上表,請封禪。
夏,四月,辛卯朔,天書又降於大內之功德閣。
甲午,詔以今年十月有事於泰山,遂遣官告天地、宗廟、岳瀆諸祠。乙未,以知樞密院事王欽若、參知政事趙安仁並為封禪經度制置使。初,議封禪未決,帝以經費問權三司使丁謂,謂曰:“大計固有餘矣。”議乃決。即詔謂計度泰山路糧草,引進使曹利用宣政使李神福相度行營道路,翰林學士晁迥李宗諤楊億、龍圖直學士杜鎬、待制陳彭年與太常禮院祥定儀注。王旦請依郊禋故事面命五使,帝曰:“升中大禮五使之職,當於中書、樞密院以班次領之。”丙申,命王旦為大禮使,王欽若為禮儀使,馮拯為儀仗使,陳堯叟為鹵簿使,趙安仁為橋道頓遞使,其禮儀、橋道頓遞使事,令拯、堯叟分掌之。飲若、安仁並判兗州,仍更迭往乾封縣,禁於泰山樵採者,山下工役無得調發丁夫,止用兗、鄆州兵。行宮除前後殿外,餘悉張幄幕。金帛、芻糧委三司規度,收市或轉輸供用它所須物,悉自京輦致,無得輒有科率。發陝西上供木,由黃河浮筏鄆州,給置頓之費。
詔東封緣路禁采捕。修建行宮,無得侵占民田,扈駕步騎輒蹂踐苗稼者,御史糾之。
壬寅,帝御崇政殿,親試進士,仍錄題解,摹印以示之。初於殿廊設幔,列坐席,標其姓名,又揭榜表其次序,令視訖就坐。命翰林學士李宗諤等八人為考官。帝遍至幄次,諭宗諤等務極精詳,勿遺賢俊。翼日,宗諤等上所定進士文卷,詔宰相覆考訖,乃臨軒賜進士鄭人姚曄等及第、出身有差。先是謝恩始令釋褐,是日特賜綠袍、靴、笏,即命以職。
丙午,詔作昭應宮以奉天書。
時上封事者言:“兩漢舉賢良,多因兵荒災變,所以詢訪闕政。今國家受瑞建封,不當復設此例。”於是悉罷吏部科目。
丙辰,詔:“太祖、太宗朝諸路所獻祥禽、異獸皆在苑囿,可上其數,俟封禪禮畢縱之。”
遣使馳詣岳州采三脊茅三十束,備藉神縮酒之用。有老人董皓識之,授皓州助教,賜束帛。
戊午,詔東巡,取鄆州臨巂阝路赴泰山;禮畢,幸兗州,取中都路還京。
先是監察御史陰城張士遜為貢院監門官,時貢舉初用糊名之法,士遜白主司,有親戚在進士中,明日當引試,願出以避嫌,主司不聽,乃自言引去。帝是之,記名於御屏,遂詔:“自今舉人與試官有親嫌者,皆移試別頭。”是月,江南轉運使闕,中書進擬人,數見卻,帝乃自除士遜為之。士遜謁宰相王旦於政事堂,自言“驟領使職,願聞善教。”旦從容曰:“朝廷榷利至矣。”士遜起謝。士遜後徒廣西、河北,每思旦言,不敢妄有興建雲。
五月,庚申朔,遼主還上京。
壬戌,王欽若言泰山下醴泉出,錫山蒼龍見。
河北轉運使李士衡奏罷內帑所助錢八萬緡,於是又請輦本路金帛芻粟四十九萬赴京東以助祀事。帝曰:“士衡臨事有心力。”遂賜褒詔,因留士衡於澶州,管句東封事。
有司詳定儀注,請於泰山上置圜壇,徑五丈,高九尺。圜壇東南置燎壇,高一丈二尺,方一丈。山下封祀壇如圜丘制,社首壇如方丘制。又為瘞塪於壬地,及天地玉牒、玉冊、石?感、金玉匱、受命寶之制甚備。詔悉從之。
丙寅,命王旦馮拯、趙安仁等分撰玉牒、玉冊文。
初,有司請依唐故事,皇帝告廟出京,至泰山、社首山,並用法駕。帝以前詔惟祀事豐潔,餘從簡約,於是改用小駕儀仗;尋改小駕名曰鸞駕。
辛未,趙安仁奏:“得太僕寺狀,金玉輅合先赴泰山,輅高二丈三尺,闊一丈三尺,所經州縣城門橋道有狹隘,請令修拆。”帝曰:“若此,則勞人矣。可於城外過,於墳墓處避之。”
三司假內藏庫銀十萬兩,從之。
遼主駐懷州。
甲申,放後宮一百二十人,厚資遣之。
六月,壬辰,詳定所上封禪儀注,帝覽之,曰:“此儀久廢,非典禮具備,豈為盡美?”即手札疑互凡十九事,令五使參議釐正而行之。
命都官員外郎孫奭至遼境上,告以將有事於泰山。
