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龍虎紋青銅尊(龍虎紋青銅尊)

商龍虎紋青銅尊

龍虎紋青銅尊一般指本詞條

商龍虎紋青銅尊是於1957年在安徽阜南縣出土的一個商代的青銅器。商龍虎紋青銅尊現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龍虎紋青銅尊,高50.5厘米,口徑44.9厘米,足徑24厘米, 重26.2千克。器口侈大,直徑過肩,頸部較高,下部收縮,呈大喇叭狀。肩部微鼓,下折為腹,呈弧形收斂作圜底,圈足,上飾十字鏤空。器肩部飾三條曲身龍紋,圓雕龍首,探出肩外;腹部以雲雷紋為地,裝飾三組虎食人紋;圈足飾饕餮紋。

商龍虎紋青銅尊工藝精湛,花紋線條洗鍊,是商代青銅器中的精品。商龍虎紋青銅尊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流傳歷史,文物特徵,文物鑑賞,文物價值,文物寓意,重要展覽,保護措施,

流傳歷史

1957年6月,中國安徽省阜南縣常廟鄉的漁民徐珽蘭出船捕魚,意外撈上了一堆古銅器。
這些銅器中,有一件青銅酒器,它就是商龍虎紋青銅尊。據專家推斷,在商代,一個名叫“淮夷”的古老族群,就生活在中國淮河流域。淮夷族和商王朝關係密切,文化交流非常頻繁。商龍虎紋戰阿青銅尊極有可能是洪水泛濫、河道變遷後,把埋藏在附近地下“淮夷”族人墓葬的隨葬品,沖入了河裡。
自1957年以來,商龍乃尋迎虎紋青銅尊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文物特徵

商龍虎紋青銅尊,高50.5厘米,口徑44.9厘米,足徑24厘米, 重26.2千克。
器口侈大,直徑過肩,頸部較高,下部收縮,呈大喇叭狀。肩部微鼓,下折為腹,呈弧形收斂作圜底,圈足,上飾十字鏤空。器肩部飾三條曲身龍紋,圓雕龍首,探出肩外,活靈活現;腹部以雲雷紋為地,裝飾三組虎食人紋,寓意詭秘;圈足飾饕餮紋

文物鑑賞

商龍虎紋青銅尊的製作工藝精湛,花紋線條洗鍊,是商代青銅器中的精品。它共有三層紋飾,鑄造得十分精美,更因其主題紋飾有“龍”和“虎”,而得名。商龍虎紋青銅尊腹部的虎食人紋以浮雕虎首為中心,左右雙身,口含一人。人無衣冠,身飾花紋。採用這一構圖意在從正面表現猛虎的完整形象,但正面又無法體現虎的雄偉身軀,於是便採取軸對稱的布局使虎身向兩側伸展,商代饕餮紋鼎也是運用此種構圖。此外,在河南安陽殷墟婦腳拜兵燥好墓出土的青銅鉞上、商后母戊鼎耳外側及山西渾源李峪村出土的春秋晚期鳥獸龍紋壺腹部,均有類似的虎食人像。在商代玉器上也見虎食籃歡妹潤人像。東漢王充論衡·訂鬼篇》引《山海經》佚文,記有虎噬鬼魅之說。此種虎食人像或許是取於此意,藉以震懾邪祟。

文物價值

商龍虎紋青銅尊上的龍紋、虎紋斷糠騙,不僅是獨特的紋飾,散發著鴉擔兵獰厲之美,更是研究當時社會歷史的文化符號。

文物寓意

商龍虎紋青銅尊肩部裝飾龍紋,游龍戲水姜察淚;而其腹部虎紋與人像組合成“虎噬人紋”,則更是“虎虎生威”。青銅尊灰綠的銹色與猙獰的紋飾渾然一體,展現出神秘、莊重的神韻。這種“虎噬人紋”,在中國先秦時期的典籍《山海經》認為,虎口銜人的紋飾,可能是來表現惡鬼餵虎的傳說。也有專家認為,商代晚期、西周早期正是中國奴隸社會發展與興盛的時期,這種猛虎食人的圖案,是奴隸主為了向奴隸們顯示統治者的威嚴而做的。
傳說龍的出現與水有關,在《考工記·畫繢之事》中有記載:“水以龍,火以圜。”也就是說,龍的形象用來象徵水神。因此,龍的圖卷或立體形象更多出商代青銅水器中。

重要展覽

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開始,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周恩來鄧小平劉少奇陳毅葉劍英聶榮臻李先念等都分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安徽省博物館視察並觀賞過這批青銅文物。
1959年《文物》雜誌第二期作了綜合報導,對這批青銅器逐件評論介紹,並刊登了商龍虎紋青銅尊等八件一級文物的全部照片。
1960年日本出版的世界美術史中國部分將商龍虎紋青銅尊作為封面刊出,說明日本人也承認商龍虎紋青銅尊是中國出土文物的代表之一。
1960年中國大、中學歷史課本把商龍虎紋青銅尊選作插圖。《美術》、文物報刊和許多雜誌多次把商龍虎紋青銅尊刊登在顯著位置。
1964年,中國還發行了一套彩色商龍虎紋青銅尊等特種郵票,編為特字六十三組。

保護措施

商龍虎紋青銅尊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重要展覽

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開始,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周恩來鄧小平劉少奇陳毅葉劍英聶榮臻李先念等都分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安徽省博物館視察並觀賞過這批青銅文物。
1959年《文物》雜誌第二期作了綜合報導,對這批青銅器逐件評論介紹,並刊登了商龍虎紋青銅尊等八件一級文物的全部照片。
1960年日本出版的世界美術史中國部分將商龍虎紋青銅尊作為封面刊出,說明日本人也承認商龍虎紋青銅尊是中國出土文物的代表之一。
1960年中國大、中學歷史課本把商龍虎紋青銅尊選作插圖。《美術》、文物報刊和許多雜誌多次把商龍虎紋青銅尊刊登在顯著位置。
1964年,中國還發行了一套彩色商龍虎紋青銅尊等特種郵票,編為特字六十三組。

保護措施

商龍虎紋青銅尊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