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寺遺址

龍華寺遺址

龍華寺遺址位於山東省博興縣城東北陳戶鎮南,馮吳、崇德、趙樓三村之間,為南北朝至隋代古寺廟遺址。是目前山東省發現的最大的北朝遺址。古寺院始建於北魏中晚期。出土的大批金銅造像、白陶佛像、石佛造像等佛教遺物,其質地之繁,出土數量之多,紀年銘文之全,價值之高,在國內罕見,這些佛教造像為我國佛教考古與藝術研究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實物資料。在中國佛教藝術上占有輝煌的地位。

博興出土佛教造像的綜合研究,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在中國佛教考古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對於研究北朝至隋代佛教文化的流傳、信仰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外,這些造像許多有紀年,為我們研究北朝和隋代山東地區造像的演變提供了標準;也為流失海外的山東造像提供了可靠的對比資料;同時,對於研究北朝至隋代佛教造像的製作工藝、雕刻水平及類型、分期、材質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其中尤其是銅佛像的出土,被專家學者稱為是“近年來佛教考古的可喜收穫”,是“南北朝時期北方小型鎏金銅佛像斷代的標尺”。

為保護這一珍貴遺產,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核定其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華寺遺址
  • 地理位置:城東北陳戶鎮南
  • 建寺時間北魏中晚期
  • 面積:120萬平方米
  • 時代: 南北朝至
  • 所在地區:山東省博興縣
  • 級別批次: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准文號:國發〔2006〕19號
  • 編號: 124Ⅰ-124
歷史,出土文物,近代保護,

歷史

龍華寺始建於北魏中、晚期。北魏——北齊時期,該寺香火極盛。寺廟東西長2公里,南北寬1.5公里,占地約300萬平方米。朝向南,前後兩院,內有大正殿、鐘鼓樓等。隋代曾重修,此後時廢時建,至清末規模已變得很小,最終廢圮。該寺大致經歷了三次大型重修:一是隋朝時期。隋統一全國後,佛教被尊為國教,隋文帝在位期間,曾重修龍華寺,建龍華塔,並設立龍華塔落成碑。二是唐朝時期。隋朝末年王薄起義時期,龍華寺成為民眾反對佛教、起義軍進攻的重點而遭到劫難。
龍華寺遺址
唐朝初年,善男信女再次重修龍華寺,但寺院比原來已遜色不少。三是清朝時期。宋朝時期,金兵大舉入侵中原,使龍華寺毀於戰火。直到清光緒年間,經過重修,龍華寺又重現生機。據說寺院建築雄偉壯麗、古樸大方,大門朝南,分前後兩院,院內建有大正殿、東西廂房和鐘鼓樓等。民國年間,寺院的正殿因年久失修而倒塌;1948年,龍華寺因連年不斷的戰爭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成為一堆廢墟,僅剩遺址至今。

出土文物

龍華寺遺址:位於博興縣城東北8.5公里,張(店)東(營)鐵路東,今陳戶鎮西南趙樓村北,包括整個張官村及馮吳村南、崇德村東一部分,因1927年在該遺址曾經出土過隋仁壽三年(603年)的重修龍華寺碑(簡稱“龍華碑”)而得名。御造龍華碑,高1.45米,寬1.06米,有碑文25行,行存50字,楷體字,尚有魏碑遺風。該遺址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1500米,面積約30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1米,暴露有磚牆基、灰坑等遺蹟,是目前山東省發現的最大的北朝遺址。
曾經出土南北朝中北魏、東魏、北齊和隋代殘碑斷碣、金銅造像、石刻造像、白瓷素燒佛像等200餘件和暗釉瓷罐、瓶、碗、壺、盤、杯、泥質灰陶瓦當、滴水、板瓦、筒瓦、磚以及北齊和隋代銅錢等大量陶器、瓷器、銅器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次大發現:一是1976年出土過大宗石刻佛教造像,二是1978年出土了“東方美神維納斯”——青石圓雕菩薩立像,三是1983年出土過數近百金銅佛像,此外還出土過一批白瓷素燒佛像。

近代保護

初步認定需重點保護面積為120萬平方米,已經與北京大學、省考古研究所聯繫,正在著手制訂龍華寺遺址保護方案,爭取國家和省級的支持,初步構建龍華寺佛教文化旅遊景點雛形。該遺址在一座古城址東南,據考古發現和有關資料推斷,該地可能有多處佛教寺廟,隋龍華寺可能只是這裡諸多寺廟中的一處。1983年在此出土的北魏太和二年(公元478年)至隋仁壽三年(公元603年)近百件銅造像證實,寺院始建於北魏中、晚期,隋代曾重修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又重修過。但這些寺廟在隋大業七年王薄起義被徹底毀壞後,包括龍華寺在內的寺廟群在隋代以後未再大規模重建,寺廟遺址上基本是荒地和農田,沒有遭受村鎮建設的破壞,使得掩埋在地下的古寺可能較好地保存北朝寺廟的布局。龍華寺遺址上的寺院對於我們研究南北朝——隋代的寺院規模、布局和佛教流傳、佛教文化及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等均具有重要價值。該遺址為濱州市繼魏氏莊園、丁公遺址之後第三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次國務院確定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計1080處,分為古遺址(220處)、古墓葬(77處)、古建築(513處)、石窟寺及石刻(63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06處)、其他(1處)六大類別,龍華寺遺址是濱州市此次惟一被確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遺址。

 石造像與白瓷塑燒像:1976年,在博興縣張官村龍華寺舊址出土石刻72件,包括造像碑、造像、佛頭、佛座等,紀年像有東魏2件、北齊7件,堪為北朝佳品。造像題材有佛、菩薩、一佛二菩薩、彌勒佛、太子像、盧舍那佛等。單體佛、菩薩多為立像,佛作高肉髻或螺髻,細眉長眼,薄唇短頸,身體平直。著通肩衣,袒右或褒衣博帶,衣紋疏朗而流暢。手作施無畏印、與願印。白玉石像上原飾金,多已脫落,青石像施彩繪。菩薩像戴三花冠或化佛冠(觀世音菩薩)。寶繪垂肩,胸飾項圈與懸鈴,瓔珞交叉於腹部,中間穿璧,帔帛自兩肩垂於體側。部分菩薩為模印白瓷素燒作品。一白瓷菩薩裸上身,斜披絡腋,下著長裙,裙帶交結後下垂,雙手於胸前持寶珠。有背光,雙腿下垂倚坐於束腰階梯形方座上。
龍華寺遺址
鎏金銅造像:1983年,在龍華寺遺址出土鎏金銅造像94件,其中有銘文的39件,最早的為太和年間者5件,年代從北魏太和二年至隋代仁壽三年,歷時四個朝代,長達125年之久,國內罕見,被國內外專家稱作“中國南北朝小型鎏金銅佛像斷代的標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