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漢金縷玉衣
- 館藏地點: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
- 所屬年代:漢
- 所屬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
- 所屬地區:北京
藏品簡介,詳細信息,歷史淵源,
藏品簡介
長:182厘米
用途:殮服
所處時期:西漢
出土時間:1973年
出土地點:河北省定縣八角廊村40號漢墓
詳細信息
此玉柙分為頭罩、臉蓋、上衣前片和後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褲筒和左右腳套等部分,共用玉片1203片,金絲約2567克,系分片連綴而成。玉柙主人為中山懷王劉修,是著名的河北滿城漢墓墓主劉勝的後代,死於公元前55年。此墓曾在盜掘中被火燒過,這件玉衣是受過焚燒後的劫餘之物,但色澤卻更為繽紛。
歷史淵源
玉柙,又稱玉衣、玉匣,系全部用玉片製成,玉片之間用金絲、銀絲、銅絲或絲縷編綴。由於編綴玉片的質料不同,所以將它們分別稱為金縷玉柙、銀縷玉柙、銅縷玉柙和絲縷玉柙,其中絲縷玉柙迄今僅出土於廣東廣州象崗山西漢南越王墓中。
在漢代,人們深信玉能使屍體不朽,一些貴族死後常穿上一種形似甲冑的王制殮服,這種玉衣用各種形狀的玉片和金屬絲編綴而成。西漢玉衣,玉柙初行,還沒有根據死者生前地位的高低,確定嚴格的等級。使用制度未留下明確記載,編綴玉衣的縷線質料的等級規定不明。已發現的西漢玉衣既有金縷、銀縷或銅縷,還可以用絲縷。東漢時期,玉柙明確分為金縷、銀縷和銅縷三個等級,確立了分級使用的制度,規定皇帝玉衣用金縷,諸侯王、列侯、貴人及公主用銀縷,大貴人、長公主用銅縷。曹魏黃初三年(公元222年)玉衣被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