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禹鑿龍門傳說)

龍門,即禹鑿龍門的傳說,出自《墨子·兼愛中》、《水經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門
  • 相關傳說:禹鑿龍門傳說
  • 出處:《墨子·兼愛中》《水經注
  • 相關人物:禹、華胥、羲皇
禹鑿龍關之山,亦謂之龍門,至一空岩,深數十里,幽暗不可復行,禹乃負火1而進。有獸狀如豕,銜夜明之珠,其光如燭。又有青色犬,行吠於前。禹計可十里,迷於晝夜。既覺漸明,見向來豕犬,變為人形,皆著玄衣。又見一神,蛇身人面,禹因與語。神即示禹八卦之圖,列於金板之上。又有八神侍側。禹曰:“華胥2生聖子,是汝耶?”答曰:“華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簡以授禹,長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時之數,使度量天地。禹即執持此簡,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3之身也。[東晉王嘉《拾遺記》卷二]
1.負火,抱著火把。
2.華胥,華胥氏,傳說中伏羲和女媧之母,華夏繁衍之根。
3.羲皇,伏羲。
龍門山,在河東1界。禹鑿山斷門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歲季春2,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太平廣記》卷四六六引《三秦記》]
1.河東,黃河以東。
2.季春,暮春,陰曆三月。
禹鑿龍門的傳說最早見於《墨子·兼愛中》。龍門是黃河從壺口咆哮而下的晉陝大峽谷的最窄處,在那陡峭的崖壁上,赫然地刻有兩個遒勁有力的紅色大字:龍門。峽谷以東河津境內的這座山,也就叫做龍門山。這裡流傳有“桃花三月魚躍龍門”的美麗傳說。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龍門為禹所鑿,廣80步,岩際鐫跡尚存。”傳說是大禹治水時開鑿的,後人因為懷念大禹治水的功德,便稱之為禹門,並延傳後世。由於禹門是秦晉兩省交通要衝的古渡口,禹門便稱之為禹門口了。
黃河水流經禹門口時,被約束在高山峽谷之間,愈近龍門,河床越寬。咆哮的黃河,受到峽谷的約束,便暴怒了,驟然發作,橫衝直撞,雷霆萬鈞,但卻被鎮靜的高山峽谷擠壓在河床中。快到峽谷的盡頭龍門口,一個急轉彎,狂濤激浪頃刻之間撞在峭壁上,怒吼著,呼嘯著,飛出一層層凌空雪浪,被迫掉過頭來,闖上對岸的巨石,又在狂怒中咆哮著衝起一堆堆直射天空的雪浪。渾黃的河水,在碰壁以後,退了回去,隨即和矗立在河床中的一座巨大的礁石相遇,再次狂怒地咆哮起來。河水沖向天空,在一陣喧囂之後,從空中顫抖著摔下來,落入谷底,這才算跳出了龍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