先是五月丙子,帝復言夢見向者神人,言來月上旬復當賜天書於泰山,密告王欽若。於是欽若奏:“是月甲午,木工董祚於醴泉亭北見黃素書曳林木之上,有字不能識,言於皇城使王居正,居正見其上有御名,馳告欽若,欽若等就取得之。遂建道場,明日,跪授中使捧詣闕。”奏至,帝亟召王旦等諭其事,欲自出奉迎,即命旦為導衛使,具儀仗,奉迎天書,安於含芳園之正殿。帝再拜受,授陳堯叟啟封,其文曰:“汝崇孝奉,育民廣福。錫爾嘉瑞,黎庶鹹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國祚廷永,壽歷遐歲。”讀訖,召百官示之。左右奏苑中有雲五色,讀天書次,黃雲如風駐殿上。
賜文武百官泰山醴泉。
庚戌,曲赦兗州繫囚流罪以下。
辛亥,群臣上尊號曰崇文廣武儀天尊道寶應章感聖明仁孝皇帝。
秋,七月,遼加太祖謚曰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太宗謚曰孝武皇帝,讓國皇帝更謚曰文獻皇帝,世宗加謚曰孝和莊憲皇帝,仍謚皇太弟魯呼曰欽順皇帝。
八月,己丑朔,上太祖尊謚曰啟運立極英武聖文神德元功大孝皇帝,太宗曰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大明廣孝皇帝。
命詳定儀注官晁迥以下習泰山圜台封祀儀於都亭驛。
乙已,令天下禁屠宰一月,自十月始。
己酉,王欽若來朝,獻芝草八千本。
九月,戊午朔,令有司勿奏大辟案。
己未,詔告太廟,以芝草、嘉禾、瑞木列於天書輦前,及陳於六室。
庚申,命兵部侍郎向敏中權東京留守。
皇城使劉承圭詣崇政殿上新制天書法物,言有鶴十四來翔,天書扶持使丁謂奏雙鶴度天書輦,飛舞良久。翼日,帝顧謂曰:“昨所睹鶴,但於輦上飛度,若雲飛舞良久,恐不為實,卿當易此奏也。”謂再拜曰:“陛下以至誠奏天,以不欺臨物,正此數字,所系尤深。望付中書載於《時政記》。”帝俯首許之。
癸亥,奉天書於朝元殿。甲子,扶持使等奉天書升玉輅,赴太廟南城門內幄殿。有頃,車駕至,詣幄殿酌獻訖,奠告六室,至太祖、太宗室,告以嚴配之意,帝涕泗交下。群臣言:祀次,白雲如龍鳳仙人,正在廟室上,有鶴十四來翔。
庚辰,趙安仁獻五色金玉丹,紫芝八千七百餘本。
乙酉,帝親習封禪儀於崇德殿。初,禮官言帝王無親習之文,帝曰:“朕以達寅恭之意,豈憚勞乎!”
是月,京東、西、河北、河東、江、淮兩浙、荊湖、福建、廣南路皆大稔,米斗錢七文。
冬,十月,戊子朔,遼主如中京。
庚寅,詔:“所經州縣,採訪民間不便事並市物之價,車服、權衡、度量不如法者,舉儀制禁之。有奇才異行隱淪不仕者,與所屬長吏論薦。鰥寡煢獨不能自存者,量加賑恤。官吏政跡尤異,民受其惠,及不守廉隅,昧於政理者,孝子順孫、義夫節婦為鄉里所稱者,並條析以聞。官吏知民間利病者,亦為錄奏。”
司天言五星順行同色。
辛卯,駕發京師,奏侍使奉天書先導。辛丑,次鄆州;壬辰,駐蹕。知制誥朱巽言奉玉冊、玉牒至翔鑾驛,有神光起昊天玉冊上;亟遣翰林學士李宗諤駐往致謝。
丙午,次翔鑾驛。丁未,法駕入乾封縣奉高宮,帝即詣昊天玉冊前,焚香再拜,以謝神光之貺。
占城、大食諸蕃國使以方物迎獻道左。大食蕃客李麻勿獻玉圭,長尺二寸,自言五代祖得自西天屈長者,云:“謹守此,俟中國聖君行封禪禮,即馳貢之。”
戊申,帝齋於穆清殿。王欽若等獻紫芝草三萬八千餘本。
己酉,群臣奏五色雲起岳頂。帝與近臣登後亭望之,名亭曰瑞雲。知製造朱巽奉玉冊牒,及圜台行事官並先升山上,以回馬嶺至天門,路險絕,人給橫板各二,兩首施采帛,巽親從卒推引而上。
庚戌,晝漏未上五刻,帝服通天冠、絳紗袍,乘金輅,備法駕,至山門,改服靴袍,乘步輦以登,鹵簿仗衛列于山下,黃麾仗衛士、親從卒自山址盤道至太平頂,凡兩步一人,采繡相間,供奉馬止於中路御帳。亞獻寧王無偓,終獻舒王元偁。鹵簿使陳堯叟從登,言有黃雲覆輦上,道經險峻,必降輦步進,有司議益扶衛,皆卻之。導從者或至疲頓,而帝辭氣益壯。至御幄,召近臣觀玉女泉及唐高宗、明皇二碑。前一夕,山上大風,裂帟幕,遲明未已。及帝至,天氣溫和,奉祀官點檢習儀於圜台。是夕,山下罷警場。
辛亥,享昊天上帝於圜台,以太祖,太宗配;命群官享五方帝諸神於封祀壇。儀衛使奉天書於上帝之左,帝袞冕奠獻,侍從導衛悉減去茀翟,止於?遺門,籠燭前導亦撤之。攝中書侍郎周起讀玉冊、玉牒文。帝飲福,攝中書令王旦跪稱曰:“天賜皇帝太一神冊,周而復始,永綏兆人。”三獻畢,封金玉匱。攝太尉王旦奉玉匱置於石?感,攝太慰馮拯奉金匱以降,將作監領徒封?感。帝登台閱視訖,還御幄。司天監奏慶雲繞壇,月有黃煇氛。宰臣率從官稱賀,山下傳呼萬歲,振動山谷。帝即日還奉高宮,百官奉迎於谷口。
壬子,禪祭皇地祗於社首山,如封祀之儀。前夕陰而風,及行事,風頓止。悉縱四方所獻珍禽奇獸于山下。法駕還奉高宮,左右言日重輪,五色雲見。詔以奉高宮為會真宮。
癸亥,有司設仗衛、宮縣於朝覲壇下,壇在奉高宮之南。帝服袞冕,御壇上之壽昌殿,受朝賀,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鹹除之。文武官並進秩加恩。賜天下酺三日。改乾封縣奉符縣。泰山下七里內禁樵採。大宴穆清殿,又宴近臣及泰山父老於殿門,賜父老時服、茶帛。
甲寅,車駕發奉符縣,次太平驛。是日,始復常膳。帝勞王旦等以久食蔬,旦等皆再拜。馬知節獨言:“蔬食唯陛下一人,臣等在道,未嘗不私食肉。”帝顧旦等曰:“知節言是否?”旦再拜曰:“誠如知節言。”
丙辰,次兗州,以州為大都督府。
十一月,戊午朔,帝服靴袍詣文宣王廟,酌獻,孔氏家屬陪列。有司定議止肅揖,帝特再拜。又幸叔梁紇堂。命刑部尚書溫仲舒等分奠七十二子、先儒暨叔梁紇、顏氏,帝制贊刻石廟中。復幸孔陵,以樹木擁道,降輿乘馬,至文宣王墓,再拜,詔加謚曰玄聖文宣王,仍修葺祠宇,給近便十戶奉塋廟。翌日,又遣吏部尚書張齊賢等以太牢致祭,賜其家錢三十萬,帛三百匹。以四十六世孫同學究出身聖佑為奉禮郎,近屬授官及賜出身者六人。又追封叔梁紇為魯國公,顏氏為魯國太夫人,伯魚母並官氏為渾國太夫人。又追封齊太公曰昭烈武成王,令青州立廟;周文公曰文憲王,曲阜縣立廟。
己未,帝御迴鑾,覃慶樓觀酺,凡三日。
壬戌,發兗州。丁卯,次范縣。賜曲阜縣玄聖文宣王廟《九經》、《三史》,令兗州選儒生講說。又賜太宗御製、御書,又以經史賜兗州。
丙子,發陳橋,次含芳園。時近輔、淮甸、京東、河朔之民自泰山迎候車駕者道路不絕。丁丑,車駕至自泰山。扶持使丁謂奉天書歸大內。賜百官休假三日,中書樞密院一日。
詔以正月三日天書降日為天慶節。丁謂請以祥瑞編次撰贊,繪畫於昭應宮,從之。
甲申,命王旦攝太尉,奉上太祖、太宗謚冊。禮畢,親享六室。
乙酉,大宴含光殿,勞旋也。
十二月,辛卯,御朝元殿,受冊尊號
丁謂、李宗諤等編修《封禪記》,從陳彭年之請也。
丁酉,內出泰山封祀上尊酒及玉女白龍王母池水新醴泉賜輔臣。詔東京留守司及在京掌事內臣不該賜物者,特給之。
詔:“江淮發運司部內,各留三年之儲以備水旱。”先是江、淮米運送京師,至是司天監言揚、楚之分當為水旱沴,防患故也。
庚戌,置京新城外八廂。帝以都門之外,民居頗多,舊例惟赤縣尉主其事,至是特置廂吏,命京府統之。
辛亥,命戶部尚書寇準知天雄軍兼駐泊都部署。遼使嘗過大名,謂準曰:“相公望重,何故不在中書?”準曰:“主上以朝廷無事,北門鎖鑰,非準不可耳。”
甲寅,以南衙為錫慶院。
先是酺宴則集於尚書省或都亭驛,誕節齋會則就相國寺。帝以佛舍中烹飪優笑,有虧恭潔,乃令內臣度館於顯敞者易之。南衙即太宗尹京時底邸,秦王、許王繼居焉,厥後虛其位,故以為院。
詔:“進奏院不得非時供報朝廷事,宜令進奏官五人為保,犯者科違制之罪。”
遼招討使蕭托雲奏討甘州回鶻,降其王伊囉勒,撫慰而還。
是歲,遼放進士史克忠等十三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